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式副词研究.doc_第1页
重叠式副词研究.doc_第2页
重叠式副词研究.doc_第3页
重叠式副词研究.doc_第4页
重叠式副词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大学校长基金论文集(2003年) 重叠式副词研究重叠式副词研究TheElementary Study of the Reduplicative Adverbs in Chinese中文系2000级 王媛摘要现代汉语存在一部分重叠式副词。根据重叠式副词的基式的不同情况,本文将其分析为四种类型,即无基式的重叠式副词、基式为单音节副词的重叠式副词、基式为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副词和基式为双音节副词的重叠式副词。本文全面考察了重叠式副词的构词类型,分析了重叠式副词与其基式在语法意义、语法功能、语用特点三方面的差异,指出造成这些差异的历时原因在于汉语词汇的历史演变以及汉语双音节化趋势的影响,共时原因则在于词的重叠有“量化”的作用。最后本文对重叠式副词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做了一个大概的描述。AbstractThere are some reduplicative adverbs in Modern Chines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rimary forms of the reduplicative adverbs, the author puts them into four categories: the reduplicative adverbs without a primary form, the reduplicative adverbs with the primary form of monosyllabic adverbs, the reduplicative adverbs with the primary form of monosyllabic adjectives and the reduplicative adverbs with the primary form of double-syllabic adverbs. The essay examines the types of word-forming in a comprehensive way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semantic functions, syntactic functions,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between the reduplicative adverbs and their primary forms. It indicates that the historical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are tha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vocabulary and the impact of the trend of double-syllabication, and the present reason is that the reduplication of words has the function of quantification. In the end, the essay presents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reduplicative adverbs.一、重叠式副词的分类“重叠”是汉语很重要的语法现象,但是对重叠现象的研究至今仍是集中于对实词重叠的讨论,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重叠。重叠式副词的研究还是很薄弱的。要对现代汉语中的重叠式副词进行全面的研究,首先要确定我们所研究的重叠式副词的范围,本文根据构成重叠式副词的语言成分的不同,将重叠式副词分析为四种类型,即无基式的重叠式副词、基式为单音节副词的重叠式副词、基式为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副词以及基式为双音节副词的重叠式副词。1.1重叠式副词研究存在的问题现代汉语存在一部分重叠式副词,如“白白、常常、单单、独独、刚刚、稍稍、恰恰”等。在实际语用中,有的重叠式副词与其同义的基式副词存在很大的差异,如“白”和“白白”。在语义上,“白”可以表示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意思相当于“徒然”;也可以表示不付任何代价而得到某种利益。重叠式副词“白白”只有第一种意思,即“徒然”。“白”和“白白”两词的释义见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1982)。试比较以下三个句子,其中句(1a)的“白”和句(1c)的“白白”都表示“徒然”,句(1b)中的“白”表示不付代价而得到某种利益。(1) a 你们也没有白来。b 只要有活干,总比坐下白吃饭强。