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索月球奥秘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方案作 者:刘翠红单 位:舞钢市实验初中 时 间:2012年11月26探索月球奥秘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方案准备阶段:一、明确四组内容:赏月、诵月、问月、奔月1、赏月小组:搜集有关月亮的图片,并能做到用优美语言进行描述。2、诵月小组:a、搜集有关月亮的民间故事、传说,能做到口头讲述。并说说如何以故事的方式解释自然现象,反映良好愿望的。 b、搜集有关月亮的古代诗词,并记诵带“月”字的经典诗句;背诵自已喜欢的3首。搜集带“月”字成语。 C、搜集关于月亮的灯谜、对联的资料,供同学们猜,欣赏佳对并创作佳对。3、问月小组:搜集有关月亮的知识,以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为线索,把有关知识串起来,再以话剧的形式展演。4、奔月小组:搜集各国奔月材料,尤其是中国的嫦娥计划。二、学生根据自己兴趣或能力自由报名其中一组,并自主推选一名负责人兼主持人。三、学生上图书馆、书店查寻资料,了解图书馆、书店,学会查找书籍;计算机课上网查寻,学会并熟练网上查寻;请教地理、物理、历史等各科老师;各组通过合作讨论,对搜集的材料进行筛选、整理。时间安排:整个活动约两周完成。四、各组材料互通教师提供有关网址:如月亮网站:五、汇报形式:1、展示图片,谈感受2、讲故事、诉愿望3、赏话剧、明知识4、词语接龙5、诗朗诵6、联合对抗7、挑战8、手抄报六、布置教室1、装饰黑板2、教室后墙张贴各组制作的手抄报。课堂活动导入:主持人刘杨:你给了人们多少温柔的遐想,多少甜蜜的回忆;多少文人骚客因你而灵感迸发,多少科学巨人因你而激情永远。月亮呀,月亮,你的美丽、你的神秘、你的清纯、你的诗情画意,永远是我们读不完的话题。今天,我们七年五班就将揭开你这张迷人的面纱,你看,我们来了第一组跑上一、赏月主持人贾钰静:时而是一轮圆月,像一盏明灯,高悬在深邃的天幕;时而是一弯新月,像一朵梨花,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圆是弯都各具风韵,都令人动容。让我们先欣赏一下月的容颜吧!1、本组同学用多媒体一一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并用优美的语言对它进行描述2、请本组外同学谈看后感受。 主持人刘杨:残月如弓,新月如眉,满月如镜。让我们感叹不已,更让历代迁客骚人为之倾倒,无不吟诗作赋对月抒怀,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千古绝唱。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你还知道其他的吗?有请第二组二、诵月1、“诵古代诗词”配乐朗诵春江花月夜并配上精美的插图。苏轼的水调歌头.余光中的月之故乡2、主持人刘欣:月的诗词数不胜数,月的成语也毫不逊色,下面我们来个含月的成语接龙比赛怎么样?全员参与、接不下去的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月知识补充。 3、主持人刘欣:皎洁的月亮曾引起多少孩子的幻想,那嫦娥姑娘更是孩提时夏夜下萦绕在耳边的神奇传说,下面请大家一起聊聊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吧。一边用多媒体出示嫦娥奔月图,一边请小组一名成员说说“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传说。请同学讨论:为什么这个故事能流传至今、久盛不衰呢?(赞美嫦娥、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表达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不懈探索)请其他同学聊聊外国的的神话传说。B、月亮女神女神的时候,夜晚就要点燃橡木火把, 月亮女神阿蒂米斯(Artemis)非常喜欢橡树,狩猎时一直带着她的橡树木杖。人们又把她奉为橡树女神。在古希腊,人们祭祀月亮成供奉甜饼并点燃蜡烛,最后演变成为了庆祝孩子生日的方式晚上在蛋糕上插蜡烛,吹灭并许愿,月亮女神会保佑愿望能够实现。直到今天,人们依然用这种方式庆祝生日 4、主持人刘欣:月亮以其皎洁的光辉、娟秀的姿影博得了人们的多少赞赏,有谁说得清楚呢!历代文人墨客给月亮起了许多美妙而动听的芳名,你知道几个呢一个同学找另一个同学挑战,两人轮流说出月亮的别名,并说出出处。直到一方说不出来。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 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 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 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 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 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 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 顾兔(阳鸟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 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玉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5、两人的对抗让我们心潮澎湃,跃跃欲试。下面让我们全体参与,联合对抗吧!联合对抗 :同学联合出谜语考该组同学,思考时间30秒。(仅限字谜)“明天日全食”,打一字。(“月”)“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花好月圆”)“僧敲月下门”,打外国地名。(“关岛”)“二月平”,打一字。(“朋”)“月与星相依,日和月共存”,打一字(“腥”)“一对明月毫不残,落在山下左右站”,打一字(“崩”)主持人刘扬:美丽的月亮,始终以她奇幻的气息,吸引人们去探索她的神奇。