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中医阐述与疗法.docx_第1页
便秘中医阐述与疗法.docx_第2页
便秘中医阐述与疗法.docx_第3页
便秘中医阐述与疗法.docx_第4页
便秘中医阐述与疗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便秘【疾病概述】【便秘】一般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经常二三日甚至更久才排便一次;或虽排便次数不减,但大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少数患者,时有便意,排便虽软,但解不完全;或排便量不足(每天少于50公克)且需费力才能解出来。便秘的发生率,女性是男性的3倍,女性由于吃的少,少运动,造成肠道蠕动速度较慢,大便变的很硬,难以排出。【便秘原因】(1)生活习惯不良: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忽视正常的便意,排便反射受到抑制,日久引起便秘。饮食过于精细少渣,缺乏食物纤维,由于纤维缺乏令粪便体积减小,粘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液体量摄入不足。肥胖,不活动,特别是因病卧床或乘坐轮椅,缺乏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摄食本身不能使粪便向前推进,在必须依赖医护人员的帮助引起便意的情况下,如病人有便意时,不能提供排便的机会,排便冲动消失,就不容易排便。(2)药物的作用:主要有含钙、铝的抗酸剂、麻醉镇痛剂、抗胆碱能药物、抗惊厥剂、抗抑郁剂、硫酸钡、铋剂、利尿剂、治疗巴金森氏病药物、神经节阻断剂、补血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砷、铝、汞、磷等金属中毒,肌肉麻痹剂或长期滥用泻剂。(3)某些疾病的影响:全身衰弱性疾病;肛门疾患(痔疮、肛裂等)所引起的局部疼痛;结肠病变如肿瘤、炎症、狭窄或憩室病等;神经性疾患,如截瘫、偏瘫、多发性硬化、脑血管或脊髓病变;精神性疾患,如焦虑或抑郁症、痴呆;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代谢紊乱,如高钙血症、低钾血症、利尿剂所引起的脱水,糖尿病,尿毒症等。(4)与增龄有关的改变:唾液腺、胃肠和胰腺的消化酶分泌随年龄而减少;腹部和骨盆肌肉无力,敏感性降低;结肠肌层变薄,肠平滑肌张力减弱,肠反射降低,蠕动减慢。老年人以单纯性便秘较为常见,其发生与二个因素有关: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被吸收。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粘膜敏感性下降,参与排便的肌肉张力低下。中医认为,便秘主要由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所引起。1.燥热内结 中医认为过食辛辣厚昧,过服温补之品等可致阳盛灼阴;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耗伤津液;或湿热下注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便秘,这种便秘又称为热秘。2.气机郁滞 情志不舒、忧愁思虑、久坐少动、久病卧床等引起气机郁滞,致使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秘结,即所谓“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不结燥,但排出困难是此型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气秘。3.津液不足 久病、产后、老年体衰、气血两虚;脾胃内伤、饮水量少,化源不足,病中过于发汗、泻下伤阴等。气虚则大肠转送无力,血虚津亏则大肠滋润失养,使肠道干槁,便行艰涩,所以称为虚秘。4.脾肾虚寒 年高久病,肾阳虚损,阳气不运则阴邪凝结;或素有脾阳不足,又受寒冷攻伐,而致脾肾阳衰,温照无权则寒凝气滞,肠道传送无力,大便艰难,称为冷秘。【症状与体征】(1)便秘伴剧烈腹痛腹胀及呕吐等症状常提示为急性便秘应考虑有肠梗阻的可能肠梗阻时腹部听诊多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或呈高调的金属音至晚期可发生肠麻痹(2)便秘伴腹部包块可能为结肠肿瘤腹腔内肿瘤压迫结肠肠结核克罗恩病或肿大的淋巴结等左下腹及活动度较大的索条状或腊肠状肠管时应怀疑是乙状结肠痉挛(3)便秘与腹泻交替并有脐周或中下腹部隐痛时多提示为肠结核或腹腔内结核克罗恩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肠易激综合征等病变(4)下腹部或直肠肛门内胀痛不适用力解出坚硬而粗大的粪团后胀痛减轻多提示为直肠性便秘(排便刺激减弱);左下腹隐痛不适解出呈栗子状的坚硬粪团后隐痛缓解多提示结肠痉挛或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数慢性便秘患者仅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数天甚至1周才排便一次排便时可有左腹痉挛性痛与下坠感部分病人口苦食欲减退腹胀下腹不适排气多或有头晕头痛疲乏等神经官能症状但一般都不重急性者则在原有规则的排便习惯下无特别的原因于短期内发生便秘尤其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直肠和结肠的癌肿伴有剧烈腹痛呕吐或便血者则应考虑急性肠道阻塞引起的便秘一般体检常可在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部位触及痉挛的肠管或粪块但在排便后则消失肠梗阻者则常有胀腹痛肠型及肠蠕动波【中医疗法】【针灸疗法】针刺大肠俞、天枢、支沟等穴。