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小衔接时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摘要:幼小衔接,一直是家长和学校所关注的话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了解家长和老师对幼小衔接的态度做了本次的调查。调查采用主要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需要学会写字,做算术题,回家需要有家庭作业,而在幼儿园中也有部分的老师会将小学的课程教给孩子,针对这一些问题给家长和老师一些建议,孩子心理的健康是幼小衔接的基础,抓好学前幼儿入学能力的准备工作,做好学前幼儿入学的物质准备,进行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培养,进行角色的演练与转变。关键词 幼小衔接;幼儿园;家长;问卷调查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平稳过渡、合理衔接,即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如果说上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那么升入小学对于孩子来说不亚于前者,这意味着孩子需要放弃以游戏为主的幼儿生活,转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如果“幼小衔接”不顺利,孩子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初入小学的儿童,普遍嫌上课时间过长、游戏活动时间太短,负担重;心理方面也会出现精神负担重、自信心不足、厌学、人际交往不良、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现象。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孩子更快的适应小学的生活呢?一、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分析 1家庭教育方面 在家长的问卷调查和交谈中发现,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不当,造成很多家长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幼儿的终身发展,甚至有的家长出于急进心理而超前训练,竟将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交过幼儿掌握。他们关注的是孩子在学校学会了写字、拼音、还是算术,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忽视了生活良好习惯的养成,致使幼儿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感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专心,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 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家庭经济日益变好,家长对子女爱护倍增,要什么有什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动手做。导致了这些孩子自理能力非常的差,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进入小学后的许多事情是需要自己动手做的,这些自理能力弱的孩子无从下手,这无疑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很大的伤害。2学校教育方面 (1)“幼” 、 “小”衔接工作的脱节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因而使得幼儿园与小学在形成和坚持各自的教育教学特点和模式上大相径庭。长期以来, “幼” “小”都忽略了两者在教育教学方面应有的区别和联系,造成了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过渡,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2)幼儿教育小学化在部分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不少的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做小动作、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这些要求用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尚有些偏颇,用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就更显荒唐。不少幼儿园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讲课时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课后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 10 遍甚至一页,还有计算、英语、常识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家还要做。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扼杀幼儿天性,与社会要求背道而驰,不符合新世纪用人的需要。二、 一起为孩子的幼小衔接做准备 1孩子心理的健康是幼小衔接的基础在幼儿园,很多孩子已经模糊的认识到自己将在一定的时间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并且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家长和老师应及时抓好学前儿童这种入学期望的心理,为他们做好一个健康的幼小衔接的心理准备。具体可以由以下几方面入手:(1)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引导幼儿观察小学生的一些在校生活情景,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让幼儿知道进入小学学习是长大的表现,是每个人成长过程所必然的经历。从思想上、情感上做好入学的准备。(2)肯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对孩子现有的学习能力的肯定,是对其未来学习能力的信任。这在无形中让孩子对自己今后的学习能力产生自信,继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3)家长要鼓励孩子独立,告诉他“长大了,马上就是小学生了” ,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很能干了,不能再自由散漫,不能依赖父母了。要让孩子有信心,向往上学,想做一个好学生。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入学后,孩子比较容易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此外,家长还要对孩子多讲关于学校和老师的一些好话,千万不能说“你不听话,进了小学,看老师怎么收拾你”之类的吓唬孩子,也不要说“暑假快玩吧,上了学就没时间玩了”这类误导的话。总之,不要让孩子惧怕上学和有心理压力。 2、抓好学前幼儿入学能力的准备工作学前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后,小学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只会在短时间内对幼儿进行入学能力的准备和培训,更多是在学习生活中边学习边培养,这对幼儿养成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障碍,因此要抓好学前孩子入学能力的培养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鞋、裤,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如:整理书包,叠被子等。(2)纠正“双 姿”养成良好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3)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4)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训练孩子早睡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并改变无节制看电视的习惯。3做好学前幼儿入学的物质准备在家里准备一个固定的地方给孩子学习,地方一定要固定,别让孩子“打游击”。准备桌椅、台灯、桌椅高度与孩子身高相配。准备书包文具,要注意简洁耐用,经济实惠。 4进行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培养新入学的儿童年龄只有 67 岁,对为什么要学习并不明确,老师应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还要用生动的实例讲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讲解时要结合孩子的理想、愿望。 5进行角色的演练与转变孩子入学,是从“玩耍的孩子”转变为一名按时完成任务的小学生。家长和老师要在孩子入学前进行角色转变的演练。如对孩子的称谓上,在家庭中称作 “孩子” ,在幼儿园称作“小朋友” ,而在学校中,老师和学生都要称呼“某某同学” ,在家庭中或幼儿园进行角色演练时,家长、老师都要和学生称呼“某某同学” ,这样来启发孩子入学后做学生的角色意识。总之,幼小衔接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一点一滴 的关注孩子,帮助孩子渡过这个转则点。参考文献:1 安红.再谈“幼小衔接”问题A.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2 韩淑萍.浅谈“幼小衔接”儿童入学适应能力培养A.山西煤炭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06(4)3 李秀,陈宝华.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大理石瓷砖批发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全国线上线下联合推广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南京大学-XX企业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项目管理合同
- 2025年物流公司员工合同4篇
- 工商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个人连带保证协议5篇
- 小学生爱国教育主题班会 课件
- 2025西安光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3-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金华市永康市统计局编制外人员招聘1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普洱澜沧县教体系统跨校选聘39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 意大利足协协议书
- 以物抵债方案(3篇)
- 秋季预防常见传染病课件
- 2025年中国商用开水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国绿色食品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2025年苏教版小学数学小升初模拟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 基于赋能理论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慢病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 公司员工特殊岗位补贴政策
- 2025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 慕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