c 其实,最宝贵的时间都在他身旁白白过去了。在语法功能上,“白”和“白白”也有不同。“白白”可以带后附成分“的”,而“白”不行。可以说“我不愿我的一生就这么毫无意义白白的过去”,但不能说*“白的过去”。另外,“白白”不能做单音节动词的状语,修饰单音节动词必须是复杂的。试比较以下两个句子,其中句(2b)中的“白白”修饰整个述宾结构“去了一趟”。(2) a 他不在家,你去也是白去。b 他不在家,我白白去了一趟。在语用上,“白”和“白白”也有所不同,“白白”强调的语气更重。试比较:(3) a 刚才那些道理算是白讲了。b 刚才那些道理算是白白讲了。可见,两个副词“白”和“白白”在语义、语法和语用上都存在许多的差异。朱德熙(1982)指出了“重叠式副词”的现象,但对之叙述不多。直至段业辉(1987)才首次对副词的重叠形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见段业辉(1999)之序言。此后语法界亦有学者对副词的这一现象展开讨论,如齐沪扬(1987)、王继同(1989)、张谊生(1997)等,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重叠式副词与其基式在语法意义、语法功能、语用特点上的比较奠定了基本的思路。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上述四篇文章所指出的重叠式副词有一部分实际上并非副词。如段业辉(1987)中的“各各、处处、事事、人人、面面儿、件件儿、阵阵儿、家家儿、碗碗儿、架架儿、桌桌儿”等,段业辉认为是重叠式副词,但本文认为“各各”是代词,“处处、事事、人人、家家儿、面面儿、碗碗儿、桌桌儿”是名词,“架架儿、件件儿、阵阵儿”是量词。这同时也涉及到重叠式副词的来源问题。段业辉(1987)认为重叠式副词中有一部分是“能单用的单音名词、动词、形容词(包括象声词)、数词、量词的重叠”,但实际上名词、动词、数词、量词的重叠都不能构成副词。汉语中的副词指的是只能作状语的一类词。但是像单音节名词“事、人”,重叠后“事事、人人”在句中还可以作主语,如句(4a)、句(4b),因而并非副词。(4)a事事都应该向前辈请教。 b人人都要遵守这项规定。再如单音节量词“件、阵”,重叠后“件件儿、阵阵儿”也不是副词。它们在句中可以作定语,如句(5a)、句(5b)。(5)a件件儿衣服我都喜欢。 b阵阵儿凉风袭来。此外,段业辉(1987)还认为重叠式副词“偷偷”是由单音节动词“偷”重叠形成的。本文认为重叠式副词“偷偷”的基式“偷”是副词,因为“他偷跑进来”中的“偷”和“他偷走了一支笔”中的动词“偷”是不同的,单音节动词重叠后同样不能构成重叠式副词。本文细致的考察了重叠式副词的来源,排除了这些文章所说的非副词。其次,齐沪扬(1987)、王继同(1989)、张谊生(1997)侧重讨论了由单音节副词重叠构成的重叠式副词这一种情况,对重叠式副词的其他类型则涉及不多,本文将重叠式副词按照基式的情况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加以讨论,较为全面的考察重叠式副词的各种情况。再次,段业辉(1987)和张谊生(1997)都指出汉语的“重叠”有构形重叠和构词重叠两种形式,但是具体的讨论却有较大的分歧。如段业辉(1987)认为“偏偏、刚刚、恰恰”等是构形重叠,而张谊生(1997)则认为是构词重叠。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进行这样的划分本文认为并不可取。张谊生也看到了这种划分存在的缺陷,指出“副词的构形重叠和构词重叠界限相当模糊”。所以本文避免了这种对重叠式副词的分类,而是从构成重叠式副词的语言成分来对重叠式副词进行分类。另外,上述几篇文章大多只限于对副词重叠现象的共时描述,未尝涉及重叠式副词与其基式形成诸多差异的原因的探索,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很薄弱的。1.2重叠式副词的分类在讨论重叠式副词的特点之前,首先要对汉语中的“重叠”现象加以界定。通常所说的语言成分的“重叠”实际上跨越了语法和语用两个层面。这包括以下六个小类: 语用重叠 语用上的修辞手段“叠用”,如“不不、永远永远”等 重叠 构词的词缀,如“毛茸茸、甜滋滋”中的重叠成分 非词重叠 音节的重叠,如“冉冉、姗姗”等 语法重叠 不成词语素的重叠,如“匆匆、纷纷、愤愤”等 成词语素的重叠,如“常常、刚刚”等词的重叠 合成词的重叠,如“永永远远、的的确确”等重叠式副词,实际上只是指、四种情况。朱德熙(1982)讲到:“重叠式副词包括以下两类:基式是单音节副词,重叠式是AA,如:常常、稍稍、恰恰、刚刚、白白;基式是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是AA(儿),第二个音节变阴平,如:好好儿、细细儿、远远儿、悄悄儿、慢慢儿。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格式只能作状语,是典型的副词。”见朱德熙(1982)P28。据此,又可以将第种类型分为两种,即基式是单音节副词的重叠式副词和基式为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副词。因此根据构成重叠式副词的基式的不同情况,我们可以将重叠式副词分析为以下四种类型。