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小讲文明礼貌.doc_第1页
让孩子从小讲文明礼貌.doc_第2页
让孩子从小讲文明礼貌.doc_第3页
让孩子从小讲文明礼貌.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讲 让孩子从小讲文明礼貌主讲: 李兵什么是文明?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别。我们通常说的“文明”,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什么是“礼貌”?礼貌是文明行为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尊敬。文明礼貌是社会生活中通用性最强的行为准则,如对人有礼貌、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保护自然环境等等,它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 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培养孩子做人的需要 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注重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匠人沦对国家、家庭,还是对孩子自身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1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必修课。原家教委和全国妇联颁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指出:家庭重在“重在教子做人”。据说在75位曾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举行的一次集会上,记者采访了一位老学者:“请您谈谈你是在哪所大学,哪个著名的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老学 者想了一下说:“在我的童年时光,我学到了最主要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 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与会的科学家对此都表示赞同。我们从这位老科学家的回答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高山起于垒土,伟大出自平凡,任何伟大的天才,都要从学做人起步。如果说诺贝尔奖的获奖者都是人类智慧的参天大树,那么,从幼年开始培养的良好品质与习惯,便是这参天大树得以生长的沃土。而讲文明,懂礼貌,则是学会做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文明礼貌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孩子高尚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起点。可见,要想孩子具有高尚的人格,就要让他们从文明礼貌方面做起。 2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是实现家庭和睦幸福的必要条件。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非常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我们认为,文明礼貌在幸与不幸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习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见到孩子对祖辈、父辈尊敬爱戴,心里总是乐滋滋的,长幼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特别亲密。反之,孩子说话粗言恶语,顶撞老人,心里就会无比烦恼。但是不少的家长,烦只在一刹那间,训斥或打骂一番就算了事,转身就视为“小事”,有的甚至对孩子在社会生活中不遵守公共秩序也不闻不问,结果,孩子就会变得更加粗野、蛮横。他们在家中必然要激起矛盾和冲突,或者在外面“惹是生非”,除了给家庭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外,还会给祖辈、父辈们带来心理上的烦恼。这种教训从反面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不仅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而且也是实现家庭和睦幸福的需要。 3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也是让孩子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文明礼貌具有调整社会公共生活关系、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促进社会公共生活和谐和确保社会稳定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对其成员的文明礼貌水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进步愈来愈多地体现在与国际的融合,经济的发展也愈来愈多地体现在遵守国际规则上。前不久文摘周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旅行社的导游小姐凭着多年的带团经验和强烈的爱国精神,总结出一些人的丑陋表现:贪小便宜、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喊叫、为好友抢占座位等等。她认为眼睛是镜片,心灵是底片,如果不文明的中国人愈来愈多,将会影响到中国人的形象。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究文明礼貌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要使中华大地开遍精神文明之花,提高全民的文明素养则显得更为重要。可见,注重和深化文明礼貌教育,让孩子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培养孩子做人的需要。 文明礼貌教育包含的主要内容 对小学生而言,文明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它涵盖的内容有很多。