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失误及原因.doc_第1页
跨文化交际失误及原因.doc_第2页
跨文化交际失误及原因.doc_第3页
跨文化交际失误及原因.doc_第4页
跨文化交际失误及原因.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调研报告习作 班级:研0504班 姓名:毛毳 日期:2005-10-27 题目:跨文化交际失误及原因调研目的:1. 研究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原因; 2. 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学习调研报告的写法,为今后搞研究、写论文的取材及论证方法打下基础; 4. 实践跨文化交际学课程上所学理论和术语的应用。调研时间:1. 时间:2005年10月19日下午3点 地点:教学楼阅览室 2. 时间:2005年10月22日上午9点 地点:龙门石窟风景区调研对象:1. 姓名:Stuart 年龄:42岁 国籍:英国 职业:口语教师 2. 三个德国人 3. 姓名:Morag Brooks 年龄:68岁 国籍:英国 职业:退休教师 4. 姓名:Richard Brooks 年龄:70岁 国籍:英国 职业:退休教师 5. 姓名:Machteld Vah Boetzelaer 年龄:大约35岁 国籍:瑞士,职业:公司职员,来中国旅游调研方式:采访调研提纲:1. 东西方餐桌礼仪方面存在哪些差异?这些差异曾带来哪些不便甚至误解? 2. 如果一位西方人要在中国一家企业投资,他最想了解关于这家企业的哪些信息?调研结论:东西方人属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易产生失误,原因不仅在于交际双方语言代码系统不同,还在于东方人和西方人由于不同的价值取向所造成的思维模式及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差异:东方文化思维有较强的具象性,而西方文化则有较强的抽象性;中国人是群体取向,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因此,要实现有效沟通,交际者必须掌握语言国的语言符号和行为符号的规则,同时必须了解语言国人们的思维模式、观念文化以及道德规范。调研经过:2005年10月19日,就上文所述的两个话题与外教展开讨论。 A :笔者 B:外教 A:您来洛阳后有没有跟中国朋友一起吃过饭? B:吃过。 A:你觉得中国的饮食文化跟英国的相比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B:中国人吃饭时用筷子,我们一般用刀叉。A:除此之外,中国跟英国的饮品是不是也有很大的不同?S:对,我第一次跟中国朋友吃饭时,他们点了一种无色的液体,非常浓烈,我完全没有想到,它看上去就像一杯矿泉水。A:那是白酒。的确是非常浓烈。B:说到喝酒,我在吃饭的时候曾经误解了我的中国朋友。他们说“干杯” (toast),我喝了一小口就放下了杯子,但他们却一直对我说No,后来我才明白他们是要我干杯(bottom-up)。A:您觉得中国菜怎么样?B:非常好吃!来中国前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但是有一次我吃了一种盛在小盘子里的东西,块状、红色的、软的。我放到嘴里之后才发现它非常咸。后来别人告诉我是一种豆制品。A:是豆腐乳吧?B:可能是太咸了!A: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向您请教。去年我曾经为一位澳大利亚人做口译。他要在中国一家钢铁企业投资,所以先来考察几家钢铁企业。在向他做几家企业的总体介绍时,他总是问我该企业的日产量是多少,每天所赚的利润是多少。你知道,在中国我们一般只关心年产量和年利润。这让我有些迷惑。B:每一个有投资意向的人都会非常谨慎的。如果只问年产量,很难弄清一家企业的效率。效率非常关键,投资者想知道单位时间里的产量。在中国有些企业是三班倒的,所以年产量是个相对比较模糊的概念。A:您是说投资者想要得到比较具体的数字?B:对。A:谢谢您用业余时间回答我的这些问题。B:你太客气了!2005年10月22日,笔者在龙门遇到八位外籍游客,并对其中的四位进行了采访。A:笔者 B:德国人 C:Morag Brooks D:Richard Brooks E:Machteld Vah Boetzelaer A:你们好!我是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我正在做一项关于跨文化交际失误及原因的调查,能请你们回答几个问题吗?B:我的两个朋友不懂英语,我也只会说一点英语。我很愿意回答你的问题。你的调查是关于哪方面的?A:是关于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B:跨文化交际?我不太明白什么意思。A:就是你在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曾经遇到的困难或不便。B:我明白了。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不通。A:除了语言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吗?比如说有没有文化因素导致的失误?B:文化因素?我认为没有。A:谢谢。我还有一个问题请你回答,在德国文化中有关于“母亲”的规约意义(stereotype)是什么样的?B:规约意义(stereotype)?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A:就是最典型(ideal)的母亲的形象。B:典型(ideal)?不知道什么意思。A:那么,假如(suppose)你是一个商人,你想在中国投B:我不是商人。A:我是说假如(suppose)你是B:不,我不是商人。A: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A:你们好!我是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我正在做一项关于跨文化交际失误及原因的调查,能请你们回答几个问题吗?C:当然可以。A:请问您们来自哪个国家?C :英国。我是苏格兰人,我丈夫是英格兰人。A:请问您们的职业是什么?C:我们是教师,已经退休了。我68岁了,我丈夫70岁。A:您们是第一次来中国吗?C:是的,来旅游。A:您们来中国之后是否曾经遇到过交流方面的困难?C:当然,由于语言不通,我们发现很难与当地人交流。对吧,Richard?D:是的,还好我们有导游。在中国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懂英语。A:除了语言之外有没有文化因素导致的失误?C:我想应该没有。A:英语中“母亲”的规约意义(stereotype)是什么样的?C:爱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多大,母亲总是会牵挂他们;做家务,我想这些对全世界的母亲来说都是相同的。还有其他问题吗?A:您觉得中国的饮食怎么样?C:中国菜很好吃,但是我不会用筷子,这非常不方便。A:谢谢您们接受我的采访。祝您们在中国旅途愉快。C:谢谢。再见!A:再见!A:你们好!我是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我正在做一项关于跨文化交际失误及原因的调查,能请你们回答几个问题吗?E:好的。A:您来中国后习惯中国的饮食吗?E:是的。我以前来过中国,我会用筷子。A:与您国家相比,中国的餐桌礼仪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E:有。我们国家是分餐制,每个人的食物分别盛在一个大盘子里;中国是会食制,大家从同一个盘子里夹菜。