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大全.ppt_第1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大全.ppt_第2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大全.ppt_第3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大全.ppt_第4页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课件大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macroeconomics,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观,古典经济理论的破产与凯恩斯主义的确立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的目标及其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一、古典经济理论的破产与凯恩斯主义的确立,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一词是由挪威著名经济学家r费瑞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 现代宏观经济学一般认为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的标志。,(一)古典经济理论,1、古典经济理论的特点 2、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3、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依据,1、古典经济理论的特点,(1)以经济增长为宏观经济,以至整个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与政策的分析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 (2)把经济理论与货币理论分割开了,即“二分法”(dichotomy)。 (3)所用的宏观分析方法是一种总体分析,而不是以后广泛使用的均衡分析方法。,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就业与国民收入的一些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或者不存在着资源的闲置; (2)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这就意味着在现行市场工资率水平下,愿意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工作。,2、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3、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依据,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内在的、自我调节的机制。如果允许调整的时间足够长的话,它可以将该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 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萨伊法则; 利率灵活变动性 ;工资一价格灵活变动性,萨伊法则 (say, law),萨伊法则: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供求不会脱节。 在物物交换的经济中,需求必然等于供给。整个经济都不会出现过度生产(总供给大于需求)或者生产不足(总供给小于总需求)。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一个货币经济中考虑萨伊法则也是成立的,储蓄并不一定代表着消费不足。通过可灵活变动的利率,所储蓄的每一块钱都可能转化为企业的投资。,利率的灵活变动性,(interest rate flexibility,又译利率的伸缩性)可以确保储蓄正好等于投资。在他们看来,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而投资则是利率的反函数。如果在某一利率水平上,储蓄大于投资,利率有下降的倾向;储蓄小于投资,利率则有上升的趋势。正是利率的这种上下灵活变动的性质,使得信贷市场(credit market)处于均衡状态,即储蓄量等于投资量 。,工资-价格灵活变动,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随着需求下降,需求小于供给,竞争性的商品生产者将降低其价格以避免出现生产过剩。如果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将上升。因此,灵活变动的价格使得商品市场出清。 劳动力市场在灵活可变的工资率的情况下同样出清。,1929-1933年期间美国农场主 销毁“过剩”牛奶,1929-1933排队领取食品 的美国饥民,美国经济大危机,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现代宏观经济学之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我认为,经济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单个行为与企业的报酬以及既定资源量分配的理论;另一部分是关于整个经济产出与就业的理论. -凯恩斯,(二)凯恩斯主义对古典经济理论的诘问,1、凯恩斯否定萨伊法则 凯恩斯反对萨伊法则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他认为,完全相反,“需求会创造出自身的供给”人们将之称为“凯恩斯法则”。 凯恩斯不赞同古典理论的观点:利率的自由变动可以确保储蓄等于投资。他强调人们储蓄和投资有许多原因,而不仅仅只有利率这一唯一因素。储蓄不会自动等于投资。,2、凯恩斯论价格-工资自由变动性,凯恩斯注意到了,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具有粘性,或称刚性。,3、批判了“二分法”,把货币理论与经济理论相结合。,用总量分析方法把货币与生产联系起来。,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到: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所以我们称作凯恩斯革命。,(三)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资本主义经济不存在着一种“自我协调”的机制以确保实现充分就业。 资本主义经济在偏离充分就业状态时就应该施以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以 便使之更加接近于充分就业水平。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是一种积极的政府干预性政策。,二、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的出现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第一个阶段,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第二阶段是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为完整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时期。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大量发展,并与凯恩斯主义分庭抗礼的时期。,(一)第一阶段:凯恩斯革命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通论在以下方面为现代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突破了传统的充分就业的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 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心。 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建立以总需求为分析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对实物经济与货币进行总体分析的货币理论。 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主张。,(二)第二阶段: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凯恩斯的追随者们为完成客观经济学体系作出了不懈努力。