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韵词音第六集登临况味中诗词.docx_第1页
丹韵词音第六集登临况味中诗词.docx_第2页
丹韵词音第六集登临况味中诗词.docx_第3页
丹韵词音第六集登临况味中诗词.docx_第4页
丹韵词音第六集登临况味中诗词.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丹韵词音第六集登临况味中诗词+注释1、李白【唐】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作品注释荆门: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远:远自。楚国: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其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域。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江:大河。大荒:广阔无垠的原野。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下来。海楼:海市蜃楼,亦称“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这里状写江上云雾的变幻多姿。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万里:喻行程之远。作品译文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2、王维【唐】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作品注释汉江:即汉水,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天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诗题在元代方回的瀛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瓮城”),一个个都像在眼前的水道两旁漂浮。临泛江上,随着小舟在波澜中摇晃,感觉远处的天空都在摇动,非常恰当地扣题,写出“临泛”的独特观感。假如是“汉江临眺”,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此诗还是应题为汉江临泛为是。楚塞:楚国边境地带,这里指汉水流域,此地古为楚国辖区。三湘:湖南有湘潭、湘阴、湘乡,合称三湘。一说是漓湘、蒸湘、潇湘总称三湘。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郡邑:指汉水两岸的城镇。浦:水边。动:震动。好风日:一作“风日好”,风景天气好。山翁:一作“山公”,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这里是作者以山简自喻。作品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3、杜甫【唐】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作品注释(1)、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2)、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临洞庭湖。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3)、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4)、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5)、无一字:音讯全无。 字:这里指书信。(6)、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7)、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8)、凭轩:靠着窗户;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作品韵译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4、韩愈【唐】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登高远眺。登临。生活中,平视;登临,奇妙现象:空间,望见了时光。天高地阔,雄心壮志。5、穿插资料兰亭集序6、曹操【魏晋】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词语注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碣(ji)石:山名。碣石山,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沧:通“苍”,青绿色。海:渤海何:多么澹 澹(dn dn):水波摇动的样子。竦 峙(sng zh):耸立。竦 ,通耸,高。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日月:太阳和月亮若:如同.好像是.星汉:银河,天河。幸:庆幸。甚:极点。至:非常,幸甚至哉:十分庆幸志:理想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7、辛弃疾【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狸(l)祠(c)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语注释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赢得:剩得,落得。烽火扬州路: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佛(b)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供奉神祇的地方,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即屎)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白话译文江山如画、历经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东吴英雄孙权在此的定都处。昔日的舞榭歌台、显赫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化为土。斜阳照着草和树,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个地方住。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枪空中舞,气吞万里如猛虎。宋文帝草率用兵学黩武,效法汉将伐匈奴,没能够封山纪功狼居胥,却要仓皇向南逃,时时回头向北顾。我登上山亭望江北,还记得四十三年前的旧事一幕幕:烽火连天鏖战苦,扬州一带遭荼毒。往事怎忍再回顾?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谁能派人来探问:廉颇将军虽年老,还能吃饭吗?8、杜牧【唐】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词语注释1乐游原:古地名,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内大雁塔东北,是当时有名的游览胜地。2澹澹:安静,寂静。3没:消失。4销沉:形迹消失、沉没。5此中:指乐游原四周。6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在咸阳市附近。7无树起秋风:即每棵树都在萧瑟的秋风之中。9、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词语注释1 将进酒:属乐府旧题。将(qing):请2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高堂:高大的厅堂。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会须:正应当。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杯莫停:一作“君莫停”。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倾耳听:一作“侧耳听”。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zhu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陈王:指陈思王曹植。