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典讲义--宏观经济学.ppt_第1页
北大经典讲义--宏观经济学.ppt_第2页
北大经典讲义--宏观经济学.ppt_第3页
北大经典讲义--宏观经济学.ppt_第4页
北大经典讲义--宏观经济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 macro- economics,主讲 柴华奇,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经济学?,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研究资源配置 和资源利用的问题。,资源;配置;利用;制度,2、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个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3、定义剖析,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总量?,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1、亚当斯密 政治经济学之父,经济学之集大成者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第一次将经济学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看不见的手”,2、萨伊,1803年,政治经济学概论 萨伊定律(萨伊教条): “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3、凯恩斯,1929193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的、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 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适时推出。,(1)凯恩斯革命-发源,a, 社会心理因素资本家群体的“传染病” b, 蜜蜂寓言节约的佯谬 荷兰医生 孟德维尔 1712 “富裕中的贫困” “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2、凯恩斯革命 经济思想的革命,需求的重要性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看得见的手 ”,3、凯恩斯革命 经济实践的革命,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政府是国民经济的“守夜人”,“羞羞答答”地干预经济 凯恩斯的观点: 政府是国民经济的“裁判”与“队员”,积极主动干预经济 罗斯福新政,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15001800 萌芽 2、18001870 工业资本主义不可阻挡的 兴起 3、18701914 从衰退到大战 4、19141945 大动乱 5、1945至今 大跃进,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1、课程基本框架,(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4)开放经济理论 (5)宏观经济政策,2、宏观经济政策之四大目标,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3、宏观经济政策之四大工具,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进出口政策,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两个前提条件 (1)制度既定 (2)国民经济中的个量既定、已知,2、具体分析方法,(1)基本分析方法总量分析方法 (2)静态、比较静态、动态分析 (3)短期与长期分析 (4)实证与规范并重 (5)边际分析法 (6)均衡分析法,3、表述方法,(1)叙述法 (2)列表法 (3)图形法 (4)模型法,五、如何学习宏观经济学,1、明确问题 2、掌握基本概念、分析方法 3、首先注意前提条件 4、经济学的分析思想,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本门课程的理论核心,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计量国民经济的标准,一、总量指标体系,1、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 gnp ) 一个国家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p18,(1)是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今年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今年卖掉 今年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明年卖掉,(2)最终产品,什么是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例:棉花 800 纱线 1000 布匹 1400 衣服 2000,增值法,(3)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尚未出售的产品按其现期价格计算 不同时间(一年内)出售的产品向一个时间点折算(货币的时间价值),(4)相关概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gnp per person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gdp ) 名义的和实际的 gnp nominal real gnp,(5)思考讨论的问题,1、存量与增量 stock flow 2、“破窗理论”,2、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 nnp ) p40 nnp=gnp-固定资产折旧,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 ni ) ni=nnp-(间接税-政府津贴),4、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 pi ) 所有个人在一年内从各种来源所获得的收入总和。