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改变子女请先改变自己.doc_第1页
要想改变子女请先改变自己.doc_第2页
要想改变子女请先改变自己.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想改变子女,请先改变自己.txt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对付凶恶的人,就要比他更凶恶;对付卑鄙的人,就要比他更卑鄙没有情人味,哪来人情味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收银员说:没零钱了,找你两个塑料袋吧! 要想改变子女,请先改变自己 郑学志,2008-03-05 13:29:12我们总是责怪孩子屡教不改,其实,更多的应该是我们家长需要改变。 我搜集了父母批评子女的话,其中使用概率最高的一句是“屡教不改”,尤其是孩子在犯重复的老毛病时,爸爸妈妈这句恨铁不成钢的话一溜就出来了。甚至还有些家长这样说:“牛教三次晓得打做,你简直比牛脑壳还蠢!” 谁也不愿意自己蠢得像牛一样,这样刺激的话,把孩子同牛相提并论,伤害的只有是孩子的自尊心。有一个孩子跟我说,每次爸爸妈妈这样骂他的时候,他就感到头特别大,脑海里嗡嗡地响,思维也不知道转了。这时候别说孩子改,就是连父母讲些什么话,他们都听不进去。 孩子生出来不是用来挨骂的,而是用来爱的。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抱着他乐呵呵地笑,哪怕他们把屎尿拉在了我们身上,我们也笑呵呵的。我们能够容忍他们撒尿在身上,为什么孩子长大了,解放了我们的双手,我们竟然连一些小缺点都不能够容忍他们了呢?我看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不爱他们,而是我们太急功近利,我们太过于虚荣,以至于连孩子们的一点小小的欠缺都不能够容忍。 我有一个同学,是个单亲妈妈。离婚后的生活重负压得她疲惫不堪,婚姻上的挫折使她灰心丧气,甚至常常自怨自艾。她常常认为是自己做地不够好,丈夫才离开她的,现在孩子是她唯一的慰藉。她只想把儿子带好,好让那个狠心的男人后悔。 儿子一天天地长大,但她却越来越不快乐,相反还显得很压抑。每天回到家里郁郁寡欢,也很少与朋友、同事和同学交往。儿子入了学,可是成绩并不理想,她也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该买的辅导书也买了,该请的家教也请了,儿子就是没有别的孩子出息。她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但是儿子从不多说,也不愿意和妈妈在一起讲话。同居一个屋檐下,相依为命的母子俩却很少交流、沟通。 直到有一天,老师送来了儿子的一篇作文,她才有了一点线索。在作文里,儿子描述了一个自卑的男孩内心的苦闷,他没有爸爸,也不招人喜爱,头脑也不聪明,因此生活得很不幸福。他也很痛苦,他知道妈妈爱他,可是他无论怎样做,也不能够让他妈妈满意。有时候,他真想一死了之 老师告诉她,这篇文章可能反映了孩子的内心的想法,希望做妈妈的能够和孩子好好地谈一谈。她看过那篇文章之后,深深地被文章内容震动了!文章里那个自怨自艾的男孩,难得有快乐心情,这几乎就是她自己的翻版!原来,自己的消极和消沉,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她意识到,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够改变儿子。 于是,她开始积极寻找可以激励自己的方法,她参加了继续教育,她打算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自学考试的全部课程。她对儿子讲述了自己的计划,并请孩子监督。每天晚上,她都写下一件明天要实现的具体事情,比如说做一次健美形体训练,比如说和同事一起共进午餐,增进了解,比如说要参加县里职业道德演讲比赛,并以此逐渐摆脱自己孤僻、哀怨的形象等等。她把计划写在纸条上,早晨起来后由儿子读给她听,作为提醒。晚上吃饭的时候,他们一起检查执行情况。 开始,儿子以为妈妈有点毛病,但是看到妈妈坚持不懈地这么做,而且前所未有的认真,孩子又很感动。晚餐的时候,他们开始一起讨论这些行动的效果,儿子开始给妈妈提出建议。不久,母子俩开始互相监督、提高,妈妈的纸条边又增加了儿子的纸条,儿子也有一个改变自己的计划了!她很高兴,也积极开朗地鼓励儿子。 去年12月,当最后一次自学考试报考时,她获得了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本科文凭。这在她那所初级中学,她是第一个通过自学获得本科文凭的教师。