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210430 学时:48 学分:3先修课程:广告学概论、经济法概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经济应用文写作是经济类有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强,实用性突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应用类文章写作的基本理论,具备阅读、分析、写作常用经济应用文的能力,以适应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需要,并为毕业作业的写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理解和掌握经济应用文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明确法定公文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及格式,掌握常用法定公文的写作方法。理解和掌握事务文书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写作方法。理解经济新闻的涵义和种类,掌握经济新闻的结构、内容及写作注意事项。明确产品说明书的涵义和作用。 明确经济预测报告的概念、种类,掌握经济预测报告的结构、内容及写作要求。理解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概念、作用和种类,掌握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方法。理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念、特点、作用,了解其写作方法。 明确经济合同的概念、作用、特点及种类,掌握经济合同的写作方法。理解招标投标文书的概念、种类及写作要求,掌握招标通告和投标书的写作方法。 掌握审计报告的概念、特点、种类、结构和内容。理解涉外经济文书的涵义、作用及种类,掌握涉外经济合同的写作方法。理解经济诉讼文书的概念、作用及种类,掌握起诉状和答辩状的结构、内容。理解股份制文书的涵义,了解几种常用股份制文书的一般写法。掌握经济工作研究的概念、特点、结构和内容。明确经济论文的概念、性质和基本特征,掌握经济论文的写作方法,学会评析经济论文。三、教材和参考资料1教材:经济应用文写作,邓红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2参考资料: 新编财经写作,尹伊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经济应用文写作,刘葆金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修 订:刘晓峰 卢静 周桂华 审 定:梁士伦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207410授课学时:16学时 学 分 数:1先修课程:公共关系学 一、 课程性质和任务商务礼仪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普遍应用性。通过介绍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礼仪技巧以及商务场合中的各种礼仪规范,使学生了解商务礼仪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了解在日常商务交往中应注意的要点,并能正确运用各种礼仪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礼仪素质,使其在以后的实际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做到事事合乎礼仪,处处表现自如、得体。二、 教学内容和要求了解和掌握商务礼仪的含义和原则,明确商务礼仪的重要性、作用、影响力。了解商务着装礼仪的原则,掌握服饰搭配的技巧。了解男士西装正装的相关内容 ,掌握领带的基本打法 ,掌握领带西装正装扣子的系,了解女士着装礼仪,掌握女士套装的选择及搭配,皮鞋与袜子的搭配。理解仪态礼仪的含义,掌握正确的站、走、坐姿及表情、手势要求。了解仪态的禁忌。了解见面礼仪的内容,掌握见面时正确的称呼礼仪、问候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名片礼仪和礼节,能灵活运用于商务交往中。掌握商务性接待与拜访的礼仪规范和要求。了解商务言谈的内在要求及言谈的礼仪和技巧。了解语言沟通的相关内容,掌握商务交谈的要领和交谈时应注意的问题。了解宴会的不同种类;掌握宴请者和赴宴者应遵循的礼仪规范。掌握正确的中餐就餐方法 ,掌握正确的西餐就餐方法 。商务宴会、舞会和茶会活动中商务人员应遵循的各项礼仪规范。掌握接听、拨打电话的礼仪,并能灵活运用于商务交往中。了解使用手机注意的事项。了解办公室内布置礼仪、办公室人员举止礼仪、办公室接待礼仪和公共区域、交通工具的礼仪规范及应注意的一些办公细节。明确馈赠的礼仪礼节及应注意的事项。掌握商务馈赠时的时机把握、地点确定,馈赠时的礼品选择和馈赠禁忌。理解一般会议和各项专题会议的含义。 了解各项会议在具体进程中的礼仪规范。 掌握会场布置的礼仪要求以及商务人员参加各种会议的一般礼节。培养成功组织会议的能力,以及在商务会议中具有良好表现的技巧。 了解商务谈判各个阶段的礼仪要求;掌握谈判开局阶段、明示阶段、较量阶段、妥协阶段、达成协议阶段的礼仪常识;掌握商务成交签约礼仪规范。了解应聘礼仪的相关内容 ,掌握简历制作的方法 ,掌握面试礼仪的要点 。了解东西方主要交往国的社交礼仪、服饰礼仪、餐饮礼仪及习俗忌讳等。三、 教材和参考资料1.现代商务礼仪教程 金正昆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 2.商务礼仪杨亦编著、 蓝天出版社、2003年9月 3.现代实用社交礼仪熊经浴主编、金盾出版社、2003 年6月 4.新职员的基本礼仪 日本经济新闻社编 日本经济新闻社2003 年4月修 订 人:卢 静 伍燕妩 周桂华 审 定 人:梁士伦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10204740 学时:64 学分:4先修课程: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该课程为非会计专业本科而开设, 主要阐述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术等内容。并学习一定的专业财务会计知识,为进一步学习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企业管理等相关课程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账务处理程序和利用一般的财务指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等。二、教学内容和要求掌握会计假定、会计一般准则、熟练掌握会计动态要素、会计静态要素、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在企业中在地位和作用.理解会计目标和职能、会计对象、会计方法。要求重点熟练掌握会计要素分类、会计科目及账户分类,借贷记账法及会计分录处理。熟练掌握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借贷记账法运用、总分类核算与明细分类核算及账户的平行登记。熟练掌握企业供应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财务成果业务及其他业务的一般性财务处理。熟练掌握筹资活动、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掌握企业结算方法的种类及应用、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了解企业增值税的内容、掌握增值税的核算。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分类。掌握原始凭证的内容、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内容、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熟练掌握企业会计循环过程,过账、试算平衡、调账、结账。