他们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发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is-lm模型;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投资函数理论的发展;货币理论的发展;总供给理论的出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开放经济理论的发展;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建立;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三)第三阶段:非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70年代初以后,由于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对此无法提出对策,其他学派的宏观经济学纷纷出笼。 在与凯恩斯主义的激烈冲突和争论中除了正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在修改自己的理论上做了许多努力外,还产生了几个其他学派,如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以及新凯恩斯主义等。以上各学派在理论观点相同之处是:强调了市场的有效性,只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是能够更好地运行的;强调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三、宏观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一)宏观经济学的性质 从性质上说,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总体情况与趋势的基本理论。,(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中的总量问题和总体性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它经济总量的决定。,四、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总需求分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以及islm模型; (2)总供给总需求分析:asad模型。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开放经济理论,五、宏观经济的目标及其政策工具,持续的经济增长。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衡量一国经济增长速度。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它是指在现有市场工资水平上,想找工作的人都能找到一份工作的一种状态,这通常隐含着高就业率和低失业率。 价格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的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有关政策的总称。政府支出是政府对货物和劳务的购买,政府支出会影响到一国经济的总支出,进而影响到一国gdp水平。税收政策从两个方面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其一,税收对人们的收入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和储蓄决策;其二,政府对企业征税会影响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进而影响企业的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向。,需求管理政策(续),货币政策,它是通过政府借助中央银行对一国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能够影响到许多金融变量和经济变量,如利率、股价、房地产价格、汇率等等。,供给管理政策,收入政策、人力政策、指数化政策等。,六、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总量分析方法 所谓总量分析方法,就是指我们在分析有关问题时,要把一些具体的、分散的经济变量合理地综合与抽象成一些反映总体经济情况和问题的、更加概括的经济变量。 2、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3、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是指对于宏观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及其结果进行一种纯粹客观的、科学的考察和描述性的说明。 规范分析方法是对经济现象或者经济行为进行主观价值判断性的考察,它要说明对于某种经济现象或者经济行为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性判断,其经济结果是好是坏,是否应该采取某种做法等。,研究方法(续),4、存量分析方法与流量分析方法 所谓存量分析,主要是在分析中涉及特定时点上的经济总量。 所谓流量分析,是指经济分析中所涉及的某一时期内的经济活动的变动总量,这往往表现为以单位时间内发生的经济变动(活动)量的总值的形式。,研究方法(续),静态分析是指经济分析中并不特意涉及到时间的差别和影响,或者说只关注于某一时刻的经济状态分析,而不涉及经济变动或者变动的过程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是只涉及两个或者多个时点上的经济对象的性质、状态、特征等的比较分析。 动态分析重点是考察和分析经济因素连续的变动过程,说明变动的原因和机制。,5、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方法,研究方法(续),6即期分析和跨时期分析的方法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时我们分析的对象和因素会集中在同一个当前时期内,这种分析就叫做即期分析。另外的时候,我们的分析对象和因素则分布在不同的时期内,因而我们的分析就会涉及到两个或者更多的时期。这种分析就是跨时期分析。,7经济模型的分析方法 一般说来,经济模型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经济模型的建立,经济模型有效性的理论检验和经验检验,经济模型的运用。,研究方法(续),七、总结,图1-1:宏观经济理论体系,货币与资本市场,货币与资本市场,收入,利率,总需求,物品市场,总供给,财政政策,价格与产量,工资,思考题,存量 流量 萨伊定律 在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中怎样实现充分就业的? 什么是”凯恩斯革命”?,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几个问题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重要的恒等式,、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为宏观经济运行提供监督 、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为国际间横向比较提供依据,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帐户体系(sna)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第一节 gdp及其核算,经济学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叫做最终产品,而把不具有这种性质的产品叫做中间产品。,一、gdp (一)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就是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二)对gdp含义的理解应该注意下面几点:,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2、gdp表示的只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能计入gdp,否则就会造成重复计算而使gdp的衡量发生错误。 3、gdp是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出的最终产品价值。,4、由于gdp是在计算期内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因而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 gdp是一国(一个地区)地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是个地域范围的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涉及国民范围的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6、gdp指标一般仅涉及市场上的经济活动所导致的价值。