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肇庆怀集一中2013届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0题共60分,每题3分)1、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 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2、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 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3、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B.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隐定和团结C.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最大特点 4、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周的统治,发展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井田制的破坏5、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分封制遭到破坏6、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7“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8、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的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9、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注:南海郡郡级小,只设尉,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C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对下督责所属各县10、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A、反对郡县制 B、反对分封制 C、反对专制主义 D、主张专制主义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的”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 D世卿世禄制确立12、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13.“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的行省制度 D明朝的内阁制度14、北宋基本解决的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主要是通过以下哪些官制的变化实现的 文官任州郡长官 转运使的设立 通判的设置 御史大夫 三司使的设置A B C D 15、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16安徽宣城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棱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17清朝时期,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 设立内阁 B 大兴文字狱 C 设置军机处 D 废承相设六部18.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了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三省长官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A秦、唐、元 B 秦、唐、明 C秦、元、清 D汉、宋、明19、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西周分封制 B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响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20官僚政治指机能专业化、讲资格、按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A分封制的推行 B“皇帝”制度确立 C郡县制的确立 D科举制的完善二、材料题,回答问题(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6分)(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6分)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分)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中央所推行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并指出这些制度的主要特点(4分)(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6分)(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参考答案1-5 BCDAD 6-10 BCABC 11-15 ADBDC 16-20 CCBDC21、(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兴建此项工程的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 (6分) (2)措施:在军事上收回将领的兵权,充实中央禁军;在行政上重视文官;在财政上地方赋税由中央掌控。(6分)看法: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官僚机构膨胀,在北宋后期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造成靖康之变,北宋被金灭亡。(2分)(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4分)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2分)22(1) 图示一秦朝、图示三元朝;(2分)图示二反映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2分(2) “上”是指秦始皇。(1分)政治制度是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火灾应急预案演练小结(3篇)
- 2025年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试车台火灾应急预案(3篇)
- 宾馆泳池租赁协议书
- 多地烟花火灾应急预案(3篇)
- 泵站发包协议书
- 看护小孩协议书
- 家庭农场成立协议书
- 离婚再婚协议书
- 离场免责协议书
- DB51-T 5048-2017 四川省地基与基础施工工艺规程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网络传播概论(第5版)课件 第八章 网络时代的传媒生态
- 高中政治必修四思维导图
- 专题十五 民事权利与义务(考点讲析+练习)-2025年高考政治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适用)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八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6月份)(含答案)
- 机关食堂整体服务方案范文
- 2023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考点总结
- JGJ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