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咸宁市语文中考说明.doc_第1页
2012年咸宁市语文中考说明.doc_第2页
2012年咸宁市语文中考说明.doc_第3页
2012年咸宁市语文中考说明.doc_第4页
2012年咸宁市语文中考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咸宁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教育部制定并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 2、命题应遵循“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确保公平、公正、科学、规范。 3、命题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内容创新。 4、命题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建构,结合咸宁市语文教材使用和教学实际,体现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5、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整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55060之间。二、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赋值1、考试形式语文考试实行闭卷考试,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 2、试卷结构及赋值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20分,约占16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50分,约占42 第三部分:写作表达 50分,约占42三、考试内容考试范围:以现行鄂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主要依据,涉及课本的考试内容以语文知识为主。课外内容主要为与教材难易相当的现代文阅读,兼及相关的读写知识和写作。考试内容由三部分构成: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一)积累运用能准确识记教材所涉及的相关语文知识,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l、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3、正确、规范地书写常用汉字,能辨析并改正错别字。 4、在语境中辨析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和多音多义字。 5、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及其感情色彩、语体色彩。6、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同义词、反义词及关联词语。7、正确使用常用词语(熟语或成语)。8、能准确辨析句子成分。9、能准确理解并概括句意。10、能辨析并改正常见的语病(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逻辑错误)。11、能根据表达需要,对句子加以紧缩或扩展。12、仿句、造句合乎语境及其规范要求。13、根据语境变换和选择句式。14、能简明、连贯、得体地表情达意。15、能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16、能根据表达需要进行口语交际。17、能根据提供的情景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18、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相关的文化知识。19、默写教材规定背诵的古诗文。(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对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本阅读,检测学生对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感受、理解、概括、欣赏、评判、表达的能力。现代文阅读能自主阅读一般的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以课外篇目为主。阅读能力的考查,突出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整体把握,具体要求主要有:1、领会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阐释含义深刻的句子。2、了解文章的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能概括语段或文章的中心意思。3、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态度、情感和观点。4、理解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不同的表达方式。5、能了解各类文体的特点,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主要写法和语言特色加以分析、归纳和鉴赏。6、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中的形象,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文言文阅读能正确地阅读浅易的文言文。7、顺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句读。8、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借以理解句子的大意,并能准确、通畅地用现代汉语翻译。9、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感情。10、了解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11、默写课文中规定背诵的段和篇。(三)写作能根据表达需要写一般的常见的文体。1、正确理解题意,立意行文有创新意识。2、思想感情真实、健康。3、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4、根据表达的需要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详略。5、书写规范、工整,不写错别字。卷面整洁,格式正确。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7、写记叙文,记事写人内容具体形象,有真情实感。8、写说明文,能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9、写议论文,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的根据,作一些简单的分析。10、写应用文类,能做到格式正确,内容符合体式要求。四、试题示例一、积累与运用1、读下面这幅对联,完成题。 文辞真比丰年玉 气味还同幽壑兰请用正楷字将这幅对联书写一遍。按照传统习惯,对联张贴时,上联应贴在进门的_边。2、按要求默写。_,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人家在何许,_。(梅尧臣鲁山山行)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句是_,_。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子:_,_。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开篇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人评论句中“生”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答:_4、某学校新建了一栋实验楼,向全校师生征集楼名,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命名为“躬行楼”,他的创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请你就“躬行楼”这一命名好在哪里写出两点理由。答:_ _5、咸爱学校九(1)班为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举办了一次“趣味学语文”专题活动。这次活动包含了演讲、成语接龙、猜谜语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成语接龙。请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成语,要求开头一字与前一成语最后一字相同,最后一字与后一成语开头一字相同。 兴师动众_城下之盟活动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有一句口误,请修改(只改一处)。 “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乃至汶川遭受巨大损失。”改正:_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演讲稿中的一句话,请将它改为通俗的表达(尽量口语化)。第29届奥运会,规模空前,各国运动健儿聚首北京。答:_6、请参照示例,以“灯泡”“短尺”为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借物喻理,表达出一种人生的感悟。【示例】雨伞:总是用潮湿的身躯,彰显自身的价值。灯泡:_短尺:_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1题。一样的渺小画家早年颠沛流离,吃尽了人世的苦头。中年以后,他开始发达了作品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名声日隆。如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只要拿到市场上,都会引起富人们的竞价争购。可是,画家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幸福与快乐,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通过弟子们的传诵,此语已被世人奉为一句关于奋斗与成功的格言。其实,画家已陷入深深的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作画,没有任何追求,而作画本身又不能给他以突破的喜悦。