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样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撒气(s) 姊妹(z) 怒发冲冠(gun) 请君入瓮(wng)B甲胄(zhu) 谶语(chn) 开门揖盗(y) 用舍行藏(cng)C曲笔(q) 襁褓(qing) 铄石流金(shu) 居室逼仄(zh)D韬略(to) 泥泞(nng) 厚此薄彼(bo) 朔风砭骨(bin)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穿过时空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文昌阁里众人膜拜、香火缭绕的场景,仿佛听到了莘莘学子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仿佛体会到了举人们金榜题名的喜悦。B启明星点缀在天边,月亮的清辉倾泻而下,在水中放射出神秘的光芒,河水仿佛化作降自天界的甘露,可净化人间的一切污秽和不祥。C如果没有人去惊动一座山,不在山中开凿路径架设缆车,而是任由它生长,它必定会往野性、蓬勃的方向去,成为大地上突兀而起的一块坚硬骨节。D夜阑人静,萤火虫在月色下闪烁着幽幽的微光,在儿子轻微的酣声中,这个纯朴的农家女人一针一线地编织着这件承载着母爱的毛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纵观当下国内众多谍战题材作品,信仰被抽象成一个特征,信仰什么、为什么信仰都不再重要,浓墨重彩渲染的是由执著信仰而产生的力量。B形形色色的“赠品经济”让商家绞尽了脑汁:虽说同是变相让利,可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只有棋高一着,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C民众对司法的一些负面情绪,固然跟司法腐败有莫大关系,但确实也有部分无良媒体,从非专业角度对案件进行了情绪化炒作,导致负面消息甚嚣尘上。D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联合国官员表示,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政府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 B人们习惯用百度、雅虎等搜索引擎代替传统工具书的当下,十年一修的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却完成了“四个月卖了7万套”的惊人销售数字。C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实施,该标准对食品过度包装做出了强制性规定,这使有关部门遏制过度包装有了一把尚方宝剑。D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健全,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碑碣、遗址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5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全球共识性的选择,将改变每一个企业、机关、家庭、个人的生产、工作、消费和生活的方式。然而,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与发达国家有显著的不同。发达国家早已走过了工业化阶段,正在朝着全面信息化的方向前进。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且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这使得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更为复杂,不能照搬西方提出的发展模式。 6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调查数据并归纳出四个结论。要求分析正确,语言简明、准确。(4分)南方某网站发起“你担心西南大旱有何影响”的调查,问卷共列出9个选项,网友只能就其中自己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投票。共有60000余名网友参与了此项活动,调查结果如下:序号问 题 项关注度(%)1南方和北方是否会同旱?21.52粮价上涨是否虚惊一场?173城市用水是否会实行限额供给制?154西南水电供应骤减、煤价上扬,电价是否会上涨?12.65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是否风景依旧?10.66水利建设待启,水利概念股是否会受到热捧?8.47鲜花受旱,世博、亚运用花是否会受到影响?6.38茅台酒、普洱茶的生产是否会遭受影响,导致价格上涨?4.19其他4.5 (1) (2) (3) (4) 7根据情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父亲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70字)(5分)我打电话给水站要求送桶装水。过了好一会儿,师傅才气喘吁吁地把水送到,原来电梯停电了,他是爬了十八层楼梯上来的。因为还得给别家送水,师傅顾不上休息,提着空桶就出门。我正准备随手把门关上,父亲忙拦住我,扶着门对楼道上的师傅说了声“再见”,直到他拐过楼梯口,才轻轻地把门关上。“干吗不把门关上,大冷天的,您站在门口小心冻病了。”我说。父亲淡淡地回答:“”我终于明白,温暖人心的往往正是细微处显示的一份善良。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1题。(12分)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简单地说,外在动机,例如金钱或物质奖励,会降低一个人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度理由效应的解释是,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而减少了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的因素,而削弱了本来存在的内部动机。有关过度理由效应最早的一个例子来自于心理学家马克兰博等人1973年对一群35 岁大的孩子的实验。一组孩子只要用毡头笔画画,就会得到一条“干得棒”的缎带;另外一组孩子会不定时地收到同样的奖励;第三组孩子则不给奖。所有的孩子都用同样的画笔画画,而且绘画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活动。这之后,研究人员让所有这些孩子都再进行自由游戏的阶段,结果发现,之前每次画画都会得到奖励的孩子明显比其他人使用毡头笔画画的几率要小。研究者因此认为,期望的奖励会损害人们之前对一些很有意思的活动的内部动机。