理解会计账薄的意义和种类。掌握账户的不同格式、序时账户、分类账户、和备查账户的登记规则。手工操作下的错账的更正。 掌握各种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熟练运用会计账薄。掌握财产清查的作用、种类;财产清查的基本的方法、财产的盘存制度及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掌握永续盘存与实地盘存两种工作制度,并能熟练进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掌握会计账户按经济用途分类、一般性掌握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明确理解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掌握记账凭证会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会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会计处理程序。了解多栏式日记账会计处理程序、日记总账会计处理程序。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和种类。掌握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分析。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会计工作组织、会计机构的一般设置、会计人员的一般配备、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会计机构及会计核算体制、会计工作规范。三、教材和参考资料 1教材: 会计学原理 陈少华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年2参考资料:会计学原理, 汪涛、冯建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年 会计学原理, 吴水澎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4年 会计学原理(新编),徐文彬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年会计辞典,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2年财务会计 刘尚林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修 订:蒋训练 唐湘华 吴德琪 审 定:梁士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课程理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201450授课学时:50学时 学 分 数:5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考核方式:闭卷四、 课程性质和任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了解和应用计算机的重要学科基础课程。通过Visual BASIC语言的学习,掌握一种简单实用的软件开发工具;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专业,及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教学任务由三个方面内容构成:(1)概念:包括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常用数据形式、常用简单算法。(2)方法:可视化程序设计集成开发环境应用;Visual BASIC控件使用;界面设计方法;事件驱动过程设计;一个完整工程的建立。(3)实践:按照教学进度完成各知识点理解性和验证性实验;根据一个小规模实际问题完成应用软件的分析、设计、测试及建立简单文档的训练。五、 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可视化程序设计中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驱动等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掌握各种常用内部控件的特点,常用的属性、方法和事件;能够熟练设计简洁实用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建立事件驱动程序;能够熟练使用Visual BASIC的联机帮助手册。 (3)熟练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三种基本控制流程;子程序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参数传送、静态变量、自动变量概念和应用。 (4)熟练掌握数值型、字符型、逻辑型数据的定义和应用;了解日期型数据的定义和使用;熟练掌握一维、二维数组、记录的定义和使用;掌握顺序文件、随机文件的定义和使用。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数据类型和进行数据类型转换。 (5)掌握几个常用算法:迭代法、穷举法、简单排序法、顺序查找法、有序数据的二分查找法。能读能写简单算法的应用程序。 (6)熟练掌握自定义过程的建立,参数的概念和使用;了解子程序递归调用的概念和建立递归程序的方法。 (7)知道Visual BASIC具有的各种其他功能:图形设计;菜单设计;高级事件过程;多重窗体设计;多重文档界面设计;等。 (8)能够在Visual BASIC上开发一个简单应用软件。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了解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并能够建立VB应用程序,掌握界面、对象与事件驱动程序的知识掌握VB的基本字符集和词汇集,熟练掌握VB的基本数据类型:字符串型、数值型、逻辑型;了解日期型数据类型 ;熟练掌握常量与变量、运算符与表达式和常用内部函数熟练掌握赋值语句、数据输入函数、Print方法 Tab Spc Format以及 注释、暂停与程序结束的基本语句熟练掌握分支结构中的单行结构条件语句、块结构条件语句、GoTo语句、情况语句熟练掌握循环概念、While Wend 语句、DoLoop语句、ForNext语句熟练掌握常用控件窗体的主要属性Name Caption BackColor ForColor Font Height Width Left Top MaxButton MinButton和窗体事件;字体和字形主要属性:FontName FontSize FontBold FontItalic FontStrikethru FontUnderline FontTransParent标签和文本框 标签 属性: Alignment AutoSize BroderStyle Caption Enabled文本框 属性: MaxLenght MultiLine PassWordChar ScrollBar Sellength SelStart SelText Text 事件: Change LostFocus GetFocus KeyPress 方法: SetFocus 图片框与图像框属性: CurrentX currentY Picture Stretch 函数: LoadPicture命令按钮、复选框和单选按钮命令按钮属性:Cancel Default 复选框和单选按属性:Value; 焦点和Tab顺序; 列表框属性:Coumns List Listcount ListIndex MulitiSelect Selected Sorted Text 方法:AddItem Clear RemoveItem; 组合框属性:Style Text 方法:与列表框同; 滚 动 条属性: Max Min LargeChange SmallChange Value 事件: Scroll Change; 计 时 器属性: Interval 事件: Timer。熟练掌握一维数组合 二 维 数 组;了解数组的其他定义形式:可调数组、静态数组、 数组刷新语句、可变类型数组;掌握记录类型概念、定义方法、 记录变量的访问;了解表格控件和控件数组的知识。