具体说来;主要包括: 1语言文明:做到与人交谈时尽量使用普通话,不说粗话脏话,能在适当的场合和时机运用文明用语,如“您好;谢谢;不用谢;麻烦您了;对不起;没关系;打扰您了;再见”等等。 2生活文明:要求做到衣着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能自觉做到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坚持早晚刷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吃饭时做到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费粮食,掌握基本的饮食礼仪,做到就餐时不发出声响,不滴汤漏食,不争抢自己喜欢的食物,不在盘中乱挑乱拣,与较多的人就餐时要使用公筷等等。3行为文明:要求学生举止大方得体,稳重而不失活泼, 大方而不失礼貌;说话不大声喊叫,行走时抬头挺胸,不要弯腰驼背,要自然轻快,步履适中,体现少年儿童的蓬勃朝气;上下楼梯慢步轻声靠右行,对师长或比自己年幼的小朋友要礼让;坐时也要抬头挺胸,不要靠在椅背上、翘起二郎腿或者颤动双腿等等。 4交往文明:要求孩子待人接物大方有礼,举止有度,经常使用文明用语;学会倾听老师、家长和小伙伴的讲话,不打扰别人谈话,不随意插话;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听从长辈教导,要主动与父母交流,不顶撞不任性;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多为他人着想,主动关心帮助小伙伴,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随父母到别人家作客要讲礼貌,不要打扰大人谈话,不要乱翻客人家的物品,不要催促大人离开,离开时要向主人道谢;别人到自己家做客,要热情招呼,客人离开时要起身相送、道再见并欢迎别人下次再来;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里,可大方地进行自我介绍,并热情帮 助别人,与人友好相处;要积极参与集体组织的活动,但不要以我为中心,要注意谈论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不要说别人的坏话;受到他人误解时要作耐心的解释,而不能乱发脾气等等。 5社会文明:要求孩子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如在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内不要大声喧哗,买东西要自觉排队,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在马路上游戏疯跑;爱护公共财物和公共设施,如不乱涂乱刻乱画,不践踏草坪,不攀折树木花草;不参与赌博性活动;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自觉保护环境,了解并宣传有关的环保知识,关爱社会,关爱动植物等等。 家庭中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策略 1以身作则树榜样。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父母的足迹是孩子的里程碑,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产生影响和示范。所以,凡是希望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告诫父母:“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严于律己,以身示范,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威信。 在国内的某旅游点野餐营地,一对父母带一个男孩子正在野炊。其母把一切残渣秽物皆装进事先备好的塑料袋。野炊菜品丰富却井然有序。儿子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把鸡骨鱼刺及时送进秽物袋里。临行前,母亲还将草坪上并非他们抛弃的一个饮料罐也顺便拣起,丢进垃圾箱内。儿子看着这一切,双眸里露出钦佩不已的神色这对父母以平常而又成功的行为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然而遗憾的是,生活中有的父母教育子女要礼貌待人,与人为善,自己却常常与人发生磨擦就污言秽语,恶语相向。有些小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冲突,有的父母就到校恐吓对方的孩子,有的还动手打人;此种行为,又如何能教育孩子文明有礼呢?所以,家长自己必须“修身养性”,不断提高人格修养。具体而言,就是要注意创建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夫妻恩爱、尊敬老人、邻里和睦、举止文明、遵守公德、礼貌待人,注重生活细节等,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文明气氛,让孩子在和谐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2。耳提面命立规矩。或许您也碰到过这样的事:在鸦雀无声的图书馆里,突然来了母子俩,儿子大约八九岁,一会儿在书架间串来跳去,一会儿横躺在阅览椅上,一会儿又高声叫着“妈妈,我要喝百事可乐!”看到这种情形,做父母的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孩子缺乏起码的“公民意识”和纪律约束。 新加坡国立大学著名教授、商业管理学院院长陈心刚先生在回忆他的童年生活时,深有感触地说: “那时我和哥哥都很小,不太懂事。可我们的父母试图让我们懂得任何事情都有一定之规。在家里,妈妈要求我们知道家里的各种用品、物体都有固定的摆放位置,每次使用后要物归原处。她每天都要我们按时就寝和起床,按时进餐,按时做各种练习与作业。”直到今天,他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与父亲对弈的情形。有一次父子俩下棋,好胜心很强的小心刚一心想要胜过爸爸,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思考着每步棋的走法,好不容易想出攻势凌厉的一招,他得意地往前走了一步,孰料就在落子的一刹那,他突然发现自己判断错误,他连忙嚷着要悔棋。这时候,平日一贯慈祥温和的父亲却变得严肃起来,他不准心刚悔棋,虽然这只不过是场非正式的棋赛。幼小的心刚暗暗不满父亲“不通情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爸爸“小心眼儿”。多年以后,他才领悟到当年这“落子无悔”的小插曲中饱含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任何游戏都是有规则的。规则是顺利进行游戏、达到游戏目的的保证。