在兰博等人1976年的另外一个数学游戏实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对于过度理由效应,心理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认知评价理论认为,那些有形奖励,比如说金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控制力和强迫的源泉,它们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决定感,从而削弱人们的内部动机。而那些不定时出现的奖励并不会强迫人们完成某种任务,所以很难被视为一种控制力,也就不太可能削弱内部的动机。此外,无形的精神奖励,例如褒扬,会提升人们的自我决定感,并让人们感觉自己很有能力,因此提升人们的内在动机。过度理由效应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从一个侧面挑战了心理学理论中一直被公认的“强化原则”奖励可以提升行为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此人们认识到物质奖励并非是万能的,而精神鼓励在促进儿童正确行为的塑造上却略胜一筹。不仅是对于儿童,心理学家伍德黛西在1999年前后进行的一系列研究综述显示,物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消解同样也发生在成人身上,特别是在不管任务做的是好是坏都有奖励的情况下。而精神上的激励,比如口头的表扬和非期望中的不固定奖励则不会降低内部动机,鼓励甚至还会提高内部动机。不过有的研究也显示,对于表现优异者和枯燥乏味的任务的物质奖励也会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8下面各句说法符合“过度理由效应”的一项是A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强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B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弱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C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强化或弱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D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基本不会影响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9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对待奖励会不会削弱内部动机的问题上,认知评价理论同意“强化原则”的观点而否定过度理由效应的说法。 B黛西进行的系列研究不同于兰博等人的数学游戏实验的地方,在于关注了“过度理由效应”在成人身上的表现。 C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它引导教育工作者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精神鼓励方面。 D有研究表明,当人们在完成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时,适当地给予物质奖励也能够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10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内部动机”这一概念。(3分) 11在美国,很多学校采取读一本书发一个奖品的办法鼓励孩子们读书,请结合本文内容,对这一做法作简单评价。(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胡安发现了一条绳索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很软。”他想。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棵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我的绳索。”他回答道。 (本文有删改)12分析文中画线语句表现了胡安怎样的心理。(3分) 13文中插入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分) 14小说末两段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有什么好处?(4分) 15在现实世界中显然没有“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但在小说中,这条绳索却给人以真实感,为什么?(4分) 16小说中的绳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可作多元解读。你如何理解文中绳索的象征意义?试加以探究。(不少于80字)(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裴)仁基少骁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弊,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以为河东郡公。其子行俨,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悉众诣偃师,求决战。密与诸将计。仁基曰:“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世充却还,我且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兵法所谓彼出我归,彼归我出,数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我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无路。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 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仁基苦争不得。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败。仁基为世充所虏。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行俨每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颇加猜防。