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重要性.doc_第1页
浅谈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重要性.doc_第2页
浅谈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重要性.doc_第3页
浅谈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重要性.doc_第4页
浅谈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重要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的重要性【摘要】无论是远古时代还是现代社会父爱的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父亲的角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但是,由于父母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和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人类尽管出现了父亲的角色,但这个角色并不参与孩子的教养活动。如果失去父性教育孩子会成什么样,这种后果对孩子的性格的影响,往往是触目惊心的。现代父性教育成了人们关注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文就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问题进行分析。【关键词】家庭教育 父性教育1.父性教育的概念所谓父性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或者通俗地说,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类似的概念,则“父爱教育”,“父职教育”等。但我认为,用“父性教育”应该更准确一些。父性,代表了父亲这一角色的全部人格与特性。实施父性教育的前提,是父亲们自己先教育自己。所以,更广义的父性教育,也包括对父亲们自己的教育。2.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现状2.1 母亲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主要部分。由于中国的父母受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及当今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等方面的影响,男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应酬越来越多,教育子女的重担基本落在了女人肩上。据人民日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一些正在读小学的孩子总是埋怨父亲从来没有或者很少在放学的时候接自己。2.2 父性教育的缺失导致更多的儿童问题产生。现今,越来越多的孩子长期在父亲缺席的家庭中度过其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对单亲家庭的研究,表明90%以上的儿童问题与父性教育的缺失有关。上世纪90年代的一项抽样调查,发现夫妻离婚后85%的孩子是由女方抚养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谈到,在少年犯罪者中,认为父母关系不好的占34.89%,而对照组的普通孩子中只占9.9%。06年曾经震惊杭州的“萧山杀人分尸案”就是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例子。主谋陈娟从小遭遇父母离异,后来基本跟母亲生活在一起,可是母亲也同样忙于工作。曾经开朗、活拨的女孩变成了杀人犯。可见父性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的性情大变,最后因为一点小矛盾就杀人,酿成大错,毁掉几个家庭的幸福。没有父性教育,母性教育较难支撑,而且较容易变得偏激狭隘。单独的母性教育,就像跷跷板没有另一面的重量,难以达到平衡。可惜,我们现今的家庭教育,基本就是母亲一个人站在跷跷板上,唯有母亲这一侧在费心思、在用功,而跷跷板的另一侧则空空如也。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国有许许多多的家庭教育不成功、孩子不健全、家庭不幸福的一个重要原因。3.父性教育缺失的原因3.1 父亲错误的教育观念。在现今的中国,很多父亲认为教育子女是母亲的事,而父亲自己的责任不在此。有些父亲甚至认为花多些钱将子女送进名校,给孩子请名师辅导,进培训班等让孩子受良好的教育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其实这样看来,父亲是将自己的责任推卸掉了。3.2 父亲不当的教育方式。有些父亲,在家庭中过于严厉,过于严肃,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格,不仅不会达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会使孩子对其敬而远之。不敢接近,不敢沟通,这样就适得其反了。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使孩子与父亲之间产生更大的距离。一个13岁的孩子强强伙同他人将亲生父亲活活杀死,强强的父亲总是对孩子进行粗暴的打骂,使强强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长期的家庭暴力使强强变的凶暴、易于冲动、控制力差、胆大妄为与不计后果,可见父亲的教育方式很重要。当然父亲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太过宽松,同样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不管怎样,教育孩子要宽严适度,刚柔并济才会达到效果。4.父性教育的重要性4.1 父性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中之重。首先,父亲会给孩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通常父亲都会是坚强的,父亲是山,他能支撑孩子的信念,使孩子变得刚强。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父亲总会鼓励孩子勇敢的面对它,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孩子们最佩服父亲的不低头、不服输、不流泪的精神。