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话语标记语“总之”的语用功能研究姓名:谭佳媛指导教师:唐善生摘要:话语标记语是近年来语用学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微观角度入手,着重对话语标记语“总之”展开研究。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话语标记语这种常见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然后,文章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概括出话语标记语“总之”的三大类语用功能,并对各类会话片段展开实例考察,从中得出各种子功能。最后,文章对和“总之”相关的话语标记语进行介绍,并着重比较了“总之”和“一句话”两者的替换条件。关键词:话语标记语;“总之”;语用功能On Pragmatic Functions of the Discourse Marker “总之”Name:Tan JiayuanDirector:Tang ShanshengAbstract:The research on discourse markers is becoming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 fields of pragmatics in recent years.The paper adopts a microcosmic angle and carries out the research of the discourse marker “总之”.First of all,the paper simplely introduces that the discourse marker is a common and complicated language phenomenon.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materials,the paper summarizes out “总之” has three main pragmatic functions,and further reaches various son functions from analyzing dialogue fragments.Finally,the paper introduces some other discourse markers,which have relations to “总之”,and compares “总之” with “一句话” to find the replace conditions between this two forms.Key Words: discourse marker;“总之”;pragmatic function引言话语标记语是在语篇中和人们的会话活动中大量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话语标记语的特殊价值在于它并不构成话语的语义内容,而是一种信息标记。它作为两个语言片段的纽带,为话语的理解起引导和制约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动态的、语用的。然而,在传统语言学研究中,由于理论发展的滞后,话语标记语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或者将之纳入语法学、词汇学的范畴从语法上、语义上展开研究,并未涉及语用方面的探讨。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内外语言学界对话语标记语这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越来越重视,相关的语用方面的研究已逐渐形成热潮,产生了一系列成果,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阵营。如以Schiffrin为代表的“连贯”派以及Blakemore发展了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形成的“关联”派是其中分歧最大的两派。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对汉语中具有代表性的单个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目前还很少,很必要展开讨论。1话语标记语和“总之”话语标记语是指如:“好”、“是的”、“不过”、“看来”、“老实说”等一类形式。目前学术界对于话语标记语的认识,无论从定义上看还是从功能上看都尚未统一,甚至人们对其称法也存在很大争论,如逻辑联系语、话语标记手段、语用联系语、提示语、话语策略语、语用表达语等等。但语言学界对话语标记语的基本特点已经有较为统一的看法,即:(1)话语标记语的有无不会影响语句的真值条件意义。(2)话语标记语不对话语的命题内容增加任何新信息。