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人眼中的竹和桃李摘 要:自古以来竹被视为四君子中的一种,而桃李却不登大雅之堂,本文将分别介绍故人眼中的竹和桃李。关键词:古人;竹;桃李(一) 古代文人眼中的竹在古人眼中之竹,古人尝谓竹为君,取其高风亮节,始见晋朝王子猷文。王维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之句,可谓万千潇洒;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咏竹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杜甫、白居易,以及各朝名人无不谈论竹之状,竹之风韵。诗人东坡,以竹为友,为好友,为知友。他说:“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他诗中有竹,画中有竹,这古老的石碑上,刻下了他对竹深深的爱。造园者深得东坡之三昧,这丛丛碧玉与其是说供游人欣赏,不如说是对诗人的慰藉。如果东坡魂兮归来,他定会为这绿荫放歌长啸。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几乎都有咏竹的佳句,他们写竹的姿态,写竹的性情,借竹以舒怀,用竹以咏志。竹在诗词歌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竹在李贺的诗情中颇有几分哀怨。“竹生荒野外,稍云耸自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换真心”。这可谓是刘孝生的牢骚。而“员姿曾抱雪,高节颂凌云”,又可谓是孙岘的抱负了。“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来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在这新的竹枝上,画家展示了深深的哲理。人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爱竹成癖,须臾不离,“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他曾“四十年来画竹枝”,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画卷和诗篇。竹那种忘我的品质。竹往往是一种人,一种品格,一种力量,一种趣味,一种追求,一种意境,一种祝愿。竹是节操的象征,虚心的象征,力量的象征,君子形象的样板。竹,它可反映人的节气,可作钓竿,得悠闲之趣,作扫帚成俗物,但古人也云:“石缝山腰是我家,棋枰茶灶足烟霞。有人编竹为笤帚,也与神仙扫落花”。可见竹成最俗之物,在古人眼中也如此有情趣。竹、高也、雅也、贵也,性情之物论多不可得(二)古代生活中的竹自古至今论竹、赏竹、赞竹不胜举也。竹林不同于松林的肃穆,不同于柳林的轻盈,更不同于桃林的娇艳。古人说:竹之为物,非草非木。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挺拔的气势、节外无枝的操守、刚柔相济的品德。然人们爱竹,更爱它那“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的性格。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数丛凤尾给华贵的馆舍凭添了一派高雅之气。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那里带来超凡的凤韵;生在哪里,便给那里染上脱俗的情趣。窗下、阶前、房左、屋右、田头、路边、深山、野谷竹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竹对待一切是平等的,它无贵贱之分、高下之别。它不以作为清洁姑娘手中的扫帚而自卑,它也不因作为画家手中的笔杆而自傲。它愿为一切喜爱它的人们而献身。它不附高贵,不避贫寒,这才是真正的正人之德、君子之风。扬州的个园是以竹字的一半命名,高雅的主人,以竹为邻,为佳邻,为善邻。园中人居一半,竹居一半。这里,人与竹,竹与人,宾主难分。竹在古代饮茶中占据重要地位。竹很早就是炙茶的工具,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凡夹、罗合、则、漉水囊、揭、札、笤、具列、都篮等,都是竹制品。其中的“夹”是很有灵性的,它“以小青竹为之,身一尺二寸”,在夹前一寸的地方留竹节,竹节以上剖为两半,取茶饼夹于上,放火上炙烤。陆羽说,用小青竹夹炙茶“津润于火,假其香洁,能盖茶味”。 在唐代煎茶道的茶境中,以钱起与赵莒茶宴诗为例:“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习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翠竹摇曳,树影横斜,环境清雅。唐代茶道,对环境的选择重在自然,多选在林间石上、泉边溪畔、竹树之下等清静、幽雅的自然环境中。在宋代点茶道的茶境中,要求“果肯同尝竹林下”,或者“自挈风炉竹下来”等饮茶环境,要求自然、幽静、清雅。朱权在茶谱中言:“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徐祯卿在秋夜试茶中的要求更高:“静院凉生冷烛花,风吹翠竹月光华。闷来无伴倾云液,铜叶闲尝字笋茶。”在古人的眼中,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竹子长在哪里便给哪里带来超凡的风韵,染上脱俗的景致,这是竹子的自然之美。同时,竹子有节,竹子虚心,竹子常青,竹子坚韧,竹子的美与静,正是茶道所要追求的境界。“采向雨前烹竹里,经翻陆羽记卢仝。”茶人懂得,像竹子那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虚怀若谷、坚忍不拔,这才是静心尽力修习茶道的必由途径。二、古人眼中的桃李桃李”一词典出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在古人眼中桃李代表很多意思。(一)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天下代表所培养的人才或学生。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腾出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所收的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可以拜他为师,一视同仁。 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栖 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黎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二)投桃报李投桃报李代表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友谊深厚。出自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代表典故是: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康叔於卫,遂立卫国。康叔之八世孙姬和,以殄灭西戎有功,获周平王赐爵为卫武公。武公治国开明,广听众议,多纳雅言,以为施政参考,深得百姓称颂与爱戴。故政通人和,卫国大治,遂为春秋初期之大国也。武公在诗中自勉曰:“百姓皆效君德行,故行为举止,既善且良。谨言慎行,不失礼仪,不逾本分,不悖常理,则众人皆以君作则矣。人以桃馈我,我以李报之,乃合乎情理。或言小羊生角,则欺人矣。(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和李花所蕴含的意味,多代表爱情的流逝,或伤春怀古之意,虽然说爱情和岁月流逝是人类的母题,先民诗集诗经中多所提及的是桃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是姑娘出嫁的祝词,“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是用以报答的信物,在初民时期所谓的梅兰竹菊还没有被赋予中华之精神,用感性直接的思维来看待自然之物,桃李之花的盛放象征了生命之勃发与爱情之神圣妖娆。(五)桃李代表美人古诗中有以“桃李人”指美人佳人的,如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有句:“且悦清笳杨柳曲,讵忆芳园桃李人。”有以“桃李色”指美人红润脸色的,如白居易赠言有句:“二十方长成,三十向衰老;镜中桃李色,不得十年好。”有以“桃李精神”指美人娇媚神态的,如和凝何满子词有句:“正是破瓜年几,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怜虚度良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言之桃李,果实累累,树下自然人来人往.喻指只要有高尚品德,真才实学,不用自我标榜,也会受人敬重。古谚“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见于史记李将军列传,注家解释说:“桃李本不能言,但以华实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径也。”意思是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只因为花艳果甜,人自会随时来到,在树下走出路来,比喻实至名归,尚事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8.1憧憬美好集体 说课稿
- 2025天津市二手房买卖合同
- 馅心概述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中式面点技艺-中餐烹饪-旅游大类
- 第1课 机器人简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九年级下册川教版(旧版)
- 线缆厂报销标准管理细则
- 2025二手公寓买卖合同
- 化肥厂操作工岗位考核细则
- 2025劳动合同伤残补偿协议书
- 环保技术研发合作合同协议
- 第9课《一桥飞架连天堑》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 (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度反洗钱阶段考试培训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收割芦苇施工方案
- 普通黄金现货购买合同8篇
- 三力测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视频讲解
- 2025年河南省人民法院聘用书记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核心考点与解析
- 口腔冠延长术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 诊所经营管理课件
-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模拟考试(含答案)
- 铁路工务介入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