,二、gdp的核算方法,由于总产出等于总支出,gdp也就可以通过核算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来求出。这种方法叫做支出法。 由于总产出等于总收入,gdp也可以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全部收入来求出。这种方法叫做收入法。 由于最终产品的价值等于全部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加量的总和。所以,可以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中生产的价值增值量来计算gdp。这种方法称为生产法,也叫做部门法。,(一)支出法,1、消费(c):居民的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服务(如医疗、旅游、理发等)的支出。居民住宅支出不包括在内。 2、国内私人总投资(i):固定投资(如企业购买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投资);存货投资 ;居民购买住房支出。 存货投资是净值,包括意愿和非意愿的存货投资。,3、政府购买(g):各级政府购买物品与劳务的支出。,4、净出口(nx):指进口和出口的差额。,支出法(续),这里的企业投资支出指总投资,即包括净投资与重置投资。净投资指为扩大再生产进行的投资购买支出;用于补偿生产中被消耗掉的那部分资本存量的投资叫做重置投资(折旧)。,表2-1 美国2004年总支出的详细构成,总量(10亿美元),占gdp比例(%),gdp 消费支出(c) 耐用品 非耐用品 服务 投资支出(i) 企业固定投资 住房投资 存货投资 政府购买(g) 国防 非国防 净出口(nx) 出口 进口,1173.5 8229.9 993.9 2377.0 4859.0 1927.3 1220.5 663.4 43.4 2183.9 547.9 1636.0 -606.1 1175.5 -1781.6,100.0 70.2 8.5 20.3 41.4 16.4 10.4 5.7 0.4 18.6 4.7 13.9 -5.2 10.0 -15.2,(二)收入法,狭义的国民收入(ni)是指要素收入,即参加生产过程的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总和,由五部分收入组成。 ni=劳动收入+租金收入+利息收入+业主收入+企业利润 =工资+租金+利润+利息,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应该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 (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业主等个体从业者的收入。 (3)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以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5)资本折旧。,收入法(续),gdp=ni+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三)生产法,即从生产的角度来对gdp进行核算,不同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各生产阶段的价值增加额的加总。,表2-2 成衣生产部门 (最终产品:成衣),(最终产品:汽车),表2-3 汽车生产部门,三种方法的比较,支出法、收入法和增值法三种计量方法分别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产品形态、收入形态和价值形态。 支出法显示不同的需求部门对产品支出的变化,为经济波动的分析提供依据;收入法测算不同要素对gdp的贡献度,为政府制定收入政策提供依据;增值法衡量不同行业对gdp的贡献度,为行业发展的测度提供依据。 理论上,三种计量方法得出的数值应是完全相同的。,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一、国民收入中几个重要概念间的关系 1国内生产总值(gdp) 2国民生产总值(gnp) gnp=gdp-外国居民在本国获得的要素收入+本国居民在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 3.国民生产净值(nnp) nnp=gnp-折旧,5国民收入(ni) 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 ni=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ni = gdp-折旧 - 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6个人收入(pi) 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pi = ni - (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4、国内生产净值(ndp) 一国在一年内新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ndp=gdp-折旧额,7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实际可以支配的收入(dpi),即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包括消费与储蓄。 dpi = pi - 个人所得税,二、名义gdp与实际gdp,gdp往往会由于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动:一个因素是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数量的变动,另一个因素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 名义gdp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gdp。而实际gdp是用以前某一年份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gdp。,表21 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关系,gdp折算指数,反映了通货膨胀的程度,是重要的价格指数之一。,通货膨胀率=,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三、gdp与人均gdp,gdp是衡量经济实力以及市场规模的指标; 人均gdp是衡量一国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指标。,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几个问题,估算的缺陷 非市场经济活动(如家庭妇女的劳务)、地下经济等经济活动无法被计入gdp。,无法反映福利状况,gdp的国际比较问题 市场经济发达与否、价格水平的差异、各国汇率的差异、各国统计资料的完备性都给国际间的比较带来了困难。,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重要恒等式,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由于 c+i=y=c+s,所以,i=s,这就是储蓄投资恒等式。,两部门经济指一个假设的经济社会中只有家庭和企业两种经济活动的主体,因而不存在企业间接税。 从支出的角度看, gdp=y=c+i 从收入的角度看, gdp=y=c+s,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在两部门经济中,企业和家庭的关系是:家庭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企业向家庭提供要素报酬;厂商用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向居民提供后产品与劳务。,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s=i),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是指在家庭和企业之外,再加上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 从支出角度看:,gdp = y = c + i+ g,gdp = y = c + s + t,c + i + g = y = c + s + t,i + g = s + t,从收入角度看:,i = s +(t-g),即,(t-g)可看作政府储蓄。,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把三部门经济加进一个国外部门就成了四部门经济。