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域经济评价结果.doc_第1页
从县域经济评价结果.doc_第2页
从县域经济评价结果.doc_第3页
从县域经济评价结果.doc_第4页
从县域经济评价结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县域经济评价结果看湖北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廉剑锋 2010年是省启动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的第二年,保康、五峰、丹江口、大悟、英山、通山、鹤峰7个县市作为贫困山区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按照省委提出的“三年取得明显变化”奋斗目标,抢抓机遇,奋勇争先,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在2010年县域经济考核评价中,呈现出“五进二退”,其中保康县、鹤峰县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中进位较快,获得“2010年度湖北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的发展实绩。一、2010年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县域经济考核排位情况根据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考核办法(鄂办发200945号),通过6大类28项具体指标对全省80个县(市、区)2010年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考核评价。在2010年湖北县域经济考核中,7个奔小康试点县市出现了“五进二退”,其中保康县、鹤峰县、通山县、大悟县、丹江口市分别排第40、55、60、62、31位,分别比上年前进15、12、2、2、1位;英山县、五峰县分别排76、79位,分别比上年后退5、7位(7县市综合排位及分类指标排序情况参见表1、表2和表3)。 表1 2010年湖北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县域经济考核排位结果表2 2010年度综合指数2010年 2009年指数升降(%)丹江口市58.875 51.15215.1鹤峰县44.178 35.6124.1五峰县25.578 32.005-20.1保康县50.948 39.84527.9大悟县39.941 36.5299.3通山县40.960 38.7715.6英山县32.789 33.839-3.1 表3 2010年湖北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县域经济考核六大类指标排序情况县市名称经济总量位次人均指标位次结构指标位次速度指标位次后劲指标位次社会与环境位次201020092010200920102009201020092010200920102009丹江口市3042 2728 12 3467 6345 518 鹤峰县7277 6164 1015 3960 6866 2468 五峰县7979 7468 4228 8069 8080 6557 保康县6671 3748 3943 617 5469 2654 大悟县5648 6457 5768 6140 5660 6171 通山县6866 6770 5044 2916 5070 7345 英山县7065 6653 7571 6672 7271 4136 从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综合指数看,7个奔小康试点县市平均综合指数为41.896,比上年的38.250多3.646,上升9.5%。其中保康上升幅度最大27.9%,达到50.948,其次鹤峰24.1%,丹江口、大悟、通山分别上升15.1%、9.34%、5.6%,英山和五峰分别下降3.1%和20.1%。从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进位看,7个奔小康试点县市平均进位2.86位,其中经济总量平均进1位,人均指标平均退1.14位,结构指标平均退0.43位,速度指标平均进3.71位,后劲指标平均进2.57位,社会与环境指标平均退0.26位。二、2010年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经济发展的特点(一)发展速度加快。2010年,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高于上年增幅1.3个百分点。(二)工业贡献明显。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201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9.53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达到96.14亿元,增长35.6%,比上年增幅提高16.8个百分点。工业对GDP的贡献达到40%,比上年提高5.6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94.08亿元,比上年增长52.14%;实现利润19.14亿元,比上年增长97.22%;上缴税金10.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6%。(三)内外贸易活跃。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2010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7亿元,比上年增长26.7%,高于上年增幅5.9个百分点。外贸出口59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四)市场主体加速成长。2010年底,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478家,比上年净增92家,其中新增大型企业2家,达到8家。通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扶持特色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尤其是鹤峰和保康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提高41.67和26.18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的突破性发展,有力拉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现代农业建设。(五)财政实力增强。一是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提高。7个县市区2010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32亿元,比上年增长77.8%,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幅39.4个百分点。二是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提高。7个县市区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5%,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幅62.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79.3%,高于全省县域平均增长13.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3.3个百分点。(六)经济发展后劲足。7个县市区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9.71亿元,比上年增长49%,高于全省县域增幅5.5个百分点。保康楚烽、巨力,丹江口农夫山泉,鹤峰江坪河电站等一大批投资大、产出高、效益好的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对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三、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多数在全省的位次明显前移,整体发展水平与全省二十强的差距逐步缩小。但是我们也看到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经济正处于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前后夹击之中,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发展不够仍然是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经济的最大实际。(一)发展不够平衡。一是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有进有退。保康县、鹤峰县、通山县、大悟县、丹江口市分别比上年前进15、12、2、2、1位;英山县、五峰县分别比上年后退5、7位。从6大类指标分类看,保康县、鹤峰县全部进位;丹江口市经济总量、人均指标、结构指标、速度指标4类指标进位,后劲指标、社会与环境指标退位;大悟县结构指标、后劲指标、社会与环境指标进位,经济总量、人均指标、速度指标退位;通山县人均指标、后劲指标进位,经济总量、结构指标、速度指标、社会与环境指标退位;英山县速度指标进位,其他5类指标退位;五峰县经济总量和速度指标持平,其他4类指标退位。二是差距拉大。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排位最前丹江口市和最后的五峰由上年的差距40位扩大到48位。(二)发展有待加速。