熟练掌握自定义子过程的定义与调用、函数的定义和调用以及在集成开发环境(IDE)中建立自定义过程的步骤;掌握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了解数组参数、记录参数、对象参数;熟练掌握过程的作用域、变量作用域与生存期;了解键盘事件过程和复杂鼠标事件过程,了解递归。掌握文件概念、文件的基本操作;写顺序文件、读顺序文件;打开随机文件、 写/读随机文件;了解二进制文件,驱动器列表框、目录列表框、文件列表框、几个文件操作命令和函数掌握菜单下拉式菜单结构、 编辑下拉菜单;了解多重窗体程序设计、 多重文档界面(MDI)掌握数据库的概念 关系数据库操作语言SQL的语句、SQL中的数据操作;Visual BASIC中的数据库操作可视化数据管理器、DAO数据访问对象、ADO 数据访问对象六、 教材和参考资料1. 建议教材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周霭如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 参考书目计算机等级二级 VISUALBASIC考试辅导教材修 订:袁传怀,陶安,陈本松 审 定:殷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课程实验大纲课程编号:10201450授课学时:30学时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考核方式:实验报告等一、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语法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二、实验教学内容和要求实验1. 简单程序设计2学时要求:熟悉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学会实用联机帮助;建立一个简单工程。实验2. 程序控制流程4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和应用顺序、分支、循环三种程序控制基本结构;掌握各种数据类型的特点和转换;对常用内部函数的调用。实验3. 常用控件4学时 要求:掌握常用控件的属性、事件、方法的应用;根据问题选择控件设计界面。实验4. 数组4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的定义、输入、输出;能够应用简单算法设计程序。实验5. 自定义过程4学时 要求:正确定义和调用Sub、Function过程;正确使用参数。实验6. 文件4学时 要求:掌握随机文件、顺序文件的定义以及有关操作。综合实验8学时要求:根据一个小规模实际问题完成应用软件的分析、设计、测试、建立简单文档的训练。上述实验主要通过计算机VISUALBASIC 软件开发环境来,并按要求书写实验报告。三、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教材配套实验指导书。修 订:袁传怀,陶安,陈本松 审 定:殷彬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209340 学时:64 学分:4先修课程:微积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微观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微观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正确认识和分析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科学地加以借鉴和应用;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功能与用途;熟练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机会成本,稀缺性,存量与流量。熟练掌握需求、供给与局部均衡价格的决定。理解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单个厂商的供给与市场供给,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供给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的关系;掌握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形成和变化。熟练掌握弹性理论及其应用。熟练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消费者均衡的原则和实现,收入变动与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掌握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分析;理解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之间的关系,理解以基数效用论和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需求曲线推导。熟练掌握具有一种、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分析,生产者均衡的原则和生产者均衡的实现;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规模经济和规模收益的变化,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及其关系,扩展线和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的总效应。熟练掌握经济成本及其分类,短期成本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成本最小化原则,收益函数、利润函数和利润最大化原则;掌握长期成本的含义;理解包络线与扩张路径,熟悉影响长期成本变化的因素。理解有关生产函数分析、成本结构分析、投入最佳组合的分析等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的实际意义。熟练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长期均衡与长期供给曲线。掌握完全垄断市场理论: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完全垄断市场的收益规律,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理论:垄断竞争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非价格竞争。掌握寡头垄断市场理论: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与特点;寡头垄断市场价格与产量的决定;寡头模型: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掌握博弈问题的刻画与分类。了解博弈的标准型表示形式;扩展形式的博弈;不完备信息条件下的博弈。熟练掌握生产要素的定价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掌握劳动市场与工资的决定;资本市场与利息的决定;资源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管理者要素价格的决定。熟练掌握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理解有关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分析、土地供给有固定性的分析、利息和利润作用的分析等对我们有效利用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工资、利息等经济杠杆所具有的借鉴和知道意义。掌握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分析: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最优条件;社会福利函数分析。掌握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目标;理解公共物品与公共部门政策,价格管制政策;了解其他微观经济政策:反垄断政策;福利政策;环保政策。