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三历史周练6.doc_第1页
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三历史周练6.doc_第2页
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三历史周练6.doc_第3页
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三历史周练6.doc_第4页
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三历史周练6.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周练历史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里)1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 )A、世卿公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2汉书卷六四卷第十八记载,徐乐上书给汉武帝说:“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与这一观点的精神实质相似的是( )A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B天下为公 C民为邦本 D安土重迁3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从“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到“存天理,灭人欲”的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 )A儒家由注重君权到宣扬民主 B儒家吸收了宗教中禁欲主义C儒学致力于制约君主的权力D董仲舒的思想遭到了彻底否定4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议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晚唐诗人王建的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些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唐六典中已有关于夜市的记载 B.文学作品对夜市的描写都不可靠C.记载失实,夜市在唐代不可能出现 D.可说明唐代的市已有突破性发展5刘少奇在1964年指出:“在农村里面办半农半读的学校,在工厂里面办半工半读的学校。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读书,或者一个星期做工,一个星期读书。”1986年,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 )A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B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6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抗战时期,在工业总体发展上,1937年西北工厂有19家,占全国0.48%;资本305.2万元,占全国0.82%;工人5787人,占全国1.26%。到1942年为546家,占全国20.56%;资本16931万元,占全国8.8%;工人33074人,占全国13.7%。”材料表明( ) A国民政府重视国民经济建设,但忽视西北工业发展 B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失衡的状况没有本质变化 C日本帝国主义对西北的侵略迟滞了西北工业的发展 D国共内战严重影响了西北工业发展进程7恩格斯说:“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1847年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者()A主张通过资产阶级改良实现理想社会 B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理想社会C其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D当时尚未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这种“爆炸性影响”主要是指( )A使世界由隔绝走向联系 B加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C使其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D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9根据公元前123年的阿西里亚法,凡是外国人告发罗马官吏的贪污受贿而使之定罪的,可奖赏告发者以罗马市民资格。该材料主要说明 A罗马法条文具体清晰,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B罗马法的正义、公平及法律的权威 C罗马法的权利主体不断扩大 D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10中国近代有一位思想家曾在其著作中指出:“孔子之太平世,佛立莲花世界,列子之氟甄山,达尔文之乌托邦,实境而非空想焉” “势所趋,将来所至,有必迄于大同而后已”,“以此而推,今若非洲之黑人,虽有万万,千数百年后皆为白人所夷灭,否则白黑交种,同化于白人,此天演之无可逃者也”。该思想应属于( )A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B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C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 D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民主科学思想11亚当斯指出:“以往所有的经验表明,民主最不稳定、最波动、最短命。”麦迪逊说:“民主是由欺骗、动乱和争斗组成的,通常在动乱中短命。”宪法的签字人和执笔人之一莫里斯也说:“我们见识过民主终结时的喧闹。无论何处,民主都以独裁为归宿。”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如此对民主深恶痛绝主要是为了( )A使北美避免出现像英国式民主那样的问题和弊端B让人民充分享有言论自由和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 C使宪法具有很大的弹性和以备不断修订的的空间 D按照“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确立联邦制共和政体12“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注:自由人的集合体),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哲学通信 B.波斯人信札 C .论法的精神 D .社会契约论40(36分)法国大革命及其影响时时引人深思,阅读材料并试着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788年贵族代表们向路易十六呈交“陈情书” :刑罚对一切人平等;保障财产不受侵犯;宗教自由,出版自由,扩大教育;废除旧制度中第三等级被迫服从的侮辱形式,例如下跪。 1789年7月14日, “30多人在这一场不幸中丢下妻子儿女,这些家属亟待救济。”巴士底狱陷落,大革命开始。1789年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1792路易十六被处死,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末,几乎全法国的教堂都被关闭或改成了“理性庙”;行政命令各色人等一律以“公民”相称;激进的妇女在菜市、路口巡视,强迫其他妇女一律穿长裤、戴红帽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法国大革命的每一个阶段中充满了各种观点、派别的尖锐对立,在不同的阶段上又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切换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抹杀它在历史舞台上具有普适性的意义柏克法国革命论材料二:大革命的结局,显然是对这种“要平等不要自由”的革命模式的一种嘲讽。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只承认人民,没有其他贵族,除了贵族公务员;只有一个惟一的、拥有无限权力的政府,由它领导国家,保护个人”-国民作为一个整体拥有名义上的一切主权权利;而单一的国民却仍然没有摆脱被政府奴役的命运。最后,大革命偃旗息鼓,拿破仑的专制独裁从天而降,心灰意懒、精疲力竭的法国人也就此满足于在“一个主子下平等地生活” -“人们平时所热爱的自由,其实只出于对主子的痛恨”-当大革命摧枯拉朽般把旧王朝推翻,“主子”不再存在,“自由”也就被革命者抛弃了。所以,托克维尔留下了这样一句告诫:“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旧制度与大革命问题:(1)为何法国贵族会写出这样的“陈情表”(9分)(2)你是如何理解“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8分)(3)根据材料,你对从旧制度中孕育并产生的法国大革命如何评价? “民主的专制”并非法国独有,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认识?(19分)41(16分)二战后,世界格局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它把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它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作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虚弱之时,它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1)据材料一概括亨廷顿关于中国在冷战中以及冷战后的外交政策的观点是什么?(4分)材料二: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 5世纪,在1 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 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并指出当今世界“群雄竞起”的表现。(12分) 高三周练历史七参考答案选择题: ABBDD BABCB CD40、(1)在启蒙运动影响下,“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公民国家”等现代社会观念得到传播;有相当数量的贵族有着公平、正义、平等这样超过自身利益的社会关怀,在寻求一个超越自身利益的合理社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9分)(2)第三等级中的农民和工人通过武装斗争(或革命实践)推翻除旧制度。(或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但是出现了权利缺乏制约的倾向)雅各宾派专政追求人们在称呼、服饰、信仰等诸多方面的绝对平等,与法国大革命提倡两大原则自由平等严重背离。(8分)(3)法国大革命有两股潮流:一个是观念的潮流,起于资产阶级,改组国家政治的理念,一个是行为的潮流,起于第三等级中的农民和工人,他们想对他们的经济生活状况有即刻的改变。在一定时期内,两者有共同的目的:反对君主专制,要求民主自由,两大潮流互助汇合。(或者资产阶级也处于第三等级,没有权利,他们也同样希望推翻封建制度)拿破仑帝国是法国特定环境下的特殊产物: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外国武装干涉。战争。认识:(略)法国大革命有其局限性:认识: A、要看到法国大革命中攻占巴士底狱的象征性的正面意义,也要看到走向进步中的非理性化,从一个进步潮流中的正面事件中,去剖析他实际所包含的负面因素。B、制宪也是一场革命,真正的革命是制度的内在变更,不是街头的外在的形式。C、法国革命理解为一个整体性的事件,事件由于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需求、社会理想的差异而导致的出现不同的演变方向。D、法国革命使民主政治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