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美 中文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集艺术、文学、哲学等多学科于一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是中国造园艺术的特色。而园林中意境的营造,更使得这种艺术发挥至极致,它区别于绘画、诗词等需要借助于线条、语言等无形意境的创造,而是在有限定范围内通过特殊手法来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意蕴,使景传递出情,情与景交融,由此形成情绝风雅,神韵独高,蕴含哲理,耐人寻味的园林境界,进而体现出博大的中华文化及其精髓。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人类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主张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密切结合的观点与中国古典园林不谋而合,因此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对现代景观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文化内涵,提出要点,并结合现代景观设计实例分析其营造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明确现代景观实际事例应当以传统文化的蕴含为重,用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去剖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丰富的内涵,使之能够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思想和实践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意境美 景观设计 传承与创新 ABSTRACTAs a part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is a subject in integration of art,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nd has a high cultural value. To write a quality suggestive of poetry or painting gardening art garden i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in the garden, but also makes the art of play to the extreme, it is different in painting, poetry and other need with the aid of in lines, language, and other intangible artistic creation, but in limited range through a special way to express the creator of ideas, meaning to make the scene conveys emotion, feeling and scene blending, thus forming the vast artistic, verve alone high, contain philosophy, intriguing Garden State, which reflects the breadth of Chinese culture and essence.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of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s to realiz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harmony, advocate artificial landscape and natural landscape is closely combined with point of view and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coincide.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o modern landscape develop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本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文化内涵,提出要点,并结合现代景观设计实例分析其营造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明确现代景观实际事例应当以传统文化的蕴含为重,用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去剖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丰富的内涵,使之能够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思想和实践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culture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points, and combines with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case to analyze its creation techniques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Clear practical examples of modern landscape should be in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ains, with modern people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o analyze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rich connotation,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role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dea and practice, find a feasible way for the Chines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1. 意境之说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从哲学文学绘画园林的过程。可以说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贯穿了唐以后的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成为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理论概念。一切艺术作品,包括园林艺术在内,都应当以有无意境或意境的深邃程度来确定其格调的高低,并以它作为衡量艺术作品的最高层次的艺术标准1。 何谓意境?历来众说纷纭。最早可以追溯到佛经,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2这是说凭着人的智能,可以悟出佛家最高的境界。这里所谓境界,即后来所说意境。所谓意境,是由审美对象的表象在审美主体的心中所唤起的一种广阔自由的想象、情感、理性等心理因素的综合。意境是意与境、情与景、神与物互渗互融所构成的艺术整体。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变现无形,以物质变现精神,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变现虚境,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使真实实景与他所暗示的、象征的虚境荣为一体。意境被奉为评价园林审美的主要标志3。一切蕴含着“意”的物象或表象,都可称为“意向”( 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具有审美品格的意象,称为“审美意向”。其依照“象”的不同状态,可分为“艺术形象”和“内心图”4 ) 。形象与情趣的契合,是情与景的统一,景生情,情生景;情中景,景中情;虚实相生,弦外之音,味外之旨。意境的意蕴是深层的, 它不停留于个别审美意象的局部、浅显、感性的层面,具有深邃的艺术底蕴;意境的意蕴是大容量的,突破有限进入无限,触发观赏者活跃的浮想联翩。“境无情不发,情无境不生”,意境要靠“悟”才能获取。中国人认为:从感情到语言符号再至体悟,对事物最微妙处的把握只能是超符号的心的体悟。这或许可以称为中国人对美的一种“潜美学”认识。意境的意蕴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就会引发具有高度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具有极为开阔、深远的领悟性。2. 中国园林之意境对于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由来已久。中国园林美学,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就是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园林造就的是一种意境, 一种生命要体现自己勃勃生机的意境,它使人赏心悦目并与自然相通,使自然升华为富有诗意的境界。