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恣:纵情任意。谑(xu):戏。言少钱:一作“言钱少”。径须:干脆,只管。沽:买。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尔:你。销:同“消”。也有说法作“但愿长醉不愿醒”。3白话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喻意青春短暂)(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10、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流放夜郎遇赦游庐山而写,已经是暮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作品注释(1)谣:不合乐的歌,一种诗体。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2)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3)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4)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5)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中国名山。(6)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这里指秀丽的庐山之高,突兀而出。(7)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丸叠如屏而得名。(8)影落: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青黛(di代):青黑色。(9)金阙(qu确):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金阙指黄金的门楼,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10)银河:指瀑布。三石梁:一说在五老峰西,一说在简寂观侧,一说在开先寺(秀峰寺)旁,一说在紫霄峰上。近有人考证,五老峰西之说不谬。(11)香炉:南香炉峰。瀑布:黄岩瀑布。(12)迥崖沓(t踏)嶂: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凌:高出。苍苍:青色的天空。(13)吴天:九江春秋时属吴国。整句诗的意思: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14)大江:长江。(15)黄云:昏暗的云色。(16)白波九道:九道河流。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附近分为九道。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雪山:白色的浪花。(17)石镜: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石镜”圆石,平滑如镜,可见人影。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18)谢公:谢灵运。(19)服:服食。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20)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一种心神宁静的境界。(21)玉京: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22)先期:预先约好。汗漫:仙人名,一云造物者。九垓(g该):九天之外。(23)卢敖:战国时燕国人,周游至蒙谷山,见一古怪之士迎风而舞。卢敖邀他同游,那人笑着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不可久留。”遂纵身跳入云中。太清:太空。2作品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11、李白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作品注释太白峰,即太白山。在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山峰极高,常有积雪,南与武功山相连。穷,尽。这里是到顶的意思。太白,指太白金星。这里喻指仙人。天关,古星名,又名天门。见晋书天文志。这里指天宫之门。泠(lng)风,和风。武功,武功山,在今陕西武功县南。作品译文西出长安,夕阳下山我登山,连夜攀登武功太白峰。遇到太白金星老仙人,他为我打开了天门。我愿意和他一起乘风驾雾,直破浮云,进入天堂。手一举就可以抚摸到月亮,前面是茫茫云海,看不到其他的山。武功山,此时一别,何时再会?我会把你印在我心上。12、穿插资料逍遥游1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字词注释(1) 殷璠河岳英灵集收此诗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后世版本或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或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或作别东鲁诸公。天姥山在今绍兴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歌谣之声,故名。选自李太白全集。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745年,李白将由东鲁(山东)南游会稽(绍兴,越州),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2) 海客:浪迹海上之人。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实在。难求:难以寻访。(3) 越人:指浙江绍兴一带的人,春秋五霸的越国首都,也是魏晋第一大都会。(4) 云霞明灭:云霞忽明忽暗。(5) 天横:遮住天空。横,斩断 。(6) 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的南门,土色皆赤。天台(ti):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十道山川考:“天台山在台州天台县北十里,高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四万八千丈:形容天台山很高,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非实数。(7) 对此欲倒东南倾: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就显得低了。(8) 因之:因,依据。之,指代前段越人的话。(9) 镜湖:绍兴城北镜湖新区。(10) 剡溪:水名,在浙江嵊州南面。(11) 谢公:指魏晋绍兴贵族兼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居住。(12) 渌:清。(13) 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14) 谢公屐: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谢灵运游山时穿的一种特制木鞋,鞋底下安着活动的锯齿,上山时抽去前齿,下山时抽去后齿。(15) 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16) 半壁见海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17) 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18) 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恋着花,依靠着石,不觉得天色已经晚了。.暝,天黑、夜晚。(19) 熊咆龙吟殷岩泉: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岩中的泉水在震响。“殷岩泉”就是“岩泉殷”。殷,形容声音大。这里用作动词,震响。(20) 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栗:使站栗 惊:使吃惊(21) 青青:黑沉沉的。(22) 列缺:指闪电。