仁基知之,甚不自安,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谋,令陈谦于上食之际,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事定,然后辅越王侗。事临发,将军张童儿告之,俱为世充所杀。 (节选自北史裴仁基传)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便弓马 便:擅长。B超拜护军 超:越级提升。C简精兵三万 简:挑选。D以逼东都 逼:逼迫。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以其众归密 忧其智之所不能B王世充以东都食尽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C所得军资 纵一苇之所如D我且按甲 彼且恶乎待哉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仁基为激励士气,把军用物资分赏给部下,却遭萧怀静制止,这使两人的矛盾激化,并最终导致后者被杀,裴仁基本人叛变。B面对王世充的进攻,裴仁基和李密在战术上各有己见,但单雄信等将领支持李密,坚决反对裴仁基的主张,结果因轻敌冒进带来大败。C裴仁基父子在战败被俘后,凭借自身的骁勇善战,依然享有很高的名望,但由于得不到王世充的真正信任,便企图劫持王世充而效力于越王。D根据文本,可以看出裴仁基性格的多面性:他遇事会“苦谏”“苦争”,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也会因他人的猜忌而采取极端手段。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世 充 以 仁 基 父 子 并 骁 勇 深 礼 之 以 兄 女 妻 行 俨 及 僭 尊 号 署 仁 基 为 礼 部 尚 书 行 俨 为 左 辅 大 将 军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谅反,仁基苦谏见囚。(3分) (2)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度大庾岭(清)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注】大庾岭: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交界处。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徂:消逝。22写出颈联中“鸿雁”和“鹧鸪”的寓意。(2分)(1)鸿雁: (2)鹧鸪: 23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4(1)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战国策中的“苟无民,何以有君”思想相通的一句。(1分) (2)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为了践行这一思想,有若希望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不韦迁蜀,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司马迁报任安书)(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3)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4)小楼昨夜又东风, 。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5)天行健,君子以 。地势坤,君子以 。(周易)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闻一多先生用诗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色彩的感悟:“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色彩文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色彩基调,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色彩爱好,一段经历有一段经历的色彩印记请以“色彩的语言”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B 2D 3D 4A5(3分)从国情出发,中国要走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答出“从国情出发”给1分,答出“中国要走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给2分。如答“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不能照搬西方”给2分。6(4分)示例: (1)担心旱情发展是网民强烈的心声。(2)面对旱情,民生问题(水、电、粮等)最牵动老百姓的心。 (3)对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的关注折射了旅游在当今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4)环境问题关系家事国事天下事。 每点1分。不作分析,照搬材料不给分;分析不合理不给分;语言累赘、不流畅,扣1分。7(5分)示例:别人为了给我们送水爬了十八层楼,他前脚离开,我们立马砰的一声把门关上,带给他的只会是寒心。只要晚几秒关上门,别人的感觉就会不同。写出“晚关门”的理由且理由恰当给3分;语言得体给1分,表达流畅给1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12分)8B 9A10(3分)指人从事活动时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写出“从事活动”给1分,写出“活动本身”给1分,写出“享受和满足感”(或“兴趣”)给1分。意思接近酌情给分。11(3分)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到奖品上。在短时期内,它有可能促进孩子的阅读兴趣,但从长远看,却有可能降低孩子阅读的内部动机。写出“短期效应”(或写“对于表现优异的孩子也会提高内部动机”)给1分,写出长远结果给2分。(二)(20分)12(3分)表现了胡安谨慎胆怯,但又克制不住好奇的心理。写出“谨慎胆怯”(答“犹豫恐惧”也可)给2分,写出“克制不住好奇”给1分。13(3分)进一步表现胡安喜爱幻想的性格;为胡安决定爬上绳索的行为提供动因;使情节具有起伏,摇曳多姿。写出一点给1分。14(4分)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有真切感;故意隐藏胡安的心理等叙述内容,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写出一点给2分。