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课时训练三稿.doc_第1页
专题九课时训练三稿.doc_第2页
专题九课时训练三稿.doc_第3页
专题九课时训练三稿.doc_第4页
专题九课时训练三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一中集美分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课时作业必修一专题九(1) 美苏争锋(0213)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写在题号前,再填入表格中)( )1 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福尔敦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 )2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划分为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3.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向复兴之路。”为此美国出台的外交政策是A成立经互会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 D北大西洋公约( )4. “即使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斯大林有歧见,罗斯福总是希望通过外交途径和对国际事务的谅解与苏联打交道,而未见世面的杜鲁门则往往鲁莽地采取好战和不合外交常规的办法。”下列属于杜鲁门“好战”行为的是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发动越南战争C迫使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 D发动伊拉克战争( )5二战后,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华约的建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6.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是指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势力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是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伊拉克战争( )8为了对付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组织经互会 组织华约接受马歇尔计划 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A B C D( )9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C撤出古巴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 )10某同学在历史小沦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定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7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这篇论文的题目应该是A“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论科技造福人类”C“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D“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 )11、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的影响是两强相争避免了局部战争 两强相争使世界不得安宁 两强之间不敢轻易动武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A B C D( )12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123456789101112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杜鲁门1947年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的道路。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北大西洋公约请回答:1、从材料1、2可以看出杜鲁门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分别有什么目的?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又是什么?2、三则材料反映出美国在二战后初期采取了什么政策?3、针对材料3所反映的情况,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意味着什么?厦门一中集美分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课时作业必修一专题九(1) 新兴力量的崛起(0215)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写在题号前,再填入表格中)1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 )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 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 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2下表是“美日欧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百分比”,下列对此表解释合理的是A50至70年代美国经济逐渐衰退 B体现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推动 C欧洲联合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了冲击 D世界经济由50年代美欧两强变为70年代三足鼎立3欧洲的联合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欧洲自身的国际地位,也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欧洲联合首先从煤钢联营开始,主要是为了( ) A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B使欧洲国家之间避免战争 C为政治一体化铺平道路 D推动法国和联邦德国和解4从图13到图14所反映出的社会背景变化是( )A.日本由二战后的依附美国到称霸世界B.美、日、西欧形成三足鼎立局面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 D.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5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2006年,日本联合德国、印度、巴西申请加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其根本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6 1974年,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西欧 A.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力图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C.强烈要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D.企图摆脱北约的约束7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以下是各新兴力量崛起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应为:( )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中国“一五”计划完成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A B C D8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事件是( )A亚非独立国家的万隆会议 B不结盟运动兴起C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 D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二、材料解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材料二 美国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并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结束到 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特征的形成原因。材料三 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材料四 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 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 (2)据材料四,指出日本20世纪80年代对外政策的变化,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种变化对当时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厦门一中集美分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作业必修一专题九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班级: 姓名: 座号一、选择题(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写在题号前,再填入表格中)1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Iraq、Afghanistan、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漫画中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竞争愈演愈烈 B南北差距日益拉大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 D美国试图独霸世界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当时“国内外发展大局”应该包括世界和平力量增强,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世界大战美苏结束“冷战”状态,两国关系趋向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文革结束后,全国人民渴望尽快发展经济、改善民生A B C D3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走向是A两极格局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C社会主义一统天下 D多极化趋势4观察下图并分析导致欧盟崛起的关键因素是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一体化的发展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5以下对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国的联合初衷是为了加强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B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C对当今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冲击美国单极企图的重要力量 D2001年欧元的正式启用使欧洲的联合再次迈出关键步伐6有人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A、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B、美、日、俄、欧、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C、世界开始呈现经济多样化特征 D、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中,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7俄罗斯现任总理普京曾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普京的“遗憾”主要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束 B高度集中体制被打破C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D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二、材料解析题8、 20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材料三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3)有人依据材料三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美苏争锋选择题:ADBAB DCDB 8、C非选择题:(1)材料一:实施杜鲁门主义,目的是遏制苏联。材料二:实施马歇尔计划,目的是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根本目的是称霸世界。(2)冷战政策(3)1955年成立华约,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二、新兴力量的崛起选择题:BCBDC ADB非选择题:(1)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中国;美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的需要。(2)变化: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日本经济的发展。(1分)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选择题:DDDCC DD非选择题:(1)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美苏自身力量的削弱。 (2)虽然欧盟各国仍存在分歧和矛盾,“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任重道远但是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产生无疑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同意。当今世界呈现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明显;当今美国面临很多严重问题,如材料三中列举的经济衰退、陷入伊拉克战争泥潭等。或不同意。虽然美国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美国仍是唯一超级大国,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依然十分强大。参考答案:(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答:现象: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强国。原因:战后日本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方针,制定合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