今年秋季开始学,鉴于她在学校里的活跃程度,学校一致研究要她担任七年级的班主任。而在此以前,所有的老师都认为,她只能够做科任教师。 现在,她的儿子也变得开朗活泼,母子俩整天精神焕发,好象重新获得了新生。儿子在日记中写道:“尽管我的爸爸没有和妈妈住在一块,但是,我发现他们都很爱我”孩子的心态如此阳光,她觉得很高兴。前不久我们在一起喝茶的时候,她深有感慨地说:“优秀的母亲应该在不断探索和自我校正中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她们应该懂得,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永远也不会有足够的知识和技巧。” 改变自己才能够改变子女,她的经历让我为这一说法找到了确切的证据。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要不怕改变,只要是有利于孩子教育的,做得不好就要改变,死要面子只能够活受罪。 我原来有一个学生,性格特别叛逆,稍不如意就有破坏性行为。每次犯事之后,老师找他谈话,他的道理还讲到老师前面去了:“是的,老师不能够体罚学生,教育重在思想”、“是的,要关心爱护同学,没有爱心的人不能够受到欢迎”、“毛主席说,我们要允许人犯错误,同时也要允许人家改正错误”很多老师看见他就摇头。 这样的学生,一定背后有他独特的成长原因。在几次家访后,我找到了他性格叛逆、甚至变态的原因。原来是他有一位性格同样偏激的父亲,从小到大就处于父亲的高压之下。父亲性格鲁莽,要么是信奉棍棒底下出人才,要么只会机械地照搬别人看起来很正确的道理。有时候,孩子并没有错误,他爸爸脾气上来了,也不管来何理,先是两耳光抽过去,再给孩子说一通看起来很正确的大道理,最后,还要加一句“简直是教不变的猪牛”。等到脾气过后,他往往又很后悔,孩子受了委屈,他强迫孩子接受了他并不需要接受的惩罚可是,他就是不愿意认错,因此,孩子就逐渐变成了这个样子。 我建议他,要想孩子有出息,请他先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老是在孩子身上挑毛病的做法。每个孩子都渴望大人赏识自己,哪怕孩子把事情做砸了,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我们也要表扬鼓励孩子,不要一味地责备。其次是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不要装腔作势。有家长听了我的课之后,回去就不分清白地将孩子表扬一通,孩子反而觉得很突然,甚至有些孩子问父母:“您没有发烧吧,不是讲胡话吧!”真诚地赞美孩子,要有根有据地赞美他们,而不是随便地敷衍几句。第三,绝对要戒除用坏标签鉴定孩子,如一定不要用屡教不改来给孩子作结论,这样把孩子看死了,孩子自己就没有改变的积极性。他们会这样说,人家都愿意改了,你还用老眼光来看问题,真没有劲!学生的家长一一接受。 半年之后,这个学生变化很大,毕业时还获得了学校优秀班干部称号。现在这名学生自己经营着一家日用化妆品公司,买起了私家车。每次看到我,都要逮着我聊一阵子。他的父母也很高兴,说是我改变了他们一家。 其实哪是我的功劳呢?他们只是改变了自己,才赢得了这样好的局面。要想改变子女,请先改变自己,从你的思想观念,你的教育方法,你的为人处世上去改变自己。 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永远也不会有足够的知识和技巧。要想改变子女,就得先改变自己。我总在想,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思考?我觉得,爱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天性,这并不值得推崇。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占很大的比例。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爱孩子要有底线的。我觉得让孩子在正常的情况下,懂得父母的心,接受挫折的教育,才能谈得上健康的成长。一点想法,请理解 。树大不会自然直的,我接触了很多家长,也总结了很多学生的成败,说句不很客气的话,其实每一个学生的成功,最根本原因还是其家庭教育的成功.一个班上有那么多孩子,杰出的人并不多,这不是教师的罪过,而是家庭教育的差异.同时,认同树大自然直,本质是否认后天教育的力量。这一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树大自然直,并不是否认后天的教育。教育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