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构建“仁爱、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校园的几点思考这里我要谈谈关于构建“仁爱、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校园的一些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建设“仁爱、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校园呢?随着发展开放的不断深入,物质愈来愈丰富,随之社会缺乏仁爱,缺乏诚信,缺乏同情心亦愈来愈严重;党的十七大即时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建设“仁爱、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校园就尤为重要了。那么怎样才能建成一个“仁爱、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校园呢?首先要理解“仁爱、和谐”的内涵和意义。先说说“仁爱”。论语中关于“仁”的释义是“仁者爱人”,主要内涵有亲亲之爱,忠恕之道,侧隐之心三个层面。所谓亲亲之爱,是指首先爱自己至亲的人,接着再向外逐步延展,爱同家族的人,爱同乡的人,爱自已的国人,乃至爱天下所有的人。这种亲亲之爱还从爱人直至发展到爱禽兽鱼虫,爱草木花果,爱一切生命,及至爱世间自然万物。所谓忠恕之道,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忠”,即“已欲立则立人,已欲达则达人”,二是“恕”,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是从正反两面论及仁爱,“忠”是从正面教诲,“立人,达人”是“仁爱”,“恕”是反面告诫人,“已勿欲施于人”不是仁爱。所谓恻隐之心,是对别人的不幸寄予同情之心。恻隐之心是仁爱之端,有道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有恻隐之心是仁爱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所以,拥有博爱,拥有宽广的心胸,拥有换位思考的处事方法,拥有同情心,也就拥有“仁爱”了。再说说“和谐”。其实“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里所说的“和谐”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即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而不是指事物的完全统一。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就是说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简单来说,“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的共生关系,就像我们的身体是由血、肉、骨头等构成的一个整体,是1+1大于2的关系;“同而不和”是简单的相加关系,水加上水还是水,1+1还是1,没有提高和促进的因素在里面。在解决了“仁爱、和谐”的内涵和意义后,就剩下怎样做才能构建成“仁爱、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校园的问题了。首先,要树立“仁爱、和谐”的教育目的观。教育必须使新一代国民胸有仁爱之心,具有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在个人与自我方面,必须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正如蔡元培老先生所说:“教育者,善成人格之事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要培养人理性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意识和能力、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培养人有仁爱之心,怜悯之情,培养人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这一关系的能力和态度,逐步建立起以责任、公正、正义、诚信、合作、奉献为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即,建设“仁爱、和谐”的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呼唤和追求。这一教育观要深入到每一位教育者的内心深处。其次,学校的管理者需要有建设“仁爱、和谐”的校园的工作意识。管理者要合理地处理学校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在由校长、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 中,学校管理者必须通过理性、民主的决策、管理,营造学校内部和谐、团结、充满仁爱、积极向上的氛围。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办学思想上下功夫,要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干部,要任人唯贤,率先垂范,容人容事,淡化权力意识,实施集中领导、分层管理,权责到人的管理方法。学校各处室负责人要根据各自的分工,从不同侧面入手,以教师发展为本,全面、发展、辩证地看待教师,承认教师的客观差异并能公平调控差异。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再次,教师与教师之间要相互关爱,换位思考,和谐相处。同一学科教师要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打破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改变自己的单一的知识结构,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渴求进步的莘莘学子的前途命运,从而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第四,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形成“仁爱、和谐”的关系。“仁爱、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仁爱、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校园中的最为重要的一环。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交流合作的关系。教师要把教育过程当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应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学校里人人都树立了“仁爱、和谐”的教育观,管理者有了构建“仁爱、和谐”的校园的管理意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关爱、相互体谅关系融洽了,“仁爱、和谐”的校园氛围也就形成了。这种氛围一旦形成,无论是领导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还是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少了抱怨,多了理解;少了算计,多了宽广;少了分歧,多了团结;少了推脱,多了承担;少了退缩,多了拼搏!那时的校园将处处拥有阳光,处处充满欢笑,处处彰显活力!于此,“仁爱、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校园也就以其积极、昂扬的姿态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以人为本,建设“仁爱、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校园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建平中学的优良传统,更是现阶段建平中学必须的选择。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大家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2959-2025轴承钢锻制棒材、环件及毛坯
- 中国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无水氟化氢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东风汽车毕业实习报告
- 2025年中国润滑油消泡剂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商用生态清洁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泥浆泵缸套密封圈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上海市人民医院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术式选择考核
- 天津市人民医院植入物管理专项考核
- 北京市人民医院肿瘤生物标志物解读考核
- 《锂离子电池存储使用安全规范》
-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 集装箱运输完整版本
- 《气动电动执行器》课件
- 【MOOC】电路分析AⅡ-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鲁迅《伤逝》原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课件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课件(共36张课件)
- 甲状腺消融手术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三年级上册PEP英语教学课件:含视频音频U3-第1课时-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