A无基式的重叠式副词(包括和两种情况,因为构成这两种重叠式的成分都不成词,不能单说,所以可以认为是没有基式的),如“冉冉、姗姗、匆匆”等;B基式为单音节副词的重叠式副词,如“白白、常常、刚刚”等;C基式为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副词,如“细细、远远、慢慢”等;D基式为双音节副词的重叠式副词,如“永永远远、的的确确”(AABB式)、“几几乎、贸贸然”(AAB式)等。重叠式副词是一个半封闭的类。本文以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四部工具书为参考(下面分别简称例释、八百词、虚词、虚词词典),对其中所涉及的副词作了全面的考察,发现四部书中所收录的重叠式副词是相当有限的。列表如下:例释八百词虚词虚词词典所收副词数目()464210350654重叠式副词数目()3292037重叠式副词占所收副词总数的比例6.89%4.29%()5.71%5.66%需要说明的是:()词类的划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的工具书将某些词归入副词,是值得商榷的。如“不仅”一词,虚词认为是副词,而其他词典则认为是连词,若从语法功能上来说,“不仅”是应该归入连词的。但这种归类上的问题只是个别的情况,对于本文的统计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暂不计较这些划分词类上的分歧,仍是按照词典中的划分,来进行统计。() 四部工具书难以囊括全部的重叠式副词。在实际的口语语用中,还有一些重叠式副词也是较为常用的;另外,这四部工具书都没有收录D类重叠式副词的例子。但基本上仍可以认定重叠式副词在整个副词体系中是相当有限的一类。()从上表可以看出,八百词中“重叠式副词占所收副词总数的比例”明显小了很多,这是由于八百词并非专门的虚词词典,其中收录的副词相当有限,所以其比例仅作参考。根据以上四部工具书所收录的重叠式副词加上作者的语感,本文总结了100个较为常用的重叠式副词,可以分类如下。A类重叠式副词21个:蠢蠢、绰绰、喋喋、忿忿、愤愤、津津、侃侃、历历、恋恋、落落、翩翩、茕茕、冉冉、姗姗、沾沾、孜孜、匆匆、纷纷、通通、往往、悻悻B类重叠式副词30个:白白、常常、大大、单单、独独、断断、刚刚、渐渐、将将、仅仅、连连、屡屡、略略、每每、明明、默默、偏偏、频频、恰恰、切切、稍稍、时时、死死、统统、偷偷、万万、微微、一一、早早、足足C类重叠式副词22个:暗暗、草草、短短、乖乖、好好、狠狠、红红、缓缓、活活、急急、久久、紧紧、苦苦、快快、牢牢、满满、慢慢、悄悄、轻轻、深深、细细、远远D类重叠式副词27个:a) 的的确确、多多少少、反反复复、急急忙忙、陆陆续续、轻轻易易、确确实实、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实实在在、永永远远、真真正正、着着实实、自自然然(AABB式)b) 断断乎、几几乎、赫赫然、愤愤然、忿忿然、贸贸然、猛猛然、默默然、翩翩然、悄悄然、巍巍然、悻悻然、悠悠然(AAB式)现代汉语的副词从意义上分,有八种类型,即说明程度、说明范围、说明时间处所、表示肯否、说明重加和频率、说明方式和情况、说明语气和说明数量。本文所讨论的重叠式副词没有表示肯否意义的,也可以说表示肯否意义的副词没有重叠式。因为表示肯否意义的副词其“重叠”应为语用上的“叠用”。试比较以下几个句子:(1) 据知,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刚刚出现,存在着数量少、不配套、法规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等问题。(2) a 将军做了个有力而坚定的手势,说:“不不!”b “记着下午有会。”“一定一定。”句(1)中“刚刚”之间没有语气上的停顿,而句(2a)中的“不不”和句(2b)中的“一定一定”之间都可以停顿,并且在书面上有时可以用标点符号隔开,可以说“将军做了个有力而坚定的手势,说:不,不!”。另外,“刚刚”不能扩展,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而“不不”“一定一定”中间可以。可以说:“记着下午有会。一定来,一定来。”可见,句(2a)、(2b)中的“不不”、“一定一定”是副词的“叠用”,是一种语用手段,以加强强调的语气,和我们所说的重叠式副词是不同的。重叠式副词除了没有表示肯否意义的之外,其他七种意义类型都有。我们所讨论的100个重叠式副词的意义分类如下:说明程度:大大、略略、稍稍、微微、多多少少说明范围:通通、单单、独独、仅仅、统统说明时间处所:往往、常常、刚刚、渐渐、每每、恰恰、时时、早早、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永永远远说明重加频率:连连、屡屡、频频、时时、反反复复、陆陆续续说明方式情态:蠢蠢、绰绰、喋喋、忿忿、愤愤、津津、侃侃、历历、恋恋、落落、翩翩、茕茕、冉冉、姗姗、沾沾、孜孜、匆匆、纷纷、悻悻、默默、偷偷、死死、一一、暗暗、草草、乖乖、好好、狠狠、红红、活活、急急、缓缓、久久、快快、慢慢、紧紧、苦苦、牢牢、满满、悄悄、轻轻、深深、细细、远远、急急忙忙、轻轻易易、着着实实、自自然然;赫赫然、愤愤然、忿忿然、贸贸然、猛猛然、默默然、翩翩然、悄悄然、巍巍然、悻悻然、悠悠然说明语气:白白、断断、明明、偏偏、切切、万万、足足、的的确确、确确实实、实实在在、真真正正、断断乎、几几乎说明数量:刚刚、将将、足足、短短以上对这些重叠式副词的意义分类,只是大体如此,事实上对这些副词的认识角度不同,对其意义的分类也会有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副词“刚刚”既可以说明时间如句(3a),又可以说明数量如句(3b);“足足”既可以说明语气如句(4a),又可以说明数量如句(4b);“时时” 既可以说明时间,相当于“常常”如句(5a),又可以说明频率,相当于“屡屡”如句(5b),这三个副词分别归入两种意义类型中。