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模拟卷(二)(解析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有一两个例外的文学家,要想打破这种团圆的迷信,如《石头记》的林黛玉不与贾宝玉团圆,如《桃花扇》的侯朝宗不与李香君团圆;但是这种结束法是中国文人所不许的,于是有《后石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玉从棺材里掘起来好同贾宝玉团圆;于是有顾天石的《南桃花扇》使侯公子与李香君当场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作书的人明知世上的真事都是不如意的居大部分,他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非,便是生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他闭着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剧惨剧,不肯老老实实写天工的颠倒惨酷,他只图说一个纸上的大快人心。这便是说谎的文学。更进一层说:团圆快乐的文字,读完了,至多不过能使人觉得一种满意的观念,决不能叫人有深沉的感动,决不能引人到彻底的觉悟,决不能使人起根本上的思量反省。例如《石头记》写林黛玉与贾宝玉一个死了,一个出家做和尚去了,这种不满意的结果方才可以使人伤心感叹,使人觉悟家庭专制的罪恶,使人对于人生问题和家族社会问题发生一种反省。若是这一对有情男女竟能成就“木石姻缘”团圆完聚,事事如意,那么曹雪芹又何必作这一部大书呢?这一部书还有什么“余味”可说呢?故这种“团圆”的小说戏剧,根本说来,只是脑筋简单,思力薄弱的文学,不耐人寻思,不能引人反省。(摘编自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曲改良》)材料二:中国人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报应不在今生,就在来世。好人遭逢不幸,也被认为是前世作了孽,应当受谴责的总是遭难者自己,而不是命运。中国人既然有这样的伦理信念,自然对人生悲剧性的一面就感受不深。对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没有一点感觉,也就没有悲剧,不愿承认痛苦和灾难有什么不合理性。此外,中国人的文学受到道德感的束缚,对他们来说,文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纯想象和虚构的文学作品那么少,戏剧发展得那么晚。事实上,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戏剧情境当然常常穿插着不幸事件,但结尾总是大团圆。中国戏剧的关键往往在亚里士多德所谓“突变”的地方,很少在最后的结尾。随便翻开一个剧本,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可以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他们怎样转危为安。剧本给人的总印象很少是阴郁的。(摘编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材料三:“贵和尚中”的思想积淀于民族心灵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性。这种强大的文化习性也走进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领域,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转化为中华美学观念中的重要审美心理定势,从而对中国古典戏曲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审美接受主体的剧作家,在这种审美心理结构的指导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设计着一个又一个大团圆的故事。即使是创作悲剧,结尾也要安排一个光明的尾巴,因为以“中和为美”的社会审美观念体现在戏剧中,就是强调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的对立统一。观众在戏曲的开头看到好人蒙冤、有情人离散,内心就会不和谐。观众追求“中和之美”的心理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压抑苦闷的感觉。只有安排一个大团圆结局,才能达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效果,用充满喜乐情绪的大团圆结局把作家和观众的心理机制带回到和谐、中庸的状态。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道德伦理型社会,表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戏剧作家往往以强烈的伦理责任感切入艺术领域,倡导在戏剧作品中展现最淳朴的人性,故而在叙述悲惨凄凉的情节时也不忘惩恶扬善,给观众以一线光明。在这种观念教导下,下层民众也形成了一种伦理信仰,他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正义必胜,邪恶必败”,而且,观众会始终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世界和自我。中国悲剧主要是赞颂美好和控诉罪恶,肯定道德价值,它反映了中国人美好的伦理信念,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只有善的才是美的。中国古代社会专制势力过于强大,百姓在现实社会中地位低下。他们亲身体验了地痞流氓的专横作恶、高利贷者的贪无度、贪官污吏的草菅人命等,本已是备尝艰辛。尽管他们在内心深处一直充满着对公平与正义的殷切期盼,但低微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无力改变现状。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尖锐冲突只能通过欣赏文艺作品获得想象的满足。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团圆可以在文艺作品中得以实现,也就是通过戏剧之“圆”弥补生活之“缺”,戏剧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摘编自李志琴《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缺乏悲剧观念,一些文人之所以会强行帮一些悲剧故事续写上“大团圆”的结局,是因为这些悲剧都没有结局。B.独特的伦理信念使中国人不能感受人类命运的不公,导致悲剧的缺失和戏剧发展落后。C.中国古代戏剧作品在叙述凄惨情节时不忘惩恶扬善,这实质上对下层百姓起教化作用。D.大团圆结局哀而不伤,用喜乐情绪把作家和观众的心理机制带回到和谐、中庸的状态。这样的作品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喜欢善恶报应的大团圆结尾,这使得古代的戏剧和喜剧几乎没有差别,剧本给人的总印象很少是阴郁的。B.中国过去某些写书的人只图一个纸上的痛快,不肯看现实中存在着悲惨和痛苦,于是便形成了说谎的文学。C.中国古代社会充斥着各种不公,身份低微的百姓无力改变现状,用大团圆的戏剧可以弥补现实人生的不足。D.中国式大团圆戏剧“突变”的地方很少在结尾,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主要人物怎样转危为安。3.根据材料内容,不符合中国式“大团圆结局”的一项是(

