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九下诗词复习及诗词鉴赏训练.ppt_第1页
九上九下诗词复习及诗词鉴赏训练.ppt_第2页
九上九下诗词复习及诗词鉴赏训练.ppt_第3页
九上九下诗词复习及诗词鉴赏训练.ppt_第4页
九上九下诗词复习及诗词鉴赏训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曲 鉴 赏,古代诗词曲 鉴赏训练一 (九上九下诗词复习),诗词考查的主要方式:,一、默写。 二、诗词鉴赏。,九上诗词篇目:,一、塞下曲六首(五月天山雪) 二、凉州词(黄河远上) 三、塞下曲(月黑雁风高) 四、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五、诗经二首 (关雎 蒹葭) 六、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七、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八、龟虽寿 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九下诗词篇目:,一、饮酒 二、行路难 三、游山西村 四、观沧海 五、江城子(密州出猎) 六、山坡羊 潼关怀古,历年试题回望,1.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 美的画面。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此时 的情感。 3.这首词中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 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夕阳,落花,归燕,寂寞、孤独,例子:“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或“去”是花落去, “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 惜之情。,诗文赏析: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2012南充)诗词鉴赏。(4分) 相 见 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1分) _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参考答案: (1)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 (2)表达了作 者的幽囚之苦、怀旧之痛、亡国之恨。,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5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 _ (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河南2013.中招 :,行路难 李白(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问题(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破“挂“妙在何处?(2分),“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对被重新起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希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2)题,诗词鉴赏考点解读,一、品味诗词语言 二、赏析写作技巧 三、体会作者情感,古诗词鉴赏,关键?,读出作者的感情志趣与抱负,凉 州 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抓住关键字词句,二、借助诗中意象,四、重视诗歌题目中的信息,三、恰当联系作者诗风及诗歌写作背景,古诗阅读。(4分) 春 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2分) (2)结合这首诗的后两句谈谈诗作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_ _,阴阴,又,梦中回“乡”、梦中“逐春风到洛城”,尤其是 一个“又”字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2013.盐城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6分)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8“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 和 。“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 之情。“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 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8.(3分)地点 季节 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每空1分,季节写成“时间”也对。) 9(3分)惜别 司空曙惆怅伤感 王勃 乐观旷达 (“惜别”1分,写“依依不舍”等也算对。“感情”2分,“惆怅伤感”答出一词即可,写成“悲苦”,“愁苦”等也算对;“乐观旷达”答出一词即可。),2012.盐城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5分) 登岳阳楼 望洞庭 杜甫 刘禹锡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湖光秋月两相和,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潭面无风镜未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遥望洞庭山水色,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潭面:指湖面。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 磨成。 8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 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3分) 同: 异: 9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2分),8.(3分)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壮丽。(仅答“辽阔”或“宏伟”也可,1分)异: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从语言上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或:杜诗支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