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报任安书节选训练_落实提升苏教版.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报任安书节选训练_落实提升苏教版.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报任安书节选训练_落实提升苏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任安书(节选)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愠色(yn)放失(sh)轩辕(xun)沉溺(n) 闺(g) 愤懑(mng)垢辱(u) 草创(chun) 倜傥(t)怯懦(nu) 固陋(lu) 曩者(nn)【答案】“失”读y,“懑”读mn,“倜”读t。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C项,表被动/表处所,的地方。A项,均为副词,本来;B项,均为介词,在;D项,均表原因,的原因。【答案】C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其次诎体受辱不能自免,卒就死耳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则仆偿前辱之责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ABC D【解析】“诎”同“屈”;“失”同“佚”;“枪”同“抢”;“责”同“债”;“摩”同“磨”;“底”同“抵”。【答案】D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下流多谤议今虽欲自雕琢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A BC D【解析】“戏弄”,“雕琢”和“父母”与今义同。【答案】B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报任安书作者提出了“_,_,_”的比较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2)报任安书中作者阐明写史记不是为帝王树碑立传,也不是为将相歌功颂德,而是“_,_,_”。【答案】(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阅读课文第56段,完成69题。(教师用书独具)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灭:磨灭B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C仲尼厄而作春秋 厄:困厄D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际:边际【解析】D项,际:关系。【答案】D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 D.【解析】A项,动词,实现/通晓;B项,均为连词,表目的,译为“来”;C项,介词,到/介词,对于;D项,名词,理想/动词,说。【答案】B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书的事例,意在自况。B作者身受“宫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解析】B项“不以为辱”错。【答案】B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译文:(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译文:【答案】(1)诗三百篇,大都是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