从全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指标看,2010年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实现生产总值35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但与全省县域经济增长15.2%的速度相比差0.7个百分点,其中五峰仅增长7.8%,增速在全省排80位。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县域的比重达到3.94%,比2009年下降0.08个百分点。表4:2010年湖北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速度指标及位次情况 单位:%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地方税收收入增长速度绝对数位次绝对数位次绝对数位次绝对数位次绝对数位次绝对数位次绝对数位次全省县域平均水平15.238.443.515.8丹江口市14.80 50 32.50 40 165.20 2 46.03 32 10.62 70 19.20 65 196.44 2鹤峰县16.90 7 31.90 43 25.38 50 43.89 42 17.01 23 24.30 28 26.19 55五峰县7.80 80 8.98 79 14.11 77 32.39 69 10.02 75 18.45 71 16.98 70保康县16.60 26 35.20 26 53.62 8 54.70 19 17.15 20 28.70 9 35.19 35大悟县14.50 57 23.00 71 25.25 51 44.00 38 13.08 66 20.87 49 32.58 38通山县15.60 39 39.60 7 30.52 36 55.51 15 12.78 67 29.30 6 36.64 32英山县14.10 63 33.60 32 16.86 71 57.40 12 8.41 76 21.30 43 18.63 68(三)人均指标需要提高。从全省县域经济考核评价中的人均指标来看,人均指标较低仍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除丹江口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保康县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个指标外,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其他指标均低于全省县域指标水平。表5 2010年湖北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人均指标及位次情况 单位:%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位次绝对数位次绝对数位次全省县域平均水平19522723.95697.7丹江口市20774 31 2700 2 4046 59 鹤峰县13180 54 595 38 3333 72 五峰县14842 45 417 64 3265 73 保康县16567 41 828 23 4013 60 大悟县11171 68 472 56 4346 53 通山县12799 55 489 54 3542 65 英山县13346 53 436 61 3976 61 (四)工业化亟待提升。从全省县域经济评价的情况看,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上年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也应看到多数县市工业占GDP比重不到30%,最低的大悟仅有22%,排第74位,最高的丹江口也只有45.1%,排第23位,与第1位的远安(65%)相比相差19.9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最低的通山仅有26.75%,排在第73位,与最高的仙桃(330.61%)相比差303.86个百分点。 表6 2010年湖北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业化指标及位次情况 单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绝对数位次绝对数位次丹江口市45.10 23 44.60 61 鹤峰县35.70 37 111.99 32 五峰县24.90 68 79.00 43 保康县33.80 46 38.19 65 大悟县22.00 74 35.03 68 通山县25.00 67 26.75 73 英山县28.30 63 58.58 51 (五)社会与环境指标需要加强。从全省县域经济评价的情况看,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评价结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到社会与环境指标的制约。丹江口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上升17.38%,在全省县域经济评价中排第79位,鹤峰在万元工业增加值中二氧化硫排放量4.9千克/万元排第45位,五峰万元GDP能耗降低率4.86%,排第50位,保康在万元工业增加值中二氧化硫排放量4.49千克/万元排第41位,大悟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7.2%排第68位,信用等级没有得分,通山社会保险参保率92.05%排第80位,在万元工业增加值中化学需氧量24.95千克/万元排,第79位,英山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5.16%排第57位。表7 2010年湖北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社会与环境指标情况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信用县市等级社会保险参保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幅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千克/万元千克/万元%丹江口市3.57 6.46 -4.27 99.77 17.38 鹤峰县1.35 4.90 -5.79 98.74 -53.13 五峰县4.26 8.75 -4.86 96.56 -0.62 保康县0.76 4.49 -5.66 99.97 -31.06 大悟县0.97 0.74 -5.80 99.97 -7.20 通山县24.95 9.11 -5.34 92.05 -18.33 英山县0.10 1.47 -5.45 99.22 -25.16 四、对湖北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是推进湖北县域经济跨越式崛起的发展年、也是实现省启动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三年取得明显变化”奋斗目标关键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为此,必须紧紧围绕稳增长、扩规模、调结构、转方式,突出重点,扎实抓好以下工作:(一)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突出特色,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关键,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域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主导产业,培育经济的增长点。根据各地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环境条件的差异,找准比较优势,挖掘特色、创造特色、放大特色,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打造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特色鲜明、大中小企业协调、产业链和服务链完整、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基地,提高产业竞争力。(二)立足工业强县,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从现阶段来看,加快经济发展,潜力在工业,重点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工业强则县域经济强。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把加快县域工业发展作为实现“三年取得明显变化”目标的突破口。要壮大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力促产品上档次、经济上规模、效益上台阶。(三)坚持招商引资,大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市场主体是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创造财富、推进发展的直接动力。要紧紧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加速向内陆地区转移的机遇,大力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破解要素制约。要树立“县外即外”的理念,坚决破除“内陆意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宽广的胸怀、开明的政策和更富有吸引力的发展环境,吸纳和聚集各类投资者创业发展、成就事业。要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引导中小企业向园区聚集,走“专、精、特、新、配”的发展路子,不断扩大县域规模总量。要进一步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拓宽准入领域。大力实施“创业工程”、“回归工程”,从放宽政策、改善环境、强化服务入手,放手、放心、放胆地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