)A.《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经历一系列的坎坷磨难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B.《祝福》中,祥林嫂死去后,鲁镇的爆竹声“联绵不断”,祝福的空气把疑虑一扫而空,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C.《窦娥冤》中,窦娥含冤而死后,窦天章得官归来,重审女儿冤案,窦娥得以沉冤昭雪,观众获得了精神的愉悦,得到了心理的补偿。D.《牡丹亭》的结局是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还魂团聚。4.中国式大团圆结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5.对于中国式大团圆结局,你持何态度?赞成还是反对?请表明立场并结合材料阐述理由。【答案】1.C2.C3.B4.①文化习性。“贵和尚中”的思想积淀于民族心灵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性。②审美意识(观念)。因为以“中和为美”的社会审美观念体现在戏剧中,就是强调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的对立统一。③伦理信仰。伦理信仰,他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正义必胜,邪恶必败”,并且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世界和自我。④社会心理。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团圆可以在文艺作品中得以实现,即通过戏剧之“圆”弥补生活之“缺”,戏剧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5.第一种态度:反对。理由如下:①它无法引起思考、反省、感悟,导致国人思力薄弱;②它看不到现实和真相,看不到人生悲剧性的一面和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③它崇善抑真,甚至以善待真,往往暴露出粉饰现实,使戏剧的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从而损害戏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三点。言之有理即可)第二种态度:赞成。理由如下:①它体现“中和为美”“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②它往往展现最淳朴的人性惩恶扬善,给观众以一线光明,赞颂美好,控诉罪恶,肯定道德价值;③它让观众获得想象的满足,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三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是因为这些悲剧都没有结局”错误。由原文“中国文学最缺乏的是悲剧的观念。无论是小说,是戏剧,总是一个美满的团圆”可知,这些悲剧只是没有大团圆的结局。B.“导致悲剧的缺失和戏剧发展落后”错误。由原文“中国人的文学受到道德感的束缚,对他们来说,文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纯想象和虚构的文学作品那么少,戏剧发展得那么晚”可知,戏剧发展落后的原因是“受到道德感的束缚”。D.“这样的作品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错误。由原文“团圆快乐的文字,读完了,至多不过能使人觉得一种满意的观念,决不能叫人有深沉的感动,决不能引人到彻底的觉悟,决不能使人起根本上的思量反省”可知,大团圆结局的作品不耐人寻思,不能引人反省。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用大团圆的戏剧可以弥补现实人生的不足”错误。由原文“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团圆可以在文艺作品中得以实现,也就是通过戏剧之‘圆’弥补生活之‘缺’”可知,是通过戏剧想象中的圆满来达到心理的满足。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B.《祝福》的结尾,作者从感受的角度描写祝福的景象,四叔家“极响的爆竹声”和远处“联绵不断”的爆竹声“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这些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这是一张密不透风的封建礼教的大网,是残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我”“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是愤激的反语,表现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之情。最后用“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与祥林嫂在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告诉读者,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封建礼教是祥林嫂悲剧的根源,“祝福”是封建社会吃人的大典。结局不是大团圆的,是发人深省的悲剧结尾。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贵和尚中’的思想积淀于民族心灵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性。这种强大的文化习性也走进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领域,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转化为中华美学观念中的重要审美心理定势,从而对中国古典戏曲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审美接受主体的剧作家,在这种审美心理结构的指导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设计着一个又一个大团圆的故事”可知,“贵和尚中”的思想积淀于民族心灵深处,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性。由原文“以‘中和为美’的社会审美观念体现在戏剧中,就是强调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的对立统一。观众在戏曲的开头看到好人蒙冤、有情人离散,内心就会不和谐。观众追求‘中和之美’的心理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压抑苦闷的感觉。只有安排一个大团圆结局,才能达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效果,用充满喜乐情绪的大团圆结局把作家和观众的心理机制带回到和谐、中庸的状态”可知,以“中和为美”的社会审美观念体现在戏剧中,就是强调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的对立统一。由原文“下层民众也形成了一种伦理信仰,他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正义必胜,邪恶必败’,而且,观众会始终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世界和自我。中国悲剧主要是赞颂美好和控诉罪恶,肯定道德价值,它反映了中国人美好的伦理信念,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只有善的才是美的”可知,下层民众具有的伦理信仰,他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正义必胜,邪恶必败”,并且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世界和自我。由原文“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尖锐冲突只能通过欣赏文艺作品获得想象的满足。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团圆可以在文艺作品中得以实现,也就是通过戏剧之“圆”弥补生活之“缺”,戏剧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可知,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团圆可以在文艺作品中得以实现,即通过戏剧之“圆”弥补生活之“缺”,戏剧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张批判或接纳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应该批判:由原文“团圆快乐的文字,读完了,至多不过能使人觉得一种满意的观念,决不能叫人有深沉的感动,决不能引人到彻底的觉悟,决不能使人起根本上的思量反省……《南桃花扇》使侯公子与李香君当场团圆!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可知,中国式“大团圆结局”无法引起思考、反省、感悟,导致国人思想薄弱。由原文“中国人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报应不在今生,就在来世。好人遭逢不幸,也被认为是前世作了孽,应当受谴责的总是遭难者自己,而不是命运。中国人既然有这样的伦理信念,自然对人生悲剧性的一面就感受不深。对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没有一点感觉,也就没有悲剧,不愿承认痛苦和灾难有什么不合理性”可知,中国式“大团圆结局”看不到现实和真相,看不到人生悲剧性的一面和人类命运的不合理性。应该接纳:由原文“以‘中和为美’的社会审美观念体现在戏剧中,就是强调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的对立统一……只有安排一个大团圆结局,才能达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效果”可知,中国式“大团圆结局”体现“中和为美”“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审美。由原文“戏剧作家往往以强烈的伦理责任感切入艺术领域,倡导在戏剧作品中展现最淳朴的人性,故而在叙述悲惨凄凉的情节时也不忘惩恶扬善,给观众以一线光明”可知,中国式“大团圆结局”往往展现最淳朴的人性惩恶扬善,给观众以一线光明,赞颂美好,控诉罪恶,肯定道德价值。