三、教材和参考资料 1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三版 2参考资料: 微观经济学,黄亚均、郁义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微观经济学教程李建琴、史晋川,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微观经济学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英文版)微观经济学朱善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2版 修 订:章美锦 胡爱国 钟生根 审 定:赵晷湘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202140 授课学时:64学时 学 分 数:4先修课程:经济学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作为系统研究各类组织中一般管理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管理类与经济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学习其它专业课奠定基础。同时通过课堂教学中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以及学生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二、课程教学要求对于管理学有关内容的学习,按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了解管理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与特点;(2)掌握管理学课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3)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及最新动态;(4)熟悉管理基本方法和某些重要而具体的方法;(5)通过案例分析等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管理理论的具体运用。三、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篇 总论(建议学时:12学时)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1. 掌握管理的含义、特征及性质2. 理解管理与环境的关系3. 理解管理的职能与重要性4. 理解管理者的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5. 掌握管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与特点6. 了解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掌握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到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各个时期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2. 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要点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 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管理的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和效益原理,掌握如何应用;2. 熟悉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教育方法等第二篇 管理的计划职能(建议学时:12学时)第四章 管理决策1. 明确决策的含义及其在管理中的地位2. 掌握决策制定过程的步骤和基本要求3. 了解各种具体的定量决策方法的原理4. 了解各种决策方法管理决策活动5. 理解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行为特征第五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1. 了解管理计划是什么和管理计划为什么重要2. 识别和分析各种类型的计划,并说明各类计划之间的相互关系3. 掌握计划编制的程序和主要原则4. 熟悉战略性计划的制定过程第六章 计划的实施1. 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2. 掌握目标管理的过程3. 熟悉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4. 了解PERT网络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第三篇 管理的组织职能(建议学时:12学时)第七章 组织的设计1. 掌握组织的含义、分类和有关组织的基本理论2. 理解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含义3. 熟悉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内容及影响因素4. 系统掌握组织结构及其类型5. 了解组织变革与创新内涵6. 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结构和功能,了解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第八章 人员配备1. 掌握人员配备的概念与原则2. 掌握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3. 熟悉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考评的内容及培训方法4. 了解管理人员的选聘与考评的程序及方法。第四篇 管理的领导职能(建议学时:12学时)第九章 领导与领导者1. 掌握领导的本质与内容;2. 熟悉领导与管理、领导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差异,理解明确领导权力与本质;3. 掌握基本的领导理论与有效领导的要求;4. 了解基本的领导艺术及其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第十章 激励理论与方法1. 掌握激励的含义与作用,了解激励的心理机制与具体形式2. 理解有关激励的基本理论3. 掌握激励的原则与方法4. 领会激励的内在规律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第十一章 沟通1. 理解沟通的过程和类型2. 了解人际沟通的动因,熟悉人际沟通行为的特点和表现3. 掌握组织沟通的类型和方法4. 了解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表现以及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5. 掌握提高沟通能力的方法和技巧第五篇 管理的控制职能(建议学时:8学时)第十二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1. 理解控制的含义及控制的主要原则;2. 理解建立有效控制的前提条件;3. 掌握主要的控制类型;4. 熟悉控制的基本过程。第十三章 控制方法与技术1. 熟悉与灵活应用常用的控制方法2. 从经济性、有效性的角度分析比较综合控制方法与局部控制方法3. 了解现代控制的信息技术方法。第六篇 管理的创新职能(建议学时:8学时)第十四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概述1. 掌握管理创新的概念;2. 了解管理创新的过程和内容;3. 了解组织进行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4. 熟悉管理创新的操作模式第十五章 管理技术创新1. 掌握管理技术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2. 