(3) a 他刚刚从美国回来。b 这块布刚刚够作一件上衣。(4) a 这是个大箱子,足足有凳子那么高。b 这个房子足足可以容纳二十个人。(5) a 我至今为止,时时有一种乐观。b 买票处绝不拥挤,时时有一两个人前去买票。通过对以上所列举的100个重叠式副词(“刚刚、时时、足足”分别算作两个,总计103个重叠式副词)的分析,各类意义的重叠式副词情况如下:说明程度说明范围说明时间处所说明重加频率说明方式情态说明语气说明数量总数5512658123A类1119B类4474473C类211D类132156在七种意义类型中,说明方式情态的重叠式副词占了一半稍强,而且ABCD四类重叠式副词都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这一意义类型的,尤其是ACD三类,绝大部分是说明方式情态的副词。其次,说明语气和时间处所的重叠式副词也较多。其他四种意义类型的副词不仅数量少,而且主要是B类重叠式副词。二、重叠式副词在语法意义上的特点对重叠式副词特点的考察,基本的思路是通过对重叠式副词及其基式的比较来说明的,但在我们所考察的四类重叠式副词中,A类重叠式副词是比较特殊的一类,没有基式,因此也就无法进行基式与重叠式的比较分析,所以下面将A类重叠式副词单独列出讨论。2.1 A类重叠式副词在语法意义上的特点我们所讨论的21个A类重叠式副词根据其使用情况,又可以分为两类:a)类如“蠢蠢、绰绰、喋喋、忿忿、愤愤、津津、侃侃、历历、恋恋、落落、翩翩、茕茕、冉冉、姗姗、沾沾、孜孜”等一般只出现在一些固定的搭配中,如“蠢蠢欲动、绰绰有余、喋喋不休、忿忿不平、愤愤不平、津津有味、津津乐道、侃侃而谈、历历在目、恋恋不舍、落落大方、翩翩起舞、茕茕孑立、冉冉升起、姗姗来迟、沾沾自喜、孜孜不倦、孜孜以求”等。这些重叠式副词在意义上都是表示方式情态的,有较强的描写性。b)类如“匆匆、纷纷、通通、往往、悻悻”等,使用较为自由。其中“匆匆、纷纷、悻悻”是说明方式情态的副词,如句(1a)、(1b)、(1c),“通通”是说明范围的副词,如句(1d)。(1) a 他只挤出半天时间到乡卫生院看了一下病,拿了点药又匆匆赶回了工地。b 市政建设公司、建筑公司、测量队和开工企业,各路兵马纷纷开进开发区工地。c 她失望地把钱装进衣袋,悻悻地走了。d 太太们打起牌来,把孩子们通通交给了仆人。“往往”是说明时间的重叠式副词,只能作状语,如句(2a)和句(2b),而单音节“往”在现代汉语中要么是动词,要么是介词。“往”和“往往”重叠前后的两个词在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上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因而将“往往”看作是没有基式的重叠式副词,归入A类。(2) a 这个队主场往往能踢出水平,客场往往不尽如人意。b 宿舍里人多的时候,他往往去图书馆看书。2.2 B、C、D类重叠式副词在语法意义上的特点对重叠式的研究,朱德熙(1982)指出要注意“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见朱德熙(1982)P25。同样在语法意义的分析中也需要通过对基式与重叠式的比较来说明。为行文方便,文中以B1指单音节副词,C1指单音节形容词,D1指双音节副词,其相应的重叠式副词分别以B2、C2、D2表示。重叠式副词与其基式在语法意义上的关系有四种类型,即“等同”、“缩减”、“增添”以及“转移”。(一)语法意义的等同所谓“等同”,是指基式可以表达的语法意义重叠式副词也具有。“等同”并不意味着基式和重叠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替换,虽然语法意义相同,但是在语法功能和语用特点上还会有不同,毕竟基式和重叠式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词。重叠式副词与其基式在语法意义上大多是“等同”的,象C类、D类重叠式副词和B类重叠式副词的大部分。C1和C2的语义关系可以看作是“等同”。“形容词重叠式跟原式的词汇意义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原式单纯表示属性,重叠式同时还表示说话的人对于这种属性的主观估价。换句话说,它包含着说话的人的感情在内”见朱德熙(2000a)P35。C1是性质形容词,重叠后的C2大多是表示方式情态的副词,“重叠”使得C1在语义上由说明事物的性质变为说明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如以下两个句子:(1) a 他暗暗下定决心,不完成任务誓不罢休。b 他慢慢的爬起来,又继续前进。D1和D2的语义关系也是“等同”,在很多情况下,D1和D2是可以互换的。试比较(2a)和(2b)、(3a)和(3b)、(4a)和(4b)。(2) a 海南的确成了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园。b 海南的的确确成了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园。(3) a他急忙向河边跑去。