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发展资源综合利用.ppt_第1页
宝钢发展资源综合利用.ppt_第2页
宝钢发展资源综合利用.ppt_第3页
宝钢发展资源综合利用.ppt_第4页
宝钢发展资源综合利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钢发展资源综合利用 技术交流,2,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概况,资源综合利用概况,目 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宝钢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宝钢发展)前身为宝钢集团企业开发总公司,创建于1986年,于2007年底改制为现在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系宝钢集团全资子公司,是集团六大多元板块之一。公司注册资本26.8亿元,拥有总资产100多亿元,年销售收入在170亿元以上。,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概况,公司简介,企业精神:服务为先、诚信经营、绿色发展、共建家园。,4,4,公司愿景致力于成为以资源综合利用和制造服务业务为核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领先的绿色产业服务集团。,公司使命关爱钢铁,为钢铁产品添绿;关爱城市,为城市发展架桥;关爱环境,创造与客户共享的绿色价值。,公司使命、愿景,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概况,两大核心业务:资源综合利用、制造服务 两项培育业务:不动产开发、物流贸易 通过20多年服务钢铁的实践,公司形成了为大型先进制造企业、城市系统提供制造服务、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一揽子解决方案的能力,为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支撑。,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情况概述,主营业务,独立子公司 分公司,卫生管理中心,市场发展部,规划发展部,企业文化部,安全生产监督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经营财务部,审计监察部,设备能环部,法律事务部,运营控制部,上海中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置业分公司,上海宝钢工贸有限公司 ,上海宝钢新事业发展总公司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制造服务事业部,上海宝钢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宝钢磁业有限公司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工 业环境保障部,上海宝钢物流有限公司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情况概述,注:蓝色、红色、绿色、紫色分别标示为制造服务、资源综合利用、物流贸易及不动产开发板块所属业务单元。,组织架构,7,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概况,资源综合利用概况,目 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资源综合利用概况,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是集团公司赋予宝钢发展的重点任务,是宝钢发展的核心产业,目前已具备一定的渣、灰、泥、油、废耐材等冶金废弃物回收处置和综合利用能力,但是在处置装备、产业布局、产品技术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和环保风险。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提高,这一风险还会进一步凸显。 2012年股份大院直属厂部产生及回收固废共计1089万吨,具体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如下:,9,资源综合利用概况,2012年,宝钢发展回收处置806.55万吨,含股份688万吨,特钢不锈钢118.55万吨。,10,宝钢发展固废综合利用主要产线与基地,资源综合利用概况,资源综合利用概况,宝钢发展固废综合利用产品化路径,12,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概况,资源综合利用概况,目 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13,1、与中央研究院合作 3月26日,举行了“中央研究院-宝钢发展资源综合利用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并签订了中央研究院-宝钢发展资源综合利用联合研发中心合作协议。随后,经过建材分中心、磁性材料分中心与中央研究院项目策划讨论会,形成2013年联合研发中心工作方案(分为联合调研、联合实施和能力提升三方面)。,联合调研方面:城市矿产(废旧混凝土)调研项目,宝钢氧化铁红品质提升预研究; 联合实施项目:用后耐材综合利用项目,热态渣高效资源化和产品化关键技术试验研究 能力提升方面:组织“中央研究院平台资源共享讲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14,2、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 9月4日,邀请上海市环保局领导参加“工业环境保护技术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并组织“固废技术路线讨论会”,讨论了“生活污泥作绿化种植改良剂”、“土壤修复装备研发“等具体项目,已形成合作项目工作方案,确定每个项目负责人和参与人员。双方将在2014年开展深入的合作。,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3、与浦项技术交流,邀请韩国浦项来华交流,于6月19日进行“钢渣综合利用及热态熔渣综合利用”技术交流。经过交流,了解韩国浦项在热态熔渣制备矿棉项目的内容和进程,了解钢渣在海洋环境领域应用的广泛用途。,组织宝钢发展参加宝钢股份与浦项11月5日在宝钢股份举办的关于“节能减排”技术交流,准备“节能环保及固废资源化”议题的交流材料。重点交流含铁尘泥(灰)综合利用情况。,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4、与洛尔公司技术交流,12月13日,与英国洛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eddie court(埃迪戈尔)董事兼总工程师和王勇董事等进行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针对宝钢发展现有难以处理的固废资源以及废酸和含铬污泥等危险废物,双方经过探讨,初定达成了在“危废处置方面”以及“含铁尘泥脱锌方面”进行项目合作意向。