15(4分)描写绳索的细节是真实的,比如绳索从空中垂下来的样子,胡安爬绳索的过程等都真实可信;“胡安发现了一条绳索”这一故事所表现的心理具有真实性,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写出一点给2分。16(6分)示例: 象征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梦想世界。象征与成人世界相对的儿童世界象征在现实中逐渐消逝的传统文化。象征人们向往的某种奇迹。(分析略)观点合理、明确给2分,能联系文本作分析给3分,语言表达流畅给1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18分)17D 18D 19B20(3分)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21(6分)(1)(3分)(汉王)谅谋反,裴仁基竭力劝谏却被囚禁。译出大意给1分,“反”译为“谋反”给1分,“见囚”译为“被囚禁”给1分。(2)(3分)萧怀静又暗中抓住裴仁基的把柄,想要上奏章揭发。“阴”译为“暗中”给1分,“长短”译为“把柄”(或“短处”)给1分,“奏劾”译为“上奏章揭发”(或“上奏弹劾”)给1分。(二)(6分)22(2分)(1)(1分)书信,比喻乡音。写出“书信”或“乡音”均给1分。(2)(1分)喻指思乡。写出“思乡之情”也给1分。23(4分)运用直抒胸臆、寓情于景的手法。感慨事业功名都随岁月流逝,表达了思乡伤怀之情。 写出表现手法给2分,写出表达的情感给2分。(三)(4分)24(4分)(1)(1分)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写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也给1分。(2)(3分)以民为本的思想。 施行“彻”制,减轻赋税。前一问给1分,后一问给2分。(四)(6分)25(1)世传吕览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5)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每小题2分,有错别字不给分。四、作文(60分)26(60分) 略。1B A撒(s)气 撒(s)播 怒发冲冠(un) 冠(un)名权 请君入瓮(wn)B谶(chn)语: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C曲(q)高和寡 襁(qin,统读字)褓 居室逼仄(z) 铄(shu)石流金(流金铄石):能使金石熔化,比喻天气极热。D厚此薄(b,看不起,轻视,慢待)彼2D A膜拜 莘莘学子 金榜题名 B点缀 倾泻C蓬勃 骨节 D夜阑人静 闪烁 鼾声3D A【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B【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比喻为人做事像变戏法一样,各有各的巧妙之处。C【甚嚣尘上】楚国跟晋国作战,楚王登车窥探敌情,对侍臣说:“甚嚣,且尘上矣。”意思是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后来用“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D【大音希声】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曰:“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於无矣。”意谓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4A B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修改:在当下,完成了销售。C不合逻辑(强制性规定的是食品包装)。修改:该标准对食品包装做出了强制性规定D搭配不当,成分残缺。修改: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不健全,措施不到位,一些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碑碣、遗址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5从国情出发,中国要走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答出“从国情出发”给1分,答出“中国要走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给2分。如答“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不能照搬西方”给2分。)6示例:担心旱情发展是网民强烈的心声。面对旱情,民生问题(水、电、粮等)最牵动老百姓的心。对玉龙雪山、丽江古城的关注折射了旅游在当今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环境问题关系家事国事天下事。(每点1分。不作分析,照搬材料不给分;分析不合理不给分;语言累赘、不流畅,扣1分。)7示例:别人为了给我们送水爬了十八层楼,他前脚离开,我们立马砰的一声把门关上,带给他的只会是寒心。只要晚几秒关上门,别人的感觉就会不同。(写出“晚关门”的理由且理由恰当给3分;语言得体给1分,表达流畅给1分。)8B 判断依据: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度理由效应的解释是,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而减少了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的因素,而削弱了本来存在的内部动机。(本选项的设置采用的是“演绎推理法”。)9A 判断依据:认知评价理论认为,那些有形奖励,比如说金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控制力和强迫的源泉,它们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决定感,从而削弱人们的内部动机。 过度理由效应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从一个侧面挑战了心理学理论中一直被公认的“强化原则”奖励可以提升行为发生的概率。10指人从事活动时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写出“从事活动”给1分,写出“活动本身”给1分,写出“享受和满足感”给1分。意思接近酌情给分。)11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到奖品上。在短时期内,它有可能促进孩子的阅读兴趣,但从长远看,却有可能降低孩子阅读的内部动机。(写出“短期效应”给1分,写出长远结果给2分。)12表现了胡安谨慎胆怯,但又克制不住好奇的心理。(写出“谨慎胆怯”给2分,写出“克制不住好奇”给1分。)