b他急急忙忙向河边跑去。(4) a厂长让保卫人员以条例为依据据理力争,宣传车终于悻然离去。b厂长让保卫人员以条例为依据据理力争,宣传车终于悻悻然离去。在我们所考察的30个B类重叠式副词中,B1、B2语法意义“等同”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共20对。大大大、单单单、断断断、刚刚刚、渐渐渐、仅仅仅、连连连、屡屡屡、略略略、明明明、默默默、偏偏偏、频频频、恰恰恰、切切切、稍稍稍、偷偷偷、万万万、微微微、足足足如“断”和“断断”,“断”表示态度坚决,语气肯定,绝对,一定。“断断”跟“断”的语义相同。试比较句(5a)和(5b)。(5) a 此事断不可对他人讲起。b 这样的艺术,在现在的社会里,是断断没有的。再如“大”和“大大”。例释和虚词词典中都有收录,例释认为“大”和“大大”作为副词,意义相同,都表示“程度深、范围大”,如句(6a)和句(6b);虚词词典则认为“大”有两个义项,一是表示程度深,一是表示程度浅,如句(6c),或次数不多,如句(6d)。(6) a 这邀请他答应了,我才大喘了一口气,一块石头落了地。b 我们要大大发展教育事业。c 道路不大畅通。d 北方冬天不大下雨。实际上,“表示程度浅或次数不多”这种意义是“不大”整个语法结构所表达的,“误将本来不是某个虚词的语法意义硬归到那个虚词身上,这应该列为虚词研究中的一大禁忌”见陆俭明、马真(2001)P12。所以“大”作为副词只表示“程度深,范围大”。在语法意义上,副词“大”和“大大”是等同的。(二)语法意义的缩减这种语义关系只有B类重叠式副词具备。所谓语法意义的缩减,是指B2只是对B1的某些用法加以强调,只继承了B1的某些义项,从而造成了在语法意义上,B1的表义功能较B2有所缩减。共7对副词。白白白、常常常、独独独、将将将、每每每、死死死、统统统如“常”和“常常”。“常”作为副词有两个义项。a表示行为、动作屡次发生,强调行为动作的经常性,如句(7a);b表示行为、动作的长久、一贯性,如句(7b)。而“常常”只有“常”的第一个义项,即强调动作行为的经常性,如句(7c)。(7) a 这种事情是常有的。b 他是公司在我们厂的常驻代表。c 这种事情是常常有的。再如“将”和“将将”。“将”作为副词有四个义项。a表示动作或情况不久就会发生,将要,快要,如句(8a);b表示接近某个时间,用于书面,如句(8b);c表示对未来情况的判断,含有“肯定、一定”的意思,如句(8c);d表示勉强达到一定数量,刚刚,如句(8d)。而副词“将将”只有“将”的第四个用法,如句(8e)。(8) a 火车将进站了。b 天将黄昏。c 您的教导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d 这间屋子将能容下十个人。e 这块布将将够做一件上衣。一般说来,B2所继承的义项大多是B1较为常用的,且是较为口语化的义项,这与B2在语用上常用于口语的特点有关。B2对B1在义项上的缩减,从历史来源上看,有两条实现途径。一是B2本来就只有B1某些方面的义项,B1其他的义项并没有能产生出重叠式的结构。这种情况如“常常常”、“独独独”、“将将将”、“统统统”、“死死死”。在汉语大词典中,“常”作为副词有两个义项:a长久、永远,如句(9a);b经常、常常,如句(9b)。而“常常”作为副词只有一个义项即“时常、经常”,如句(9c)。单音节副词“常”的两个义项中只有一个发展出同义的重叠式副词“常常”,而后“常”和“常常”便作为两个独立的词存在发展着,从而造成了在语法意义上的不同。(9) a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李白长干行b 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庄子天地c 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孟子万章上二是B2在语义上曾经和B1等同,但随着后来语言的发展,B2的某些义项不再使用而最终丧失,造成了B2在语义上对B1的缩减。这种情况如“白白白”、“每每每”。汉语大词典解释副词“白”一共有七个义项:a不付代价,无偿地;b枉空、徒然;c平白地,平空地;d容易地,轻而易举地;e总是,老是;f只是,光是;g随便,稍微。其中,a、b两个义项至今还在使用。词典中解释“白白”作为副词有两个义项,即a徒然,如句(10a);b无代价地,无偿地,如句(10b)。而在现代汉语口语中,“白白”的第二个义项“无代价地,无偿地”已经不用了,侧重表示第一个义项,造成在语义上B2对B1的缩减。“白白”第二个义项的消失应该是在近几十年的事情,因为在鲁迅的文章中使用的“白白”还保留了第二个义项,如句(10c)。(10)a 我看不行,不要仇没报,自己先牺牲。再说我们不是白白盘算一场吗?陈登科赤龙与白凤第128回b 先押司三遍出现,教我与他伸冤,又白白裹得了他一包银子。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c 可是,将亲生的孩子白白给人,做母亲的怕不能就这么松爽吧?彷徨长明灯再如“每”和“每每”。“每”作为副词可以表示:a每次,每逢,表示反复发生同样情况中的任何一次,如句(11a);b常常,屡次,如句(11b)。而“每每”作为副词也有以上两种义项,a每逢、每次,如句(12a);b常常、屡次,如句(12b)。而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每每”只保留了“常常、屡次”之义,“每逢、每次”之义已经消失不用了。(11)a 每汉兵入匈奴,匈奴辄报偿。