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重点感悟.doc_第1页
曾国藩家书重点感悟.doc_第2页
曾国藩家书重点感悟.doc_第3页
曾国藩家书重点感悟.doc_第4页
曾国藩家书重点感悟.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管曾国藩是圣贤也好,民贼也罢,我没有力量来争斗,但是我的确从他那里学到了东西,这是不争的事实。 汪洋家中教训后辈,半耕半读 ,未明而起,同习劳苦,不习骄佚。 曾国藩家书 耕,代表生产基业;读,代表基本教育。一个人作为是从家庭开始的,而保持家庭兴旺的根本之路就是耕读。进则可以出仕为政,跻身读书人行列;退则躬耕垄亩,自食其力乐逍遥。这种生活典型的是农业社会的模式,但他代表着一种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躬行实践、求真务实的活力,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无限希望!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人,我时刻在观察着周围身边的人,凡是家中有读书之人,无论其家殷实或窘困,但都会有一股勃勃生气。去春时节,思及此句,遂成一联“半耕半读变乡风,全心全意报家国”,以彰显此种精神。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家书 读书人当励志,没有坚定的志向,做学问做事情都很难有所作为。这些年我在立志方面,下过狠心,受益匪浅。但就在有识方面,感觉自己的眼界心境还很窄,这方面仍需努力。就恒心方面,自己最是毫无作为,就拿戒烟来说,戒了三次都无功而返,最是让我无奈。那感觉真如文正公所说“犹婴儿断乳般难受”,是故下苦心戒之。日记,我也是间隔很久方写一次,曾于此问题嘱咐自己很久,但仍无改之,很是羞愧。此之种种,皆是无恒所致。隆冬即至,早起亦是磨练我的心志,坚定我的恒心,特此以毛润之“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自勉之。 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世便,略参些权机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实则作用万不如人,徒惹人笑,叫人怀恨,何益之有?近日,忧居猛醒,一味向平实处用心,将自家笃实的本质,还我真面,复我故有。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须将笃实发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纵人以巧诈来,我作以浑含应知,以成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而。 曾国藩家书也许是大学生们太想接触社会的缘故吧,现今的大学生好多都在抱怨真心的朋友很少,我总感觉大家主要是大家进入了一个误区,太过于追求成功,太过于在乎名利了,自然彼此心里少了一份真诚,多了一份隔膜。在大学什么样的做人做事原则大家最热衷,四个字“外圆内方”。当我听到这几个字时,我当时就很悲哀,说实话,大学的生活真的没有必要让我们这些求学的人在内保持做人的正义感、刚直感,在外则处处与人为善,那种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也许很是惬意,但是当我们在以后回忆这段时光时,当你感觉到自己竟然没有什么可回忆的人时,这就是悲哀的开始。以前我也感觉能方则方,能圆则圆,方圆人生也许是自我的一种安慰。但是这些年自己的观察与尝试,父母老师朋友的教导与交流,感觉到这个原则贻误了很多人。暑期和张叔的交流,他最主要是教我们在做人做事时,不要小看老实,不要无视厚道,这些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人成功的基石,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精神会越显得可贵。陶行知先生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生处的领导老师们,一直让我们像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学习,那种老实本分、踏实肯干的精神,正是做人的根本。这么多不谋而合,我对“诚”字感触越来越深,受益终身。 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慢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 曾国藩家书 这些年说实话一直在读经史,从来没有花很大的精力扑在正上面,高中时期,因需应付高考,在闲暇之余涉猎了些。大学迄今,整天忙于事务,学校开设的课程尚难兼顾,更何况我自定的这些学业。以前总有一种这样的感觉,自己对于中国传统经典书籍,总缺一剂猛药,胸中感觉空空,这就是为什么自己的见识为什么还是止步不前的原因。近两个月,我静下心来,心无旁骛,一心钻研曾国藩的文章家书,感觉似乎窥见了一切玄机奥妙,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些认识,更对湖湘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继而得知原来他是源于洛邑程氏之学。就是这样,虽说有些学问当时无法解读,但是当你存于心中,久而久之,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某些命题也许就是你这些问题的最好注脚。当今之世,富贵无所图,功名亦断难就,惟有自正其心,以维风俗,或可补救于万一。所谓正心者,曰厚,曰实。厚者,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存心之厚,可以少正天下浇薄之风。实者,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正天下浮伪之习。 曾国藩家书每当读到曾文正公这句话,心中总有一种清凉的感觉,给人以启迪。现如今,如老狐狸精曾国藩权术胡雪岩计谋等等之类的做人做事书籍汗牛充栋,人们总感觉他们是在官场在商场成就很大的人,都希望能从他们那里汲取点营养。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道德文章的确有很多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胡雪岩作为商场巨子,由一介布衣而富可敌国自然也有许多人生的经验。但是正是有些书上抓住了人们的这样的心理,这些书籍才层出不穷。到头来,学到了伪学问,贻误了自己,祸害了社会。树因有本方能枝繁叶茂,水因有源才会清澈明净,我们在追求某些东西时,万要抓住本源,方才能得真学问。我感觉“厚”的确是与人交往的根本,朋友之间,居心宜于正直,用情宜于厚道,少了些权机,多了些实诚,趋于平实,厚重人生。对于“实”,我感觉现在的社会,太浮躁、太虚华,巧言令色者多矣,形式主义者猖矣,这些都是人们在不自觉中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所同化,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读曾国藩的原因。近百年来,湖南人才之盛,天下无出其右者,其经世致用之学风,我一直赞赏,这就是保持了儒家原有的那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进取精神,实践着孔子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人生命题。所以我以曾国藩为切入点,逐步去了解湖湘学派,进而追根逐源。我们现在还年轻,正是我们立德的时期,必须把自己的根基打牢了。张叔曾经给我说过“学会一个道理,就去行动一个道理”不要坐而论道,读书人最爱高谈阔论,华而不实,这正是我们这些人的缺点。当我读到曾国藩家书时,英雄所见略东,我对这句再次进行了思考。暑假和我以前的朋友秉烛夜谈时,我们两个谈到这个问题时,再次达成了共鸣,。如果要把这个这里上升到哲学范畴上来说,就是王阳明的著名命题“知行合一”。正是因为一直感觉教育不被乡邻重视,对于读书无用论的纠正,才有了暑期支教的事情;正是有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骑车旅行,访查了新安县的民风人情,山里人厚道,新安县真富。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他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下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 曾国藩家书以前我总感觉自己学问德业进步很小,就是找不到原因,现在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是太贪了。看史书时,总想把几千年的东西全塞进自己的脑子里,走马观花,粗枝大叶,这样到头来没有一个值得拿得出的知识。就练书法来说,这个正对我的弊病,我时而想学颜体的厚重,时而像摹启功的娟秀,正是没有专心临摹,以至于我现在的字体是不伦不类。文正公曾说“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我一直犯着这样的毛病而不自知。在他的家书中,诸如此类的话很多,如“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