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1 六一居士传 第一篇 :六一居士传 (教师版 ) 一、课 题: 六一居士传(粤教版教材选修 2 二、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介绍,了解欧阳修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 2、识记并掌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规律熟练翻译全文; 3、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 4、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5、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体会作者那豁达开朗、淡泊以明志的积极思想。 说明:目标 1、 2、 3 是本课学 习的基础和重点,目标 4、 5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2 / 51 三、课时安排: 2 四、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和背景 欧阳修 (1007 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 动的领袖。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继承了 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 心百事。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 僻晦涩。 欧阳修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成就斐然,著有五代史伶3 / 51 官传序、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 等。他与宋祁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素材积累: 欧阳修苦读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 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 读书人家借书来读, 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 虚心求教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开始大家只 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啰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欧阳修一看,便恍然大悟, 4 / 51 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 尤美一串文字换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炼,含义倍增。 文章背景:见全优课堂第 31 页。 2、注音: 初谪( 颍水( y 更名( g 讥诮( o ) 涿鹿( 轩裳( n ) 珪组( 庶几( 悴( 暇( 恻然( 骸骨( h i) 夙愿( 佚( 难彊( 3、初步感知课文: 这篇自传文,通过对自己更名六一居士的陈述,对理想5 / 51 中六一之乐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应该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欧阳修 晚年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面, 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 (二)学习新知 第一课时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切记字字对译。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翻译的字词,用圆圈圈起 来,然后在小组讨论时解决。小 组都解决不了的字词,请写在疑难卡上,每段注意一些重点句子。在此基 础上,解释下面文段中加点的字词。扫除文字障碍后,概述各段大意。 六一居士初谪(被贬谪 )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表并列的连词,又)衰且(连词,表递进,而 6 / 51 且)病,将退休(古:退,辞退官职;休,颐养天年;今:职工因年老或残废而离开工作岗位 )于颍水 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第一段大意:交代更号原因 。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收集抄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 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备办)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通耳,罢了),奈何?居士 曰:以(把,介词)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诮:责备 讥讽 ; 畏:害怕)影而走(古:跑:今:指人的脚交互向前移动)乎日中者 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本来)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7 / 51 吾为此名,聊以志(聊:姑且 ;以:用,用来;志:记,记述、表明)吾之乐(乐趣 )尔。客曰:其 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尽)道哉!方其(方:正当;其:指作者自己)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 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 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观看)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足:能够; 喻:形容; 其:自己的 )乐且适(舒适)也。然常患不得极(患:忧虑 ;不得:不能;极:尽情享受) 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形容词用作名词,拖累)者众也。其大者(大的 方面)有二焉,轩裳珪组 劳吾形于外(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身体;外:外面),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 形不病而已悴(病:名词作动词,生病;已:已经;悴:憔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 吾自乞(请求)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终有一天)天子8 / 51 恻然哀(恻然:恻隐之心 ;哀:哀怜)之, 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大概,差不多)偿其夙愿(平素的愿望)焉。此吾之所以(古: 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累:使劳累;其:自 己的),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累 :形容词作动词,拖累 ;于:被 ,介词 彼 者:官场)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副词,可不译)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 握手大笑曰:置(停止 )之,区区不足较(足:值得; 较:比较)也。 第二段大意:描绘六一之乐。 已而(过了一会儿)叹曰:夫士少而仕(士:读书人;仕:做官),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9 / 51 吾素慕之,宜去(宜:应当;去:离职)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 老且病矣,乃(竟然)以(凭借,介词)难彊之筋骸(彊 : 支撑;筋骸:身体),贪过分(古:过多的; 今:指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之荣禄(荣:荣耀;禄:俸禄 ),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 去三也。吾负(担负,引申为具备)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第三段大意:总结退隐的三条理由(三宜归去) 2、翻译下面句子: 六一,何谓也? 六一,讲的是什么 ?(宾语前置)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判断句) 10 / 51 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情时(状语后置)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 状语 后置)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成为我的拖累的世事太多了。(定语后置) 此吾之所以志也 这便是我标明我的乐趣的原因。 (判断句) 吾其何择哉?我将选择哪方面呢 ?(宾语前置) 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11 / 51 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宾语前置) 第二课时 (三)朗诵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是欧阳修的自传文,与一般的传记比较,它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它并没有像一般传记那样,具体叙述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 到自己的乐趣,又说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由于 文章采用了汉赋的主客问答方式, 所以很便于逐层推进地阐述这种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起伏、情感真切。 2、六一居士中的六一指代什么? 12 / 51 明确: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老翁。 3、欧阳修为什么要更号?课文为何要引用庄子 渔父中的典故? 明确: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既为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亦为引出居士的态度 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 想逃名,取名六一并非矫情的表现,仅仅是聊以志吾之乐尔。 这让我们想起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 为号焉。闲静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不管是爱琴、棋、书、酒、金石,还是爱柳树,都是从正面反映了这些文人雅士的高雅的艺术情趣,从侧 13 / 51 面也反映出他们对功名利禄的淡薄。 4、六一给了居士怎样的快乐? 明确: A、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专心至极,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扰。)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真可以说其乐 无穷) 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5、文中居士得了五物之乐 没有?为什么?六一居士传。 明确:还没有。 