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保障办事指南.doc_第1页
住房保障办事指南.doc_第2页
住房保障办事指南.doc_第3页
住房保障办事指南.doc_第4页
住房保障办事指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房保障办事指南一、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范围和条件(一)保障对象的范围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是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包括低保家庭)。(二)保障对象的条件2013年,市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 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申请廉租住房配租须5年以上);2、 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3、 家庭人均年收入在9000元以下。 各县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具体条件由各县政府进行制定。二、廉租住房保障面积和补贴标准(一)2013年保障面积标准(人均建筑面积)市区15平方米,含山县17平方米,和县16平方米,当涂县15平方米。(二)廉租住房补贴标准(每月每平方米)按保障的面积标准与家庭现住房面积差发放:1.低保家庭:市区12元,含山县6元,和县9元,当涂县10元。2.低收入家庭:市区10元,含山县6元,和县8元,当涂县8元。三、廉租住房保障方式(一)廉租住房保障方式主要由两种: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发放廉租住房补贴。(二)所有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未满规定户籍年限的除外),全部纳入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范围,根据保障对象类别和廉租住房房源情况进行轮候配租。轮候期间采取发放廉租住房补贴方式进行保障;配租面积未达到家庭应保障面积的,差面积部分予以发放廉租住房补贴。(三)无特殊原因且未经县区住房保障部门批准,放弃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保障家庭,不予享受廉租住房补贴。(四)因户籍年限原因而不能申请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保障家庭,采取发放廉租住房补贴方式进行保障。四、廉租住房的租金标准市区现行租金标准。低保家庭:应保障面积(保障面积标准与家庭现有住房面积差)部分免受租金,超面积部分为1元;低收入家庭:应保障面积1元,超面积部分4元。各县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由各县政府制定。五、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的范围和条件(一)保障对象的范围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范围包括四类: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城镇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市县政府引进的人才。(二)保障对象的条件2013年,市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条件:1、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1)家庭成员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且在我市城镇实际居住;(2)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3)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24000元。2、城镇新就业无房职工(1)家庭成员中只有本人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且在本市城镇实际居住的单身职工;(2)申请人及其直系亲属在我市无住房;(3)申请人年收入低于30000元;(4)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一年(含)以上,且连续缴纳社保6个月(含)以上;(5)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且参加工作未满5年。3、外来务工人员(1)取得本市暂住证(居住证)的非本市城镇户籍人员;(2)申请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在本市无住房;(3)申请人年收入低于30000元;(4)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一年(含)以上,且连续缴纳社保6个月(含)以上。4、引进人才(1)符合市县人才部门认定的高技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2)申请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在我市无住房;(3)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一年(含)以上,且连续缴纳社保6个月(含)以上。(三)各县、各开发园区、各企业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的具体条件,由各县政府、开发园区管委会(指挥部)、企业自行制定。六、公共租赁住房保障面积标准2013年,市区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城镇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障面积标准,为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七、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市、县区、开发园区、新区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直接向保障对象租赁),保障面积范围内的租金标准为同地段住房市场租金的60%,超过保障面积部分的实行市场租金。具体标准由产权单位提出意见,报市县住房保障部门以及价格主管部门核准。企事业单位自建、购买或集中租赁并用于解决本单位职工住房困难的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由单位自行确定,不得超过同地段住房市场租金的60%,并报市县住房保障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八、住房保障责任主体(一)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包括低保、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家庭)1、户籍所在辖区政府、园区管委会(指挥部)负责,申请人到户籍所在社区进行申请。