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摘要 本文以20022004年深沪两市首次被ST的11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行业且资产规模相近的ll8家盈利公司作为配对样本。在界定了“财务危机”的范围后,利用ST公司财务危机前1年的数据,初步选择了20个财务指标,对ST公司与配对样本的均值、标准差,T统计量和Z统计量进行分析,寻找ST公司与非ST公司在财务指标上的差异,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筛选财务指标。最后运用二元逻辑回归(Logit),建立起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前1年的预警模型,且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财务危机;配对样本;主成分分析;逻辑回归;预警模型 一、“财务危机”(Pinancial crisis) 又称“财务困境”(Pinancial distress),国外多数同类研究采用破产标准。但中国从1988年开始试行企业破产法至今,没有一家上市公司破产尽管2004年6月“ST宁窖”爆出破产风波,但也在同年12月通过债权人和解解除了危机。由此可见,中国的破产机制不健全,加上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很短,采用外国学者的做法行不通。 国内学者大都将特别处理(ST)的上市公司作为存在财务危机的公司,如陈静(1999)、李华中(2001)、姜秀华(2002)等。本文也将ST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将“财务危机”定义为“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ST)”,所指的“财务状况异常”包括上市公司突然出现重大亏损、连续两年亏损、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或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等几种情形。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陈静(1999)以1998年的27家ST公司和27家非ST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19951997年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单变量分析和多元判定分析,由于受样本量的限制没有对上市公司被ST的原因加以详细区分;李华中(2001)用判别函数对19971999上市公司分类,描述了ST公司的行业分布,利用向前回归法筛选财务指标建立预警模型;姜秀华等(2002)以在深沪两市上市的42家公司为控制相关变量,同时随机选取42家非ST公司为控制样本进行了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得到预警模型,并进行了预测与效果检验。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样本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方法是二元逻辑回归(Logit),相关的数据分析处理通过SPSSl30软件完成。 (二)研究样本及样本的行业特征分析 1.选择的研究样本 本文选择的样本S1是20022004年深沪两市首次被ST的118家公司。 同时,选择了与样本S1同行业并且资产规模相近的118家盈利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S2。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亚洲证券”和“巨潮资讯”。 2.样本行业特征分析 至2005年8月,深沪两市共计有1379家上市公司(深市551家,沪市828家)。发生财务危机的118家上市公司分布在11个行业。其中,制造业出现财务危机的上市公司最多,占ST公司总数的5848,但与该行业上市公司的总数相比,发生ST的比例并不突出,只占860传播文化类上市公司有2家发生亏损,鉴于此类别的上市公司较少,虽占ST公司总数的17,但占整个行业的1818,说明传播文化类公司承担的风险较大,发生财务危机的比例也就较高。其次是综合类上市公司,占ST公司总数的1017,占整个行业的1500。 四、预警指标的选择和分析 如果上市公司在第t年被实施ST,那么(t1)年表示上市公司被实施ST的前1年。 (一)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初步选择 为对上市公司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初步选择了变现能力B1(流动比率X1、速动比率X2)、资产管理B2(总资产周转率X3、总资产周转率X4、应收账款周转率X5)、负债能力B3(资产负债率X6、产权比率X7)、盈利能力B4(净资产收益率X8、销售毛利率X9、销售净利率X10)、现金流量B5(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X11、经营现金净流量对挣利润比率X12、经营现金净流量对负债比率X13)、成长能力B6(资产增长率X14、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15、净利润增长率X16)、股权扩张B7(每股收益X17、每股挣资产X18)、股东持股B8(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X19、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X20)等8个方面的20个财务指标。 (二)初选指标分析 1财务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分析 利用SPSS计算ST与非ST公司各财务指标的均值及标准差。研究结果显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前1年,ST公司与非ST公司的20个指标的均值均存在明显区别。 2配对样本检验 根据ST公司与非ST公司的同一财务指标的配对,利用SPSS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秩检验,Wilcoxon秩检验使用的是Z统计量。 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资产增长率X14外,ST与非ST公司的20个指标的配对样本T检验普遍显著,ST公司的Z统计量明显高于非ST。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ST公司与非ST公司在财务危机发生的前1年,两者的均值、标准差、T统计量、Z统计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三)财务预警指标的进一步筛选 ST与非ST公司的上述20个指标,有的作用显著,起了较大作用,相比之下有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且指标过多会存在多重共线性或序列自相关。因此,在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前,有必要进一步对财务指标进行筛选,利用变化显著的指标建立预警模型。本文拟选择主成分分析法。 1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本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rson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产权比率x7与净资产收益率朋、流动比率X1与速动比率X2、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X11与经营现金净流量对负债比率X13、每股收益X17与每股净资产X18、前三大股东持股比率之和X19与前十大股东持股比率之和X20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6。为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按财务指标间相关性较小为优原则,经比较,剔除X7、X2、X13、X18及X19这五个财务指标。 2财务指标的进一步筛选 引入虚拟变量y,表示上市公司是否出现财务危机。将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设为1,没有出现财务危机设为0。 利用直接斜交转轴法,对剩余15个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因子。这3个因子分别为流动比率X1、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X11、前十大股东持股比率之和X20。 五、预警模型的建立及预测 笔者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上述三个财务指标,选择二元逻辑回归(Logit)方法,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进行预测。 (一)模型的建立 设多元逻辑回归(Logit)拟合的方程为: (二)预警模型效果检测 以0500为概率最佳分割点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整体预测效果为75319,其中ST公司的预测准确率为76923,非ST公司的预测准确率为73729%。 六、结论 笔者采用20022004年新增ST公司的日个方面的20个财务指标,建立起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前1年的危机预警模型进行了预测。为便于对比研究,选取相同数目的盈利公司作为配对样本进行T检验和Wilcoxon秩检验。研究表明,选取财务指标的效果明显,建立的sT公司的危机预警模型的判断准确率达到9531由于研究是假定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数据是真实的,若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模型准确性可能受到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Ohlson,James A:“Financial Ratios and the Probabilistlc Predic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变电站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
-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 IT企业项目管理流程与工具指南
- 消防安全培训教材与试题集
- 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教案与练习集
- 企业员工家庭信息调查表模板
- 高一英语必修课教案全套汇编
- 软件技术团队项目管理流程
- 城市卫生环境复审工作执行方案
- 会议策划执行方案模板会议效果提升版
- 个体诊所管理暂行办法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采购成本控制培训
- 商业地产策划流程
- GB 46031-2025可燃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规范
- 破圈与共生:2025中国社交媒体全球化发展报告
- 2025年社保理赔考试题目及答案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件
- 质量攻关项目汇报
-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收单外包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