了解管理技术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性;3. 熟悉管理技术创新的途径,了解应该如何实现组织内部的管理技术创新;4. 了解我国现阶段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的方向。第十六章 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创新1. 理解文化与管理的关系;2. 理解跨文化问题的产生及管理;3. 掌握如何建立有效的跨文化沟通;4. 了解中国、美国、日本管理模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各自的特点。第十七章 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1. 了解知识经济背景下管理创新的特点与趋势2. 了解未来管理变革的发展趋势3. 了解组织的创新体系。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推荐教材: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管理学,梁士伦、姚泽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2.参考书目 管理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管理学(第十版),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五项修炼,彼得圣杰著,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管理学基础实训教程,单凤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业务流程再造,J佩帕德、P罗兰著,中信出版社,1999年修 订 人:梁士伦 雷建忠 伍燕妩 审 定 人:姚泽有市场营销课程理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208140 授课学时:64 学分数:4先修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法学基础 一、 课程性质和任务市场营销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讲述市场营销一般原理与营销实践,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对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营销策略有较全面的了解和领会,学习应用市场营销原理与策略开展市场营销实践活动,并能运用市场营销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市场研究和市场开发。二、 教学内容和要求课程基本要求: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修管理学、微观经济学、法学基础等课程。 学习了本课程以后,在识记、理解、分析应用三个能力层次上,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基本要求是:1.识记:应能识记市场营销的有关概念、原理、策略的涵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与非。2.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的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营销策略,能表述基本内容和基本道理,分析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3.分析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应用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营销策略,分析和诠释营销实践中的现象,掌握制定市场营销战略计划与市场开发的基本步骤和技能。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1、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4学时)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的内涵以及从卖方角度定义的市场概念;领会和理解与市场营销相关的一系列基本概念;了解市场营销的产生和发展;认识市场营销学的学科性质;学会研究市场营销的主要方法。 2、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贯彻(4学时)掌握市场营销管理的内涵与任务;理解顾客满意的含义;掌握现代营销观念的精髓;了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演变进程;理解建立市场导向战略和创建知识型企业的含义。3、规划企业战略与市场营销管理(4学时)了解战略规划的一般过程、企业战略的层次,知道如何对企业的总体战略进行规划;了解经营单位的战略规划;掌握市场营销组合的内涵及特点。4、市场营销环境(4学时)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与构成;了解微观营销环境与宏观营销环境对营销活动的影响;理解营销环境与营销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学会从环境分析中寻找营销机会及避开环境威胁。5、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4学时)熟练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了解消费者市场的特点及购买行为模式。6、组织者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2学时)了解组织市场的概念、类型、特点;掌握对生产者市场购买行为的分析;了解中间商市场购买行为的分析;了解非盈利组织市场及政府采购市场的购买特点。7、目标市场营销策略(4学时)掌握市场细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学会通过对细分市场进行评估而选择目标市场;掌握目标市场的含义及其目标市场战略;理解市场定位的含义,学会使用市场定位的方法进行合适的市场地位。8、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4学时)掌握竞争者分析的内容,了解竞争者的特点;理解确定竞争对象和竞争战略原则的方法;掌握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及市场利基者的战略。9、产品策略(6学时)掌握产品整体的概念;理解产品组合策略的内容;掌握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理论,学会依据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市场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了解新产品开发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理解新产品开发的意义。10、品牌与包装策略(4学时)掌握品牌的内涵,理解品牌对企业营销的重要作用;了解品牌与商标的区别、商标及域名的注册,了解驰名商标的认定;了解品牌的设计的内容;掌握品牌的主要策略;了解包装在现代营销中的作用,了解包装的设计思想,了解商品包装策略。11、价格策略(4学时)了解影响定价的因素;掌握定价的主要方法;掌握定价的基本策略;了解企业变价的相关市场反应及其采取的相应对策。12、分销渠道(3学时)掌握分销渠道的类型结构;掌握和理解分销渠道决策,学会选择合适的渠道进行实体分配,了解渠道管理的内容;了解批发与零售的区别和具体形式。13、促销策略(4学时)理解促销的实质含义;掌握促销组合的制定决策;了解各种促销方式的内容、特点及适用条件。14、市场营销计划、组织与控制(4学时)掌握市场营销计划的构成及撰写;了解营销组织的主要类型,掌握营销组织设置的原则;了解市场营销控制的主要方法;了解市场营销审计的内容。