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实验报告-实验五定时器输入捕捉实验.doc_第1页
苏州大学实验报告-实验五定时器输入捕捉实验.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六定时器模块的输入捕捉实验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MT-IDE嵌入式开发系统环境、汇编、C语言、调试方式。2复习定时器溢出中断的原理和实现方法。3初步了解定时器模块的输入捕捉功能。4理解课本中的程序代码。5了解输入捕捉接线原理图。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MC68HC908GP32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1 2 3 4 5 6 7 8 9 105V图6-1输入捕捉接线原理图二预习要求1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书。2复习定时器基本模块,同时预习输入捕捉功能的有关章节。3掌握GP32利用定时器的输入捕捉功能的编程方法。4根据实验内容要求编写好程序,为实验做充分地准备。三实验设备及其连接1PC机一台2MT-IDE嵌入式开发系统一台3导线若干4万用表一个四实验内容1运行与理解各子程序。2主程序运行课本的样例程序。3编制一个利用定时器输入捕捉的程序。当T1CH0接到PTC2上时,使用PC机通过SCI串口产生一个跳变沿(脉宽为10ms)的信号;当T1CH0接到一开关上时,通过拨动开关产生跳变沿信号。利用定时器输入捕捉功能对跳变沿进行捕捉,并对每两次跳变沿之间的时间间隔计时,计时精度为1秒。当捕捉第一次跳变沿时,开始计时。当捕捉到第二次跳变沿时,将计算的时间用指示灯显示出来。如此循环往复。时间间隔最长255秒钟(约4分钟)。五编程提示1按照结构要求写好编程代码和注释。2根据输入捕捉的要求对通道寄存器进行设置,具体设置跳变沿捕捉的方式、通道中断允许位、通道标志位即对定时器1通道0状态和控制寄存器(T1 Channel0 Status and Control Register,T1SC0)的相应位进行设置。3在对定时器1初始化设置时,要考虑到测量的精度问题。4在对两次跳变沿之间的时间进行计时时,要考虑时间间隔最长约4分钟,否则不准确。5注意:这里输入捕捉采用定时器1,对两相邻跳变沿计时也是定时器1,启动和停止定时器1计时不能在输入捕捉中断程序中进行。六实验报告要求1小结GP32定时器模块输入捕捉编程的方法;2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捕捉功能可以有哪些应用?(2)实验中计时的精度为1秒,思考如何使得测试的时间更准确?(3)思考如何用输入捕捉功能测试方波的周期?(4)堆栈的开始的地址值是否是RAM的结束地址值加1呢?(5)定时器1允许输入捕捉中断,可以同时允许溢出中断吗?(6)测量周期,采用定时器输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