瞧苏轼来了第三组 上场三、问月苏轼刘艺祺月亮孙琪峰苏轼问月 话剧苏轼:(摇头晃脑朗诵自己的词水调歌头出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自言自语,徘徊)月亮呀月亮,你能解开我心中的迷惑吗?月亮:我来了,我被你的痴心感动,奏请玉帝,下凡帮你解谜。苏轼:(惊讶又高兴)啊,太好了!请你告诉我“明月几时有?”月亮:(故作深沉)对于我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我追问了很多人,我爷爷的爷爷告诉我,我可能是从地球的赤道附近分裂出去的,太平洋是伤疤,我肯定比地球小,是地球的孩子。也可能是一个小天体和原始的地球碰撞,致使地球飞出物与那个小天体结合形成了我苏轼:看来你的身世至今不明,我还得探索下去。那你能告诉我“明月”有多明吗?月亮:其实我本身并不发光,只是因为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从天文学角度来说,我的反照率只有0.07,换句话说,它只反射了照射到它上面的太阳光的7%。与太阳亮度相比,我的平均亮度只有太阳的1/465000。苏轼:非常感谢再麻烦你告诉我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因为我本身不发光,要靠太阳光反射。也因为我绕地球转动,太阳照我的光和你们看我的的视线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总是改变。苏轼:我一直以为你那里也是“琼楼玉宇”,也有我们人类对吗?月亮:(摆手)不对不对。苏轼:(疑惑)那我们看到的“树”呀“人”呀是什么?月亮:(得意)你们人类用肉眼所见的“树”呀“人”呀实际上是我的广阔平原,你们地球人称之为月海。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这个名不副实的名称保留下来。苏轼:一直以来我认为你那里是“高处不胜寒”,是这样吗?你离我们有多远?月亮:我绕着地球公转,有时近有时远。最近时约36万公里,最远时约40万公里,平均距离约为3844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走10圈。苏轼:哦,你那里很冷吗?月亮:由于我上面没有大气,再加上我表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我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这些数值,只表示我表面的温度。(画外音)苏轼,回家吃饭了。苏轼:(招手)谢谢,我妈喊我吃饭了,我要乘风而去了。(一溜烟跑了)(月亮尴尬的站在那里,许久才离去)主持人刘杨:大诗人苏轼都想乘风而去,你知道都有谁实现了去月球的梦想了吗?“知道知道”第四小组跑上四、奔月先说古代的。嫦娥。那是神话,神话传说,现代有人真的去了月球,你知道是谁吗?刚学过月亮的足迹,阿姆斯特朗呀。主持人霍钧儒:那是美国的,刚学过谁都清楚,有同学知道我国的登月计划吗一位同学简单说“嫦娥计划”,用多媒体出示图表列出登月飞船发射时间、地点、搭载人员。号发射时间返回时间发射地点乘组神舟一号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人飞船神舟二号2001年1月10日1时0分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无人飞船神舟三号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2002年4月1日16时54分搭载模拟人神舟四号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搭载模拟人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杨利伟神舟六号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2005年10月17日4时32分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八号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搭载模拟人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2012年6月29日10时07分景海鹏、刘旺、刘洋结束语主持人刘杨:月的故事引人入胜,月的情愫丰富多姿,月的文化博大精深。月亮照着你,照着我,思维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让创新和想象为你的作文插上飞翔的翅膀吧。用多媒体出示作文题目:作业: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文题1: 围绕“月球”这一话题,展开想像,写一篇文章。文题2:我在月球上的一天五、师总结评奖、颁奖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与评价一、指导思想: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祖国大地科教兴国蓬勃发展,探索月球的奥秘综合性学习涉及到了跨学科学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相融合、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快速阅读的能力等等,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为21世纪塑造新型人才。二、指导目标(一)目标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1. 了解月球的基本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2 掌握收集和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考察1 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而不是结果2 掌握获得资料和处理问题的方法3 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提高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索奥秘的能力。