(3)话语标记语具有连贯话语、提示语境、表达情感等功能。(4)话语标记语与说话当时的情况有关,与被论及的事物本身无关。(5)话语标记语经常出现在句首,不与相邻成分构成任何语法单位。(6)话语标记语在语音上具有可识别性,可以通过停顿、调值高低等来识别。请看下面这些含有“总之”的句子:(1)农业、矿业、工业,总之,一切生产部门将用最合理的方式逐渐组织起来。(人民日报)(2)枢要之城,却没有几条像样的马路;市政建设迟滞,经济发展不快,总之,那时它的真实状况与其久已形成的知名度之间尚有较大的差距。(人民日报)(3)改造世界的主体,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总之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日报)(4)他准备学成后回村和伙伴们一起办夜校扫盲,办果园传播科学技术,总之要让家乡早日脱贫。(人民日报)将上面这些句子中的“总之”套入话语标记语的几项基本特点中,显然,它符合每一项要求。因此,我们认定“总之”为话语标记语。本次研究的关于“总之”及其相关格式的语料来自LANG语料库及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LANG语料库语料以明清至当代的的白话文小说为主,语言规范,且较符合人们日常会话的实际情况。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作为补充资料。2“总之”的语用功能分析21话语标记语“总之”的形成“总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释为:“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这里将“总之”作为关联性词语,认为这个词的作用是总结下文。这种解释停留在静止的层面上,是从语义上对“总之”最表层的分析。而成为话语标记语的“总之”,在实际会话过程中却有着非常丰富的功能。“总之”之所以会由一个普通的词逐渐转变为话语标记语,源于“总之”中的“之”字,它在语篇或者会话中有回指上文的作用,如下面两例:(5)杀人害人、惟怕人不能受你杀害的念头,那是一定之理,此等念头总之称为恶念(清八仙得道(上)(6)何为八绝?总之,清奇幽雅,悲壮悠长。(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很明显,例子中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总之”尚未独立为话语标记语,在句中是作为两个词出现的。“总”是动词,表示总括,“之”是个代词,本身就可以在语篇中起指示作用。如例(5)中的“总之”的“之”回指上文的“此等念头”,“总之”也就是“总括这些念头”之意;例(6)中的“之”则是回指了上文的“八绝”,“总之”即“总括(上面所说的)八绝”的意思。随着人们在会话活动中频繁地将“总之”连用,“总”与“之”结合地越来越紧密,直至成为一个词,而“总之”便也具备了“之”的这种语篇指示作用。后来,“总之”继续语法化,进一步脱离了原先的概念意义,被赋予了一种程序意义,最后独立为一个固定的话语标记语。话语标记语“总之”出现的位置较为固定,如:(7)“总之,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对头,就能走活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这盘棋。” (人民日报)(8)“谈到过去的大学同窗,某某出了几本专著,某某成为知名学者总之,对那些在学术上颇有收获者,话里话外隐隐流露出不少羡慕”。(人民日报)“总之”是典型的话语标记语,一般出现在句首或者是小句的起始处,如上面的例(7)和例(8)所示。但要注意,“总之”带有总括、标识前面信息的意味。因此,在某一次会话的开端,由于说话人尚未提供任何信息,不能以“总之”起始。22话语连贯功能按照“连贯”派的观点来看,话语标记语虽然不能创造语义关系,但它衔接了上下文的话语单位,将当前话语同其他部分在语义上相联系,使语篇成为前后连贯,环环相扣、信息畅通的整体,从而使听话人准确地识别了上下文的语义关系,实现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总之”起到维持话语连贯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语篇指示方面。话语标记语“总之”通常指示它前面的话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可以分为“句内连贯”、“句际连贯”两种,下文将分别予以讨论。221句内连贯“总之”出现在一句话中时,起到回指上文的作用,使后面的话语与前面分句在语义上得以连贯,如:(9)“是的,我一定每期寄稿子来。不管写得好不好,总之我每期寄一篇,”觉慧兴奋地说。(巴金家)(10)我也不知是她们对爱情的理想不切实际,还是男人都出了毛病,总之他们的恋爱和婚姻多数都不顺利。(白帆女大学生综合症)(11)闹得人鸡犬不宁,总之,不达到“拆散”永不罢休。