,从支出角度看:,y = c + i + g +(x-m),从收入角度看:,gdp = y = c+s+t+kr,c + i + g +(x-m)= y = c + s + t + kr,i = s +(t-g)+(m-x+kr),该等式也可以看成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其中(m-x+kr):外国对本国的储蓄。,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小节,以上收入流量循环图为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分析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成为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出发点。,思考题,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d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要计算实际gdp?名义gdp和实际gdp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阐述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4.阐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统计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法。 5.怎样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净存货?,第三章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模型,劳动市场 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 商品市场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模型,第一节 劳动市场,生产函数 劳动需求 劳动供给 劳动市场的均衡 失业概念,图3-1 生产函数曲线,一、 生产函数,y = f(l,k*),社会的劳动需求总量决定于实际工资等于边际产品那一点。,w/p = mpl,其中,ld表示劳动需求总量,f为函数符号,w/p为实际工资。,二、 劳动需求函数,ld= f(w/p),图3-2 劳动需求曲线,古典学派认为,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函数。,ls = f(w/p),ls表示总劳动供给量,f表示函数符号,w/p表示实际工资。,三、劳动供给函数,图3-3 劳动供给曲线,w/p,ls= f(w/p),l,l,l1,l2,(w/p)2,(w/p)0,(w/p)1,o,四、 劳动市场的均衡 (图3-4),ls(w/p)=ld(w/p),w/p,ls= f(w/p),l,l1,l3,(w/p)2,(w/p)0,(w/p)1,o,l0,ld= f(w/p),l2,e,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仍存在一部分失业,即自然失业,是经济运行中的正常现象。,五、失业的概念,失业,自然失业,效率工资失业,周期性失业,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资本的需求 资本的供给 资本市场的均衡 国家干预的挤出效应,第二节 资本市场,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将投资和利率的关系描述为:i = i(r),就是说投资是利率的函数。,一、 资本的需求投资函数,图35 投资曲线,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关于储蓄和利率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储蓄函数s=s(r)。,二、资本的供给储蓄函数,图36 储蓄函数(曲线),这种储蓄等于投资的均衡情况可以表示为方程:s(r) = i (r),三、资本市场的均衡,四、国家干预的挤出效应,第三节 货币市场,货币数量论的基本观点 货币数量论与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对货币市场的几点理解,不要把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相混同,货币市场是虚构的 ; 是通过货币数量论对货币市场进行描述的; 古典经济学的“两分法”“经济理论”与“货币理论”相分离;,一、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的变化,只会影响价格水平,有以下两种解释:,费雪方程式也被称为现金交易说(the equation of exchange),mv = py,其中,m表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表示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p表示总价格水平,y表示实际总产出。 方程表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同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等于一般物价水平同实际总产出的乘积。,(一)费雪方程式,m = kpy,如果用m表示货币数量,p表示总价格水平,y表示总产出水平,k表示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表示现金余额理论的剑桥方程式就是:,(二) 剑桥方程式(the cambridge approach ),k和y都可以被视为常量,在这种情况下,总价格水平是随着货币数量的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二、 货币数量论与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货币数量论本来是用于说明价格水平,由于它能够表示价格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变动关系,为了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照,将上式作为古典学派的总需求曲线。,根据剑桥方程式,m=kpy,有,p=,第四节 商品市场,一、总供给曲线 1、厂商对商品的总供给取决于生产函数y=f(l,k); 2、劳动市场上工资具有充分弹性,保证ls(w/p)=ld(w/p),即总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就业量l* ; 3、充分就业的就业量代入y=f(l,k)中,即 yf=f(l*,k),因此产量总是充分就业的产量。,二、商品市场的均衡,图3-9 商品市场的均衡,p1,第五节 古典宏观经济的一般模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概要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方程式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构成图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观点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倾向,一、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模型概要,“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古典经济学”。它是在凯恩斯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有它关于社会产量、就业、消费、储蓄、投资、利率、工资和价格水平的一整套理论。 “萨伊定律” 的核心是要说明市场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的机制,可以使社会的经济活动在各方面达到和谐与均衡的理想状况。 “萨伊定律”表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恒等的关系。,二、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方程,ld(w/p)=ls(w/p),1、劳动市场:,s(r)= i(r),3、资本市场:,w=p(w/p),三、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观点,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观点和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劳动的供给和需求都是实际工资的函数。 2.在各种要素既定、生产函数既定的情况下,产量或实际国民收入在短期内是劳动就业量的函数。 3.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 4.在产量既定时,如果像“古典”学派所说的那样,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存量(货币供给量)。 