A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 品中尽情享乐,给我拖累的世事太多了。) B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14 / 51 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 何暇于五物哉?(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 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也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 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 6、居士以官场为累,五物亦是外物,为何他不以为累? 明确: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 既佚矣,幸无患。(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 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 官场事物不仅劳形,还常有不测之祸,十分令人担心。至于悠游陶醉于五物,不仅安逸舒适,还有安 全感,不会带来任何祸患。 7、居士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 15 / 51 明确:作者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己想隐退的三条理由: A、少而仕,老而休。是必然规律。 B、用于时而讫无称。表面上谦虚,骨子里是牢骚,是对受侮于群小的不满。 C、 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 8、这是居士辞官的真正原因么?如果不是,那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不是。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形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 君心难测,喜怒无常,伴君如伴虎,为其一;奸臣小辈,妒贤嫉能,造谣中伤,诬陷倾轧,无所不为,为其二;即使有识之士,政令不合,也会反目,为其三。 表明世事令他烦忧,希望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16 / 51 寄情五物。 9、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 明确:虽无五物,其去宜矣。 (四)拓展探究 每个人对快乐的理解都不一样。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谈到了快乐,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谈到了快乐,谈谈这几位文人是怎样理解快乐的? 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水之乐,自适之乐)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坦然之乐,自适之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以民之乐为己乐) (五)全文小结: 17 / 51 1、文章主旨:本文反映了欧阳修晚年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主题) 2、传记形式别具一格。 3、语言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 如作者写他陶醉于五种物品之时说: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秦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这个既喻为自然 界的各种声响,又喻为社会官场的嘈杂事务,真是奇妙之喻!作者能对之置之不顾,深刻地说明了他对五种物品的乐而不倦和专心致志。 第二篇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传 一、实词 屡易其号:改变 庄生所诮:讥讽 疾走:跑 聊以志吾之乐尓: 姑且记,标记 吾之乐可胜道哉:尽 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也:担心尽 轩裳珪组:轩,古代大臣所乘车驾;裳,官服;珪:官员参加。总指官场事务。 劳吾形于18 / 51 外:使 劳苦 尚何暇于五物哉:空闲 乞其身:乞求 一日:一旦 赐其骸骨:比喻皇帝同意其告老退休。 庶几偿 其夙愿哉:庶几,大概,差不多,或许可以。偿,实现。夙,向来的,旧的。 佚:安逸,安乐。 彼者:那 置之,区区不足较也:置,放弃,弃置;区区,小,少。 夫士少而仕:做官 宜去一也:宜,应该;去,离职 而讫无称焉:讫,通迄,至今;称,值得称道的功绩。 壮犹如此:尚且 素志:平素的,向来的 吾负三宜去:担负,引伸为具备 二、虚词 颍水之上(结构助词,的) 老于此五物 之间(结构助词,的)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取独) 19 / 51 吾之乐(的) 洞庭之野(的) 涿鹿之原(的)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取独) 一日天子恻然哀之(代词,带我指欧阳修) 此吾之所以志也(取独)? 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取独) 置之(代词,代讨论的这件事) 吾素慕之(代词,代不待七十者) 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的) 20 / 51 而屡易其号(代词,代欧阳修,你的) 其乐如何(代词,代欧阳修,你的) 方其得意于五物也(代词,代自己) 未足喻其乐且适也(代词,自己) 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代词,代五物) 其大者有二焉(其中,代指世事) 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代词,代自己) 赐其骸骨(代词,代欧阳修自己) 庶几偿其夙愿焉(代自己) 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代词,代欧阳修,你的) 吾其何择哉(句中表疑问语气) 21 / 51 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代自己) 其去宜矣(表祈使语气) 既老而衰且病(表递进) 而常置酒一壶(连词,表承接)六一居士传。 而屡易其号(表因果) 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表承接,就) 而名不得逃也(表转 六一居士传折) 22 / 51 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表转折,却) 使吾形不病而已悴(表转折,却) 心未老而先衰(表转折,却) 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表转折,却) 已而叹曰(表修饰) 夫士少而仕,老而休(表修饰) 而讫无称焉(表转折,可是) 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连词,表递进)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到) 老于此五物之间(在) 23 / 51 得意于五物也(引出动作对象)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在,引出动作地点) 极吾乐于其间者(在)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从) 尚何暇于五物哉(在) 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向,引出动作对象) 返于田庐(到) 累于彼者,累于此者(表示发出动作的对象,被动关系,被) 于是与客俱起(于是:承接连词)? 吾尝用于时(表被动) 24 / 51 是为五一尔(判断动词,是) 是岂不为六一乎(是) 吾为此名(动词,取)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动词,给) 一居士传。 三代以来(助词,表时间的范围界限) 以吾一翁(作语助 ,起调整音节作用)? 聊以志吾之乐尔(用来,表目的) 此吾之所以志也(与所连用, 的原因) 乃以难强之筋骸(凭借) 25 / 51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 此吾之所以志也(与以连用, 的原因) 其大者有二焉(句末语气词) 庶几偿其夙愿焉(句末语气词) 而讫无称焉(句末语气词) 三、古今异义 过分:古义:过多的 今义: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 26 / 51 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退休:古义:隐退休养 今义:劳动者因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四、词类活用 1. 五、文言特殊句式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被动句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状语后置 六一 ,何谓也 宾语前置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状语后置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定语后置 27 / 51 累于彼者已劳矣 被动句六一居士传。 吾其何择哉 宾语前置 宜去一也 判断句 复何道哉 宾语前置 六、重点句子 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年老后体弱多病,将要隐退到颍水 之滨闲居,便又改换名号叫六一居士。 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形时,泰山在前面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 ,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28 / 51 适。 3. 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给我造成拖累的世事太多了。 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 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场事务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身体没有生病也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 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 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恩准我退休,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我就或许可以实现自己昔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表明我的乐趣的原因。 29 / 51 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 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没有祸患。我还能选择什么呢? 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理由。 第三篇 :六一居士传 【原文】 六一居士 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30 / 51 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 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 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注释】 初谪滁山:庆历六年( 1046),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31 / 51 年四十岁。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熙宁元年( 1068),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修建房屋,准备退休于此。 