(岑凯伦还你今生缘)在以上的例子中,例(9)中的“总之”回指上文的话语“不管写得好不好”,使得这个小句与下文中“我每期寄一篇”更为连贯地衔接;例(10)中的“总之”回指了前文的“他们对对爱情的理想不切实际”,以及“男人都出了毛病”这样的话语,从而自然地得出下文的“他们的恋爱和婚姻多数都不顺利”的结果; 例(11)中的“总之”回指的是前文所讲的“闹得人鸡犬不宁”的情况,从而引出“不达到拆散永不罢休”这样的结果。通过对以上这三个句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总之”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时,衔接了话语单位,使一个句子中在语义上有逻辑关系的两部分自然地连贯。222句际连贯话语标记语“总之”不仅能使一句话中的语义顺畅表达,还能出现在句和句之间甚至两个语段之间,为这些话语片段搭起衔接的桥梁。a、“总之”出现在两句话间:(12)一瞥之间,我注意到她是个浓妆艳抹的少女,脸上打了粉底,抹了胭脂,描了眼影,涂了口红。总之,她的脸和她的花衣服倒是很协调的。(白桦淡出) (13)“你的真正面目是不是很恐怖?”我笑问。 “总之不会破坏你对职业女性的印象,一坐在办公椅上绝对没有柔情似水那回事,那是职业要求。” 梁凤仪弄雪(14)岸边颇荒凉,有许多大石,浪花喷雪似的打在石上,使醒秋又想起海中癴癴礁石,和洪涛狂沫激战的情形。总之她现在才认识来梦湖了。(苏雪林棘心)例(12)中,当前的话语“总之”指示了前一句话中描述的片段,即“脸上打了粉底,抹了胭脂,描了眼影,涂了口红”;例(13)中的“总之”指示的是上文中的说话者“我”所说的“真正面目”;例(14)中,“总之”指示的是上句话里对“来梦湖”的描绘,即“岸边颇荒凉,有许多大石,浪花喷雪似的打在石上”以及“海中癴癴礁石,和洪涛狂沫激战的情形”。从(12)(13)(14)三例中我们证实了当“总之”位于两句话之间时,指示了前一个句子中的话语片段,从而起到了连贯上下句子间语义关系的作用。b、“总之”出现在两个语段之间:(15)菲力掌不住笑了,东尼继续说:“经理好心叫工人给他们送上咖啡,正要加糖,菲力突然一跳而起,大叫:不要糖!(no sugar)不幸他的澳洲腔太重,巴西人听成了:我们的攻击!(nosso golpe),把经理差一点吓昏了过去!”东尼学得活龙活现,大家乐得打跌。“你又不是不知道,巴西人喝的咖啡,简直是糖汁!”菲力委屈地诉苦。“那个经理不断地偷看,那个男的坐着不动,女的却老伸着头往外面探。”“我是怕凯洛琳在外面等得不耐烦。”白蒂解释。“总之,办公室里人人紧张,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好几个客人进来,看看苗头不对,都溜走了。经理为了安全,把银柜、文件箱都锁了起来,一时还拿不定主意把钥匙放在哪里。这时候,菲力突然站了起来,走到他面前,叽哩咕噜的说了大半天。可怜他一句也听不懂”(朱帮复巴西狂欢节)(16)她是李大嫂,你如果见到她,就问她说:小戴、小吴这两个孩子到圣经会去玩,都回来没有?你就说小冯很好。她如果说都回来了,那就好了。如果找不到她,有人问你干什么的,你就或说是她的亲戚,或说是找错了门。总之要随机应变,要沉着、机警”(杨沫青春之歌)(17)这一天,周大拿像只跳山猴,从日出到日落,两条腿就没有个闲时候:一会儿,到大乡里探询探询;一会儿,到村边上察看察看。有时,脸儿吓得变成土色跑回来:“你,你们可别出屋,好几十个鬼子,正在村边上等汽车呢!”有时垂头丧气,哭丧着脸走进来:“清乡队来了,要不是派人拿钱紧维持,今天非出了事不行。”总之,他感到过这一天比过十年还难挨。(冯志敌后武功队)以上三例都是 “总之”都出现在较长的语段和语段之间的情况。在例(15)的语篇中,“东尼”、“菲力”、“白蒂”三人轮流说话,且似乎他们说的话语之间均无联系。但在语篇最后,东尼说的“总之”指示的是上文中所说的“办公室里人人紧张”的状况,从而将看似无关的几个语段有机地联系起来;例(16)中,“总之”指示的是前面一系列的说话者对听话者所说的注意事项,与“总之”后的语篇“要随机应变,要沉着、机警”很好地相衔接,表示了语义上的一种承递关系;例(17)中的“总之”指示的是前面语段中所描述的那一天“周大拿”的所有活动情况,从而使这个语段与下文的“他感到过这一天比过十年还难挨”相连贯。 从以上三例来看,话语标记语“总之”的使用,衔接了上下语段,将整个语篇变成意义相关联的整体,使听话人能自觉不自觉得将之前后的话语联系起来,从而提示了会话的整体连贯。可见“总之”运用在段落之间实际上为语篇建立起了隐性的框架。通过以上对“总之”分别出现在一句话中、句与句之间以及语段与语段之间三种情况的实例分析,我们证实了作为话语标记语的“总之”通过回指它前面的语篇,从而承上启下,连贯语义,为听话者理解话语起到了较强的引导作用。23会话标记功能自从人们开始关注话语标记语以来,话语标记语“总之”这一类特殊成分就不再被认为是会话中可有可无的“累赘”。人们逐渐发现它们对会话交际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上文所提到的各类语篇指示上,还鲜明地体现为各式各样的对动态的会话过程“标记”的功能。“总之”的会话标记功能非常丰富,下面分类介绍。231话轮转换我们都知道,话语交际的特点之一是在会话过程中,参与者轮流说话。