5.货币工资取决于价格水平和实际工资水平。,四、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构成图,y = y(l,k*),w0,as,p,y,l,ls,ld,p0,l0,y0,w1,p1,a,b,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构成图(续),资本市场,五、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倾向,“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前提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或者说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萨伊定律” 是该模型最主要的理论依据。“萨伊定律”所体现的一个最主要的思想之一就是后来经济学家们所说的“二分法”,即把货币看成是蒙在实物经济上面的面纱,和实物经济没有实际的联系的观点。,思考题,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试述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内容及论点,并简要评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结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般可以看作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其核心是国民收入的决定,其分析方法是总需求决定论。 前提假定: 1.经济中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 2.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即经济中的总供给可以不受约束的持续增加;只分析实物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问题。,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前提假定,第四章 凯恩斯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两部门经济模型中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乘数理论 三部门经济模型中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四部门经济模型中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一、必要的假定 1假设我们所分析的经济活动中不考虑(或者说不存在)政府,也不考虑对外贸易,只有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 2假设需求量在任何水平上,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与需求相适应的供给量。 3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二、 均衡国民收入(或产出)的含义,我们把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或产出)叫做均衡的国民收入(或产出)。,y = c + i,均衡国民收入的两大特点:它是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它是一个稳定的国民收入水平。,均衡的国民收入(产出)可以用公式表示为:,表4-1 均衡产出,ae,100,o,收入 =100 a,直线上任意一点 均为ae=y,支出=100,100,y,45,ae,100,o,100,y,45,b,iu0,ae,iu0,三、投资等于储蓄,ae = y,ae = c + i,y = c + s,c + i = c + s,i = s,一、消费函数 1、影响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收入水平 商品价格水平 利率水平 收入分配状况 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 消费信贷状况 消费者年龄构成 季节与气候 社会制度及风俗习惯,消费函数 指家庭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情况下,只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2、mpc与apc,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指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也就是每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所占的比率。,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c=c(y),表41 某个家庭的消费函数 单位:元,a b c d e f g,(1) 收入,(2) 消费,(3) 边际消费倾向(mpc),(4) 平均消费倾向(apc),9 000 10 000 11 000 12 000 13 000 14 000 15 000,9 110 10 000 10 850 11 600 12 240 12 830 13 360,0.89 0.85 0.75 0.64 0.59 0.53,1.01 1.00 0.98 0.97 0.94 0.92 0.89,home,图4-2 消费曲线,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收入的上升,在增加的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储蓄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大。,(1)凯恩斯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看成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2)一些西方学者利用该规律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3)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功能。,4、线性消费函数,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就是一个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就可以表示为:,c = a+by,图4-3 线性消费函数,c,o,y,c = a+by,45,5、消费曲线的平移,“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和“消费曲线的平移”的区别: 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是反映消费量和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 消费曲线的平移是指除国民收入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化对消费量的影响。,图4-4 消费曲线平移图示,二、 储蓄函数,储蓄与收入的这种数量关系就是储蓄函数,其公式是:,s = s(y),1、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值。即mps= s/ y,2、aps(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意一个收入水平上的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表42 某个家庭的储蓄函数 单位:元,a b c d e f g,(1) 收入 (y),(2) 消费 (c),(4) 边际储蓄倾向 (mps),(5) 平均储蓄倾向 (aps),9 000 10 000 11 000 12 000 13 000 14 000 15 000,9 110 10 000 10 850 11 600 12 240 12 830 13 360,0.11 0.15 0.25 0.36 0.41 0.47,-0.01 0 0.01 0.03 0.06 0.08 0.11,(3) 储蓄 (s),-110 0 150 400 760 1170 1640,home,图46 线性储蓄函数,s = - a+ (1- b)y,3、线性储蓄曲线,s = y c = y (a+by)= a+(1b)y,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补,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从公式上看:,c = a + by,s = a+(1 - b)y,c + s = a + by a + y by = y,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续),图47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c,s,a,o,-a,y0,y,a,c=c(y),s=s(y),45,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续),3、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即,2、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而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mps。