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二卦是部古历法.doc_第1页
乾坤二卦是部古历法.doc_第2页
乾坤二卦是部古历法.doc_第3页
乾坤二卦是部古历法.doc_第4页
乾坤二卦是部古历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乾坤二卦是部古历法钟显彪通过对乾坤二卦经文的深入剖析,采用“卦画爻辞对应”图表解析法,破解了乾坤二卦的本义与内涵。乾坤二卦共12爻分别对应一年的12个月,乾卦六爻对应1-6月;坤卦六爻对应7-12月;一年分为四季,乾卦为阳气上升的春夏两季,坤卦为阴气下降的秋冬两季。根据乾坤二卦的卦辞、爻辞描述的“天象”、“地势”,以指导百姓春耕、夏锄、秋收和冬藏。一、乾坤二卦古经原文 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 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初六:履霜,坚冰至。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六五:黄裳,元吉。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用六:利永贞。二、破解乾坤二卦的关键辞及解读法1几个重要“辞”义的分析(1)“元亨利贞” 与“元亨利牝马之贞”的真义 “元亨利贞”主要有三层意思1,一“元亨利贞”四字相连一起解为“春夏秋冬”;二是由春夏秋冬扩展之义。即“元”:春天,一岁开始,万物生发;“亨”:夏天,万物生长;“利”:秋天,万物成熟;“贞”:冬天,万物收藏。三是由春夏秋冬引申之义。即“元”:始、大;“亨”:顺利、通达;“利”:适合,适宜;“贞”:守正、占问,代词“事”。 坤卦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与乾卦卦辞“元亨利贞”比较,具有相同之义,只是在贞字前增加了修饰词或定语。“元亨利牝马之贞”其义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像母马蓄养孕肓那样之冬藏。坤卦强调了一年四季中冬藏的重要性,牝马是一种比拟的写法。牝(pn)马,雌马、母马。坤卦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与乾卦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比较,可以看出,坤卦强调了冬藏的重要性。冬藏要像雌性那样孕期阶段,养得膘肥体壮,以满足哺乳肓儿。雌性具有生息繁衍哺肓之本能。只有足够的粮食在冬天贮藏,人们才能安全渡过漫长的冬季。这里只用马,而非用牛、羊,因牛、羊为祭祀之物,而马是商代人们主要的劳力替代物(大畜卦:“不家食”、“逐马良”),所以此处选择雌马为最佳。纵观周易古经六十四卦中共有七卦同时出现“元亨利贞”四字,并均在卦辞中。通过对这七卦的分析,“元亨利贞”都有“春夏秋冬”之义。而在乾坤二卦爻辞中出现的“元、亨、利、贞”四字,即使不同时出现,而单独出现时,也分别多指“春、夏、秋、冬”之义。(2)“龙”为何物?要真正理解乾坤二卦,必须正确理解“龙”的真正含义。“龙”字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只在乾坤二卦中出现,且在乾卦中的六爻中每爻均有出现(九三爻、九四爻隐现)。坤卦中仅在上六爻出现一次。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其一,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二,龙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其三,龙是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其四,龙的真相和实体是云,龙就是云神的生命格。综合以上说法,龙是一种传说动物,实际在人间并不存在。它的主要特征之一“龙的真相和实体是云;之二“能显能隐”;之三“能兴云雨利万物”;之四“春分登天,秋分潜渊”。由此,可以看出,乾坤二卦中的“龙”与传说中龙的特征非常一致。那么乾坤二卦中的龙到底是指什么呢?笔者以为乾坤卦中出现的“龙”就是大自然存在的“阳气”与“阴气”。二气的具体特征就是:当大地回暖,此时“阳气”以“显”的特征出现,阳气不断上升,阳气积聚形成“云”;阳气继续升高,气遇寒则凝,形成“阴气”,此时“阴气”以“隐”出现,阴气积聚下降形成“雨”;阴气继续增长,凝集形成“霜、“雪”、“冰”。