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太极拳太极拳是武当内家拳之一,为“练身”、“练意”、“练气”三结合的整体运动。其要领是以意念引导动作,意动身随,刚柔并济,以不变应万变。 在中国,太极拳又被人们叫做“哲拳”。“太极”一词来源于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易经。北宋时期,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提出了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成论,认为太极是最原初的实体,它的一动一静产生阴阳和宇宙的万事万物。太极拳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韵味,以太极图的阴阳鱼为符号,以黑为阴,以白为阳,黑白相依,互抱不离,相互转化,是对立的统一体。于是,形成了动静、虚实、刚柔、开合等动作拳路。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人体也是由阴阳构成,身体好就是阴阳处于平衡状态。 太极拳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统一体,人本身也是对立的统一体。练太极拳首先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太极拳认为自然是个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人体,一是形,即由筋、骨、皮、肉组成;二是神,即由精神和意识组成。练太极拳就是既要练筋、骨、皮,又要练精、气、神,做到内外兼修,形神合一,达到人体的平衡发育,和谐成长。练太极拳,如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会收到多种功效。 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数百年来已衍生出传播海内外的陈、杨、武、吴、孙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就其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来说,主要有陈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 一、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形成于明末清初,为河南陈家沟陈王庭所创,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自陈王庭以后,练拳之风盛行,历代相传,名手辈出。由陈氏支派先后繁衍成武式、杨式、吴式、孙式等不同风格的太极拳种。在近代陈式太极拳的传播中,陈式十七代宗师陈发科及其侄陈照丕、儿子陈照奎起了积极的作用。1928年陈发科由陈照丕的推荐来北京教拳,对北京陈式太极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陈发科在京教拳近30年,为人忠厚,平时少言寡语。他在原有太极拳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与提高,增加了螺旋缠绕动作,创造了新的拳式,如三换拳、背折靠、退步压肘、中盘、双震脚等动作,从而丰富了陈式太极拳的内容。现在全国普遍流行的陈式太极拳(八十三式)就是陈发科晚年的套路。1953年,陈发科与胡跃贞共同创办了首都武术社,推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并培养一大批武术人才。1961年由沈家祯、顾留馨编著出版了陈式太极拳一书。1963年,陈发科之子陈照奎应邀到上海、南京、郑州、焦作、石家庄、陈家沟等地教拳,使陈式太极拳得到广泛的发展。为了教学的需要,由冯志强主编了精练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入门;由田秀臣、阚桂香合编了简化陈式太极拳;由阚桂香主编了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这些书的出现,使陈式太极拳进一步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从陈王庭起,陈氏世代传习太极拳,不断对原有的拳套进行加工提炼,逐步形成近代所流传的一、二路拳套。这两套拳式的连贯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动作的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相同,但都是符合循序渐进和刚柔相济的原则。 陈式太极拳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庭所创,原有五个套路,又名十三式,另有长拳一百零八式,炮捶一套。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现在流行的陈式太极拳第一路和第二路套路。 第一路拳动作比较简单,柔多刚少,以棚、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采、捩、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用力方法以缠丝劲为主,发劲为辅;动作力求柔顺,以化劲为基础,用柔迎刚和化刚,在外形上具有缓、柔、稳的特色。初练时,动作力求徐缓,并着重缠丝劲的锻炼。动作起来以身法领导手法,要求达到动分(离心力)、静合(向心力)不断变化的效果。由于动作速度较慢,拳架分高、中、低,运动量可以调节,因此既适于身体较好的人用来增强体质,也适于体弱和某些慢性病患者的疗病保健。 第二路(炮捶)拳动作比较复杂,要求疾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捩、肘、靠为主,以棚、捋、挤、按为辅;动作力求坚刚、迅速,着重弹性劲的锻炼。套路中有“蹿蹦跳跃,腾挪闪战”的动作,具有快、刚、跃的特色。从外形来看,它的快、刚、跃虽与其他拳种似无区别,但在本质上仍具特色,它在运动时不断旋腰转脊,悬腕转膀和旋踝转膝,形成一动全动,贯串整体的一系列螺旋动作,从而可收到开与放、合与收和开中寓和、合中寓开的统一功用。 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有本创编的,顺序与老架相同,架式较小,转圈也较小,称之为小圈拳。