13进一步表现胡安喜爱幻想的性格;为胡安决定爬上绳索的行为提供动因;使情节具有起伏,摇曳多姿。(写出一点给1分。)14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有真切感;故意隐藏胡安的心理等叙述内容,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写出一点给2分。)15描写绳索的细节是真实的,比如绳索从空中垂下来的样子,胡安爬绳索的过程等都真实可信;“胡安发现了一条绳索”这一故事所表现的心理具有真实性,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写出一点给2分。)16示例:象征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梦想世界。象征与成人世界相对的儿童世界象征在现实中逐渐消逝的传统文化。象征人们向往的某种奇迹。(分析略)(观点合理、明确给2分,能联系文本作分析给3分,语言表达流畅给1分。)17D 逼:逼近18D A代词,代“裴仁基”,自己的 | 代词,代“人类”,自己的B介词,因,因为 | 介词,因,因为C助词,所+动词结构 | 助词,所+动词结构D副词,姑且,暂且 | 副词,将要19B “单雄信等将领支持李密,坚决反对裴仁基的主张”错误。(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20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21(汉王)谅谋反,裴仁基竭力劝谏却被囚禁。(译出大意给1分,“反”译为“谋反”给1分,“见囚”译为“被囚禁”给1分。)萧怀静又暗中抓住裴仁基的把柄,想要上奏章揭发。(“阴”译为“暗中”给1分,“长短”译为“把柄”给1分,“奏劾”译为“上奏章揭发”(或“上奏弹劾”)给1分。)22书信,比喻乡音。(写出“书信”或“乡音”均给1分。)喻指思乡。(写出“思乡之情”也给1分。)23运用直抒胸臆、寓情于景的手法。感慨事业功名都随岁月流逝,表达了思乡伤怀之情。 (写出表现手法给2分,写出表达的情感给2分。)24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写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也给1分。)以民为本的思想。施行“彻”制,减轻赋税。(前一问给1分,后一问给2分。)【原文】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1)?”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注释】(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译文】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民本思想和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本博客补充)25世传吕览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每小题2分,有错别字不给分。)【文言文参考译文】裴仁基少年骁勇,善于骑马射箭。平陈之战,凭借亲卫兵的身份跟随出征,首先攻破敌人的阵地,授予仪同之职,赏赐织物一千段。凭借本官兼任汉王杨谅幕府的亲信。杨谅反叛,裴仁基苦苦劝谏而被囚禁。杨谅失败,破格任命为护军。李密据守洛口,皇帝命令裴仁基担任河南道讨捕大使,据守武牢抗拒李密。裴仁基看到大敌当前,士兵疲劳,所得到的军用物质,当即就赏赐给将士。监军御史萧怀静阻止他这样做,大家都对萧怀静心怀愤怒。萧怀静又暗中抓住裴仁基的把柄,想要上奏章揭发。裴仁基害怕了,杀死萧怀静,带领部队归附了李密,李密让他做了河东郡公。他的儿子叫裴行俨,英勇善战,李密又让裴行俨做了绛郡公,对他们非常信任亲昵。王世充因为东都的粮食吃完了,率领全部人马抵达偃师,寻求决战。李密和将领商量对策。裴仁基说:“王世充把全部精锐部队都带来了,洛阳一定空虚,可以分派军队守住各重要通道,让他无法东进;我们挑选三万精兵,沿着黄河西进,逼近洛阳。王世充退回,我们就按兵不动。王世充再次进军,我们就又逼近洛阳。这样,我们有充足的体力,可敌方则疲于奔命。兵法上所说的对方出战我退回,对方退回我出战,多次挑战使敌人疲劳,多次使用这种策略就迷惑了敌人。”李密说:“裴公知其一,不知其二。洛阳的军队有三方面难以抵挡:器械精良是其一,为了决战而来是其二,粮食吃完而战是其三。我方按兵不动蓄积力量而寻求敌人的弱点,对方求战而找不到机会,想走又无退路,不超过十天,王世充的人头可以悬挂在我的军旗之下。”单雄信等各路将领轻视王世充,都请求出战。裴仁基苦苦劝阻不住。李密难以违抗各路将领的请求,出战,结果大败。裴仁基被王世充俘虏。王世充因为裴仁基父子都勇猛无比,对他们很礼敬,将侄女嫁给裴行俨做妻子。等到王世充伪称帝号,任命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裴行俨每次出战,所向披靡,号称万人敌。王世充害怕他的威名,对他多有猜忌防范。裴仁基知道了这种情况,内心忐忑不安,于是同王世充任命的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人密谋,让陈谦在送食物的时候,持匕首劫持王世充,裴行俨带兵去接应,事情成功后,再去辅助越王杨侗。事情即将发生,将军张童儿告发了他们,他们全部被王世充杀害。【亲卫】官名。皇帝的侍卫。隋始置,与勋卫、翊卫并称三卫。唐宋因之,并置亲卫之府。明以后不设。【陷阵】攻入敌人的营垒或阵地。【仪同三司】散官名。三司即三公。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东汉殇帝延平元年,邓隲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此始。魏晋以后,将军之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北周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隋文帝时为散官,唐、宋、元因之,明废。【本官】原任官职。相对于后之兼职而言。【超拜】超级升授官职。【委昵】亲近。【洛下】指洛阳城。【却还】退回。【上食】献食。【古代诗歌鉴赏材料】度大庾岭 (清)朱彝尊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顺治十三年(1656),广东高要县知县杨雍建聘朱彝尊教授其子,故朱氏有岭南之游。此诗写于入粤途中经大庾岭时。大庾岭在江西大庾县境内,南接广东南雄县,是由江西入广东的要冲。相传唐代张九龄曾派人在此开凿道路,广种梅树,故大庾岭也称梅岭。岭上有关卡,称为“梅卡”,所以首联即说雄关直上,高耸入云,驿路两旁梅花依然,而岁月流逝。“岭云孤”非但直说眼前景象,而且极言山岭巍峨,雄关高峻;“岁月徂”则逗出时间匆遽、岁月易逝的感叹。这两句的写景一为纵向,一为横向,而将时间与空间交结成文,造成一种雄阔苍凉的基调,并引出吊古伤今之思。“丞相”就是指张九龄,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开凿之功,所以在大庾岭云封寺前建有张文献祠。“越王”指南越王赵佗,其都城在广州府城西二十七里。