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的高级调节功能_第1页
脑的高级调节功能_第2页
脑的高级调节功能_第3页
脑的高级调节功能_第4页
脑的高级调节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步骤,无反射,曲腿反射,搔扒反射,无反射,曲腿反射,无反射,无反射,发生反射需要一定强度的刺激和反射弧保持完整。,排除脑对脊髓反射的干扰,破坏感受器,破坏神经中枢,一6,一9,1.脊髓的结构,白 质,灰 质,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三、脊髓的调节功能,(1)反射,(1),四、脑的高级调节功能-条件反射,记忆口诀:,沿(延)着桥的中间走,比较,功能区,下丘脑,垂体,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视觉中枢,听性 语言中枢,视性 语言中枢,运动性 语言中枢,书写中枢,脑结构,大脑、小脑、脑干、脊髓结构和功能比较,人脑的发育,巴甫洛夫在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在三方面: 1、心脏的神经功能 2、消化腺的生理机制 (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3、条件反射研究 巴甫洛夫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18491936) 俄国 生理学家 心理学家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的创始人。,这是一个_反射 食物对于狗分泌唾液是_刺激,非条件,非条件,1,此时铃声对于狗分泌唾液是_刺激,无关,2,此时,将 _刺激和_刺激多次地结合, 这个过程称为_。,无关,非条件,强化,3,此时铃声对于狗分泌唾液是_刺激,条件,4,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思考:从以上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看,你认为最关键的是哪一步?,思考:如果长期只给与铃声而不喂食物,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这说明什么?,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特点:先快后慢,凡是理解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启示:及时复习能提高记忆,减少遗忘。,启示: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记忆率保持的一般规律: (用下列器官学习,一段时间后能记住知识的百分比) 光凭口念-10%; 眼耳并用-50%; 只靠耳听-20%; 眼、耳、口结合-70%; 只用眼看-30%; 眼、耳、口、手同时并举-90%,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测试,2)沙棉绩发效厨道就东却,克服遗忘,加强复习 1及时复习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记忆就像建筑物,不要等快倒塌时再去修复;否则,那就等于重建 。 2复习多样化 多样化的复习,可使人感到新颖、容易激发智力活动,使所要复习的材料与有关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就能更牢固、更灵活地掌握。 3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连续地进行复习称为集中复习,而有一定的间隔时间的复习称为分配复习。一般来说,分配复习优于集中复习,这是因为集中复习时大脑神经过程容易产生抑制的积累,而分配复习有较多时间间隔使抑制消除,并且有利于联系的巩固。,克服遗忘,加强复习,学习程度对遗忘也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说来,学习程度越高,遗忘越少。过度学习达150,保持的效果最佳。 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学习的巩固程度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比如,学习一个材料,20遍后恰能一次正确无误地背诵,此时,称这20遍的学习程度为100,倘若再继续学习10遍,就是过度学习了,其学习程度为150。又比如,学一个材料30分钟后恰能一次正确背诵,再用15分钟进行过度学习,其学习程度为150。 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 33的学习程度,遗忘为57.3 (记忆为43.7%); 100的学习程度,遗忘为35.2 (记忆为64.8%) ; 150的学习程度,遗忘为18.1 (记忆为81.9%) 。 超过150的学习,记忆效果不再继续上升,可能是因兴趣减退或疲劳等原因。150为过度学习的限度,低于或超过这个限度,记忆的效果都将下降。,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先天性反射,后天性反射,低级中枢就能完成,需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参与才能完成,非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刺激引起,初步适应环境,大大提高了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和预见性,不会消退,会消退,*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的,大脑皮层最基本的活动是信号活动,从本质上可将条件刺激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刺激,如声、光、电、味、食物、敌害的形象等刺激,称为第一信号;另一类是抽象刺激,即语言、文字,称为第二信号。,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辨析: 请说出下列成语属于何种反射?如是条件反射,则说明是由第一还是第二信号系统引起的? 打草惊蛇 望梅止渴,(谈梅止渴),小结: 3.脑的高级调节功能-条件反射 (1)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由大脑、小脑、脑干(间脑、中脑、脑桥、延髓)组成。 (2)非条件反射 概念: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 意义:使人和动物能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生存和种系生存有重要意义。 (3)条件反射 概念: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是脑的一项高级调节功能。 形成机理: 基础: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形成的。 条件:将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过程:经过多次强化,无关刺激可变成条件刺激而形成条件反射。 人和动物条件反射的区别 动物只能对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可以对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都能建立条件反射。 意义:使人和动物扩大了机体的适应范围,有更大的预见性和灵活性,更精确和完善地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内分泌调节,短时记忆的容量 72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