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案例8-华南理工三剑客的性格与命运.doc_第1页
万春案例8-华南理工三剑客的性格与命运.doc_第2页
万春案例8-华南理工三剑客的性格与命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8-华南理工三剑客的性格与命运创维集团原董事长黄宏生与TCL的李东生、康佳原掌门陈伟荣都是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78级的同学,曾经三星同辉,同为彩电业大佬,如今却悲喜浮沉迥然不同 1978年高考时,三个年轻人李东生、陈伟荣、黄宏生分别从惠州、罗定和海南岛考到了华南工学院(1988年改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黄宏生和李东生当年都是18岁,陈伟荣比他们俩年长不少。三人中黄宏生最有冒险精神,也最有激情;年长的陈伟荣老成稳重;李东生则刚柔并济。不一样的性格也成就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毕业时各奔东西 1982年三人毕业后就各奔东西。 李东生选择了回惠州老家,被分配到惠州科委当机关干部。李东生却不满足,自己联系了一家合资企业“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只有40人的企业,但那时已算是惠州跟电子沾边的“大厂”了,也是以后发展起来的TCL集团的第一家企业。凭着踏实、执著的工作态度,李东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逐步做到了车间副主任、主任,28岁时被任命为TCL通讯设备公司总经理,实现了自己事业上的第一次飞跃。 毕业时,黄宏生进入华南电子进出口公司工作。3年后,个人业绩占公司半壁江山的黄宏生被破格提拔为常务副总经理,享受副厅级待遇。1988年,在同事的惊讶与叹息声中,黄宏生辞掉了令人羡慕的职位,只身“下海”,到香港闯天下。1988年,一个小公司“创维”在香港诞生。 陈伟荣的经历没有两位小兄弟传奇,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深圳康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从一个普通技术员做起到董事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经历了12个年头。不知是偶然还是命中注定,三个人虽然有着不同的成功经历,却走到了一个终点,都成为了中国彩电行业的大佬。 三星同辉 1993年,陈伟荣率先发力,开始了全国版图的扩张。20世纪的最后时间里,陈伟荣的事业达到了顶峰:康佳的总资产从1992年的5.49亿元增加到2000年上半年的89.13亿元;其彩电产量在1999年超越长虹,成为当时的“老大”;而康佳的产品,亦从彩电扩展到手机、影碟机、冰箱等等。 巧的是,同样是在1993年,李东生出任TCL集团总经理,自己掌勺做菜,开始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李东生的第一招是“消费革命”:拿三四千元就可以抱回一台TCL王牌71厘米大彩电,质量跟那上万元才买得到的画王、火箭炮相差无几,讲求实惠的国人纷纷抱回家里。仅在一次全国家电产品交易会上,订货总额就达到2亿元的天文数字。 与他的两个同学相比,黄宏生是进入彩电行业最晚的一个。下海后的黄宏生发现创业是何其艰难!学理工的他开始从最简单的电视遥控器做起。1990年,创维的销售额迎来了珍贵的第一个100万,成为了世界很多电视机厂的遥控器供应商。1992年在德国的展览会上,创维接到了2万台电视机的订单,接着第二批5万台1993年后创维电视开始全面走向世界。2000年4月,创维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融资10亿港元。2003年度,创维实现销售额120亿元,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成绩相当骄人。 同室操戈 1998年TCL在离康佳总部300米远的地方竖了一块广告牌。