汉书匈奴传上b 吾充重任,每惧失中。曹操求言令(12)a 你每每见了我,就要我说故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1回b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陶潜杂诗之五(三)语法意义的增添这种语义关系也只有B类重叠式副词具备。所谓语法意义的增添,是指B2在B1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的基础上,引申出另一种意义,而B1却没有相应的语义。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在我们所调查的30个重叠式副词中,只有“时时时”属于这种情况。“时”可以表示经常出现,相当于“时常”,是表示时间的副词,如句(13)。而“时时”有两个义项:a与“常常”的意义相近,表示动作经常发生,表示时间,如句(14a);b表示在短时间内,动作屡次发生,表示频率,如句(14b)。(13)此类事件,时有发生。(14)a我至今为止,时时有一种乐观。b买票处绝不拥挤,时时有一两个人前去买票。从汉语大词典对“时”和“时时”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时时”表示“在短时间内,动作屡次发生”应该是后起的引申义。“时”作为副词一共有六个义项:a按时;b及时;c有时;d两个“时”叠用,表示时而这样,时而那样;e特意;f时常、经常,如句(15a)。而“时时”只表示“常常”,如句(15b)。汉语大词典中没有收录“时时”的第二个义项,但在实际口语中,表示在短时间内,动作屡次发生的“时时”是经常使用的。(15)a 时与出游猎史记吕太后本纪b 袁盎虽家居,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四)语法意义的转移这种语义关系也只有B类重叠式副词具备。所谓语法意义的转移,是指B2和B1在语义上的区别很大,表达完全不同的语法意义。这种情况有“早早早、一一一”两对副词。如“早”和“早早”。“早”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动作在另一情况或行为动作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如句(16a)。“早早”多在北方方言中使用,在口语中常说成“早早儿”,有“尽早”“尽快”(指时间)的意思,如句(16b)。(16)a 大家向门口一望,原来早有一个青年人站在门口听着。b 你快去办吧,早早办完了,还有别的事呢。2.3总结我们所考察的四类重叠式副词,A、B、C三类在语法意义上的特点比较简单,而B类重叠式副词与其基式在语法意义上的关系,较为复杂,有“等同”、“缩减”、“增添”和“转移”四种情况,针对本文所考察的30个B类重叠式副词,这四种语义关系所占比例的情况可见下表:关系表达式副词(30)所占比例等同B1B2大大、单单、断断、刚刚、渐渐、仅仅、连连、屡屡、略略、明明、默默、偏偏、频频、恰恰、切切、稍稍、偷偷、万万、微微、足足(20)66.67%缩减B1B2白白、常常、独独、将将、每每、死死、统统(7)23.33%增添B1B2时时(1)3.33%转移B1B2一一、早早(2)6.67%在这四种语义关系中,“等同”的情况占了绝大多数。可见,B类重叠式副词与其基式副词在语义上的联系还是很密切的。另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多数重叠式副词所表达的语义十分稳固,基本上维持了刚产生时的语义,没有什么变动。只有少数,如“白白、每每、时时”在语义上稍有变动,丢失了一些原有义项或引申出一些新的义项。可见,重叠式副词在语义方面体现出很大的稳定性。三、重叠式副词在语法功能上的特点重叠式副词在语法功能上的特点很多,也较为复杂。我们从加后附成分“的”、句中位置、语义指向、否定形式四个方面来加以讨论。其中对A类重叠式副词在语法功能上的特点主要是描述,而B、C、D类重叠式副词鉴于有基式存在,所以不仅讨论这三类重叠式副词的语法特点,还要与其基式作一些比较的分析。3.1加后附成分“的”词后加“的”,朱德熙称之为“后附成分”。重叠式副词大多可以加后附成分“的”,但也有一些例外。A类重叠式副词中有一部分是不能加后附成分“的”的,如“蠢蠢、绰绰、喋喋、忿忿、愤愤、津津、侃侃、历历、恋恋、落落、翩翩、茕茕、姗姗、沾沾、孜孜、往往”。其中除了“往往”是说明时间的副词,使用较为灵活之外,其他16个A类重叠式副词都是说明方式情态的副词,一般只能出现在固定结构中,使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它们是不能加后附成分的。其他4个A类重叠式副词“匆匆、纷纷、通通、悻悻”使用较为灵活,是可以加后附成分“的”的,如句(1a)和(1b)。(1) a 他们匆匆的离开了学校。b 这些事情以后通通的交给他处理。B类重叠式副词加后附成分“的”的情况,我们通过与其基式副词B1的比较来加以说明。朱德熙(2000b)中谈到“单音节副词之后不能带的,双音节副词有两类。一类是不能带的,例如已经、马上、素来、刚好、恰巧;一类可以带的,例如:非常、十分、忽然、简直、格外、不住、明明、渐渐、偏偏、暗暗。第二类双音节副词什么时候带的,什么时候不带,我们说不出条件来,看来好像是自由的。”见朱德熙(2000b)P7273。据此,B1不能加后附成分“的”。