实秘用泻法;虚秘用补法;冷秘可加艾灸;热秘可加针刺合谷、曲池;气滞秘加针刺中脘、行间;气血虚弱加针脾俞、胃俞;冷秘可加灸神阙、气海。耳针疗法,取穴:大肠、直肠下段、肝、心穴。方法:王不留行籽压迫,每周更换1次。针刺疗法,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脾俞、阳关、中髎。方法:每次取2针刺疗法,取穴: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大横穴。方法:每日1次,留针15分钟,用弧度提拉刮针,中等刺激手法。【按摩疗法】第一取穴【穴道名称】:天枢。 【身体部位】:腹部穴道。【十二经脉】:足阳明胃经。 【治疗效果】:疏调大肠、小肠,理气消滞。主治胃炎、肠炎、便秘 、肠胃胀痛、生理痛。【穴位找法】:肚脐正中,左右各外开2寸,就是穴位。【穴道按摩DIY】: 1.(按摩手法):按、压、揉法。 2.(力道节奏): (1)双手食指压于中指指背上,按压于穴道上,并 轻轻按揉10秒钟,休息5秒钟,计5分钟。 (2)以肚脐为中心,天枢穴为左右角,以右手掌由右下腹往上按柔,经右天枢穴横向肚脐,经左天枢穴而下,以顺时针方向按柔,计5分钟。 3.(反覆进行时间):共计1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第二取穴【穴道名称】:支沟。 【身体部位】:手部穴道。 【十二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治疗效果】:理气通便,通络止痛功效。主治便秘、肩背痛、肋间神经痛。【穴位找法】:手腕关节背面正中直上三寸(约四横指),在桡骨尺骨缝中。 【穴道按摩DIY】: 1.(按摩手法):推按法。2.(力道节奏):左手曲肘放腹部,右手曲肘稍握拳,以食指第2指间关节上下推按穴道,推按10秒钟,休息5秒钟。 3.(反覆进行时间):左、右手各约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日常预防和保健】 【按摩保健】一、按摩腹部1. 摩腹仰卧于床上,用右手或双手叠加按于腹部,按顺时针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摸,力量适度,动作流畅。约35分钟。2. 按揉天枢穴仰卧于床上,用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中指适当用力,顺时针按揉1分钟。3. 掌揉中脘穴仰卧于床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适当用力揉按1分钟。4. 推肋部仰卧于床上,两手掌放在体侧,然后用掌根从上向下推两侧肋部,反复做1分钟。5. 按揉关元穴仰卧于床上,用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6. 提拿腹肌仰卧于床上,两手同时提拿捏腹部肌肉1分钟。二、按摩腰骶1. 推擦腰骶部坐于床上,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贴于同侧的腰骶部,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数次,直至腰骶部发热为度。2. 按揉肾俞穴坐于床上,两手叉腰,两拇指按于两侧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三、按摩四肢1. 按揉合谷穴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2. 按揉支沟穴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3. 按揉足三里穴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酸胀为度。4. 按揉三阴交穴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于同侧的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以酸胀为度。以上的自我按摩法能调理肠胃功能,锻炼腹肌张力,增强体质,尤其适于慢性便秘的人。但必须坚持早晚各按摩一遍,手法应轻快、灵活,以腹部按摩为主。【饮食预防】改变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肉类虽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但我们不能仅从肉食中获取蛋白质。过度食用肉类可能引发便秘和大肠癌。而大豆和鱼类这些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又少的食物,它们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还能达到减肥的效果。酸奶一定在饭后饮用酸奶中的乳酸菌可以改善肠道环境,增加肠道有益菌,帮助消化吸收,降低胆固醇含量等。您一定要在饭后饮用酸奶,这是因为空腹中的胃酸比较多,胃酸会阻止并破坏乳酸菌进入肠道。另外,还可以在饮用酸奶时配合食用洋葱、牛蒡等一些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多吃豆酱、大酱等发酵食品豆酱和大酱都是发酵食品,这些健康食品含有人体肠道所必需的有益微生物,不仅可以帮助消化,促进肠道蠕动,还可以预防动脉硬化和皮肤老化。多吃健康的发酵食品,配合适当的运动量,能够很好地预防便秘。【养成好习惯】 1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早上用过早餐之后,若有便意,立即如厕。采用蹲式马桶解便,使力最好,但年老或虚弱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