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瓜类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grourds,瓜类枯萎病俗称死秧、蔓割病、萎蔫病,南方称之为死藤。是瓜类作物上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也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系统病害。全国各地都有发生。黄瓜、西瓜、冬瓜发病最重,甜瓜次之,南瓜很少发病。黄瓜发病率一般10%30%,严重时可达80%90%,对生产造成的损失据病情轻重和发病期早晚不同而异。是瓜类作物上非常重要的土传病害。,-,瓜类枯萎病,50年代这一病害在我国发生并不普遍; 60年代初期在京、津一带老菜区开始普遍发生,危害逐渐加重。 从7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黄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保护地的温室和塑料大棚黄瓜的大面积发展,土壤菌量的积累逐年增多,在不少地区长期推广抗霜霉病而不抗枯萎病的品种致使此病的发生日趋严重。,-,-,-,瓜类枯萎病,黄瓜常年发病率一般在10-30%,严重的可达80-90%,甚至毁种,给黄瓜生产造成极大威胁。 黄瓜、西瓜、冬瓜发病较重,甜瓜次之,南瓜极少发生。,黄瓜枯萎病造成的损失依病情轻重及发病早晚不同而异。轻病株造成植株生长衰弱,结瓜少,瓜小,品质差,淡而乏味;轻病植株留种还可以使一定比例的种子带菌(带菌体为0.4-1.2% 兰州),成为次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发病早而重的植株尚未采收即行枯死至全无收成。,-,瓜类枯萎病,据有经验的菜农估计,一般在采收前期发病的减产率 为发病率的70-100%;中期发减产率为发病率的 30-50%,少数生长末期发病的则损失较少。 田间调查一般早期发(根瓜期)较多,约占总发病率的10-20%;,中期发病的(腰瓜期)居多,约占总发病率的50-60%; 而晚期发病的约占20-30%,但亦有个别田块在根瓜尚未采收前使全田枯死,以至不得不毁种。 开花结瓜盛期发病最重。,-,一. 症 状,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病,以结瓜盛期发病最多,症状主要特点使植株萎蔫。 幼苗发病时,初两片子叶表现不均的黄化,并萎蔫下垂,扭曲畸形; 根和根茎部变褐、收缩或腐烂,植株生长停滞或猝倒枯死。土壤或空气潮湿时,根茎处产生粉红色绒毛状物,并混有胶状物,为病菌的菌 丝体和分生孢子。,-,症 状,成株期发病,初病株下部叶片及茎基表皮变黄,开始尚不萎蔫,随着病情的发展,中午气温升高时从下部叶开始出现似缺水装萎蔫,傍晚逐渐恢复,次日午间又表现萎垂且逐渐 往上部叶片发展,如此反复数次,如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发展快的病株2-3天使全株枯死不再复原,慢的经5-7天也会枯死。,除整株枯死外,还有一些病株表现半边萎蔫而另一半仍保持正常的现象。这是由于植株只有部分维管束受侵染。 还有少数病株表现中上部或侧蔓的局部萎蔫,这与地上部受侵染有关,如整枝、绑蔓等操作造成的伤口均可被病菌侵入。,-,症 状,1.病株茎蔓基部在后期常表现纵裂,表面产生粉红色的胶质物及分生孢子层。轻病株一般不枯死,仅表现植株矮化,下部叶片、叶脉褪绿呈网状黄色斑 2.拔出病株,多数根系发育交差,或须根较少,变黄褐色,,有的主侧根呈指状肿大,但也有一些病株的根系没有明显的症状。 3.剥视病茎维管束呈黄褐色,这是田间诊断导管型镰刀菌枯萎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半边枯萎的病株,只有部分维管束变褐色.,-,-,-,-,二 . 病 原 物,瓜类枯萎病的病原菌有多种,侵染黄瓜的有二种: 黄瓜尖镰孢菌: Fusarum oxysporium(Schl.) f.sp.cucumerinum Owen 瓜类萎蔫镰孢菌F.bulbigenum Cke. et Mass.var.niveum(Smith) Wouen,-,病 原 物,此外,侵染西瓜的为西瓜尖镰孢菌: Fusarium oxyspornum f.sp.niveum(Smith)Synder et Hensen ; 侵染甜瓜的为甜瓜尖镰孢菌F.oxysporium f.sp. melonis(Leach et al.)Synder et Hensen ; 侵染丝瓜的为F.oxysporium f.sp. luffae,-,瓜类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我国大部地区的瓜类枯萎病由此种引起。主要特征:气生菌丝白色,绒毛状,在PDA培养基上底部呈淡黄或淡紫色;小型分生孢子无色,产生快,量大,长椭圆形,单胞,偶而有双细胞,大小为5.012.5m2.54.0m;大型分生孢子无色,产生慢,量少,纺锤形或镰刀形,15个隔膜(多为3个隔膜),顶端细胞较长,渐尖,足胞有或无,大小为15.047.3m3.54.0m;厚垣孢子产生慢,量少,顶生或间生,淡黄色,圆形,直径513m。