(23)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扉,门扇。訇(hng)然,形容声音很大。(24) 青冥:青天。金银台:神仙所居之处。史记封禅书载据到过蓬莱仙境的人说,那里“黄金银为宫阙”。(25) 金银台: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26) 云之君:文章里指云神,泛指神仙。(27) 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回,回旋、运转。(28) 恍:恍然,猛然。(29) 觉:醒。(30)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所见的云霞消失了。向来,原来。烟霞,指前面所写的仙境。(31) 东流水:(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32)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白鹿,传说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须,通“需”。(33) 摧眉折腰:摧眉,即低眉。低头弯腰,即卑躬屈膝。白话译文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一万为正确版本,四万经考证为误传)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却矮小得)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远去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心畅意,笑逐颜开!14、穿插资料唐才传李白15、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词语注释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尽:没有了。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独去闲: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厌:满足。作品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16、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词语注释(1)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其中,泰山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为五大名山之一。古时是“天”的象征。(2)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3) 夫:读“f”。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4) 如何:怎么样。(5)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6)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7) 美好山色(8) 未了:不尽,不断。(9)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10) 造化:大自然。(11) 钟:聚集。(12)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13) 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14) 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15)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16) 荡胸:心胸摇荡。(17) 曾:同“层”,重叠。(18) 涤荡胸襟(19) 决眦(z):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20) 决:裂开。(21)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22) 会当:终当,定要。(23)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24)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17、杜甫登楼:八年安史之乱后,以乐写哀。时光从空间中滚滚而来。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全文翻译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 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处登临。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 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 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孔明聊作梁甫吟。18、穿插对联: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19、杜甫白帝城最高楼城尖径昃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 游。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最能代表杜甫形象)词语注释余英时唐诗选:城依山建筑(上白帝城所谓“城峻随天壁”),沿坡向上筑到山顶,过了山顶又沿坡向下,所以有“尖”处,“城尖”就是山尖。城尖两边的城头走道是倾仄(斜)的。旌旆:旌旗,旆(音佩),本义为古代旐旗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飘带。仇兆鳌注:旌旆亦愁,言其高而且险也。旌斾愁,亦见杜甫送韦评事诗:“吹角向月窟,苍山旌斾愁。”萧涤非注:缥缈,高远不明之貌。楼高势若飞,故曰飞楼。访古学诗万里行:白帝城旧址在奉节县治以东十里,瞿塘峡口北岸的白帝山山腰上,是汉代公孙述所建,因山势而修,周围七里,用石块砌成的城墙旧迹,至今仍多处可见。这里山势起伏,山为红砂石,树木稀疏。杜甫当年在白帝城最高楼一诗中描写的“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就是写的这里。坼(音ch),裂缝。霾(音埋),指云色昏暗。龙虎卧,形容峡坼云霾。日抱:指日照。鼋(音yun):大鳖;鼍(音tu):鳄鱼。这句可与“江光隐见鼋鼍窟”(玉台观)参看。萧注:二句写登楼所见近景,是实景。上句写山,下句写水。龙虎,形容山峡突兀盘踞之状,峡静,故曰睡。鼋鼍,形容江流湍急闪烁之状,水动,故曰游。日抱,日照江面如环抱。都是摹写登高临深时所见的一种迷离恍惚之景的。扶桑,见说文:“扶桑,神木,日所出也”。断石,指峡坼。弱水,见山海经: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其水不胜鸿毛。长流,即第四句里的“江”。这一联可能化用了曹植诗句“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游仙诗)。楼高即可望远。五六句是从空间的广度来极写楼之“最高”。朱注:峡之高,可望挟桑西向,江之远,可接弱水东来。吴见思:二句远景,言举天地之大,尽在目前。杖:拄(杖)。藜:用藜茎制成的手杖。谁子:哪一个。泣血:形容极度哀痛,语出西汉李陵答苏武书。白话译文尖峭的山城,崎岖的小路,以及插在城头的旌旗都暗自发愁。就在这样的地方,孤孤单单、若隐若现地耸立着一座飞腾的高楼。云霾隔断连绵的山峡,群山如同龙虎在静卧;阳光映照着清澈的江水,波光好像鼋鼍在浮游。扶桑西端的树枝遥对山峡的断石,弱水东来的影子紧接长江的流水。拄着藜杖感叹世事的人究竟是谁?血泪飘洒空中,就在我满头白发回顾的时候。20、杜甫登高:此诗价值无人能比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词语注释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渚(zh):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翻旋转。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万里:指远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