B2加后附成分“的”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B2不能加后附成分“的”,有“断断、刚刚、将将、仅仅、每每、明明、恰恰、切切、万万”。如句(2a)和(2b)。(2) a 杨华教师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成了永诀。(*万万地没有想到)b 恰巧我刚刚买了楼,每月要还银行贷款,到时还不出,银行要收楼的。(*我刚刚地买了楼)二是B2后加“的”和不加“的”是比较自由的,有“白白、常常、大大、单单、独独、渐渐、连连、略略、屡屡、默默、偏偏、频频、稍稍、时时、死死、统统、偷偷、微微、一一、早早、足足”。如句(3a)和(3b)。(3) a 他担心,早早(的)卖了,还怎么展览呢?b 他拿着这个钱包,双手微微(的)颤抖着,说实在的,此刻他正等钱急用。C类重叠式副词与其基式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别是很明显的,“汉语的形容词重叠式和原式的主要区别正在造句功能上”。见朱德熙(2000a)P36。基式为形容词,重叠后为副词,语法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C1和C2都可以加后附成分“的”,C1加“的”是名词性结构,C2加后附成分“的”,除了可以修饰谓词性成分之外,还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如句(4a),还可以作谓语和补语,如句(4b)、(4c),是状态词见朱德熙(2000b)P7576。(4) a 这个事对毕盛刺激很大,他陷入深深的自责中。b 一切都好好的。c 井挖得深深的。D类重叠式副词绝大部分可以加后附成分“的”,而且比其基式双音节副词加后附成分“的”的情况更为自由。D1大部分能加后附成分“的”,如句(5a)、(5b),但“断乎、几乎”不能加“的”,“的确、多少”一般也不带“的”。D2除了“断断乎、几几乎”之外,都可以加后附成分“的”,而且在使用中一般都加“的”,如句(6a)、(6b)。(5) a 无情的山火使八名孩子永远的离开了我们。b 我心里没有底,去见这么有名的人物,我是又高兴,又着实的惴惴不安,还真有点心中打鼓。(6) a 这说明它的的确确的是“精品”,是精品,自然就会赢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b 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多多少少的要影响他们进口另招标商品的信心。总之,重叠式副词大多是可以加后附成分“的”的,并且加了后附成分之后,其使用更为自由。3.2句中位置A类重叠式副词大部分只能出现在固定的搭配中,其他如“纷纷、通通、往往、悻悻”都只能紧附在谓语之前或紧附在谓语的状语之前,如句(1a)、(1b),“匆匆”加“的”后可以作整个小句的状语,有强调的意味,如句(1c)。(1) a 每逢假期,他往往搬到乡下去写生。b 他把这里的事业通通都放弃了。c 匆匆的,他跑出了教室。B类重叠式副词在句中的位置较B1要自由。试比较以下三个句子,其中句(2a)和(2b)表达的意义完全相同,可以互相转换,而句(3)却没有类似的变换。(2) a 你很清楚,在修前两条公路时,自己就常腿软、眼发黑。b 你很清楚,在修前两条公路时,自己就常常腿软、眼发黑。(3) 你很清楚,在修前两条公路时,常常自己就腿软、眼发黑。考察了30个B类重叠式副词及其基式之后,我们发现B1在句中的位置很固定,大多只能直接放在谓语之前,如句(4);但也有一些B1如“常、刚”等,可以出现在其他状语的前面,如句(5a)(5b)和(6a)(6b)。但是这种情况不多,B1通常还是要紧附于谓语之前的。(4) 凭什么把他的车白抢去呢?(5) a他从山上刚回来。b他刚从山上回来。(6) a她在我面前常撒娇。b她常在我面前撒娇。B2在句中的位置相对要自由的多,既可以附于谓语之前作状语,如句(7a);又可以放在句子其他状语之前,如句(7b);也可以放在整个句子(或分句)之前作整个句子(或分句)的修饰语,尤其在加上后附成分“的”之后,用在句首就更为自然,如句(7c)。(7) a 我白白丢了这份工作。b 我白白的把这份工作丢了。c 白白的,我丢了这份工作。C类重叠式副词在句中的位置和B2的情况一致,既可以附于谓语之前作状语,如句(8a);又可以放在句子其他状语之前,如句(8b);也可以放在整个句子(或分句)之前作整个句子(或分句)的修饰语,如句(8c)。(8) a 小草从土里慢慢的伸展出来。b 小草慢慢的从土里伸展出来。c 慢慢的,小草从土里伸展出来了。D类重叠式副词在句中的位置较D1也是更为自由的。D1大多只能直接修饰谓语,如句(9),不能作整个句子(或分句)的修饰语。但少数几个如“的确、确实、自然”等除外,如句(10a)、(10b)。而D2既可以附于谓语之前作状语,如句(11a),也可以作整个句子(或分句)的修饰语,如句(11b)。(9) 这是一个怪圈,可是,这样一个怪圈却在不停地旋转,四年一轮回,人们反复观看的是同一场悲剧。(10)a的确,党和人民对自己儿子的无限忠诚是给予了肯定的。b确实,充满活力的混合经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11)a他急急忙忙离开了。b 急急忙忙的,他离开了。3.3语义指向“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中某一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个成分直接相关。”