非惯性系中的惯性力.ppt_第1页
非惯性系中的惯性力.ppt_第2页
非惯性系中的惯性力.ppt_第3页
非惯性系中的惯性力.ppt_第4页
非惯性系中的惯性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1,一、 问题的提出 由前几节,牛顿第二定律必须在惯性系中使用; 是质点力学的基础定律。 但有些实际问题只能在非惯性系中解决, 怎么方便地使用牛顿第二定律? 办法是:在分析受力时,只需加上某种 “虚拟”的力(称为惯性力) 就可在非惯性系中使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形式,2.4 非惯性系中的惯性力,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2,二、平动加速参考系的(平移)惯性力,设:地面参考系为惯性系 火车参考系相对地面参考 系加速平动加速度为,质点在火车参考系中运动的加速度为,在地面参考系中可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在火车参考系中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惯性力,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3,分析:,1.我们认识的牛顿第二定律形式: 左边是合力 右边是质量乘加速度 合力是相互作用力之和 2. 非惯性系中 “合力 ” = 相互作用力之和+,3.在非惯性系中牛顿第二定律的形式为,就是惯性力,在平移非惯性系中引进的惯性力,叫平移惯性力,式中,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4,相互作用,,惯性力是参考系加速运动引起的附加力,,本质上是物体惯性的体现。,它不是物体间的,没有反作用力,,但有真实的效果。,例 1 如图 m与M保持接触 各接触面处处光滑,求:m下滑过程中,相对M的加速度 amM。,以M为参考系画m 的受力图,以地面为参考系画M的受力图,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5,以地面为参考系对M列方程,以M为参考系(非惯性系)对m 列方程,联立求解得,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6,例2 平移惯性力在地球上的效应 实际上地球是一个非惯性系, 惯性力必然有实际的效应。 太阳引力失重和潮汐现象都是平移惯性力在非惯性系中 的实际效应。,太阳看做惯性系,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加速度为:,1.太阳引力失重,将地心看做非惯性系, 任何质量为m的质点受的平移惯性力为,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7,同时物体还受到太阳的引力,在非惯性系中牛顿定律方程形式为:,通过上述分析知,在考虑地心参考系是个非惯性系的情况下, 质点的惯性力与太阳引力抵消,称为太阳引力失重。,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8,1)惯性力可以抵消引力太阳引力失重 说明加速效应与引力效应相当(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实验事实之一等效原理) 2)验证惯性定律的参考系在哪? 太空中的太阳引力失重的参考系 (广义相对论定义的局域惯性系),失重,宇航员将水果摆放在立圆的圆周上, 不受力,维持图形不变,在飞船中可验证惯性定律,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9,飞船中验证了惯性定律 (真正验证惯性定律的参考系恰恰是相对牛顿惯性系的加速系,认识上的飞跃),霍金体验零重力飞行,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10,涨潮 和 退潮,2. 潮汐现象,利用平移惯性力可解释潮汐现象,解释: 在地球上分析:海水除了受太阳(月亮)的引力外,还需考虑地球是个非惯性系的惯性力。 在质量较大的运动空间中,由于太阳(月球)引力强度不同(存在引力梯度)从而质点的合力不同,整个质点系就会发生形变。 以太阳引力变化为例图示定性说明, 假设平移惯性力强度处处相等。,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11,注意:平移惯性力为,太阳引力在质点与太阳的连线方向,地球,公转轨道,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12,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13,引潮力常触发地震,地震常发生于阴历初一、十五附近(大潮期),如:,一九七六年七月初二,唐山,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五,印度,一九九五年廿月十七,神户,钱塘江潮,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14,固体潮(形变):,使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最终达到一致。,影响:,使地球自转变慢。,使接近大星体的小星体被引潮力撕碎。,由植物年轮、珊瑚和牡蛎化石生长线可判断:3亿年前,一年约400天。,如SL 9慧星被木星引潮力撕碎(1992) 。,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15,三、 匀速转动参考系 惯性离心力 科里奥利力 1.离心力 inertial centrifugal force 在匀速转动的参考系上考察一个静止物体,则物体的惯性离心力为,转盘相对惯性系的加速度是,2 . 科里奥利力 Coriolis force 相对转动参考系运动的物体,除受到离心力外, 还受到一个力 ,称科里奥利力。 表达式为:,作用静止物体的合力?,向心力?,向心力与离心力是否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对于转动参考系的速度,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16,1、科里奥利力的特征 1)与相对速度成正比, 只有在转动参考系中运动时才出现; 2)与转动角速度一次方成正比, 当角速度较小时,科氏力比惯性离心力更重要; 3)科氏力方向垂直于相对速度, 因此该力不会改变相对速度的大小; 4)科氏力在地球上的表现:,科氏力:,北半球的河流,水流的右侧被冲刷较重,落体向东偏斜,付科摆摆动平面偏转 证明地球的自转,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17,赤道附近的信风 (北半球东北, 南半球东南),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18,傅科摆,傅科摆,摆锤28kg,摆平面转动),摆平面转动周期,北京,,巴黎,,这是在地球上验证地球转动的著名的实验。,(傅科,1851,巴黎伟人祠,摆长67m,,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19,如图,质点m在转动参考系(设为S系)中沿一光滑凹槽运动,速度为,附:科里奥利力简单推导,下面以特例推导,然后给出一般表达式。,在惯性系(地面)S:,在非惯性系(圆盘)S:,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20,转换到非惯性系(圆盘)S中使用:,将惯性系(地面S)中的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