这两句缅怀前人,出句为眼前景象,是实写;对句为想象之辞,是虚写。“寂寞”“荒芜”,都说明古代遗迹已寥落荒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无人问津。颈联写自然景象,也紧扣大庾岭的地理位置。古时传说鸿雁飞到大庾岭就折回,不再往南,唐代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就有“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的句子。所以诗人说自古以来这里就没有鸿雁来临;又据南越志说,鹧鸪不管向哪个方向飞,起飞时总是向南的。过了大庾岭就进入了广东地界,是鹧鸪出没的地方。中二联的吊古与写景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却逗出了思乡伤怀的感情。所以最后一联说;不堪忍受再去伫立山头,遥望家乡,只见那起伏的群山、落日斜晖铺满了漫长的征途。家山已不可见,而无法抑制的乡愁却在心头油然而生了。这首诗较典型地体现了朱彝尊早期诗歌的风貌,他的七律受杜甫和明七子的影响较深,注重气象的开阔和词句的典雅,如此诗歌写景、吊古、抒怀于一炉,虽刻画乡思,却写得含而不露,颇得沉郁顿挫之致。【意象积累】1鸿雁鸿雁是一种大型候鸟,春来北国,秋去南方。作为最常用的原型意象,在古代诗文中,鸿雁的文化内涵是最丰富,最深厚的。哀鸿遍野哀鸿,即哀鸣的鸿雁,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灾民。哀鸿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音渠)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这一意义,是由这首诗引来的后起义。黄侃水龙吟秋花“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愁侣。”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这几首诗词的作者都是对战争和社会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为“哀鸿”而哀也。杜牧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虏弦”是外族人的弓箭,云外惊飞四散哀鸣的当然是汉族边地的百姓。这是“哀鸿”的哭喊。孤雁失群据说,鸿雁群栖群飞时是不鸣叫的,鸿雁鸣叫意味着失群。所以古诗文中写孤雁失群都是从鸣叫声入笔。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蒋捷虞美人:“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薛道衡出寒曲:“寒夜哀笳曲,霜天断雁声。”钱起送征雁:“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怅望遥天外,乡情满目生。”“断鸿”和“断雁”都是失群的孤雁,“征雁”也因“独”而孤,几个作者都是抓住孤雁的鸣叫声,与落日、西风、寒夜哀笳、霜天、寂静的秋空等凄清索漠的意象相组合,极写客中游子的悲切和孤伤。写孤雁的目的是托物写人。或怀人念远,或睹物思乡,或自伤孤寂。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行人断,边秋一雁声。”李颀送魏万之京:“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刘昱:“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杜甫和崔涂都写有以孤雁为题的诗。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这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飞鸣声念群,一诗之骨”。(浦起龙读杜心解)在安史之乱那动荡不安的岁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他无日不梦想骨肉团聚,亲朋重逢。诗中这孤零零的雁儿,寄予了诗人自己的影子。崔涂孤雁: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这是一首以孤雁象征诗人飘泊异乡的诗。在潇潇暮雨中,孤雁因失群而形单影只独自飞翔悲鸣,在静静的寒塘上面盘旋,欲下却又迟疑,只恐遇险。诗中把孤雁的形象刻画得唯妙唯肖,作者自比孤雁,咏物抒怀,全诗意境凄苦感人。归雁衡阳秋天,大雁南飞。飞到哪里不再继续向南呢?一说是衡阳,即现在的湖南省衡阳市,在衡山之南,故名。传说衡山有回雁峰,雁飞至此而止,不再南飞,待春而归。这是最流行的说法。如,王勃腾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柳宗元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归雁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泉州市华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招聘实验技术系列人员(4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许昌市消防救援支队招聘政府专职队员50名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宅基地买卖合同合集15篇
- 2025年湖州吴兴区医疗卫生单位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0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阜阳颍州区选调区内乡镇在编在岗教师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多式联运信息平台物流产业政策与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校园体育馆建设初步设计评估与健身运动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安康市市本级就业见习岗位(45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与审批流程临床试验数据安全报告
- 卖房协议书集锦15篇
- 《公共机构建筑机电系统调适技术导则》
- 各类质谱仪的优缺点分析 质谱仪解决方案
- 测控技术与仪器技术面试
- 三年级数学简便计算300题及答案
- 生涯发展报告
- 企业活跃度分析报告
- 管理学原理说课课件
- 关于自愿放弃缴纳社保协议书
- 梦想课程《去远方》(版)分享课程
- 2023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681题)
- 年6万吨废植物油回收利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