2、所在工作单位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应由所在单位负责解决,因房源不足而无法解决的,由户籍所在辖区政府、园区管委会(指挥部)负责,申请人直接向所在单位进行申请。(二)城镇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和引进人才1、在党政群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原则上由户籍所在辖区(或工作单位所在辖区)政府、园区管委会(指挥部)负责,申请人到户籍所在工作(或单位所在辖区)社区进行申请。2、在企业工作的,原则上由所在单位负责,申请人直接向所在单位进行申请。九、保障性住房配租轮候机制(一)建档轮候经审核符合住房保障的家庭(或个人),由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根据保障类型、人口结构、申请房型等情况进行分类建档,统一纳入实物配租轮候库,按照轮候顺序配租保障性住房。轮候期间,申请人家庭人口、就业、收入以及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化,应当主动及时向原申请点如实提交书面材料,重新进行审核。(二)轮候顺序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优先安排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赁住房:(1)60岁以上的老人无法定赡养义务人,或有法定赡养义务人,但赡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赡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2)未成年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有法定抚养义务人,但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抚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3)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医保界定的重大疾病,且有市县级医院疾病证明)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4)家庭成员为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家庭;(5)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家庭;(6)配合市政重点工程或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房屋被征收的家庭;(7)市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在市区工作的全国劳模、全国英模、省级劳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2、申请廉租住房的,按照“先低保户、后低收入户,先无房户、后住房未达标户”的顺序安排住房。3、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根据房源和申请对象的情况,通过摇号方式确定轮候顺序。十、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租赁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对象,在租赁合同期内或合同期满后,因家庭情况发生变化,经审核后不再符合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按下列方式处理:(一)继续租赁,实行差别化租金1、符合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进行租赁;2、不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但因无住房而不能退出的,按市场租金标准进行租赁。(二)收回住房不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且在本市另有住房的,收回保障性住房。暂时不能退出的,给予3个月过渡期,过渡期内仍执行原租金标准。过渡期满后仍不退出的,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房屋出租单位可依据合同约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决定的,房屋出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将承租人违约行为记入市住房保障信息管理系统,5年内不得申请任何形式住房保障。十一、家庭收入审核规定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合法所得的各种货币和实物收入的总和。(一)家庭收入核算范围1.应核实并计入家庭收入的项目包括:(1)工资、奖金、补贴、津贴和各类劳动收入;(2)养老金、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遗属生活补助费;(3)储蓄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收入;(4)特许权使用收入、租赁收入、接受的馈赠和继承的遗产收入;(5)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6)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认定,其他应计入的家庭收入。2.不计入家庭收入的项目包括:(1)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优抚对象、见义勇为人员享受的各类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保健费,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突出贡献人员,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金,市级以上劳动模范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2)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3)因工(公)负伤人员的工伤医疗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残疾辅助器具费;(4)在校学生获得的奖学金、助学金、生活津贴、困难补助等;(5)计划生育奖励费、独生子女费;(6)住房公积金、廉租住房补贴;(7)丧葬费;(8)临时性的社会救助款物;(9)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认定,其他不应计入的家庭收入。(二)家庭收入的内容和具体核算办法1、在职人员按申请前连续三个月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的总和计算收入。