这是就乾坤二卦中的“龙”,其特征体现在上述的四个方面之中。另外,乾卦中的“龙”可能还与“天象”有关,即有“角龙”之意2。角为东方苍龙之首,又是一颗亮星,和大火、参宿一样是个明显的天象标记,古人在黄昏时一看见这个龙角从东方升起,就知道是一年开始农耕的时候到了。(3)“君子”之义及作用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坤卦卦辞“君子有攸往”。两卦都出现“君子”。那么“君子”指的什么?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周易传彖上说:“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此说明乾卦九三爻中的“君子”,即指“龙”,又指“人”。它的作用正是暗示乾卦中的“君子”与坤卦中的“君子”是同一个“君子龙”,是“泄露天机”乾坤二卦为一整体。(4)“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何义?礼记乡饮酒义中说:“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天地之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之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1 朱熹说:“西南阴方,东北阳方”3。这可能是古人的一种普遍认识。从商朝所处中原大地地理气候来看,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也是正确的。当西北风吹来,寒风刺骨,当东南风吹来,给大地带来暖意。“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之意是:秋天,阴方得到朋友,阳方丧失朋友。引申之义是:秋天起,阴气逐渐增长,阳气逐渐消亡。参考“十二消息卦”可以更好理解春夏之季阳长阴消、秋冬之季阴长阳消的过程。这里的“朋”字是朋类之意。(5)“用九”与“用六”的用意廖名春考证“用”字本字当为通1。“用九”之义是乾卦六爻都是阳,“用六”之义是坤卦六爻都是阴。因周易古经六十四只有乾坤二卦有“用九”、“用六”,而其它六十二卦每卦只有六爻。可见,“用九”与“用六” 的作用,就是作者有意“泄露天机”乾卦六爻通为阳气(上升)、坤六爻通为阴气(下降)。2.乾坤二卦古经今译乾: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法则)。初九:(一月)潜伏之龙勿用(阳气潜藏,百姓尽可待在家里)。九二:(二月,龙抬头)龙(地气)在田间徐徐上升(此时,苍龙的头部亦在东方地平线上漫漫升起)气温开始回升,百姓纷纷到田间去,准备春耕劳作。九三:(三月)君子白天勤奋不懈(田间劳作),夜晚安闲休息,即使身处危境,亦可无过错。九四:(四月)龙在渊中或于跃而未跃(地气在田间时隐时现),无过错。九五:(五月)龙飞于天(地气在田间已不见),此时百姓仍在田间劳作。上九:(六月)龙飞过高则有悔(想回到低处)。(本卦六爻)通为阳(所言):出现群龙并无首领,(各自以自然法则因时而作)吉。坤:春生、夏长、秋收为生息繁衍而冬藏。君子(龙)(春夏)有远往,先不断上升直至迷途,后(秋冬)回降直至寻找到主人(家,渊)而深藏。秋天起,阴气逐渐增长,阳气逐渐消亡。平安渡过冬天,吉。上六:(七月)龙(乌云密布)与田野交织在一起,其血(瓢泼大雨)呈现黑黄色。六五:(八月)丰收在望的庄稼一片金黄,大吉。六四:(九月)将装满成熟粮食的口袋扎紧,尽早运回家中,为的是无灾无誉。六三:(十月)有了蕴含之美德的粮食,可以平安的渡过冬天了;或者从事王事(国事),即使不能成功,也会得到好的结局。六二:(十一月,秋收后的田野)直行、横行无碍,(即使)不练习(驯马、驾车)也没什么不利的。初六:(十二月)踏霜之时,当知坚冰不久即至。(全卦六爻)通为阴(所言):秋天收粮永远为的是冬天贮藏。(注:上述今译中,乾坤卦中的爻题本应去掉,分别代表一至十二月,因传统惯例,此处仍保留之。另外,爻辞前爻题中的“九”为阳数,“六”为阴数。因传统惯例对爻辞前的爻题不作解译,本次也对其不进行今译,仅对“用九”与“用六”进行解译。)注释:乾:卦名。本义为“阳气”(上升),引伸为“天”(健)之义。“乾”字本身是现代简体字“干”的繁体。繁体字读干(gn),表干燥的意思。乾卦的本义是春夏之季,阳气上升。阳气上升的方向天,故乾字引申之义又为“天”。 