(二 )重点1搜集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文、故事、对联、民间传说等;2、了解有关月球的人文现象,感受月亮文化的魅力,激发文学艺术想象力、创造力;(三)难点1. 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资料的方法。 2 学会搜集整理归纳有关“月球”的知识,懂得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达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复习目的三、指导方案1、教材分析这是一次综合性学习,旨在学习完本单元有关月球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和延伸,在本单元起一个知识整和系统化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身体动起来融入到课堂中去。最后将体会心得形成书面材料。2、教学对象简析:神秘的宇宙是孩子所向往的,但有些初一学生对月球的知识了解甚少。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少儿版的百科全书来掌握天文知识的。他们对探索月球奥秘、去图书馆、上网查资料等非常感兴趣。同时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动脑动手,会支持此项活动。3、活动设想(1)、分解课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果共享。“探索月球奥秘”总课题可分解为赏月、诵月、问月、奔月四个课题。全班同学可分为四个大组,每一组负责一个课题。保证课题研究全员全程参与。分工搜集资料后,组内交流共享,组长带领下合作学习,整理资料、讨论探究、作好笔记、写出心得,突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各组材料互通。老师要深入到每个小组作好指导工作。(2)、重视资料积累。包括个人或小组研究计划、活动方案、调查提纲、观察笔记、搜集整理文字音响图片资料、讨论记录、学习心得、手抄报、电脑设计小报、诗文朗诵表演、写作训练、研究性小论文等。四、评价(一)课堂评价:为了激励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更积极主动,老师及时地进行了总结。1、对全体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投票选出了各类获奖的名单。最佳出题奖、最佳创意奖、内容丰富奖、最佳表演奖、积极参与奖等,全班每位同学都在不同方面被给予了肯定。2、对各小组表现进行评价赏月小组图文并茂,培养了语言兴趣,给人以美的视听享受。诵月小组内容翔实,形式多样。诗朗诵、讲故事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词语接龙、挑战赛、联合对抗激发同学们的好胜心,使这项活动一直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无论主持人还是其他同学都得到了锻炼。问月小组设计巧妙,利用苏轼词中的名句带出月球奥秘,兼有艺术性和科学性,有明确的目标性和启发性,使科学性很强的探索活动与文学文化知识融合在一起。奔月小组:图表形式很直观的再现了我国的登月路,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激起了同学对科学的兴趣.(二)、活动评价1、整体来说本次活动主题渗透了课程综合化的思想,将语文学科与地理学科、物理学科等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及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中,在不同内容和多种方法的相互交叉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软装产品销售渠道合作合同范本
- 2025版专业体育赛事场馆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跨境电商仓储管理与物流配送合同
- 2025版太阳能电池板节能改造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二手房买卖合同代办与房产交易个性化定制服务合同
- 机床刀具研磨修复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木材拼接防紫外线处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家用通风电器具检验标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繁殖技术育种效果评估与优化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农药制剂冷冻干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GB 30080-2025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设计与生产规范
- 抑郁病诊断证明书
- 维克多高中英语3500词汇
- 文化自信作文800字议论文
- GB/T 28287-2012足部防护鞋防滑性测试方法
- GB/T 27677-2017铝中间合金
- GB/T 19627-2005粒度分析光子相关光谱法
- 芜湖宜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3名编外工作人员(必考题)模拟卷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齿轨卡轨车课件
- 中国监察制度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