在说话人不断更迭的过程中,要取得话轮,人们常使用话语标记语“总之”。a、正常转换(18)乃亭在获得伦平的点头后,重重的叹口气,“你说的没错。我可怜的老哥是个十足的大白痴。他以为张蕊玲是省油的灯吗?他不知道她会加油添醋一番吗?”伦平耸耸肩,“总之,我们并不知道,里头到底谁说了什么,谁又信了什么?但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小苹果知道了那回事,而乃文没有足够的说服力让小苹果相信他与那件事情无关。”(于晴红苹果乐园)(19)母亲看我没有反应,便道:“浩源,你要帮我。”“怎样帮?”“总之站在我的一边来对付你父亲的情妇,就这么简单。”(梁凤仪弄雪)以上的(18)、(19)两例是一般情况下的话轮转换情况。(18)中,前一个说话人“乃亭”结束了说话,后一个说话人“伦平”用“总之”起头,表示他已经接过“乃亭”话轮,继续开始说话;(19)中,前一个说话人“我”提出疑问后,“母亲”用“总之”接过了话轮,开始解答“我”的疑问。在日常对话中,“总之”用于表示后面的说话者接过前面说话者话轮的情况非常普遍。b、非正常转换“总之”除了标记正常情况下的话轮转换之外,在话语交际中还存在以下这种较为常见的情况:(20)柳原道:“我这是正经话。我第一次看见你,就觉得你不应当光着膀子穿这种时髦的长背心,不过你也不应当穿西装。满洲的旗装,也许倒合式一点,可是线条又太硬。”流苏道:“总之,人长得难看,怎么打扮着也不顺眼!(张爱玲倾城之恋)(21)“我确实震动!我不是为傅家两老震动,我为你何世纬震动!世界上有你这样随遇而安的人,真让我大开眼界!这整个的事件我必须好好的想一想。老实告诉你,我这次来扬州,受了两家家长的重托,要把你押回北京去!至于我自己,我只是想来看看你这个人物,这个从未见过我,却把我否决得干干净净的人物!这个带给我深刻的羞辱的人物!这个自认为了不起的人物”“总之,”世纬大声一叹:“你是来兴师问罪的!” (琼瑶青青河边草)在(20)、(21)两例中,话轮转换并非自然发生的。例(20)中,“流苏”用“总之”打断了“柳原”的话,从而接过了话轮;例(21)中,“世纬”用“总之”打断了“我”对“世纬”“兴师问罪”的话语,抢到了话轮。这种非自然发生的话轮转换即是通过后一个说话者用“总之”发语,打断前一个说话者的话语,从而抢到了话语权来达成的。232话语延续在话语交际中,有时由于人们的思维一时滞后于言语的表达,会发生语言表达不顺畅的现象。此时,“总之”经常用来延缓时间,给说话者重新组织或修正自己话语,从而使会话得以继续进行。(22)还没容老于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孩子,项珠珠的车到了。项珠珠的到来使全班同学的精神为之一振,连老于也觉得眼前一亮。项珠珠没变,大伙儿都说。何止没变,简直比中学时更、更、更什么呢,总之,包括老于在内,所有同学都觉得项珠珠和他们不是一种人。(铁凝树下)(23)“又瞎扯!你根本不了解情况。”卢嘉川闭上眼睛低声说,“他们俩的感情是很深的。而且总之,我不愿意。”(杨沫青春之歌)(24)“信寄到那里去的呢?”“我在邮局开了个信箱,每次学画的时候就绕过去拿总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梦寒说。(琼瑶烟锁重楼)以上三例中,话语标记语“总之”都表示延续前面的话语。例(22)、例(23)中,“老于”由于一时难以用语言形容项珠珠的美丽容貌,“卢嘉川”由于一时想不到更多他“不愿意”的理由,分别发生语塞的情况。用了“总之”,说话者得以拖延时间,并接续到了下面的内容。例(24)较特殊。说话人表达不顺,用“总之”来拖延时间,此时,听话人“梦寒”捕捉到了这个标记,为说话者接续了后面的内容,同时也造成了话轮的转换。233会话结束在会话过程中,说话人之所以使用话语标记语,是为了引导听话者获取说话人所期待的语境效果,从而使听话者准确理解话语。由此我们关照到在实际的会话场景中,话语标记语“总之”经常出现于会话活动的结尾处。说话者此时传达给听话者这样一种语境效果,即“会话即将结束”。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某大会上主席发言,当他最后结束发言时,一般会说:“总之,。”说话人此处所用的话语标记语“总之”是对之前话语的囊括,从而使自己的话语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更容易被听众接受。更重要的是,“总之”作为话语标记语,在会话的最后出现,实际上是一种会话标记,标记着会话的终结。有趣的是,在许多大会上,当发言人说到“总之”时,安静的观众席往往开始骚动,人们已开始准备离场。这种现象也恰恰说明了通过发言人给出的“总之”这一个会话标记,听众获得了“大会将要结束”的语境暗示,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24表达功能在话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对于自己认为的关键话语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各种手段如话语标记语来引起听话者的关注。