对孩子而言,游戏规则是对其行为必要的约束。中国有句俗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很显然,陈心刚的父亲绝非“小题大作”、“借题发挥”。而是通过游戏,督促孩子严格遵守规则,正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训练他的纪律性,并为他将来成为守法公民打下牢固的基础。 我们教育孩子举止要文明,对人要有礼貌,就要让他们从小就懂得,什么是社会公德,如何遵守社会公德,哪些是文明的行为,哪些是不文明的行为,如何遵守纪律和公共秩序。培养孩子 女明礼貌、遵守秩序,可以从两方面人手,一是讲清规则,二是 培养克制能力。, 所谓规则,大到法令法律、社会公德、行为准则,小到游戏 规则:,家庭规矩等,内容很多,当然,对小学生而言,要由浅入深,从身边的行为开始教育。比如,遵守交通秩序,这就是法规叫育;损坏公物,不乱翻别人的东西,爱护、保护动物和植物,这就是社会公德教育;乐于帮助别人,受到别人帮助要道谢, 这些是行为准则的教育,教育孩子要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家里要开饭了,孩子非要把电视看完;到别人家做客,该告辞了,孩子仍不肯走;到商场里想要的东西家长没有买,就哭闹耍赖等等。这时千万不能迁就孩子,应当适时说服,必要时辅以强制手段,逐步培养孩子养成克制的能力。作为家长,要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如乘公共汽车不要抢座;在电影院或图书馆等场合不能大声喧哗等,这样才能给他人带来愉悦,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3遇事而诲择良机。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它没有专门的课堂、专门的教师、专门的课程和集中的学习时间。家庭教育是通过家庭生活随机进行的。当然,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能事无巨细、不分轻重、无时无刻地唠叨;而是要讲究时机、掌握火候,恰到好处地利用生活中的人、物、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对孩子进行讲述,把文明礼仪的规范要求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遇物诲知,遇事说理,遇境育情。 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孩子免不了要与家庭内外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家长可多用那些懂礼仪讲文明、修养好的人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如前面所提到的在野餐时及时清理营地的父母和孩子;也可适当运用那些举止不文明的人作反面典型教育孩子,如前面所提到的在图书馆大声喧哗的孩子。 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武汉市出台了相应惩治不文明行为的一些办法,如对随地吐痰者罚款50元;媒体频频曝光不文明的行为等等,这些举措引起了市民的足够重视,人们的行为习惯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其实在不少国家早就实行了这一方式。如“花园之都”新加坡,很早就对随地吐痰者予以200新币的重罚,促进了人们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新加坡也为此以整洁美丽而著称,获得了“花园之都”的美誉。作为家长,可以结合这些事例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让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贯。 4反复教育重坚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特别对孩子们而言,他们年龄小,辨别力不强,意志力薄弱,自控力差。加之他们接受的教育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特别是社会上有些不文明的言行容易引起孩子的困惑,容易让孩子好的习惯不够稳定,经常出现反复。这就需要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前后连贯,+以贯之,持之以恒,而不能此一时,彼一时,朝令夕改,或一劳永逸。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 “家长的责任是不能托付给任何人的,金钱买不到成功的孩子。孩子们需要时间家长的时间、大量的时间。”教育的成败贵在坚持。现今许多家长都很重视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风”,制定了一系列的长远规划。一开始实施起来,劲头十足,但好景不常,由于诸多原因,半路夭折,结果全盘落空。有个孩子刚上小学,他的父母就制定了培养孩子的每日计划,为了培养他的学习习惯,每天清早6:30起床洗漱后读书半小时:下午放学回家,温习功课1020分钟,再做家庭作业。起初天气暖和,父母、孩子还挺适应,后来天气渐渐变冷,早上起床的时间就推为7时,只读10分钟的书。再冷一点儿,早上就听不到孩子的读书声了。渐渐的,孩子、家长一起睡懒觉,甚至有时候还因睡过了上学时间而打的上学。由于父母的妥协,使前期培养的心血付诸东流,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和早读的习惯都没有养成。可见,持之以恒多么重要。而另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经常违反校纪班规,其行为不能自控,报复心极强,不顾后果,甚至顶撞老师家长;且其不良行为周期性的发作,经几位老师认真讨论研究,对其严格要求,并与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和温情,由于时时提醒,在其发作周期重点帮教,持之以恒地对他跟踪教育,最终改变了他不良的行为习惯。 5抓早抓小最重要。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作家埃利维瑟尔说:“一切决定于开始”。我们关注开端甚于结局,正如沃尔特本杰明所说,我们退着走向未来。而我本人,则在过去的时光中寻找自己;我的童年常常决定了我日后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童年决定了我的今天。”说明了早期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中国的俗语:“三岁看八”、“桑条自小育,到老育不直,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