A:还有什么不同吗?E:在欧洲,人们在吃饭的时候一般不会离开餐桌,一直坐在那里直到吃完饭。中国不同,吃饭时有人会拿着酒杯到处敬酒,还会帮别人夹菜。A:谢谢!我还有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商人,你想在中国某家企业投资。您最想了解该企业哪些方面的信息?E:我不是商人,但根据我的理解,首先我想知道它的生产能力和发展计划。没有好的目标企业不会有太快的发展。A:还关心什么问题?E:质检也非常重要。必须严格按照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来执行,不能有丝毫差池。另外,还有价格和交货日期,这些也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来执行,不能随意抬高价格,即使在此期间原材料价格上涨也不可以。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日期前交货,否则就要支付相应的赔偿。A:谢谢!我从您的回答中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祝您旅途愉快!E:祝你好运!论证:“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的编码、译码过程分别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东西方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易产生失误,原因不仅在于交际双方语言代码系统不同,还在于思维模式、观念文化以及道德规范方面存在的差异。本文主要从言语符号、思维模式、人际关系取向和交际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等四个方面对跨文化交际失误及原因进行分析。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交流是交际双方编码、译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动态多变的;有效沟通只有在发出信息的人和接收信息的人共享同一或相近的语码的系统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也就是交际的双方使用同一种语言说话。笔者与三位德国人之间的交际失误主要在于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没有共享同一语码。笔者,即信息源,依据英语的词法、句法等规则把自己的内心所思编成语码,通过言语符号以面对面交谈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信息接收者,即三位德国人;由于代码系统的差异,德国人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只对少数言语符号赋予了意义,而诸如“假如”、“规约意义”等符号则赋予了错误的意义或没有赋予任何意义。因此,信息接收者最终做出的反应与信息源的本意相差甚远,最终导致交际失败。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要实现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共享同一语言系统还不够,交际双方对其他相关因素的理解和掌握也十分必要,尤其是对隐藏在文化深层里的价值观的理解。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行为好,什么行为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的支配的。由于东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不同,思维模式和人际关系取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造成交际失误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首先,由于价值取向不同,思维模式会不同,从而导致了交际的失误。东方文化思维有较强的具象性,多遵循圆式思维模式,凡事习惯从整体到局部,带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因此,笔者在为外商介绍企业状况时,侧重介绍企业年产量和年利润等笼统的数字。笔者做这样的介绍,主要是受到中国文化定势的影响。在中国,多数企业的介绍资料都是关于企业的年产量或在过去一年所获得总利润。同样,中国媒体在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时,也多采用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模式。西方人与中国人不同,多遵循线式思维模式,有较强的抽象性,习惯从局部到整体,擅长分析和逻辑推理。因而外商非常关注中国企业的日产量,进而对具体的数字进行分析,从中推断出该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以决定是否要在此投资。另外,从笔者与Machteld Vah Boetzelaer的谈话中也能体现出西方人从局部到整体的线式思维方式。在他看来,一家企业的信誉可以从它的发展计划、质检及是否能严格履行合同等几个具体的方面体现出来。由于思维模式不同,笔者在与外商交流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不断在不同的计算方式中转换。如果笔者事先了解东西方人思维模式差别的话,就可以依据双方各自遵循的规则对交际行为进行正确的预测,提前了解企业的一些具体信息,从而避免交际中的困难和失误。其次,东西方文化在人际关系取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交际行为、交际方式、交际风格和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中国人是群体或集体取向,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个人本位。这在餐桌礼仪方面有所体现。中国人进餐时采用会食制,大家坐在同一张桌子旁,一起从同一个盘子中夹菜。有时会为别人夹菜,以示关爱。这说明中国人是群体取向的,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席间,中国人会端着酒杯离开座位向其他人敬酒,这说明中国文化中人际关系密切,重“和合”;从笔者与Machteld Vah Boetzelaer的交谈中可以看出,西方人实行分餐制,进餐的过程同时也是与人交流的过程,注重与人交流而不注重盘中的食物,体现了西方人的自由主义、个人取向的特点,西方社会中平等或平行关系。 由此可见,中国和西方人际关系之差异导致了Machteld Vah Boetzelaer对中国餐桌礼仪的不解。此外,由于东西方文化间存在着差异,编译码过程或意义的赋予过程对交际环境的依托程度也会因文化而异。西方文化属于弱交际环境文化,语码负载信息量大,人们侧重于用语言本身的力量进行交际,低承诺:Machteld Vah Boetzelaer提到投资者特别关注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时间等细节问题,而一切都要体现在合同之中,一旦签订合同,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合同的各项条款;中国文化属于强交际文化,语码负载信息量较少,高承诺。因此,中国人不重视具体项目的细节及承诺。综上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