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ppt_第1页
免疫球蛋白.ppt_第2页
免疫球蛋白.ppt_第3页
免疫球蛋白.ppt_第4页
免疫球蛋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球蛋白,一、概念,抗体: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被称为抗体(antibody, ab) 免疫球蛋白 :将抗体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抗体活性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 ab是生物功能上的概念。 ?问题: ab均是ig? ig都是ab?,二.抗体的理化性质 免疫球蛋白普遍存在于血液,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在高温的环境下,在酸,碱,蛋白酶的作用下极易被破坏。 提取球蛋白,常用50%饱和硫酸胺。,三.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一). 基本结构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 形成一个“y“形分子,称为ig分子的单体,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1.重链和轻链 2.可变区和恒定区 可变区(v区):l链氨基端(n端) 的1/2和重链氨基端的1/4段。此区的氨基酸顺序易发生变化。重链和轻链的v区分别称为vh和vl 。 vh和vl各有三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特别易变化,这些区域称为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 高变区为抗原结合部位 。,恒定区(c区): l链羧基端(c端)的1/2和h链羧基端的3/4段。此区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稳定。 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ch和cl 。,(二)功能区,1. vh、vl: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2. cl、ch1:ig分子的遗传标志所在 部位。 3. ch2(igg) ch3 (igm):补体结合的部位。 4. ch3:结合细胞的部位。 5. ch4:(仅ige , igm):结合细胞的部位,(三)铰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 (1)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从而可与不同距离的抗原部位结合 , (2是蛋白酶水解部位。 igm和ige缺乏铰链区。,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1.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用木瓜蛋白酶可将铰链区二硫键连接的2条重链的近n端将ig裂解成三个片段: 2个相同的fab段:相当于抗体分子的两个臂。即抗原结合片段。 1个fc段:fc段相当于igg 的ch2和ch3功能区,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2.胃蛋白酶水解片段 胃蛋白酶(pepsin)在铰链区连接重链的二硫键近c端水解igg,获得一个f(ab)2片段,由于抗体分子的两个臂仍由二硫键连接,因此f(ab)2片段为双价,与抗原结合可发生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ig的fc段被胃蛋白酶裂解为若干小分子片段,被称为pfc,失去生物学活性。,四.各类免疫球蛋白的性质和功能,(一)igg: 1.含量最高(血清中),分布广(所 有的组织和体液) 2.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 近成人水平 。 3.半衰期20-30天,用丙种球蛋白进 行人工被动免疫时,注射间隔期约 为3周。,4.是抗感染的主要抗体,起到抗菌、 抗病毒和中和毒素的作用。(活化补体,调理作用,adcc作用) 。 5. 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在新生儿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6.参与ii、iii型变态反应。,(二)igm 1.占血清ig的5-10%。 生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 2.早 个体发育出现最早 抗原刺激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 分子量最大 五聚体结构 3.大 功能强大 高效抗体,4. 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血管内抗感染的主要抗体 5.胎儿血中出现,提示宫内感染 6.天然血型抗体 7.参与 ii、iii型变态反应,(三)iga 1.分两型:血清型iga;分泌型iga 2.血清型iga:存在于血清中,为单体结构。 3.分泌型iga: (1)又称siga,为双体结构。 (2)存在于外分泌液中 (3)参与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 ,又称局部抗体,在局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4)可从初乳中获得,对婴儿抗感染有重要意义。,(四)ige,1. 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 2.为亲细胞抗体 ,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结合。 3.是i型变态反应的抗体。,(五)igd,确切功能不清楚,(六)单克隆抗体,由一个b细胞或其纯一的细胞集团(克隆)合成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五.抗体的生物学功能,1.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2.活化补体 3.结合fc受体 (1)调理作用 (2)adcc (3)介导i型变态反应 4.通过胎盘(igg),习题,1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a. vh b. vl c. ch d. cl e. vh 和 vl 2能与肥大细胞表面fcr结合,并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3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4.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最早合成的ig是: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5下面哪一类ig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 a.iga b. igm c. igg d.igd e. ige 6abo血型的天然抗体是: a. iga类抗体 b. igm类抗体 c. igg类抗体 d. igd类抗体 e. ige类抗体,7新生儿从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