话语标记语的运用,在话语和语境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使说话人确保自己话语中的信息能被听话人尽可能准确地接受与理解。在话语中所增加的话语标记语,其本身并没有多少的意义,它的存在与否也不改变话语的真值条件意义,但却能在话语中制约、引导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方向,使听话人为寻求话语的最佳关联性付出最小的努力,最终达到说话人期待的语境效果。 话语标记语“总之”的这种对于话语理解所起的引导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其表达功能上。在不同的语境中,“总之”的表达作用丰富多彩,下面将展开分析。241概括总结“总之”出现在会话的结尾处时,常常对前面的话语起到一种概括总结的作用。“总之”将话语的这种分述与总括的关系表现出来,或是对前面话语进行提炼、深化,并在之后的话语中得出一个结论,从而使得听话人对话语理解得更为准确。如以下例子:(25)去年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建设也发展得很快,农业遇到了那样严重的灾荒,由于实现了合作化,顺利地渡过了灾荒。总之,过去几年我们各方面的成绩是很大的,不看到这一点是不对的。(26)(凶手)身穿大裤裆的黑裤子,脚上穿一双朝鲜式的胶皮勾勾鞋,上身穿一件特别小的朝鲜袄,胸前结着两个皮带。总之头上脚下,全是朝鲜装。(曲波林海雪原)(27)江小妞、江小英、江小红、孙小情、蒋小花、曹小玲总之,中间那个字都是“小”字。(冯德英迎春花)(28)她长得很漂亮,是我所有同学当中最漂亮的一个。人品好、成绩好、心肠又好总之,人见人爱”(岑凯伦蜜糖儿)以上例子中,例(25)的“总之”概括了前文所描述的去年“我们”在各个领域的情况,而后文所说的“各方面的成绩很大”即是对前文分述内容的概括性表达;例(26)中,“总之”概括了前文中“凶手”的各项穿着特征,得到后文的一个总括性的论述,即“全是朝鲜装”。两例中,“总之”的上下文讲的是同一件事,只不过“总之”的前文是分述,后文是总述。例(27)、例(28)与例(25)、例(26)又有所不同,例(27)的“总之”表示对前面所提的各个名字总结,从而得出下文的结论,即名字的“中间那个字都是小字”;例(28)中的“总之”表示对“她”各个方面优点进行总结,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即“人见人爱”。无论例(27)还是例(28),“总之”的前后文讲述的并非同一件事,后文所讲的内容是从前文某一个方面的语义中提炼得到的。242强调突显在句子中,已知信息出现在句子的开头部分,未知信息出现在后面,这在系统功能语法中被称为“信息尾重原则”。由于“总之”在句中充当标记主位,有时能为话语导入新的内容,起到强化、突出信息的功能。这也是说话人为了交际需要,用于引人注意的表达手段:(29)女人极少智慧和纯思辩的想象,她们在似是而非时最易肯定。总之不能向女人问路。(马兰闲话) (30)照我看,她可以到饭店当引座小姐,或者当个公关小姐总之,是当小姐。(王小波未来世界)(31)当你离开陈在往大院儿里边走的时候你戴上了草帽。啊,头顶波斯菊,我想。我不知道为什么在你让我那么难受的时候,我还能冒出一个这么富有诗意的形容:头顶波斯菊。总之,你头顶波斯菊。你还记得你有这样一顶草帽吗?(铁凝大浴女)(32)我说,“归根结底,社会的现有文化体系贬低了女性清醒认识自身价值的必要性,厉害一点的女孩会被讥讽为粗鲁,柔美一点的女孩则被看做没有头脑的空心花瓶。” “总之,女孩子们必须完善自己的头脑,聪明一点总没有错。”她停下来,问我是不是同意,我说同意,虽然不想标榜自己为女权主义战士,但她的话真是一点也没错。(卫慧上海宝贝)(33)“张先生根本没看过王美美的访问稿,那么,王美美可能在说谎,她根本不是你女朋友,而张先生的女朋友实在另有其人。” “我没有提过王美美说谎,我根本不知道她说过什么。总之,王美美是我的朋友。”他喝咖啡,边吸饭后烟。(岑凯伦还你今生缘)上面例子中,例(29)中表明说话人向听话人强调“不能向女人问路”的重要性;例(30)中是说话人向听话人强调、肯定“她”当“小姐”的可能性;例(31)中说话人向听话者反复强调“你”顶着如“波斯菊”般草帽的确定性。运用话语标记语“总之”,能够使后续话语的表述力度得以递进、增补,使得交际中的这个新信息被强调,并引起听话者对话语的重视。而例(32)、例(33)与前面三例有所不同,这两个例子中的“总之”并非对前面信息整体性地递进、强化,而是对信息中的一部分进行突出和确认。例(32)中,“总之”的前文讲述了“厉害的女孩”和“柔美的女孩”两种女孩。而“总之”的后文讲到“女孩子们必须完善自己的头脑”,即说话人的看法倾向于前一种“厉害的女孩”,“总之”在这里突显了说话者所支持的观点;例(33)中,“总之”前面的话语讲到“张先生根本没看过王美美的访问稿”、“王美美可能在说谎”及“她根本不是你的女朋友”这样三个信息。而“总之”的下文是“王美美是我的朋友”,即说话人认为这个信息最为重要,用“总之”予以突出。243语义转化 除了以上所讨论的概括总结作用,强调突显作用以外,话语标记语“总之”还有还有转化上下文语义的表达效果,如下面例子所示:(34)“她一生气,就打电话叫娘家的司机来接她回去,不过也不管是谁不对,总之是我不好,佑才,你就看在我人老了不中用,去恳求安妮回来吧!”