父亲乐观的生活态度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其次,父亲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男性天生就喜欢探索,喜欢新奇的事物。在与孩子一起的时候,父亲总会带着孩子一起进行探索。他们会将玩具拆开,在组装,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这时母亲总觉得他们在捣乱,还会伴有训斥。父亲会带孩子弄一些“恶作剧”,而母亲则禁止孩子的这种行为,父亲有时会带孩子弄“大恶作剧”,这样孩子会更加喜欢探索,并且好奇心会增强。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是在他们父亲的启发下联想、思考所取得的成果。父亲会培养孩子大胆的思考,大胆的实现,充分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再次,父亲会带动孩子身体及整体素质的发展。一般与父亲常接触的孩子更容易亲近大自然,父亲常会带孩子玩,如爬山,打球,玩沙子,和泥巴等。当孩子正处于成长时期,这样做会促进他们的骨骼发展,身体发展。而母亲则不会带孩子们做这些认为比较危险的活动。4.2 父性教育是母性教育不能取代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是不同的。男性勇于冒险、富于智慧、大度、坚定、勇武和暴躁,而女性则稳重、温柔、服从、忍耐、易焦虑和自卑。从这里能看出男性和女性的教育功能是不能互相取代的。现在国内外有很多研究,母亲抱孩子和父亲不同。当母亲抱孩子的时候,母亲抱孩子的动作和姿势,感觉是平稳的,几次下来孩子感觉到的是安全感。而父亲则就不同了,他们通常开始的时候动作规规矩矩,而后来就把孩子抛来抛去了。而母亲则很少这样,这时孩子在父亲这里感受到的是力量,和母亲的感觉是截然不同。在教育孩子文化知识方面,父亲的知识面要比母亲的广。接触的人物、社会现实要比母亲多,父亲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多的信息,从历史人物到天文地理,以及各种奇闻轶事。当孩子问母亲问题时,母亲则会详详细细的把结果告诉孩子,而父亲则会不耐烦的草草几句了事,此时孩子便会自己开动脑筋思考为什么。母亲的回答就让孩子没有动脑筋的机会了,而父亲在另外一方面推动孩子主动动脑筋。在家庭教育中,父性教育和母性教育各自的特点不同,谁都取代不了谁。4.3 父性教育的发展趋势。首先,素质教育是需要家庭教育配合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没有礼貌、没有社会公德、没有最起码的素质,我想这与我们之前的教育有关。之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人才。后来发现我们培养出来的是“高智商”的低能儿,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现在很多大学生,在上学之前连自己的袜子都没有亲自洗过,可见家长对应试教育的重视度远远高过孩子的素质能力培养。现在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德智体美样样发展,这就需要父母的家庭教育,孩子应该从小就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当然这是离不开父亲和母亲共同配合来实现的。其次,个性化的时代离不开父性教育。当今的社会提倡的是个性化,我们不要千篇一律。如今社会需要的不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人才。我们的家庭教育在这里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了。父母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多方面发展孩子,从中选择最适合、最恰当的方面给孩子发展空间,让他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个体。个性化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是需要父亲与母亲两个人一起来承担起家庭教育来完成的,而不是母亲一人能完成的。再次,终身学习的实现需要父性教育。“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时代在变化,如果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我们就需要终身学习。我们要想让孩子也意识到这点,就要以身作则。正所谓言传身教就是我们不仅要口头教育,也要以自己为榜样,让孩子看见家长是怎样做的。我们要建立一个有着终身学习氛围的家庭,就需要父母双方一同来扮演好这个角色。父亲是不可以缺席的。5.如何加强父性教育5.1 父亲的重视。许多父亲认为,自己工作赚钱养家就是他的任务,而教育孩子应该是母亲的责任。古话说“养不教,父之过”,在这里就能看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要进行家庭教育,父亲首先要端正态度,了解到父性教育的重要性。要被得到重视,才会又更好的结果。父亲要多些时间陪孩子,例如休息时常带孩子去逛公园、骑骑车、爬爬山,做些身体锻炼或小的冒险游戏。5.2 父亲与孩子的沟通。在实施家庭教育中父亲首先要去了解孩子,学会理解孩子,要站在孩子的立场看世界,无论在什么时候沟通都是最重要的。做父亲的首先要倾听,听孩子的想法,要去试着理解,不要一味的训斥,都不听孩子的想法。有了沟通,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要有耐心的说服教育。父亲也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父亲也要随时充电,要学习,要能够跟的上孩子的步伐,能够与孩子沟通孩子们正关心的问题。6.总结只有完整的家庭教育,才能造就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下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同时汲取父性、母性的养料,才能秉承天地和谐之气,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美的统一,缺了任何一方,人性发展都是不完整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亲的教养态度以及教养方式对孩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假如把父亲比做一棵大树,母亲则是一片绿草地。母亲更多地提供给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