【批注:“突破”一词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他感受自己被困在一个牢固的茧里,高悬在人们能够仰望的地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天,画家偶然得知100公里外的山上有一位老禅师,道行极高,心中顿生仰慕,决定前去拜访。为表示诚意,画家没有开自家的高级轿车,而是带着弟子们步行前往。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有奇峰峻岭。山脚下的连绵水田里,有农夫和牛耕作的身影,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画家心中喜悦,按照当地人的指引,向一座小山上走去。到了山腰,画家远远看见山头上有一个农夫正躬身锄地。在蓝灰色天幕的映衬下,农夫的身影像一块人形的墨迹蠕动着。越走越近,画家看清,是一位老农在清理自己的小菜地。【批注:这一描写极妙:一是切合人物身份;二是虚实结合,生动形象。】画家汗流浃背地驻足四顾,寻找山下人说的那座小庙宇。弟子们也在一旁帮着搜寻,可是,附近并无庙宇。锄地的老者停止劳作,看着他们,目光淡定。【批注:“淡定”一词既照应上文,又为下文“淡淡”一词张本。】画家问道“老人家,知道某某禅师住在哪里吗?”老者说:“我就是。”画家大喜:“有眼不识泰山,刚才我在下面就看见你了,可惜显得太渺小了。”老者淡淡地答道:“你们在山脚时我就看见了,也是一样的渺小。”场面忽然有些凝固。画家的弟子们颇为不满,觉得这禅师身怀傲气,且有争斗之心,不像那么一回事儿。但画家却没有生气,在那里愣神儿片刻,两手一拍道“回家!”【批注:这里的“回家”是有潜台词的。】后来,画家又说过一句格言,被弟子们传诵出来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7、文中倒数第2自然段画家“回家”的潜台词意思是_。8、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划线的两句话的解释。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_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_9、请简要概括“画家”这一人物形象。答:_10、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是“蛇足”,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说明理由。答:_1 l、请就文中划波浪线句子写景的作用,写一句批注。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批注:_(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6题。太空中的绿色动力太阳帆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不过,太阳光产生的压力光压是非常非常小的。不仅人感受不到,就连普通的仪器也测不出来。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x10-6牛平方米,也就是说100万平方米平整光亮的面积上才受到9牛的压力,只相当于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力的存在,微乎其微的太阳光压力被淹没在这些宏观力的汪洋大海之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开始想到利用太阳光压来推动航天器在太空飞行。早在上一世纪初,俄罗斯宇航理论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提出过这一大胆的设想。以后,又有不少科学家进行过研究。然而,只有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有强大的火箭把航天器送入太空的条件下,利用太阳光作为航天推进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太阳光压的大小是与接受太阳照射的面积成正比的。受照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为了获得一定的压力,必须有足够大的受照面积,从而引出了太阳帆的概念。太阳帆是一种面积很大,表面平整、光滑、无斑点和皱纹的薄膜,一般由聚酯或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镀铝或银,使其具有全反射的特性。一块面积为105105平方米的太阳帆,在太阳光正射下可获得大约100毫牛的力,用它推动100千克的物体,可产生1毫米平方秒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极其微小,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一万分之一。俗话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块块碎土堆成高山。”速度等于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尽管加速度非常小,只要时间足够长,终能达到一定的速度。即使航天器的加速度只有1毫米平方秒,那么,一天以后,速度达到864米秒;一个月后达到2592米秒;130天后,就可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达到1123千米秒;一年后可达到3154千米秒,足以飞出太阳系,由此可见加速度不在大,时间长则灵。1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你认为“太空中的绿色动力”中“绿色”一词的含义是_。13、第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什么?14、太阳帆有哪些特征?请用简要的话概括。15、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6、本文语言既科学准确,又生动形象。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在地球附近,太阳光照射到一个平整、光亮、能完全反射光的表面时,产生的压力最大,大约是910-6牛平方米。(2)到了太空中,重力、大气压力、空气阻力、摩擦力等几乎完全消失,太阳光压才有了出头之日。答:_(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1题。文章为思想而写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象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力求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如比“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报上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忆记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之美外,大都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C、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新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你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17、文章最后一段的“增长点”在文中的意思是_18、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19、请仔细揣摩选文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它们分别使用什么论证方法?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上具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一句予以解读。答:你解读的是_句。你的解读是:论证方法_内容特点_表达作用_20、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新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B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C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D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写作的意图。21、读了全文,请你再写出一句你学过的蕴含着“新思想”的文言语句。_(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2-26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录毕,走送之( )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媵人持汤沃灌( ) 左佩刀,右备容臭( )2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A故余虽愚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B益慕圣贤之道 杀数人,胡虏益解C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D卒获有所闻 士卒不尽饮24、翻译下面句子。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译:_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如人也译:_2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答:_26、本文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有某个观点是相同的,请概述。答:_三、写作表达2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俄罗斯总理普京素以硬汉形象示人。2010年11月,英国记者坎贝尔在一次保护野生虎会议期间对普京进行了专访。专访中,普京谈到自己曾在西伯利亚冰冷的河水中游泳,以及在野外与老虎面对面的经历。但最后普京话锋一转,说:“我并不是最强硬的人,比我强硬的人还有许多。”这句话,反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