由原文“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尖锐冲突只能通过欣赏文艺作品获得想象的满足。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团圆可以在文艺作品中得以实现,也就是通过戏剧之‘圆’弥补生活之‘缺’,戏剧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可知,中国式“大团圆结局”获得想象的满足,充当了普通百姓艰辛生活的心理调节剂。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土本色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象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语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象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象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来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象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Tonnies的话说:前者是Gemeinschaft,后者是Gesellschaft,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象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一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的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象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象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内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的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的答复了他的学生。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6.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B.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D.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9.本文说乡土本色。试概括乡土本色的内涵(运用分要点的方法)。10.文章最后提到:“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你是否认同作者这一说法?请举例说明。【答案】6.B7.D8.B9.①以农为生,不流动;②聚村而居;③熟人社会(礼俗社会)。10.我同意作者的观点。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熟悉的乡邻之间是充满了信任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左邻右舍之间借钱,一般不用打借条,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相处方式也产生了弊端,一些人不守信用,辜负朋友、亲人的信任,携款逃跑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尤其是那种民间借贷现象,让很多的家庭辛苦赚了的血汗钱付诸东流。所以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可知,造成的不是“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而是“乡土社会里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分析错误。依据原文“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等内容可知,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是由于乡土社会的地方性限制。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分析错误。依据原文“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知,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是由于“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完成的。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理解错误。依据原文“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可知,更容易获得的是“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理解错误。依据原文“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可知,从俗即是从心是说在“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大家感情深厚”。C.“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理解错误。依据原文“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文章并没有说“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推断错误。依据原文“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内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可知,原文说的“礼俗”并非是一种“抽象的普遍的原则”。故选B。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依据原文“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语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可知,乡土本色的内涵之一是乡民以农为生,不流动。其次,依据原文“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可知,乡土本色的内涵还包括乡民是以聚村而居的。最后,依据原文“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可知,乡土本色的内涵还包括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这一特点。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赞同作者的观点。其次,分析并举例:依据原文“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象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等内容可知,在乡土社会中,熟悉的乡邻之间是充满了信任的,并且这种信任是有着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举例来说,农忙季节,如果哪家因为农忙而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把自己的孩子给邻居暂时照看,而邻居也会乐意照看,这之间的充满了信任,并且这种信任是体现着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但在现代社会中,即便是同住一个单元也很少见面,更不要说找对方帮忙了,甚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信任,放学时接送孩子也是谁接谁的,不会出现一个家长同时接送几家的孩子的现象,大家都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拐跑,当然,孩子被邻居拐卖的现象在现代社会确实有所发生,这便是“陌生”的现代社会。再比如,邻里之间借钱、借东西等等,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人不守信用,辜负朋友、亲人的信任的事情发生,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B.吾为公取彼一将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臣请入,与之同命D.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C.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1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无限悲凉。B.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为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杀敌,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使汉军骑将赤泉侯倒退数里。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把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5.从文中看,项羽有机会逃回江东从头再来,但最后项羽把自己的马送人,浴血奋战后自杀,结合文章分析项羽这样做的原因。【答案】11.B12.B13.B14.(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2)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的发生)。15.①项羽认为不是自己打仗本领不行,是上天要灭亡自己。②自己曾带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而今无人生还,自己没有面目见江东父老。【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却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以:介词,因为。