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由企业和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险费)+政府的转移支付,5、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 pdi ) 一国家内所有个人在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pd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付),二、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1、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常用,易于计算 最终产品法 p33,2、收入法,factor incomes approach p34,均衡条件,总供给=总需求=均衡时的国民收入 总收入=总支出=均衡时的国民收入 课后思考题: 总供给、总需求-总收入、总支出,gnp的“测不准原理”,第二节 总需求分析(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模型的前提条件,不考虑总供给、利息率和投资水平的影响,只考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即ad如何决定y。,二、最简单的国民经济模型 -两部门模型,假设: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由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组成。 特点:全部产品用于个人消费 包括储蓄和投资 两部门经济流转模型(如下图) p27,图24-1,厂商,居民,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供给,需求,需求,供给,销售 收入,消费 支出,成本,报酬,厂商,居民,产品市场,要素市场,金融 机构,供给,需求,需求,供给,销售 收入,消费 支出,成本,报酬,储蓄,投资,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y=c+s,1、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1)影响消费的因素(p83) 收入 disposable income expected future income 物价 price level(nominalreal income) 利率 interest rates,生命阶段 stage in life 心理 degree of patience (2)假定:收入是消费的唯一决定因素,即,(3)凯恩斯的观点,(4)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凯恩斯的“基本心理法则”,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apc mpc 有效需求( effective demand )不足: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5)线性模型(短期),c = a + by a自发性消费 autonomous consumption by-引致性消费 induced consumption,c,y,a,y=c,45,o,c = f (y),0,思考、讨论:,如何才能扩大 社会消费量?,2、储蓄函数 (saving function),(1)储蓄动机 投资 风险防范 预期支出 心理(习惯),(2)假定,收入是储蓄的唯一决定因素 s = f ( y ),(3)线性模型(短期), y = c + s c = a + by s = - a + ( 1-b ) y - a -自发储蓄(在该统计时段起点已有的储蓄) (1-b)y -引致储蓄,s,y,-a,s = f ( y ),0,四、总需求决定均衡时的国民收入,1、两部门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从总供给的角度看: y = as =各种生产要素共计量按价格计算的 金额总和 =各种生产要素提供者所得收入总和 =工资+利润+利息+租金 =消费(c)+储蓄(s),从总需求的角度看:,y = ad =消费需求 + 投资需求 =用于消费的支出+用于投资的支出 =消费(c)+投资(i),2、两部门中国民收入的均衡, y = as = ad c + s = c + i i=s,三种情况,1、s i ,即 as ad,经济概念及表现? 2、s i ,即 as ad,经济概念及表现? 3、s = i ,即 as = ad,经济概念及表现?,3、用消费-储蓄法分析 国民收入的决定,ad,y,45,o,c = f ( y ),y = ad = as,c + i = ad,y,o,i = s,c,0,ad,y,y,o,y = ad =as,y,1,y,2,ad,o,ad,ad,2,1,五、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在均衡状态下,总需求任何一部分的增加,都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节约的佯谬” y一定时,由y = c + s 有: 当 s 上升而 c 下降时,会导致 ad 下降,则最终 y 下降。,六、乘数理论 multiplier theorem,p133 1、思路:总需求的增加量与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之间的关系。