由陈青萍创编的另一种新架套路,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以及工业化、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冲击,陈氏太极拳的发展在当代面临着困境,其文化内涵日渐消亡,原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许多拳、械套路濒临失传。近年来,焦作市、温县两级人民政府虽然在政策、资金投入、普及推广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陈氏太极拳的发展状况仍不容乐观,濒危的形势依然严峻,亟待进一步加强保护。二、杨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碌禅(17991872)及其子杨健侯(18391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现在重点分布在上海、北京、四川、西安、河北、广东、海南及海外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杨氏太极拳发源于永年县广府古城,为清道光年间杨露禅所创,永年县也被尊为“太极圣地”。杨露禅及其祖孙三代经过苦心钻研,悟得各路拳术精髓,对太极、八卦等健身技艺有了深刻理解,在陈氏老架的基础上创编出一百零八式杨氏太极拳。 杨福魁,字露蝉,河北永年县人。年少从师陈长兴,约1850年返回永年县以授拳为生。传其子杨班侯、杨健侯。杨健侯又传其子兆熊(少侯)、兆元、兆清(澄甫)。经过杨氏祖孙三代人的努力,在陈长兴的太极拳基础上逐渐演变为杨式太极拳。杨兆清,字澄甫,幼承家学,历经数年寒暑苦功,终于成为太极拳的一代宗师,成为杨式太极拳(大架)的创始人之一。杨澄甫从学者众多,其著名的弟子有崔毅士、牛春明、李雅轩、傅钟文、董英杰、郑曼青、王旭东、闫月川等。其中,崔毅士得其真传,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正宗传人。崔立志(18921970),字毅士,河北省任县人。崔毅士自幼酷爱武术,1909年慕名进京拜杨澄甫为师,精心悉拳,潜心练功,深得杨师器重,得其真髓。在数十年的练功及授拳研修过程中,崔先生不仅完全继承了杨师当年授拳时“以明规矩而守规矩,脱规矩而守规矩”的作风,还不断地对杨式太极拳进行改造,并将其发扬光大,成为此派杨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 永年杨氏太极拳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太极拳套路,主要包括大架、中架、小架、快架、三十二短打等;二是杨氏太极拳器械,主要包括太极剑、太极刀、太极十三杆等。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杨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它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学者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因此,它比较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来练习,是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太极拳流派。 杨式太极拳有不同类型的打法,其特点也各有千秋,这是历史发展形成的。从杨露蝉出生到杨澄甫去世的这段时间是137年,从杨禄禅成拳开始算,可以说这三代九人100多年间将太极拳由乡下带到京城,由民间影响到社会各阶层,其创天下,打天下,传天下,饱经沧桑。 杨式太极拳拳架也是一个不断锤炼,不断丰富,不断演化的过程。再加上上述各代宗师又有各自的门生高足再研再传,杨式太极拳多样化的形成也是必然的。比如有快打的,有慢打的,长的,短的,大的,小的,低的,高的;有形成班侯拳的,健侯拳的,少侯拳的,也有的各成一家。比如从杨式拳中派生出来的吴式拳、孙式拳、李式拳,还有国家派杨式太极拳,等等。 永年杨氏太极拳展示了人体文化的艺术性,有益于增强人民体质。习练者按其要求秉持讲义重德的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有积极的作用。近50年是杨式太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救援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工考试的实操电路题及答案
- 国际组织视角下的兽药残留风险分析与管理策略探究
- 全国教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自考审计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护环境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青岛市幼师考编笔试题及答案
- 青岛地铁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前端面试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岗位模拟主管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支模工程监理细则
- 环氧乙烷应急救援预案
- 南昌大学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大学英语试卷
- 2025-2030酒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预防阿尔茨海默症
- 2025-2030中国妇科中成药市场营销趋势及投融资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 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 主题班会:养成教育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工程识图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课件-中职语文高二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