(岑凯伦合家欢)(35)村上的人也许不知道,也许知道。总之没有人去告密。(戴厚英人啊,人!)例(34)中,“总之”前面的话语为“不管是谁不对”,“总之”后面的话语变成“是我不好”。从“不管是谁不对”到“是我不好”,语义上明显发生了转化,这种转化是通过使用话语标记语“总之”连接起上下文相反的语义来体现的;例(35)中“总之”的前文叙述了“村上的人也许不知道,也许知道”的事实,“总之”的后文“没有人告密”在逻辑上与前文的语义有种转化的关系。这里的“总之”相当于“但是”的意思。整个句子可以理解为“虽然村上的人也许不知道,也许知道,但是没有人去告密。”我们发现,“总之”表示转化语义的功能时,它后面的话语通常是带有否定意味的,如例(34)中“是我不好”的“不”和例(35)中“没有人去告密”的“没有”。这种形式上的特点也促使话语标记语“总之”的语义转化作用得以形成。25话语标记语“总之”的复合功能以上,我们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已经做了分门别类的分析与介绍。可见,“总之”作为话语标记语有着丰富的语用价值。通过对话语标记语“总之”的进一步考察,我们发现,它的语用功能并非是单一的,在同一个语境下,“总之”往往发挥了复合式的语用功能,从而帮助听话人更好地理解话语。话语标记语“总之”能起到一种以上的会话标记功能,如例(24)中所说的“总之”,不仅表现了说话者一时语塞的情况,标记了会话的接续,同时也提示了听话人接过话题,从而提示了话轮的转换。话语标记语“总之”在表达功能上也有复合的情况,如例(29)中的“总之”不仅强调了“不能向女人问路”的重要性,而且带有一种总结上文,得出结论的意味。因此,这里的“总之”同时具备“强调”和“总结”两种表达方面的功能。话语标记语还能够同时具备话语连贯功能,会话标记功能以及表达功能。如例(20)中,“总之”除了表示后一个说话人打断前一个说话人的话语,构成非正常话论转换的会话标记功能外,在语篇上指示了上一个语段中“柳原”所说的话。在表达上,有一种强调的意味,使下文“流苏”所说话的语意更突出,语势更强烈。又如在例(23)中,“总之”的会话标记功能除了上文提到的话语接续外,还标示了会话的结束;在表达上,例子中的“总之”表示总结上文,得出结论;同时,此处的“总之”还是典型的“句内连贯”的形式,使的句意得以衔接、顺畅。再如例(32)中,“总之”在表达上不仅表示了突显前文一部分信息的效果,还起到总结上面话语的作用。此处的“总之”在会话过程中标记了话轮的正常转换。同时,它还指示了上一句话中关于“社会的现有文化体系”的各种观点,从而连贯了上下两句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囿于文章篇幅所限,我们仅仅分析了文章部分例子中的“总之”所具有的多种语用功能。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作为话语标记语的“总之”还可能有着更加复杂的功能。而仅仅从上述几例中,尤其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我们在上文的2.2提到的语篇指示功能几乎存在于每个带有话语标记语“总之”的情况中。“总之”在这些语境中发挥句内连贯或句际连贯的作用。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知道,话语之间的相互衔接是使之连贯,并被人们所理解的必备条件。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用不到衔接手段。而说话人用片语去表达这些事件时,由于考虑到听话人的理解,有时必须在片语之间加上某些联系。比如:说话人在分析某事件时,可能会用到on the one hand和on the other hand,这就是他们为了让听话人感到更有条理性而使用的衔接手段。”而“总之”就是这样一种使话语变得更有条理性、整体性的成分,它在言语交际中的出现,很好地保证了话语在语篇中的连贯性,从而使人们的话语交际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 3“总之”与“一句话”在我们的话语交际中,还存在许多与话语标记语“总之”形式类似或功能接近的话语标记语,主要有“一句话”、“总之一句话”、“总而言之”、“概言之”、“要言之”“总的来说”、“总的来看”、“一言以蔽之”等形式。在与“总之”相关的这些形式中,尤其以“一句话”在语用功能上最具特点,值得我们将之与“总之”进行比较,得出他们在语用功能上的异同关系,从而得出两者的替换条件。31话语标记语“一句话”先看下面的例子:(36)常少乐说:“这就对了。朱海鹏这些天是有些反常,学会了抽烟,皮鞋好几天都没擦了。月蓉,听老大哥一句话,海鹏这种男人,难遇。”(柳建伟突出重围)(37)“外婆,你撵我走我都不走啦!” 一句话,真把老太太乐得不知该怎么才好。(谌容梦中的河)上面两例中,(36)中的“一句话”指示后面的话语,即“海鹏这种男人,难遇”;(37)中的“一句话”指示前面的话语,即“外婆,你撵我走我都不走啦!”这句话。