三代:指夏商周。 金石遗文:指欧阳修所收集的钟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欧阳修撰有集石录,为在国现存最早的著录金石的专著。 逃名:避名声而不居。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庄生,指庄子。诮,讥笑。 志:记,标记。 泰山二句:以为心有专注 ,不闻外物。语本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32 / 51 九奏:即九韶,虞舜时的音乐。 阅大战于涿鹿之原:史记五帝本纪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隧擒杀蚩尤事。 轩裳珪组:分指古代大臣所乘车驾,所着服饰,所执玉板,所佩 印绶,总指官场事物。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乞其身:要求退休。 一日:一旦,终有一天。 赐其骸骨: 比喻皇帝同意其告老退休。 庶几:大概,差不多;或许可以。 佚:安逸,安乐。 置之:放在一边。 区区:形容事小。 不待七十:古代规定官员七十岁退休(致仕致政),欧33 / 51 阳修写本文时为六十四岁, 所以用他人也有不到七十就告退的作为自解。 用于时:指出仕。 无称: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 【翻译】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己以醉翁为号。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 ,收集收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文字一千卷,有一张琴,有一盘棋,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 六一 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这难道丌是六一 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而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34 / 51 而死,名声却丌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丌可以逃脱,也知道我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记下我的乐趣罢了。”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 ?”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 !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到意趣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却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精神却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 (如果 )某一天天子发出 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差不多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记述我的乐趣的原因。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 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35 / 51 辩论之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贪恋过多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我)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第四篇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 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36 / 51 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 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 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37 / 51 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从尹洙游 游:游学 B范仲淹以言事贬 贬:批评 C帝延问执政 延:邀请 D第 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第:只管 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 修贻书责之 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 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 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欧阳修写书信指责范仲淹,而司谏高若讷把欧阳修的书信呈给皇上,因此欧阳修被贬官为夷陵令。 B欧阳修不怕朋党之争。当初范仲淹被贬饶州,欧阳修与 尹洙、余靖都因为认为范仲淹正直而被放逐,被人称为党人。欧阳修也为此写出朋党论进献皇帝,来说明君子与小人的朋党之别。 C欧阳修深得皇帝器重。【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译38 / 51 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文章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出自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 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过了很久,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以后又改任为集贤校理。庆历三年 (1043) ,兼掌谏院。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增加谏官,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欧阳修每 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以治国执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因其时国家政事之许多方面都在从事改革,一些小人遂势焰昌炽,大肆攻讦。欧阳修担心从事改革的一些好人难以获胜,便也多次分别就有关问题向仁宗上书进言。当初范仲淹之被贬去饶州,欧阳修与尹39 / 51 洙、余靖都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而多多提携君子的真朋党,这样 ,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 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宋史欧阳修传原文及译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默认分类晚年改号为六一居士。 第五篇 :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翻译 (2) 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翻译 (2) 文章来自: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初谪( 1 )(于)滁( ,自号( 2 )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 3 )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 三代( 4 )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 5 )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 6 )者乎?而屡易( 7 )其号。此庄生40 / 51 所诮( 8 )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 9 )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 10 )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 11 )以志( 12 )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 13 )道哉!方其得意( 14 )于五物也,太山 (泰山 )在前而不见, 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 15 )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 16 )其乐且适也。然常患( 17 )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 18 )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 19 )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 20 )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 21 )偿其夙愿( 22 )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 23 )彼者已劳 矣,又多忧;累( 24 )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 25 )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 26 ),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 27 )慕之,宜去( 28 )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 29 )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 30 )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 31 )之荣禄,是将违其41 / 51 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 32 )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一)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 山乡,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归家,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说的是什么 ?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一万卷书,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一千卷金石遗文,有一张琴,有一盘棋,又经常备一壶好酒。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为什么说六一呢 ?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终老,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变名号。这正是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 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来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标明我的乐趣罢了。