语义指向分析是描写语法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析方法。“语义指向是指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但是有些词,如副词,它只能作状语,因此有时我们也可以径直说副词的语义指向(意即副词作状语时的语义指向)。” “从语法功能看副词比较单纯,它只能作状语,但是它在句中的语义指向却极为复杂”。见陆俭明(1997)。邵敬敏(1990)一文对副词语义指向中的两个性质,即“指”和“项”作了详细的说明,认为“副词的指,即副词语义联系所指的方向”,并将副词分为“单指副词”和“双指副词”;认为“副词的项,即指能跟该副词在语义上发生联系的数项”,并将副词分为“单项副词”和“多项副词”。结合“指”和“项”两个性质考察,副词又有三种情况,即“单指单项”副词、“单指多项”副词、“双指多项”副词。见邵敬敏(1990)。我们所考察的四类重叠式副词的语义指向,一共有如下三种情况。(一)“单指单项”副词。大部分重叠式副词是属于这一类的。1、后指且指向后边的谓词性成分。A类重叠式副词9个:绰绰、往往、纷纷、沾沾、孜孜、茕茕、冉冉、落落、历历,如句(1a)。B类重叠式副词21个:白白、常常、大大()、断断、刚刚(时间副词)、渐渐、连连、屡屡、略略、每每、明明、频频、切切、稍稍、时时、死死、万万、微微、一一、早早、足足(语气副词),如句(1b)。C类重叠式副词16个:暗暗、草草、缓缓、急急、好好、红红、活活、久久、紧紧、苦苦、快快、牢牢、悄悄、轻轻、细细、远远,如句(1c)。D类重叠式副词17个:的的确确、多多少少、反反复复、陆陆续续、轻轻易易、确确实实、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实实在在、永永远远、真真正正、着着实实、自自然然、断断乎、几几乎、赫赫然、猛猛然,如句(1d)。(1) a 鲜艳的红旗冉冉升起。b 但很不幸,由于我们的无知而白白丧失了可贵的一部分。c 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和敌人作殊死搏斗。d 这一次,他着着实实的吃了大亏。需要说明的是:()副词“大大”是后指且指向后边的谓词性成分,如句(2a),但如句(2b)中的“大大”是是指向动词的宾语“圈”的,句(2b)中的“大大”不是我们所讨论的程度副词,而是由单音节形容词“大”重叠而成的状态词,可以说“画了个大大的圈”。我们所说的B类重叠式副词“大大”是由单音节副词“大”重叠而成的,并不能指向后边的受事成分。(2) a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快。b 大大画了个圈。()属于这种语义指向情况的“刚刚”仅指表时间“刚刚”,如句(3a)。但在句(3b)中“刚刚”是数量副词,指向后边的数量成分。(3) a 绣花女刚刚落幕,古兰丹姆剧本又送到了学生宿舍里孙毅的桌前。b 他刚刚五岁。()同样,属于这种语义指向情况的“足足”也只是指语气副词“足足”,如句(4),但作为数量副词“足足”的语义指向却是不同的。(4)他们所创造的财富,足足可以建造起几座美丽的城市。 2、前指且指向前边的施事成分。A类重叠式副词11个:蠢蠢、喋喋、忿忿、愤愤、津津、侃侃、恋恋、翩翩、姗姗、悻悻、匆匆,如句(5a)B类重叠式副词2个:默默、偷偷,如句(5b)C类重叠式副词4个:乖乖、狠狠、急急、慢慢,如句(5c)D类重叠式副词10个:急急忙忙、愤愤然、忿忿然、贸贸然、默默然、翩翩然、悄悄然、巍巍然、悻悻然、悠悠然,如句(5d)(5) a 他悻悻的离开了会场。b 在座的评论家默默的望着他,会场变得很静很静。c 孩子们乖乖上床睡觉了。d 他急急忙忙的跑了出去。3、后指且指向后边的数量成分。B类重叠式副词1个:足足(数量副词),如句(6a)(7a)中的“足足”都指向后面的数量成分,并且可以有相应的变换形式,如句(6b)(7b)。(6) a 小飞机只有六个座位,在那浩淼无垠的大海上空足足飞了三个半小时。b 小飞机只有六个座位,在那浩淼无垠的大海上空飞了足足三个半小时。(7) a 从海关现场追到边境足足跑了九公里。b从海关现场追到边境跑了足足九公里。(二)“单指多项”副词这一类的副词都是后指的。根据指向的成分,又有三种情况。1、向后面的数量成分或后面的受事成分,这种情况有B类重叠式副词的“刚刚”(数量副词)和“将将”。如句(8a)(9a)指向后边的数量成分;句(8b)(9b)指向后边的受事成分。(8) a 他刚刚五岁。b 这块布刚刚够做件上衣。(9) a 这块布将将做三件衣服。b这块布将将够做件上衣。2、指向后面的谓语或指向后面的受事成分,这种情况有C类重叠式副词的“满满”和“深深”。如句(10a)(11a)指向后边的谓语;句(10b)(11b)指向后边的受事成分。(10)a 可爸爸的情,爸爸的爱却始终满满珍藏在心里。b 很自然,满满拉开雕弓,就要射出有力的箭。(11)a黄仲权和战友们深深知道这一点。b深深挖了个坑。3、还有一些B类重叠式副词,如“单单、独独、仅仅、偏偏、恰恰”,它们的语义指向是很复杂的。以“单单”为例,句(12a)指向后边的谓词性成分;句(12b)指向后边的施事成分;句(12c)指向后边的受事成分;句(12d)指向后边的数量成分;句(12e)指向后边的时间;句(12f)指向后边的处所;句(12g)指向后边的工具。(12)a 单单听他讲是不够的b 单单他一个人没有去看电影。c 单单这件事他没能做好。d 单单三个月,他就完成了这项任务。e 他从不气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