,apc+aps=1,mpc+mps=1,四、 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的不同,1.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 2.不同的税收政策。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的大小。,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绝对收入假说 相对收入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一、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通常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消费水平为同期可支配的实际收入绝对水平的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大于0而小于1,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平均消费倾向a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但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表4-3 1869-1938年美国平均消费倾向变化 (单位:10亿美元),消费函数之谜,根据美国1948-1988年逐年的经济资料研究的结果表明,消费函数的形式为: c=0.917yd 说明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是基本稳定的,而不是下降的;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是基本相等的。 以上结论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不一致,这一矛盾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图4-8 凯恩斯平均消费假设之谜,c,y,长期消费函数,短期消费函数,长期消费曲线与短期消费曲线的区别,短期消费曲线的自发性消费大于0,而长期消费曲线的自发性消费为0。 短期的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长期的平均消费倾向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短期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下降;长期平均消费倾向在收入的提高过程中保持不变。 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图4-9 lmpc smpc,h,b,d,a,二、相对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是该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他在收入、储蓄和消费行为理论一书中阐述了这一理 论。 1、相对收入的含义 某家庭或消费集团相对于其他家庭或消费集团而言,在总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 过去收入,尤其是过去的高峰收入。这种过去收入也是相对收入,即相对于现期收入而言。,2、相对收入假说的主要观点,人们的消费不取决于其绝对收入水平,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示范效应”。 消费有习惯性,消费者在某期的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受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费的影响。消费具有刚性或不可逆性,即所谓的“棘轮效应”。,图410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释,d,3、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相对收入假说对长、短期消费函数的差异做出了统一的解释: 当收入提高时,消费沿着长期消费曲线随之增加,平均消费倾向保持稳定;当收入下降时,消费沿着短期消费曲线作有限的减少,从而使平均消费倾向增加。即相对收入假说既解释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不变,又解释了短期平均消费倾向的变动性。,三、 持久收入假说,将任何时期家庭收入分为持久收入yp和暂时收入yt;持久收入为长期的平均预期收入,暂时收入指暂时性的、偶然变动的收入。 消费行为主要取决于持久收入,在持久收入中占的比例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常数。即 c=yp 持久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可以解释人们长期和短期的不同消费行为。,1、持久收入的基本观点,2、持久收入假说的应用,繁荣阶段,当前收入提高,但消费者按永久收入消费,故平均消费倾向低于长期平均消费倾向;萧条阶段,正好相反。 政府税收政策失效。,四、 生命周期假说,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朗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首次提出的。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假定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消费是与他们在该时期的可支配收入相联系的,而前者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生活中的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1、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c = a wr + c yl,式中,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的财富的比例;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工作收入的比例。,其理论用下列公式表示:,图4-11 生命周期理论的图示,0 t1青年期,cy, s0, 储蓄的用途有:还债和养老储蓄。 t2 t3老年期,cy, s0, 消费(用壮年期的储蓄),2、 生命周期理论与持久收入理论的共性,生命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理论都体现了一个基本思想:消费者是前向预期的决策者(也就是眼光向着未来的收入预期情况,来决定其当前消费水平的消费者),1、消费不只是同现期收入水平相联系,而且是将消费者一生的或持久收入水平作为其消费决策的依据;,2、一次性暂时的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一般较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接近于零。但是,来自持久收入变动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于1。,3、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造成持久收入变动的税收政策,才会有较明显的效果。,生命周期理论与恒久性收入理论的共性(续),第四节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投资被视为给定的(自发变量),即认为投资与国民收入无关,i=i0 。,图4-12 投资曲线,一、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指与计划总支出相等的总收入。,求解上述联立方程,就可以得到均衡的国民收入:,1、用图表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当消费函数c=1000+0.8y及自发投资为600亿元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情况见表-。