,2、前提条件:,资源未充分利用,3、投资乘数,以投资变动为例:,统计模型,假定mpc = 0.8,国民收入为“收入”项之和,100 + 80 + 64 + 51.2 + 40.96 + =100 1 ( 10.8 ) =!005,4、两部门线性消费函数下 自发性消费的乘数,ad = c + i , i 不变,则有:ad =c 而 c = a + by ,则有:c =a + by 自发性消费的乘数(均衡时y=ad),特点:,k 1,阅读的内容:,1、消费函数理论 p9399 2、三部门、四部门经济流转模型及均衡条件 p2933,第三节 总需求分析(二),is lm 模型,一、前提条件,不考虑总供给,而考虑利率、投资变动时,总需求对国民收入的影响(ad如何决定y) p242263,二、is lm模型的说明,在国民收入流转中,当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间关系的模型 i investment 投资 s saving 储蓄 l liquidity preference 货币需求 m money supply 货币供给 i interest rate 利息率,三、投资函数,1、影响投资的因素 p99102 (1)利率 interest rate (2)预期的通货膨胀 expected inflation (3)预期利润 expected profit (4)折旧 depreciation,2、投资函数的建立,投资的净现值与实际利率相关,故此假定其它因素不变,而 i = i ( i ),四、 is 曲线分析,1、基本概念 当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i = s),y与i之间有反方向变动关系。 is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是 i = s,i,y,0,is,2、is曲线推导剖析,c = c( y ) ,增函数 s = s( y ) ,增函数 i = i ( i ) ,减函数 而 y = ad = c( y ) + i( i ) y = as = c( y ) + s( y ) 所以在均衡时有:s( y ) = i( i ),i , s ( i ),y,i,i,i,1,2,3,s,s,s,1,2,3,3、is曲线的绘制程序,(1)假定一个i (2)寻找对应的y。在这个收入水平上,有 s( y ) = i( i ) (3)由此可得一组y i 的值 (4)循环 (5)连点成线,4、is曲线的移动,假设:由于某种原因,使ad出现增长 则:ad ( c + i ) i ad ( c + i ) i,i , s ( i ),y,i,i,i,1,2,3,s,s,s,1,2,3,is,i,1,i,2,1,is,2,五、lm曲线分析,1、基本概念 货币市场均衡时(l = m),y 与 i 之间有同方向变动关系。 lm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是 l = m,i,y,lm,2、lm曲线推导剖析,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货币需求=交易需求+投机需求 货币供给:m = m( y ),i,y,lm,l,l,l,m,m,m,1,2,3,1,2,3,3、lm曲线的绘制程序 (1)假定一个i (2)寻找对应的y。在这个收入水平上,有m( y ) = l(y, i ) (3)由此可得一组y i 的值 (4)循环 (5)连点成线,4、lm曲线的移动,假设:由于某种原因,使货币供给扩大,则有,i,y,lm,l,l,l,m,m,m,1,2,3,1,2,3,m,m,1,2,0,lm,1,六、is-lm模型,1、基本概念 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y与i的对应关系。,i,y,is,lm,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型 -财政支出增加 积极的货币政策:扩张型 -货币供给量增加,i,y,is,lm,is,1,0,i,i,0,1,y,y,0,1,i,y,is,lm,lm,0,1,i,i,0,1,y,y,0,1,i,y,is,lm,y,y,0,1,i,i,1,0,is,lm,0,1,0,1,思考题:,怎样的财政、货币政策使不均衡点趋向均衡点?,i,y,is,lm,a,b,c,d,第四节 adas模型,ad,as共同决定均衡时的y 即考虑as对y的影响,ad,1、ad曲线,总需求是所有需求的加和。,p,y,0,2、as曲线,总供给不再是所有供给的简单加和。,_ 凯恩斯as曲线,_ 凯恩斯主义as曲线 (短期as曲线), 传统as曲线 (长期as曲线),p,y,as,-资源充分利用, 资源接近充分利用,资源未充分利用,0,3、ad-as模型及其分析,p,y,as,ad,ad,ad,ad,ad,ad,1,2,3,4,5,6,0,p,y,as,ad,ad,ad,ad,ad,ad,1,2,3,4,5,6,0,p,y,as,ad,ad,ad,ad,ad,ad,1,2,3,4,5,6,0,p,y,as,ad,ad,ad,ad,ad,ad,1,2,3,4,5,6,0,p,y,as,p,y,as,ad,ad,ad,ad,ad,ad,1,2,3,4,5,6,0,p,y,as,第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思考题:,“下岗”算不算失业?,第一节 失业理论(就业理论),一、基本概念 1、失业的定义 一定年龄范围内, 有劳动能力 愿意工作而有没有工作 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国际惯例,(1)新加入或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寻找工作达4周以上。 (2)离职找工作,并进行失业登记。 (3)被暂时辞退,等待返岗而超过7天没有工资。 (4)解雇(非自愿离职),2、衡量失业的基本指标,失业率的定义,3、充分就业,(1)周期性失业-有效需求不足 (2)自然失业-充分就业不仅是必然的,而且还是必要的。政府不要干预。