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语言对点规范演练.docx_第1页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语言对点规范演练.docx_第2页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语言对点规范演练.docx_第3页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第2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语言对点规范演练.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语言)1(2016四川广元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注】 这首诗作于诗人被流放途中夜宿七盘岭之时。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平仲:银杏的别称,俗称白果。褒城:地名,在今陕西汉中北。诗的颔联从特殊的角度表现了蜀道之高,其表现手法与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相比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解析:根据“危乎高哉”“难于上青天”,能判断蜀道难中句子的手法为夸张与对比,可结合文本,点明其表达的情感。而本诗颔联根据“近”“低”来判断,其手法为反衬。作答时要分析其在诗歌中的具体体现。答案:李白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续运用惊叹词,通过夸张与对比,感叹蜀道之高、攀登之难,直抒情怀。沈佺期夜宿七盘岭“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则运用反衬手法,通过写“高卧”所见,月亮仿佛近在窗前,银河低得要流进房门,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表现了蜀道之高,生动地表现出难眠之夜所见之景。2(2016山东济宁期末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济州西湖李渺渺澄湖望不穷,画船曾驻夕阳中。千峰倒映嶙峋碧,一水平铺潋滟红。鸦背浮金归古戍,雁行如字写晴空。玉箫吹彻游人醉,十里荷香送晚风。【注】 济州西湖:即马场湖,在济宁城西二十里老运河北,今已埋为平地。李:元代济南人,曾任济宁知州。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解析:“背”和“写”是人的动作,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乌鸦飞向古老的城池,雁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美景,赋予济州西湖以动态美。“浮金”的原意是水面闪耀的光芒,在句中暗指晚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对济州西湖美景的无比喜爱之情。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晚霞比作“浮金”,形象生动,表现了对西湖傍晚景色的喜爱;“背”“写”赋予事物以人的特点,使画面富有动感,增添了情趣。3(2016甘肃一诊)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凉蟾宋祁凉蟾啮残云,飞影上西庑。鹊鸦依空墙,蟏蛸已在户。 君行阅三岁,确战亦云苦。 新衣本自绽,故裳复谁补?朔风万里来,倘或从君所。风过无传音,徘徊独谁语。【注】 凉蟾:这里指秋月。相传月中有蟾蜍,故云。蟏蛸:一种蜘蛛,躲在室内墙壁间结网。本诗结尾处“朔风万里来”四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解析:根据题干要求,作答本题,首先需理解最后这四句诗的大意,然后分析诗中实写和虚写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实景指眼前景,虚景指想象中的景,如诗中的“风”是实写,说风从万里来则是想象的,是虚写。答案:眼前“朔风”吹过是实写,想象“朔风”由“万里”外而来,实中有虚;“倘或从君所”进一步驰骋想象,北风或许就是从万里外自己丈夫那儿吹过来的,是虚写。可是北风并没有传来任何音信,不知满腹心事向谁倾诉,最后只能空自徘徊,又回到眼前,是实写。虚实结合,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团圆的美好愿望。4(2016安徽合肥一中段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虞美人用李后主韵二首(其一)刘辰翁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唯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注】 刘辰翁:南宋末年词人,入元不仕。“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引用了哪个著名的典故?请简要说明其作用。解析:“阴山”为匈奴世居之地,北海乃匈奴极北之地,“窖”指地窖,“群”指羊群。此句典出汉书苏武传。词人借用苏武的故事,表现其对苏武气节的敬仰。结合上句“乱山残烛雪和风”,词人说自己即使身在山中,遭受风雨摧残,但境遇也好过苏武,襟怀之高尚令人感叹。“乱山”“残烛”“风雪”与“阴山”“海上”“窖群”一一对应,表现了词人以古人为师友,砥砺志节,不忘故国之思。答案:词人引用的是苏武牧羊的典故。这一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词作的内容,表现了词人从容面对风雪,以古人为师友,砥砺志节,不忘故国的高尚襟怀。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古风(其二十七)李白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1)这首诗五、六句中的“恐”“泣”两字形象传神,请简要赏析。解析:“恐”写美人因为见到草木“晚”,即见碧草凋零而生出的惶恐不安的心理;“泣”描写了美人面对寒冷的秋风而潸然泪下的神态。美人见季节更替,秋季万物开始凋零而神伤,其实是为自己的年华流逝而伤悲。答案:“恐”字描写美人迟暮、惶恐不安的心理;“泣”字描写美人面对秋风霜草潸然泪下的神态。两字照应下两句诗中的“怨”“叹”,表达出美人因时光流逝、红颜不再的伤感与哀怨之情。(2)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解析:诗的最后两句,表面是写美人希望遇到君子,其实,诗人在此是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美人,希望自己能够遇到明君,可以实现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抒发了诗人不被赏识、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答案:诗歌最后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以美人喻诗人自己,以美人希望找到如意郎君共乘鸾鸟比翼齐飞喻自己的庙堂之志,抒发了诗人政治上得不到当权者赏识、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6(2016东北三省四市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山亭柳赠歌者晏殊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注】 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赌:与人竞赛。花柳:借指欢场上的歌舞技艺。(1)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歌者技艺的?请简要赏析。解析:古代诗人表现歌者的技艺,多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比如琵琶行李凭箜篌引。本词上片开头是歌女的介绍和自夸。“花柳上,斗尖新”正面夸耀自己多才多艺和艺术追求,“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具体形象地表述自己的歌唱才能。这都是正面描写。“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是说观众赠与她的财帛数量庞大,借所获赠的财物,侧面表现歌女的技艺高超。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十分形象地表现了歌女非凡的技艺。答案:词的上片从正面描写了歌女的多才多艺、对歌舞技艺的追求以及高亢嘹亮的歌声,又从侧面描写了歌女受人追捧的情景,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歌女的技艺高超。(2)全词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解析:词的上片描写歌女年轻时的盛况,下片描写歌女年老时的凄凉。两相对比,反衬出歌女年老的失意凄惨,抒发对歌女的无限同情。词人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贬受逐、客居外乡的悲伤,心中不平之气难以抑制。纵观下片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