,-,尖孢镰刀菌,根据对不同瓜类的侵染力差异分为4个专化型: 尖镰孢黄瓜专化型: F. oxysporium f.sp. cucumarinum Owen. 主要为害黄瓜,人工接种对甜瓜有较强的致病力,能轻度感染西瓜、冬瓜。 尖镰孢西瓜专化型: F. oxysporium f.sp. niveum (E.) Syn.et Hens. 主要侵染西瓜,也可侵染甜瓜,很少侵染黄瓜。 尖镰孢甜瓜专化型: F. oxysporium f.sp. melonis (Leach) Syn. 侵染甜瓜,也侵染黄瓜。 尖镰孢丝瓜专化型: F. oxysporium f.sp. luffae 主要侵染丝瓜。 尖镰孢尖镰孢葫芦专化型,-,瓜类枯萎病菌,瓜萎镰刀菌 Fusarium bulbigenum Cke. et Mass. var. niveum (E.F.Sm.) Wr.: 吉林省和上海市的黄瓜枯萎病属此种。主要特征:在PD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繁茂,絮状,子座紫色、紫红色或玫瑰色;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卵形、近梭形,无色,不分隔或有一隔;大型分生孢子梭形、镰刀形,无色,两端尖削,顶细胞圆锥形,有时微呈钩状,有足胞,35个隔膜;厚垣孢子多,顶生或间生,球形,单胞。病菌发育和侵染适温2427,温度范围434;pH范围2.39.0,最适pH4.55.8。,-,三. 病害循环,病菌主要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种子及未腐熟的带菌粪肥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病菌的生活力极强,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厚垣孢子通过牲畜的消化道后仍能存活。种子带菌作为老病区的初侵染来源是次要的,但通过调种远距离传病的作用不可忽视。,-,瓜类枯萎病病害循环图,-,病害循环,病菌通过根部伤口或直接从侧根分枝处的裂缝及幼苗茎基部裂口侵入,先在寄主薄壁细胞间和细胞内生长蔓延,然后进入维管束,以菌丝或寄主产生的侵填体等堵塞导管,另外病菌还能分泌毒素干扰寄主代谢系统,积累许多醌类化合物,使植株细胞中毒死亡,并使导管变褐色。有时幼苗受侵,成株期才显症。枯萎病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靠灌溉水、土壤耕作及地下害虫和土壤线虫。地下害虫和土壤线虫既可以传病,又可制造伤口和降低植株抗病性,有利于病菌传染和病害发生。,-,2019,-,23,四. 发病因素,黄瓜枯萎病既然是一种土传病害,因此病害的发生程度与土壤性质及土壤耕作、浇水、施肥等栽培管理措施有密切关系。 病菌多在幼苗期侵染,因此与育苗方式及苗期管理等亦有密切关系。气象因素对病害的影响一般较小。,-,1、重茬与发病的关系,1.枯萎病的发生程度与瓜类作物特别是黄瓜连作的年限成正相关,同一地区黄瓜连作年限越长病害越重 2.固定温室或塑料大棚黄瓜由于多年连作,一般比露地黄瓜发病重些。 3.从不同地区比较来看,黄瓜栽培历史长久的老菜区一般比新开发的菜区发病严重很多。,-,2.土壤、地势、耕作、施肥及作畦方式,1.黄瓜是浅根系喜温的作物,其根系多分布于耕作层15厘米范围内,要求土质疏松肥沃,有良好的保肥、保水及通水通气性,才能形成较大的根系,既利于丰产又可以提高对枯萎病的抵抗性。 2.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冷湿及土层脊薄、耕作粗放、整地不平等对黄瓜的根系发育不利,均利于枯萎病的发生。,3.作畦方式与发病亦有密切关系,在管理措施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平畦比瓦垄畦、小高畦发病菌较重,这也是由于平畦不利于排水,灌水后常造成土壤较高的含水量,降低土温,对根系的生长不利因而重病。南方高垄深沟栽瓜的利于排水一般较平畦发病轻。 4.土壤施肥不足尤其是缺乏有机肥及过多偏施速效氮肥的发病亦重。,-,3、灌溉、土壤含水量与发病:,灌溉不但直接影响土壤含水量,而且也是病菌在田间传播的主要媒介,如浇水量过大或浇水次数过多,雨季瓜田积水不仅影响植株的根系生长,降低抗病力,且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染,常常是枯萎病暴发流行的直接原因。,-,优质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强,育成的幼苗健状,形成的根系抗侵入力亦强。在人工接种情况下经过 挑选的优质种子培育的幼苗病情指数为9.25,一般种子培育的幼苗为24.2,而劣质种子培育的幼苗为41.6。 保存四年的种子病情指数为38.9,保存二年为25.0;保存一年的为24.3。 生长势不同的幼苗带菌率亦有明显差异,壮苗带菌率为2.05%,弱苗为16.6%。,4、种子质量及幼苗强弱与发病,-,5、品种与发病的关系,黄瓜不同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有一定的差异。