,表43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单位:10亿元,(1)收入,(2)消费,(3)储蓄,(4)投资,3 000 4 000 5 000 6 000 7 000 8 000 9 000 10 000,3 400 4 200 5 000 5 800 6 600 7 400 8 200 9 000,-400 -200 0 200 400 600 800 1 000,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2、用图形表示的均衡国民收入,图413 消费加投资的曲线和45线的交点决定收入,3、均衡国民收入 的变动,即自发消费a,,y,自主投资i,,mpc,,y,y,二、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即i=y-c=s,而储蓄函数为s=-a+(1-b)y。 这两个式子组成的联立方程是:,求解该联立方程,同样可以得到均衡的国民收入:,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i=s),图414 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收入,影响国民收入变动的因素 (s=i法),自发储蓄(-a)增加,y,自发投资(i)增加,,y,储蓄曲线的斜率(1-b),即mps,y,“节约悖论”,储蓄增加,即节制消费,对个人来说可以增加个人财富,而对整个经济来说,是件坏事,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这就是“节约悖论”。,怎样正确理解这一结论呢? (1)这一结论只适应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即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限制国民收入增长的是总需求。 (2)这一理论包含了某些一般理论的因素,即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 (3)只是一种短期分析,长期中经济增长取决于储蓄率的提高,而不是消费的增加。,第五节 乘数论,即倍数,指影响国民收入的某个变量发生变化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比如:由投资量变化(i)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y)的倍数,即投资乘数。ki= y/i,最早为就业乘数,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hahn) 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包括:投资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出口乘数等。,一、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改变投资量会带来倍数于投资增量的国民收入的增量。,y=c+i c=a+by,二、图示投资乘数效应,图415 乘数效应,三、投资乘数原理,y=i+ib+ib2+ib3+ib4+.,假设: b=0.8=mpc,四、自发消费支出乘数,注:1、增加自发消费量会使ae1曲线就会上移到ae2的位置,这时均衡国民收入就增加到y2。,2、自发消费支出乘数:,ka=1/1-b,五、乘数理论发挥作用的条件,(1)社会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 (2)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物品和劳务,否则,也无法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 (3)政府不能在乘数发挥作用期间同时向社会征税或借款,否则,也会因为产生“挤出效应”而使乘数作用打折扣。,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一、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1、公式法(代入法),y=c+i+g c=a+ b(y-t+tr) t=t0 +ty i=i0, g=g0,2、使用s函数决定收入 : i+g=s+t,消去该等式里等号两边的c,得到:,c + i + g = c + s + t,i+ g= s + t,这就是三部门经济模型中宏观均衡的条件。,图416 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home,图417 税率变动使 s+t 线斜率改变,图418 定量税变动改变s+t的截距,3、ni-ae法 (450线分析法),二、 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1、固定税制下的各种乘数,y=c+i+g c=a+b(y-t+tr) t=t0 ,tr=tr0 i=i0, g=g0,政府购买乘数 投资乘数 自发消费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固定税制下的各种乘数(续),固定税制下的各种乘数(续),政府平衡预算乘数的推导,2、比例税制下的各种乘数,y=c+i+g c=a+b(y-t+tr) t=t0 +ty i=i0, g=g0,比例税制下的各种乘数(续),税收乘数,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 自发消费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第七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一、四部门经济模型中国民收入的决定,1、均衡的条件,y = c + i + g + nx,m = m0 + y,式中m0为自发性进口,为边际进口倾向。,2、公式法(代入法),y=c+i+g+(x-m) c=a+ b(y-t) t=t0 +ty i=i0, g=g0, x=x0 m=m0 + y,二、 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思考题,什么是凯恩斯消费理论?它与古典学派的理论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长期消费函数?长期消费函数与短期消费函数有什么区别? 试述相对收入与持久收入消费理论的基本观点。 怎样理解“节约悖论”? 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及意义。 分别用s=i法和ni-ae法画图分析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五章 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 一般均衡,is-lm模型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投资的决定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利率的决定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ls-lm模型: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第一节 is-lm模型 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1、希克斯(英)首先提出的islm模型,用islm分析 方法来解释凯恩斯的理论。1948年汉森(美)又对这一模型作了解释,因此也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一、islm模型的形成和发展,2、60年代之前,此模型被经济学界公认为是对凯恩斯理论的标准解释,居于正统地位。,3、60年代之后,这一模型遇到了新的挑战,巴罗(barro)、格罗斯曼(grossman)开始用非均衡分析方法来解释凯恩斯的理论。,二、 islm模型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引入货币与利率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概括了凯恩斯的基本理论内容。 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三、 islm模型建立的前提假设,p是外生变量。 c=c(y) 存在资源闲置,as曲线仍可视为平行于横轴的,即仍是一种总需求分析。 i=i(r) 不考虑进出口问题,即研究封闭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四、is-lm模型的基本框架,消费函数 投资函数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第二节 投资的决定,投资的决定 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 资本的边际效率曲线 投资函数,一、投资的决定,1、投资的含义 宏观经济学中讨论的投资是指企业对投资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