两个例子中的“一句话”都充当句子的成分,因此并非话语标记语,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我们讨论的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一句话”是指以下例子中的形式:(38)“没有什么说的!一句话,多加小心,别再出黄庄的那样危险事啦!” (冯志敌后武工队)(39)“好极了!”群众喊着,“干吧,一句话,一切为了抗日!” (孙犁风云初记)(40)“一句话,我们要想团结中农,就得提高土地分红比例!”赵明福说完了,急急地吞了一口冷茶,然后安然地把目光扫着大家的面孔。(刘绍棠运河的桨声)32“总之”与“一句话”的替换条件321能替换 a、从语篇角度考察 从语篇指示方面看,“一句话”和“总之”都能起连贯前后话语的作用,“一句话”的语篇指示功能非常突出。由于“总之”在语篇中指示上文的一句话或几句话,并能连贯上下文的句子或语篇;“一句话”只能指示下文的那一句话,连贯上文的话语和下文的那句话。因此,仅从语篇的话语构成看,“一句话”都能替换为“总之”;当“总之”的后面为一句话时,能替换为“一句话”:(41)象这种“红倌人”,一句话,叫做不甘寂寞!(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42) 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此外还有许多零碎的话柄;总之,在城里也算是一个给人当作谈助的人。(鲁迅孤独者)如例(41)中,“一句话”指示的是后面的那一句话,若将“一句话”替换成“总之”,句子仍然成立;例(42)中,“总之”的后面是一个句子,因此也能够替换为“一句话”。但要注意的是,例(41)中话语标记语原是指后的,替换后,变为指前;例(42)中话语标记语原是指前的,替换后,变为指后。“总之”在语篇中出现时,形式上较自由,后面可加停顿,也可不加;“一句话”充当话语标记语时,一定要在后面加上停顿,成为“一句话,”。因此,仅从形式上看,“一句话”都能替换为“总之”;“总之”后有停顿时,可以替换为“一句话”:(43)我因为绝望而愤怒,“不用兜圈子了,一句话,我觉得你很堕落。”(卫慧上海宝贝)(44)陈大郎此时也不知是何主意,总之,这条性命,一大半是阎家的了。(凌蒙初初次拍案惊奇)显然,在例(43)中,“一句话”能够与“总之”相替换;(44)中,“总之”后面有停顿,因此替换为“一句话”后,句子仍然成立。b、从会话标记和表达上考察“一句话”与“总之”的会话标记功能和表达功能大致相同。“总之”所具备的各种会话标记功能和表达功能“一句话”也都能够充当。只要符合上面3.2.1提到的各项条件,“一句话”和“总之”就能够相互替换。如以下的例子,均是从上文中带有话语标记语“总之”的句子转化而来,它们都能够成立:话轮转换:(45)柳原道:“我这是正经话。我第一次看见你,就觉得你不应当光着膀子穿这种时髦的长背心,不过你也不应当穿西装。满洲的旗装,也许倒合式一点,可是线条又太硬。”流苏道:“一句话,人长得难看,怎么打扮着也不顺眼!”话语延续:(46)“又瞎扯!你根本不了解情况。”卢嘉川闭上眼睛低声说,“他们俩的感情是很深的。而且一句话,我不愿意。”概括总结:(47)去年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建设也发展得很快,农业遇到了那样严重的灾荒,由于实现了合作化,顺利地渡过了灾荒。一句话,过去几年我们各方面的成绩是很大的,不看到这一点是不对的。 强调突出:(48)当你离开陈在往大院儿里边走的时候你戴上了草帽。啊,头顶波斯菊,我想。我不知道为什么在你让我那么难受的时候,我还能冒出一个这么富有诗意的形容:头顶波斯菊。一句话,你头顶波斯菊。你还记得你有这样一顶草帽吗?语义转化:(49)村上的人也许不知道,也许知道。一句话,没有人去告密。322“总之一句话” 在话语标记语“总之”和“一句话”能够替换的情况中,“总之”和“一句话”能连用,并逐渐结合成了新的话语标记语“总之一句话”:(50)“人民银行为了减低厂商成本,鼓励厂商经营的积极性,把对私营企业存款利率降低百分之二十到五十,又举办了一千万元以下的小额放款,使许许多多的小厂商得到了周转资金。总之一句话,工商界的暂时困难,市里早给解决了,徐义德的困难当然也解决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如例(50)所示,由于“总之一句话”中的“总之”指示前面的话语“人民银行为了减低厂商成本,鼓励厂商经营的积极性,把对私营企业存款利率降低百分之二十到五十,又举办了一千万元以下的小额放款,使许许多多的小厂商得到了周转资金。”,“一句话”指示后面的话语“工商界的暂时困难,市里早给解决了,徐义德的困难当然也解决了。”因此,“总之一句话”要比“总之”或者“一句话”对话语的理解起更多的制约作用。只有共同满足“总之”和“一句话”出现的条件,即两者能互替换的语境中才能使用话语标记语“总之一句话”,如将例(20)改编成:(51)柳原道:“我这是正经话。我第一次看见你,就觉得你不应当光着膀子穿这种时髦的长背心,不过你也不应当穿西装。满洲的旗装,也许倒合式一点,可是线条又太硬。”流苏道:“总之一句话,人长得难看,怎么打扮着也不顺眼!”