句意: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以:介词,用。B.两个“为”都是介词,替,给。句意分别为“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C.句意:这是上天要使我灭亡,绝不是作战的过错。“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之”:代词,他,指刘邦。D.句意:到达东城,这时才只剩下二十八人。“乃”:副词,还,才。句意: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乃”:副词,于时是,就。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的大意为:江东虽然小,但土地方圆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本句中“地方千里”意思是“土地方圆千里”,“地方”是古今异义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亦……也”固定句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足”是能愿动词,与“王”中间不能断开,另外,“无以”是固定结构,也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要点的理解、概括和分析能力。B.“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错误,原文为“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是八百余人随之渡淮,过了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故选B。1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重点字词:“谨”,慎重办理;“庠序之教”,学校教育;“申”,申诫、告诫;“义”,道理。第二句重点字词:“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意外的变故。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上天要使我灭亡,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可概括出“项羽认为不是自己打仗本领不行,是上天要灭亡自己”。结合“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可概括出“自己曾带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而今无人生还,自己没有面目见江东父老”。参考译文: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吗?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才妥善呀?”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却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才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使我灭亡,绝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肯定得决心战死了,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使我灭亡,绝不是作战的过错。”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了好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斥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方圆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使我灭亡,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只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伤口。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背向项王,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千金买我的人头,赏给万户的封邑,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四、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钟山即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第一首诗是王安石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所作。16.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王安石的笔下,“涧水”“竹”“花草”都是鲜活的,饶有风味。B.钟山既充满生机又幽深静寂,诗人整天坐门口赏景,情趣高雅。C.诗人未直接写杏花,而是通过春水、水中的倒影、雪侧面表现。D.诗人采用了对比手法写杏花,并不浅白直切,而是含蓄、生动。17.两首诗最主要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6.C17.①第一首诗借景抒情,描绘出春日钟山美丽幽静的景象,渲染寂静幽旷的氛围,表达诗人高雅的情趣(对钟山美景的喜欢、超脱的情怀、闲适的心境、悠然心境中有一丝淡淡的寂寞之情)。②第二首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助杏花的美丽高洁,表达内心刚强耿介的个性(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恬淡的审美情趣、高洁的品性、不随波逐流的政治立场与人格操守)。【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C.“未直接写杏花”错,“吹作雪”是正面描写,运用比喻修辞直接写杏花。故选C。1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比较阅读的能力。第一首诗,前两句写景,第三句描绘诗人的“独坐”情态,第四句以景结情。诗人选取“涧水”“竹林”“花草”“茅檐”等自然景物,以“无声”“一鸟不鸣”“幽静”等表现环境的静谧,传达了一种悠闲的意境,抒写了诗人心无挂碍的超脱情怀,也蕴含了政治上失意的孤独、寂寞之情。整首诗在抒情方式上属于借景抒情。第二首诗,由题目“北陂杏花”可知,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一二句写出了北陂杏花的娇媚之美,后两句表现了杏花高洁的品性之美,作者寄情于物,体现出王安石刚强耿介的个性和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整首诗在抒情方式上属于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五、情景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8.默写(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2)《阿房宫赋》中作者仅用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史实写了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3)《阿房宫赋》中作者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吸取教训将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甫、炬、鉴。六、选择简答(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______。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______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______,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______,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不尊敬、爱戴和悼念,而大胆地我可以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所以未必有一个私敌。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要素

行之有效

创立

毫不在意B.要素

卓有成效

建树

毫不在意C.因素

行之有效

建树

满不在乎D.因素

卓有成效

创立

满不在乎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B.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不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C.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大胆地我可以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D.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所以未必有一个私敌。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9.B20.A21.①文中将各国政府和资产者对马克思的诽谤、诅咒比作蛛丝;②将马克思对待诽谤和诅咒的毫不在意比作拂去蛛丝;③生动形象地体现了马克思的宽容大度和满怀热情、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要素”,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因素”,构成事物本质的成分;决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根据语境“斗争是他的生命”,强调的是必要因素,应选“要素”。第二空:“卓有成效”,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行之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