我国栽培的黄瓜品种至今尚未发现免疫的,高抗品种为数亦不多,而多数品种属于中感或高感品种。60年代北农大植保系进行的品种抗性测定表明,供测的40多个品种中,高感的占22.9%,中感的品种占57.1%,中抗的占17.2%,只有2.9%的品种抗性较强. 国外报道,黄瓜对枯萎病的抗病基因性遗传是显性单基因控制,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杂交后代的比接近于抗:感=3:1,-,6、温度对发病,枯萎病的温度范围较宽,在8-34 之间均能发病,以24-28 时发病最重。 在较低土温(20 )条件下,不利于根系的生长,病菌易侵入。一旦侵入,随温度的升高,潜育期短,病情发展加快,25-30 仅4-6天,周温度高,不但利于菌的生长,且由于蒸腾量大,植株失水多,而又利于病菌在体内的蔓延和扩散。,-,-,五. 综合治理,瓜类枯萎病的控制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除选用抗病品种外,重病地主要实行轮作及嫁接防治,轻病地实行综合管理和药剂防治。,-,综合治理,1. 选用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筛选一些较抗病的良种。黄瓜品种有:津研5号、津研7号,津杂1号、津杂2号、津杂3号、津杂4号,津春4号,春丰2号,早丰2号,中农5号等。西瓜品种有伊姆、多利、京欣1号,京抗1号、京抗2号、京抗3号,郑抗1号、郑抗2号、郑抗3号等。选用时应考虑兼抗其他主要病害。 2. 轮作 最好与非瓜类作物轮作67年,一般地应达到3年以上。 3. 加强栽培管理 地块深耕整平,增施腐熟的有机肥。选用无病壮苗,定植后,前期适当控制浇水,并适时中耕,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结瓜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并及时追肥,保持土壤半干湿状态,切忌大水漫灌。发现病株及时拨除。,-,综合治理,4.无土栽培 5.嫁接防病 瓜类枯萎病菌具有明显的专化型,据此特点,选用一些不能被本专化型病菌侵染的瓜苗作砧木,与生产栽培的瓜苗嫁接起到防病的作用。目前,黄瓜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防病,多采用靠接或插接法进行;西瓜除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外,还可采用葫芦进行嫁接。 6.化学防治 用15%多菌灵:盐酸:0.1%平平加:水,按1:5:0.5:500的比例配制后常温下浸种1h,捞出冲洗后再浸到冷水中3h后,催芽播种。播前重病地或苗床地要进行药剂处理,每m2苗床用50%多菌灵8g处理畦面;用多菌灵或苯莱特或重茬剂:水(1:100)的比例配成药土施于定植穴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用多菌灵、施保功、重茬剂、双效灵、瓜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疼痛科医师面试题及答案2025
- 绕组线漆包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糖果成型工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真题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北孝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上海学位英语真题及答案
- 印花电脑分色工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服装材料科学试卷及答案
- 农发行齐齐哈尔市克山县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反无人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如何提升科室医疗安全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基础政策解读与医保报销比例调整试题
-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中医学专业教案》
- 中级货币鉴定师资格考试题(附答案)
- DB32T 5018-2025专业戒毒大队建设与工作规范
- 基于用户行为的精准推送策略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16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业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60题)
- 老人骨折术前护理
- 压裂返排液的深度处理及再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