在艺术家的苦心经营下,造园成为一种有品位、有格调的园林意境的艺术创造。3.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追求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首先是对诗画意境的追求,其次是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见世说新语);明计成园冶论假山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都是强调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客观的密切关系。川因此,中国园林特别注重两种手法,一是叠山理水,因为假山曲水比较容易模仿自然,形成绘画效果:二是景物命名,通过匾、联、碑、碣、摩崖石刻,直接点明主题。两者都能较有力地引起联想,构成内在形象。第三,表现在空间的塑造,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而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则是某种连续委婉的曲线流动。因此必须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1)人造美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造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人与自然处于对峙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造建筑也尽量顺应形势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所以我们常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来形容中国园林的自然意境。、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无穷效果。中国园林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当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士大夫阶层经常因为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之间,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认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同时我们看到,虽然中国园林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园林,但实际在造园的过程中并非只是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特征,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将自然界的众多元素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且这种创造却并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2)形式美与意境美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手法上便各有侧重。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一种对完美构图的追求;中国造园虽然也同样重于形式,但追求的却是一种意境美。古希腊毕达格拉斯学派提出的黄金分割以外,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创造意境美的做法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但不能因此否认以形式美为追求目标的西方园林,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园林,无论是中国或是西方的,都应达到陶冶人的情操,赏心悦目的目的,但由于侧重不同,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而已。(3)逻辑性与混沌性西方园林对形式美的追求还影响到了园林的空间主次关系,例如凡尔赛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另外,西方人擅长思维逻辑化,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认识环境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中国私家园林的道路设置看出其中逻辑与混沌的区别,首先是园路的回环性,不走回头路;其次是道路疏密适度,游刃有余,充满着大自然的随意性;第三,园路与景相通,曲径通幽,园中道路因景而得,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丰富层次关系,活跃空间气氛。(4)必然性与偶然性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有了原则,就会在运用当中遵循这些原则,达到实现形式美的园林意境。因此,就象解答数学方程式一样,西方园林由于遵循必然的标准规律而显示出形式的必然性特征。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园林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在造园过程中也十分重于造景,取材于自然,那么自然之大,变化之丰富就必定使造园无规律可循,所以中国园林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素材。(5)入世与出世在许多西方园林著作中,经常提及上帝为亚当、夏娃建造的伊甸园。圣经中所描绘的伊甸园和中国古代人所幻想的仙山琼阁异曲同工。法国的古典园林表现最为明显。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剧,从而使园林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丝毫见不到天国乐园的超脱尘世的幻觉。同样,想象中神仙生活的场景对中国古代的园林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曾数次派人赴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赢洲去获取长生不老之药,但都没有成功。因此,他就在自己的兰池宫中建蓬莱山模仿仙境来表达企望永生的强烈愿望。汉武帝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在上林苑建章宫的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自此,开创了“一池三山”的传统。到了魏晋南北朝,滋生出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隐居于城市山林,啸傲泉石。因此与西方园林相比,中国园林只适合少数人玩赏晶位,阖家欢聚,进行社交往来。而不象西方园林可以容纳众多人进行公共活动。从这意义上讲,中国园林又是儒道互补,追求入世精神的典型展示。不论东西方园林艺术有多大不同,但人们通过造园实现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是一致的。今天,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向注重环境和生态方向发展,更深入的理解东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对我们在实际设计当中恰当的运用其中的精髓很有帮助作用。4.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黑格尔曾经说:“凡是能够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过来的。”(哲学史讲演录)。他的这番话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的生命的最高价值,是在某个精神层面上能够得到“归属感” ,而这种“归属感”不是凭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殡仪服务职业认证考试面试要点及模拟题集
- 桃花心木课件教学
- 公务员应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艺术设计领域招聘考试试题预测及备考策略
- 2025年国家历史局选拔考试复习题目与答案详解
- 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最佳
- 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扶贫
- 莫言小说中的民俗元素呈现及其意义
- 2025年环境科学与管理专业高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附答案
- 矿山基金管理办法
- 肥料登记证授权合同范本
- 工业厂房租赁管理办法
- 辽宁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 肺癌免疫治疗病例分享
- 2025年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清华大学
- 2025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2025年国考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财务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