在地球上万物都是自动落向“地”,而阳气向天的方向上升,故又有“主动”、“健”之义。说文:气,云气也。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苏轼服胡麻赋:至阳赫赫,发自坤兮。至阴肃肃,跻于乾兮。只有乾坤二卦才能构成完整的“天地”,才能形成阳气上升到阴气下降的春夏秋冬的四季循环。乾坤二卦必须一起来解读,特别是当理解了二卦的内容,才能正确理解“乾、坤”卦名的真正含义。潜龙勿用:(一月)潜伏之龙(阳气潜藏),勿可施用(宜潜藏在渊)。见龙在田:(二月)龙(地气)出现在田野上徐徐上升(龙角亦从东方升起),农民纷纷去到田间,准备春耕劳作。文2指出:“夏小正二月惊蛰黄昏的天象可以看出,角宿在中星之东71,它正处在从东方升起的地平线以上。角为东方苍龙之首,又是一颗亮星,和大火、参宿一样是个明显的天象标记,古人在黄昏时一看见这个龙角从东方升起,就知道是一年开始农耕的时候到了。虽今二月惊蛰龙抬头的天象已不复存在,但二月龙抬头却成为老农开始春耕不违农时之经验流传民间。”二月初昏,苍龙的头部(角宿一)在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就是人们常说的“二月龙抬头”,这是天象。利见大人:百姓纷纷出现田间劳作。在周易古经中“大人”这一称谓频频出现,综合各卦其义是指百姓或能替百姓讲话的人。见,读“现”,出现、呈现之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三月)君子白天勤奋不懈(田间劳作),夜晚安闲休息的样子,即处危境,亦可无咎。这里“君子”即是田间劳作的人们,也比喻为“龙”。 这里的“君子”与坤卦卦辞“君子有攸往”。中的“君子”都是指龙。彖上说:“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乾,勤奋不懈。淮南子人间训的说法:“终日乾乾,以阳动也。夕惕若厉,以阴息也。因日而动,因夜而息,唯有道者能行之。”恰好解释了本段话的真正含义,反映了自然规律和人们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即一层意思为,龙(地气)白天在田间徐徐上升,晚上休息的样子(地气上升已看不清);另一层意思是,或白天百姓在田间劳作,晚上回家休息。廖名春考证得出:惕,古书作惖(t),惖、惁(x)、惕实为一字的异写,本义为解除,引申有安闲休息之义。若,助词,样子。咎(ji),过错、过失。或跃在渊:(四月龙)在渊中或于跃而未跃。飞龙在天:(五月)龙飞于天。亢龙有悔:(六月)龙飞过高则有悔。高处不胜寒,气遇寒则凝。此处更明显的在描写“龙”时,采取的是拟人的写法。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本卦六爻)通为阳(气上升),出现群龙并无首领,吉。群龙无首,群龙无首领,其“行为”(在潜、在见、在惕、或跃、在天、在亢),是以自然法则“因时而做”。吉,因群龙知道自己因时而做,人们则可遵循其规律去劳作和生活,这真最大的吉事。用,通,都是。九,阳数。见,现。坤:卦名。卦名。本义为“阴气”(下降),引伸为“地”(顺)之义。“坤”是一个后起字,不见于甲骨卜辞,也不见于金文。而坤卦之“坤”原写作“巛”,实指“阴气”。阴气(下降)运行的方向地,故坤卦也引坤为“地”。在地球上万物都是自动落向“地”,所以,又有“顺”之义。只有“乾坤”才能形成天地阳气上升与阴气下降的春夏秋冬的循环四季。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君子(龙)有远往,先不断上升直至迷途(乾卦上九:亢龙有悔),后回降(坤卦: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直至找到主人(家,渊)(坤卦:履霜,坚冰至;乾卦:潜龙勿用)。攸(yu),所、远。安贞吉:安全渡过冬天,吉。贞,冬天。用六,利永贞:(全卦六爻)通为阴(所言):秋收永远为的是冬天贮藏。用,通,都是。六,阴数。利,秋天,秋收。贞,冬天,冬藏。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七月)龙(乌云密布(雨季时节)与田野交织在一起,其血(瓢泼大雨)呈现黑黄色。文言说:“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文4对这段话的解译为“坤阴交接于(乾)阳,阴阳必定会发生战斗,为嫌(坤)没有阳,所以(坤上六爻)称龙。然则,此爻并未曾离开阴类,故爻辞称血”。这段话正说明,七月正是阴阳之气交织在一起,形成的雨季天气(象)。