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背诵)(翻译注释).doc_第1页
论语十则(背诵)(翻译注释).doc_第2页
论语十则(背诵)(翻译注释).doc_第3页
论语十则(背诵)(翻译注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翻译:有子说:“礼的应用,以(遇事做到)和谐为可贵。古代贤王治理国家的方法,可贵之处就在于此。小事大事,都依着这个原则。如果有的地方行不通,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调节和约束,那也是不可以的。”注释:礼:指周礼。周代先王留下的仪礼制度。先王:指周文王等古代的贤王。节:节制,约束。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译: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注释:道:通“导”。治理,引导。齐:整治,约束,统一。免:避免,指避免犯错误。 无耻:做了坏事,心里不知羞耻;没有(或缺乏)羞耻之心。格:正,纠正。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翻译: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礼呢?一个人不讲仁德,如何对待乐呢?”注释:如礼何:“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翻译:孔子说:“不懂天命,就无法做君子;不懂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不懂分析辨别别人的言论,就无法了解认识他人。”注释:命:命运,天命。儒家以为人在一生中的吉凶、祸福、生死、贫富、利害都是上天所主宰,都是与生俱来而命中注定的;人对之无可奈何无力改变。这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哲学观点。不过,孔子所说的“知命”,也包含有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内涵,如提倡要面对现实,识时务;要了解与顺应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而不应与之违背;要明确人生的道义与职责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翻译:颜渊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回复和符合于礼,就是仁。有一天做到了克制自己,符合于礼,天下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注释:仁: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核心是指人与人的相亲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实行“仁”的主要方法。克己复礼:“克”,克制,约束,抑制。“己”,自己。这里指一己的私欲。“复”,回复。“礼”,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长期形成、又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可见“克己复礼”是孔子以前就有的古语,儒家用之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归仁:朱熹说:“归,犹与也。”“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之人皆与其仁,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与”,赞许,称赞。一说,“归”,归顺。这两句的意思就是:“有一天做到了克制自己,符合于礼,天下就归顺于仁人了。”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翻译: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知道识别人。”樊迟还不能透彻理解。孔子说:“推举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转化为正直。”注释:知:通“智”。未达:还没明白,没透彻理解。“仁”是“爱人”,不分亲疏远近都要爱;而“智”又要求知道了解人,善于识别人,辨明正、邪、贤、否、智、愚而区别对待;那么,“仁”与“智”是否矛盾,要做到“智”是否会妨害“仁”?樊迟心里含糊,弄不大通,故说“未达”。举直错诸枉: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举:选拔,推举。 直:正直的、正派的人。 错:同“措”,放置,安排。一说,废置,舍弃。 诸:“之于”的和音。 枉:不正直的、不正派、邪恶的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翻译:孔子说:“作为仁人,自己想要立身,就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啊。”注释:能近取譬:“近”,指切近的生活,自身。“譬”,比喻,比方。能够就自身打比方,推己及人。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翻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不会迷惑,实行仁德的人不会忧愁,真正勇敢地人不会畏惧。注释:知:同“智”。智,仁,勇,是孔子所提倡的三种传统美德。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翻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常乐,有仁德的人长寿。”注释:知者乐水:水流动而不板滞,随岸赋形,与智者相似,故曰。仁者乐山:山形巍然,屹立而不动摇,与仁者相似,故曰。子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