,二、失业的原因及分类,1、周期性失业 2、自然失业 (1)摩擦性失业劳动力正常流动 (2)求职性失业-主动性 (3)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造成劳动力供求不平衡,(4)技术性失业-机器淘汰工人 (5)季节性失业 (6)古典失业 3、隐蔽性失业 4、纯粹自愿失业者-社会毒瘤,三、奥肯定理失业的损失,失业率+1%,实际国民收入-2.5% 统计规律,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一、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 1、定义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2、衡量指标,(1)消费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 (2)批发物价指数含生产资料 (3)gnp折算数一切商品价格的指标,3、通货膨胀的分类,(1)爬行的、温和的,通胀率低且稳定 (2)加速的、奔驰的,通胀率高且加剧 (3)超速的、恶性的,通胀率非常高且失控 (4)收抑制的、隐蔽的,有通胀压力+价格管制(配给制),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1、需求拉上型 ad相对过度而造成的物价水平上升,p,y,as,ad,ad,1,2,0,p,y,as,ad,as,2,2、成本 推动型,0,p,y,as,ad,ad,1,2,as,2,3、混合 推动型,0,其它类型,4、结构性通货膨胀 5、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 6、预期的通货膨胀 7、惯性的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1、温和的、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2、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影响收入分配、财富分配、产量和就业等。 (1)债权人 债务人 (2)雇主 工人 (3)国家 公众,3、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有利论 不利论 中性论 从实际来看,通货膨胀弊大于利,借通货膨胀来发展经济决非上策,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 的关系,一、凯恩斯的观点 -失业与通货膨胀不可并存,有交替关系,p,y,as,ad,ad,y,y=ad=as,ad,0,ad,1,ad,2,紧缩性缺口,膨胀性缺口,“缺口”的概念,紧缩性缺口-当有效需求不足时,存在着实际的与充分就业时的有效需求间的差距。 当存在紧缩性缺口时,社会上有失业 膨胀性缺口-过度需求,实际的需求超过充分就业时的需求的部分 当存在膨胀性缺口时,社会上有通胀,二、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间的交替关系 a. w. phillips ,对18611957年英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二者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通货膨胀率,sp,失业率 u,1、概念,通货膨胀率,sp,失业率 u,2、菲利浦斯曲线对管理者来说很方便的管理工具,安全区,3%,3%,通货膨胀率,sp,失业率 u,3、菲利浦斯曲线外移,安全区被迫扩大,安全区,3%,3%,50s,60s,70s,4%,5%,4、费尔普弗里德曼的观点,菲利浦斯曲线只在短期适用,长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无关 现实中的情况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1960s开始纷纷进入“滞胀”。 “滞胀”-高失业率、高通胀率、低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sp,失业率 u,长期,短期,5、新古典主义的观点,政府的干预使得市场机制失灵,进而使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交恶,宏观干预失灵-重新采用放任自由的政策 理性预期学派 p322-324,通货膨胀率,sp,失业率 u,新古典主义 菲利浦斯曲线,四、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对“滞胀”的解释,在“滞胀”面前,凯恩斯、菲利浦斯的理论都失灵了。从此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思、反省和反叛,使得宏观经济学中新学说、新学派层出不穷,学说体系和实践性都得以大大丰富和完善,1、后古典主流综合派,萨缪尔森,托宾 为凯恩斯补充一些微观基础,分析个别市场的需求 (1)价格刚性与工资刚性的“跳背游戏” (2)市场结构变化与市场不完全性 “人找工作”与“工作找人”并存,2、现代货币主义-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政府试图将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以下 价格水平的变化预期,实际工资下降,利润上升,刺激投资,导致就业上升 但不久价格预期就会赶上通胀率,菲利浦斯曲线失灵(利用通胀来刺激就业),3、供给学派,降税刺激供给(劳动积极性),思考题:,以通胀抑衰退这样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可行?,第四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动态化、长期化,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一、基本知识 1、经济周期的含义 (1)国民收入的波动 (2)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3)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y,t,a,b,c,d,e,a-b:复苏 b-c:繁荣 c-d:衰退 d-e:萧条,3、经济周期的分类,(1)朱格拉周期:中周期;910年 (2)基钦周期:短周期;34年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长周期;5060年 (4)库兹涅茨周期:长周期;1520年,二、经济周期理论,1、纯货币理论 2、过度投资理论 3、创新理论 4、消费不足理论 5、心理理论 6、太阳黑子理论,三、乘数加速理论,1、乘数理论 投资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动间具有倍数关系 前提条件:资源未充分利用 