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 ?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 !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怡然自得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能够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42 / 51 能在这五种物品中极尽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拖累的事情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劳累,忧患思虑从 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的身体没有生病却已经显得憔悴,心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 ?虽然如此,我自身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 (如果 )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差不多就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标明我的乐趣的原因。【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翻译 (2)】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翻译 (2)。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 六一居士传。客人又 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自己的心力吗 ?居士说: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43 / 51 祸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 ?,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过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我一向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壮年时 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文章来自: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初谪( 1 )(于)滁( ,自号( 2 )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 3 )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 4 )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 置酒一壶。客曰:是( 5 )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 6 )者乎?而屡易( 7 )其号。此庄生所诮( 8 )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 9 )大喘44 / 51 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 10 )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 11 )以志( 12 )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 13 )道哉!方其得意( 14 )于五物也,太山 (泰山 )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 15 )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 鹿之原,未足喻( 16 )其乐且适也。然常患( 17 )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 18 )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 19 )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 20 )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 21 )偿其夙愿( 22 )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 23 )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 24 )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 25 )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 26 ),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 27 )慕之,宜去( 28 )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 29 )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 30 )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 31 )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45 / 51 宜矣,复何道( 32 )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一)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归家,到颍 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说的是什么 ?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一万卷书,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一千卷金石遗文,有一张琴,有一盘棋,又经常备一壶好酒。【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翻译 (2)】文章六一居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翻译 (2)出自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 文章来自: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初谪( 1 )(于)滁( ,自号( 2 )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 3 )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 书一万卷,集录三代( 4 )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 5 )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 6 )者乎?而屡易( 7 )其号。此庄生46 / 51 所诮( 8 )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 9 )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 10 )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 11 )以志( 12 )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 13 )道哉!方其得意( 14 )于五物也,太山 (泰山 )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 15 )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 16 )其乐且适也。然常患( 17 )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圭组劳吾形( 18 )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 19 )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 20 )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 21 )偿其夙愿( 22 )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 23 )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 24 )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 25 )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 26 ),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 27 )慕之,宜去( 28 )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 29 )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 30 )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 31 )之荣禄,是将违其47 / 51 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 32 )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一)译文 六一居士最 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归家,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说的是什么 ?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一万卷书,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一千卷金石遗文,有一张琴,有一盘棋,又经常备一壶好酒。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为什么说六一呢 ?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终老,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客人笑着说:您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宋词三百首讲解课件
- 实施机耕道项目方案(3篇)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题及答案解析(单选题)
- 地标建筑乱象整改方案(3篇)
- 2025年江苏申论a真题及答案
- 2026届福建龙岩市化学高一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北邢台市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干细胞移植进修课件护理
- 2025-2030中国旋挖钻机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 电器入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 供应链管理师三级实操考试题库及答案
- 鳃裂囊肿及瘘管的护理
- 2025年北京市JINGHUA学校高考英语适应性试卷(5月份)
- 永辉超市收银培训
- 2025剑桥PET考试试卷(阅读理解长尾词解析)试题集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高考真题历史试卷(真题+答案)
- 冲压模具开发管理制度
- T/CAQI 96-2019产品质量鉴定程序规范总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