,17,5、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进行技术交流 组织宝钢建材、工业环境保障部提供水渣、钢渣、高钙污泥等固废资源,由中科院过程所初步试验并出具“利用宝钢水渣制备微晶玻璃”的试验结果。赴北京与中科院过程所就热态熔渣制备微晶玻璃进行技术交流,并形成交流报告。下一步重点就“热态熔渣制备微晶玻璃”项目进行联合攻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18,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2014年重点工作设想 总体工作主线: 1、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研究所、行业内先进单位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公司技术创新步伐。 2、紧密结合产业发展规划,聚焦重点科研项目,优化人员配置,为公司开拓新产业做好技术支撑。,19,2014年重点工作设想 1、建立多元化技术交流和信息收集机制 a、与高校:充分利用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长期合作交流沟通机制,利用高校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前沿技术研究的优势,为公司未来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b、与集团内相关部门:充分利用与中央研究院成立的“资源综合利用联合研发中心”平台,同时加强与宝钢集团规划发展部、宝钢股份科技管理部、宝钢股份能环部交流,建立定期沟通互动机制,做好集团内部技术创新工作协同。 c、科研院所:充分利用与上海市环科院成立的“工业环境保护技术中心”平台,紧密结合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院进行联合攻关项目;同时,加快策划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平台搭建,以联合攻关项目、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形式,重点推进固废资源的应用研究,为公司产业发展做好技术支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20,2014年重点工作设想 1、建立多元化技术交流和信息收集机制 d、与国内先进企业:与上海城投、晶牛集团等国内行业领先单位建立长期交流机制,充分利用企业熟悉市场等优势,加快合作进程,为公司产业突破寻求技术路线。 e、与国外先进企业:与浦项公司建立长期交流、信息沟通机制,定期进行互访交流;同时,通过宝日、宝欧、欧美同学会等多种渠道,寻找公司相关行业内国际领先者,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成熟技术,适时启动技术贸易等工作,为公司实现快赢。 f、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加大政策利用力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21,2014年重点工作设想 2、重点科研项目 (1)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路线 全面梳理公司现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定期讨论、推进现有资源返生产化,产品化,高附加值利用的技术创新工作。同时,针对宝钢其他固废资源,策划技术创新攻关项目,借助宝钢股份平台,掌握危废等其他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为股份提供环境服务。 (2)城市矿产技术研发 对废旧混凝土进行回收处理,开发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拓展废玻璃回收业务,开发废玻璃生产微晶玻璃等新产品。结合公司系列产品,开发城市矿山(废混凝土)在生态透水砖、钢渣砖、矿渣微粉、钢渣微粉等的利用技术,形成自主创新技术成果。同时,利用规划期转底炉、回转窑等装备,为股份做好服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22,2014年重点工作设想 重点科研项目 3、土壤修复 利用2013年针对股份大院烧结区域进行土壤检测、分析并实施修复的契机,借助“工业环境保护技术研发中心”平台,使公司在2014年在土壤修复行业内具备检测、分析、修复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与环科院进行土壤修复药剂、设备的研发,并适时启动对具有产业前景的业务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进入土壤修复产业。 4、热态熔渣综合利用 重点关注热态熔渣及钢渣制备微晶玻璃的技术突破,充分利用高炉渣及个钢渣的余热利用,大参量利用现有固废形成微晶玻璃制品,并开拓相应的市场;同时,可关注利用铁尾矿制备微晶玻璃,启动微晶玻璃产业化项目策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23,需欧美同学会交大分会技术支撑工作的设想 (一)技术交流和对接 宝钢发展希望在工业热能储存利用、钢渣回收与新型建材等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土壤修复等方面开展与交大相关学院的专家进行专题交流,利用交大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前沿技术研究的优势,采取科研委托(合作)开发的形式,突破一批公司产业发展进程中关键技术瓶颈。 (二)搭建长期交流合作平台 在前期技术交流对接以及技术研发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拟与交大建立“定期交流合作工作机制”,推进宝钢发展在冶金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的创新步伐,为公司实现战略规划、加快新产业发展做好技术储备和支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工作交流,24,需欧美同学会交大分会技术支撑工作的设想 (三)技术需求 钢渣综合利用:钢渣应用于农业肥料、海洋应用、人造大理石等方面的技术。 脱硫石膏综合利用:脱硫石膏应用于农田土壤等方面的应用技术。 热态熔渣综合利用技术:热态熔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工艺技术路线。包括高炉现场热熔渣取渣方式(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