表达式:,2、加速理论,产量变动与所引起的投资变动间具有加速度关系 前提条件:资源充分利用 表达式:,分析、讨论:,投资是产量变动率的函数 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 只有产量维持一定的增长率,才能使投资保持不变,3、加速原理的解析解,(1)k资本存量,k=k(t) (2)i -净投资,,(3)已知原始资本,则有,离散情况下的表达式,第t期的净投资为 第t期的资本存量为,(4)加速原理的概念,资本系数 当技术水平不变时,有,假定:u不随时间变动,那么,离散情况时,有,(5)加速原理的剖析,由此可得,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y,t,a,b,c,d,e,a-b:复苏 b-c:繁荣 c-d:衰退 d-e:萧条,4、乘数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投资,乘数,产量,投资,加速,繁荣,投资,投资,乘数,产量,加速,萧条,?,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中的长期趋势 生产能力的长期增长,一、概述,1、研究的中心问题 2、发展历程 (1)1950s建模 (2)1960s定量分析 (3)1970s-增长的极限,二、经济增长的概念,1、定义 2、特征 (1)人均gnp的高增长率与人口的高增长率并存 (2)劳动生产率的高增长率 (3)经济结构的高速变革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变革,续上,(5)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 (6)世界增长不平衡,3、经济增长的衡量,时间指标与数量指标,三、经济增长的源泉 -因素分析,经济增长是总产量的增长,可用总生产函数来衡量 y=af(k,l),1、资本(包括土地),资本: 物质资本-有形资本: 人力资本-无形资本: 这里指物质资本,设备、厂房、存货,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1)亚当斯密认为: 资本的增加是国民财富增加的源泉 (2)在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是: 资本人口 在经济增长中的平均贡献率是: 11%,2、劳动力,劳动力的增加 (1)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人口 就业率 劳动时间 (2)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在经济增长中的平均贡献率是: 38%,3、技术进步,(1)概念 (2)组成 资源配置的改善 规模经济 知识进展最重要的内容;技术进步中60%归功于知识的进展 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进步、管理等,注意:,只有具备了一套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社会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后,这些因素才能发挥出其作用。 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经济发展缓慢,关键并不是缺乏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而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甚至是奴隶制。,四、经济增长模型,1、哈罗德多马模型 harroddomar (1)出发点 是凯恩斯投资理论的发展长期化、动态化 p485,(2)基本公式 以哈罗德模型为例,假设:技术水平不变,k与l的配合比例不变,模型意义: 在c不变的假设条件下,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多马模型: 用资本生产率来代替资本-产量比c,(3)模型分析,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有保证的增长率 warranted rate of growth,经济中短期波动的原因 -实际增长率g 只有当 g= 时,经济才能稳定增长。,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 -自然增长率,长期停滞 长期繁荣 均衡增长,最理想的长期均衡增长的充分条件是:,“锋刃式增长”,后人工作的基础,2、新古典模型索洛模型,考虑到技术进步和资本-产量比的改变,3、新剑桥模型,琼罗宾逊,卡尔多,-利润收入者的储蓄倾向 -工资收入者的储蓄倾向,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 是以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为前提的 其结果是必然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第三节 经济发展理论,全世界引人注目的问题,三、衡量标准,(1)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2)经济结构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3)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是否较快提高,这里有三类指标:,经济总量指标 生活质量指标 非数量指标,四、经济发展的障碍,1、地理障碍:南北、东西,地理决定论 2、经济障碍:贫穷 3、政治障碍:钱权交易 4、文化障碍:大邱庄;农业、工业、知识经济社会的主导观念,五、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1、资本 2、技术:适度技术;活技术 3、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或计划 4、制度变革:民选总统与军人独裁的交替,低收入,低消费,投资引诱不足,资本存量少,低生产率,低储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