2、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的收入,按原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的实际数额计算;职工遗属收入,按当地政府规定的当年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计算。3、从事相对固定职业的(打工行为),按实际收入计算,月收入不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4、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按用工单位具体的收入证明计算(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无法证明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5、就业年龄内因病或因公(工)致残,丧失全部或大部分劳动能力的,出具县级以上医院证明或经县级以上残联鉴定,按实际收入计算。6、灵活就业人员收入,按用工单位出具的证明计算,无法证明的,月收入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三)几类特殊人员的收入核定1、对于就业年龄段内持有残疾证,属于肢体三级、聋哑、智力残疾(三级、四级)或低视力的,按实际收入核算。2、现役义务兵的家庭中,现役义务兵视为家庭抚养人口进行计算。3、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其在校就读期间仍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计算。、应届大中专学生,毕业后一年内按实际就业情况核定收入。、无工作单位的已婚妇女自产后3年时间内,视为哺乳及抚养期间无劳动能力,按实际收入计算。(四)几种情况不予审核、无正当理由,申请人家庭房租、水、电、气等消费支出明显超过我市当年度廉租住房规定的收入水平。、无正当理由连续3个月未支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养老保险金、遗属生活补助金、打工工资等收入。、在职人员的月工资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有赌博、吸毒等违法行为且尚未改正的。、日常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我市当年度廉租住房申请收入规定的。6、虽户口在我市市区范围内,但实际上其家庭长期不在本市居住生活的。十二、申请住房保障提交的住房证明材料(一)实际居住地住房材料自购住房的:已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提交房屋所有权证;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提交购房合同和发票(购买房改房需提交审批表和交款凭证);房屋抵押的,提交房屋契税发票和他项权证复印件。自建住房的:已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提交房屋所有权证;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提交经批准的建房手续。租赁公有住房的:提交公有住房租赁证。租赁私房的:提交市产权处发放的租赁证,并由居住地社区提出审核意见。与父母同住的:按照本条规定提交父母住房材料;(二)户籍地址住房材料:户籍地址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不再重复提交住房材料。户籍地址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按照“实际居住地住房材料”要求提交住房材料。3、其他自购、自建住房证明材料:包括家庭已有住房出租、出售、转让、处置情况,以及家庭成员住房分配货币化补贴、拆迁(或征迁)货币化补贴领取情况说明。十三、申请住房保障提交的收入证明材料(一)低保家庭(家庭成员全部享受低保)出具马鞍山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原件(交验)并提交复印件。(二)非低保家庭1、属劳动年龄段内人员(男18周岁至60周岁,女18至55周岁),且身体健康的:有稳定或相对稳定工作单位的,一是出具工作单位收入证明(盖公章或财务专用章),二是出具申请前连续3个月的工资领取发放单(本人签字)或工资存折复印件。灵活就业人员(不含经营行为,指无固定工作单位),无法提供收入证明的,社区可为其提供灵活就业收入证明,比照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在校学生,提供在校就读证明。2、属退休年龄段内人员(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的:离退休人员,出具工资存折或养老金领取存折原件(交验)并提交复印件。购买养老保险金的人员,出具养老保险金社会化发放存折原件(交验)并提交复印件。无收入(无退休工资、养老保险金或赡养费)人员,由实际居住地所在社区出具无收入证明。3、享受低保的人员(家庭部分人员享受低保)出具马鞍山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原件(交验)并提交复印件。4、离异单亲家庭出具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原件(交验)并提交复印件,未成年子女的赡养费给付和原家庭财产判决以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上的规定为准。(三)几种特殊收入证明1、社区出具的灵活就业收入金额过大(超过800元以上,需说明估计收入原因)。2、如申请人员在申请材料中反映身体有病,打工状况不好的,需提供近期病情诊断证明或相关证明。3、反映有残疾的,需提供残疾证。4、单独一个人申请廉租住房补贴的,需提供无配偶、无子女等情况证明。十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的审核程序1、申请人向户籍所在社区提出申请,户籍社区对申请户所有资料原件及复印件进行核实,并在信息系统中录入申请户基础资料,提交至居住地社区;2、居住地社区两日内上门核实其现住址情况,将核实情况反馈户籍社区;3、户籍社区审核通过提交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三日内进行初审,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在户籍社区公示,公示7天,无异议提交到区住建委;4、若有举报进行核实,对举报属实及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发驳回通知书。区住建委房管部门利用房产登记信息审核其房产情况,审核通过提交区民政部门;对有房产的超出保障标准的申请对象发驳回通知书。5、区民政部门利用公积金、养老保险、收入证明等信息审核其家庭收入情况。审核通过提交区住建委,对收入超出保障标准的申请对象发驳回通知书。6、区住建委对申请材料终审,对符合条件申请户在马鞍山日报和市住建委网站上公示,公示无异议,提交市住建委确认;若有举报,进行核实,对举报情况属实及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发驳回通知书。7、市住建委再次利用房产登记信息对其房产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