例(20)中的“总之“与“一句话”满足3.2.1中的替换条件,能互换,将话语标记语换成“总之一句话”,句子仍然成立。323不能替换“一句话”与“总之”在语篇中出现的条件有所不同。上文3.2.1中已介绍,在“总之”出现的语篇中,下文既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在“一句话”出现的语篇中,下文必须是一个句子。正因为这样,在下面的例子中,两者不能替换:(52)总之,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解决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问题,一个是减少城市人口,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是调整公社、大队、生产队的体制,这也是一个大政策。我们要一步步地使农民缓过气来。农民缓过气来了,生产积极性就提高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就有希望了。(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在例(52)中,“总之”所连贯的下文由若干句话组成,而非单个句子,如果换成“一句话”,明显语篇不成立,因此不能替换。从形式上看,上文3.2.1中已说明了当“总之”后有停顿时,能与“一句话”替换。而当“总之”后无停顿时,则不能与“一句话”替换:(53)“不是全部,小部分,总之不是益友,益友不会带你去那些地方,她们会劝你年纪轻应该多进修。”(岑凯伦还你前生缘)如例(53)所示,“总之”在这个小句中没有停顿。因此,这里的“总之”不能直接替换为“一句话”。把例(53)的“总之”换成“一句话”时,必须加上停顿,句子才能成立。由以上3.2.1和3.2.3的分析我们发现,话语标记语“一句话”的使用限制较多,它的使用范围要比“总之”小。凡是能用话语标记语“一句话”的地方都能替换为“总之”,但是能用话语标记语“总之”的地方,不一定能用“一句话”来代替。33“总之”与其他相关格式与“总之”相关的各类格式在语用功能上与“总之”大同而小异。“总而言之”与“总之”存在发展、演变的关系,总之应从具有文言意味的“总而言之”发展而来;“总的来说”、“总的来看”既可用于言语交际的起始处,又可用于结尾处,而“总之”并不能在会话活动的开端使用,且“总的来说”、“总的来看”在语势上比“总之”缓和;“概言之”、“要言之”、“一言以蔽之”有一定的文言色彩,更多地用于书面语,且与“总之”一样不能出现在会话活动的起始处。这些话语标记语的存在能使听话人更为准确地理解话语,也让会话活动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结束语以上我们分析探讨了作为话语标记语的“总之”在会话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各类语用功能,如:话语连贯功能,会话标记功能,表达功能以及“总之”与“一句话”等相关格式的关系。作为话语标记语的“总之”本身不构成话语的命题内容,也不产生新的语义,但能连贯上下文的意义,引导、制约听话者获取说话人所期待的语境效果,从而达到对话语意义的正确理解。话语标记语是在日常会话活动中十分常见却又相当复杂的语言现象,目前对其的认识还未达成统一,需要我们更深入地展开研究。注释冉永平.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 J.外语研究,2004(4):8-9.参阅何自然,莫爱萍.话语标记语与语用照应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1):1以及刘丽艳.作为话语标记语的“不是”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6):2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质勘查活动管理办法
- 机电安装发票管理办法
- 梅山镇村干部管理办法
- 医疗健康基金管理办法
- 数字时代电影本体论研究的新趋势
- 杭州物业应急管理办法
- 中职新生场域转换研究:背景、认识与学习期待的实证调查
- 情绪智力理论与实践应用综述
- 奶牛饲养管理策略与实践指南
- 数字化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与创新路径研究
- 亿航智能介绍
- 考研题土力学
-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知识
- 绿山墙的安妮-练习答案(完整版)资料
- 2022年小学美术教师进城(选调)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共五套)
- 贵阳小升初分班全真模拟测A卷
- GB/T 77-2007内六角平端紧定螺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 《C++语言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