玄黄,黑黄,大雨与田野交织在一起呈现的黑黄色。玄,黑色。黄裳,元吉:(八月)丰收在望的庄稼一片金黄,大吉。黄裳,比喻词。云为天衣,草木为地裳。古人一般指下服,这里指田野里的庄稼。本月正是粮食已成熟之时,所以临卦卦辞:“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八月本应为大吉之月,正因粮食已成熟之时,也正是周边邻邦外族人偷盗和禽兽损害粮食之月,故称春夏秋冬,到了八月有凶)。元,大。括囊,无咎无誉:(九月)将装满成熟粮食的口袋扎紧,尽早运回家中,为的是无灾祸(丢失、损失)和无荣誉(不炫耀、言行谨慎以防粮食丢失)。括囊,本义为结囊口而不出,将装满东西的口袋扎紧。囊,口袋。咎,灾祸。誉,荣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十月)有了蕴含之美德的粮食,可以平安的渡过冬天了;或者从事王事(国事),即使不能成功,也会得到好的结局。章,美德。贞,冬天。从,从事。诗小雅北山:“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在商朝统治的区域里,王和国家是一体的,所以一切重大的国家事务(朝聘、会盟、征伐等)都被称为“王事”。无成有终,即使不能成功,也会得到好的结局(有粮食做保障)。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十一月,秋收后的田野,一马平川)直行、横行皆无障碍,(即使)不练习(驯马、驾车)也没什么不利。直,直行。方,横行。履霜,坚冰至:(十二月)踏霜时,当知坚冰不久即至。查阅现今河南省淇县(商朝都城朝歌所在地)目前气温情况:平均初霜日在10月27日,最早在10月9日(1981年),最晚在11月17日(1965年)。月平均气温以7月份最高为26.9,一月份最低为0.9。春季平均气温14.2,夏季平均气温26.2,秋季平均气温14.3,冬季平均气温0.5。十二月气温在0左右变化。由此可见,周易古经所记载的三千多年前商朝都城的气候,与当代气候相差无几。也说明,由乾坤二卦所记载的古历法,与当代国际通用的格里高利历法,一年十二个月各个月都吻合得很好,可以说这部可示天象、告农事的古历法,是一部较科学适用的好历法。3.“卦画-爻辞对应”图表解析法破解乾坤二卦周易古经创立三千多年以来,无数圣贤、学者为解译六十四卦进行了艰难探索,从中学者们认识到乾坤二卦最重要,也是最为费解的两卦。解周易古经之难是由于周易作者采取“隐”的写法。另外,每一卦都是由卦画、标题(卦名)、卦辞和爻辞(含爻题)四部分组成,这点也是有别于所有古文献的特殊之处。在解译各卦时,研究者们都是遵循每卦从初爻到上爻这样的顺序进行解读。黄道芳察觉到了坤卦是乾卦的继续,两卦相连才是一部历法,并阐明在读坤卦时,要倒序即从上六爻开始到初六爻顺序来读5。但黄道芳仍然没有弄懂乾坤二卦为什么这样读才是一部历法的真正内涵。笔者采取“卦画-爻辞对应”图表解析法,终于破解了乾坤二卦的千古之迷。所谓“卦画-爻辞对应”图表解析法,即将初爻卦画对应初爻辞列于最下面,以此类推,上爻卦画对应上爻辞列于最上面,将六爻辞分别列入表中,并画图进行综合解读(见图1)。那么,对照本文第一部分乾坤二卦并列读法,与“卦画-爻辞对应”图表解读法,不难看出“卦画-爻辞对应”图表解读法的诸多优点。从图1可以看出,乾卦六爻表示春夏二季的一月(正月)至六月,阳气不断上升阶段。一月,阳气潜藏勿可施用(潜龙勿用);二月阳气上升(见龙在田)、农民开始春耕(利见大人);三月,农民终日忙于劳作(君子终日乾乾);四月,阳气在田间隐现、隐藏(或跃在渊);五月,阳气升得更高(飞龙在天)、农民在田里夏锄(利见大人);六月阳气升得最高欲返回(亢龙有悔)。坤卦六爻表示秋冬二季的七月至十二月,阴气不断下降阶段。七月由乾卦的六月阳气上升而转为阴气下降(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八月不再描述阴气下降的过程,而描述田地里的庄稼长势特征(黄裳,元吉);九月告诫人们尽早抢收已成熟的粮食(括囊);十月赞美粮食及作用(含章可贞,或从王事);十一月告诉人们通行无碍、可尽情驰骋(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十二月提醒人们此时气温已低,要做好过冬的准备(履霜,坚冰至)。文2考证了夏朝应用的古历法夏小历是12个月的纯阳历。从本文通过对乾坤二卦分析的古气候十二个月的变化与当代十二个月的气候变化基本是一致的,与当今国际通用的格里高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