李东生的老同学陈伟荣不干了,派人赶制了一个更大的康佳广告牌,就堵在TCL集团的门口。李东生召集他的销售经理们一起去看看那块牌子,李说:“这是我们的对手,大家需加倍努力。” 市场不相信眼泪,自然更不相信同窗之谊,原来的同窗好友还是在市场上兵戎相见了。他们三个的杀手锏被概括为:黄宏生“一个一个挖人才”,陈伟荣“一项一项争第一”,李东生“一个一个搞兼并”,当然这些手段很多都是冲着同学的企业来的。 2000年6月,面对共同的敌人长虹,三巨头还是坐下来搞了个峰会。陈伟荣总结说:“过去我们跟TCL、跟创维,真的是联系得很少,这回我们密切了联系。”当然这种基于利益的同盟是相当脆弱的,不长时间,康佳率先打破价格同盟,大幅降价。李东生对记者说,康佳降价也不跟他们打声招呼,“把哥儿几个给卖了”。 2000年以后,国内彩电市场明显供大于求,TCL和康佳同时开拓印度市场,两个人的价格战打到了国外。2002年,陈伟荣卸任后,市场上一度传闻TCL要收购康佳。最后,这场并购没有实现,如果真实现了,我们不知道这两个同学各自会是怎样的心情。 再次分野 “三剑客”中年龄最大的陈伟荣在彩电行业中一度站得最高,但同样他也第一个黯然引退。1998年,全国的彩电生产能力就已经超过消费能力1000万台,然而康佳却铆足了劲扩大规模,终于造成今天深康佳的巨亏。2001年,康佳创始人陈伟荣向董事局递交了辞呈,同年6月,陈伟荣引退康佳。 从康佳引退后,陈伟荣找了几个博士在深圳默默运作一家元器件厂,主要产品是电视用的电容器,据说他以前的竞争对手许多成为他的客户,当然也包括自己的两个同学。如今的陈伟荣非常低调,被外界评论为“卧薪尝胆”。 从现在看,李东生无疑是他们三个之中最成功的。2002年12月30日晚上,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揭晓,李东生在连续三年被“候选”之后终于榜上有名。 与此相比,眼下最狼狈的要数黄宏生了。最近,他在香港东窗事发,许多人推测是有人举报,因为“黄宏生树敌太多了”,一位熟悉他的朋友列出的“嫌疑人”就有长长的一大串据业内专家评论,此次黄宏生栽跟头将会“动摇创维根基”。 性格决定命运? 三个人都成功了,自然有他们的共同基因。但通过他们的创业过程,我们还是发现他们的明显区别,或许这正是决定他们命运分野的内在原因。 年龄最长的陈伟荣按部就班参加工作,从普通技术员一步一步做到了老总,给人的印象好像比较能“兼容”。但我们又发现,陈伟荣是一个非常倔强的人,许多时候做事是“赌气”。2000年,三个同学坐在一起,形成了“价格同盟”,但没多久陈伟荣率先打破承诺,大幅降价,并且没有与另外的两个同学通气,引起不满。2000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陈伟荣“炮轰”广东有关部门的“官僚作风”。甚至连陈伟荣最后从康佳谢幕都带有一定的“负气”成分。 黄宏生受到的指责大多与钱有关。是什么造成了黄宏生这一性格?有人认为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黄宏生出生于海南临高,他的童年及青年时代一直处于“贫穷与饥饿”之中,父母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不到30元,却要养活黄宏生弟妹三人外加一个阿婆。正因为经过那段艰苦岁月,黄宏生把财富看得极其宝贵,曾有一段时间,集团内部50万元以上的资金使用,都要由他亲自审定。一些细小的普通费用的支出,都要经他本人签字。一同行说,他出差经常住招待所,吃的是普通盒饭,从不住三星级宾馆、不坐飞机的商务舱 在“三剑客”前20年的较量中,李东生并没有明显优势,但在人生的长跑中,李东生越来越显现出厚积薄发的持久耐力。熟悉李东生的人说,在媒体或者公众面前,他温和克制,谦恭有礼,从来不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英雄。但在企业内部,他又强悍激进,脾气暴躁。他可以20多年如一日,在一个企业里脚踏实地地从最基层的修理工干起,但他的冒险精神也可以让所有的人目瞪口呆:收购欧洲老牌巨头汤姆逊,坐上了全球彩电业头把交椅,要知道这样的并购有粉身碎骨的危险。他可以几十年拿着国有企业的低薪,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