15、国际市场营销(3学时)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含义,了解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的区别,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及其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学会选择和进入国际目标市场的方法;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策略。16、服务市场营销(3学时)掌握服务营销的内涵,服务营销的特征与要素;了解服务质量内涵与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了解服务有形展示的含义、作用及其管理;了解服务产品的定价、分销及促销策略。17、市场营销的新领域与新概念(3学时)了解21世纪初市场营销理论研究与应用的新发展与新动向, 了解绿色营销、整合营销、关系营销、网络营销、营销道德的含义。三、教材和参考资料1. 建议教材市场营销学,梁士伦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市场营销学,吴健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 参考书目 营销管理,(美)菲利普科特勒(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竞争优势,(美)迈克尔波特(著),华夏出版社 市场营销手册,郭国庆主编,企业管理出版社 品牌推广,陈云岗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修 订:周桂华 郑灿雷 雷建忠 审 定:梁士伦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204540 学时:64 学 分:4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 考核方式:闭卷修订人:赵晷湘 章美锦 邓芳 审 核 人:赵晷湘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学科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对增进学生对西方国家国情和社会经济运行的了解,提高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为学生今后参与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打下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使学生较全面深入地掌握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如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等,并要求学生能辨别这些理论和政策的利弊,然后把有用的部分结合我国的国情用于经济建设。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特点及发展历程;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掌握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了解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产生、内容与特点;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主要总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联系与区别;熟练掌握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了解均衡产出、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和投资乘数的含义;理解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掌握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熟练掌握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了解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与形成;理解IS曲线、LM曲线的移动及其对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影响;掌握决定投资与利率的主要因素;熟练掌握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ISLM模型。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与主要目标;理解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含义与内容;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效果,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熟练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了解经济周期的定义、阶段及类型;理解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两个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理解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掌握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熟练掌握关于经济增长的争论。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原因及应对措施;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掌握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掌握通货膨胀率与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三、教材和参考资料1、教材: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参考资料:宏观经济学,卜海 姚海明 华桂宏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宏观经济学原理,王秋石,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经济学原理,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208640授课学时:64学时 学 分 数:4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是为大学经济学类与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统计思想、知识,结合实际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二、教学内容和要求1、理解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2、一般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和要求,了解统计调查的方法、重点掌握抽样方法和调查方案的制订、问卷制作原则,同时了解数据的计量尺度与数据的类型。3、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要重点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熟练掌握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次数分配数列的编制,并学会用统计表、图来表示统计资料,掌握用Excel作频数分布表和图形。4、理解集中趋势各测度值的计算方法、掌握集中趋势不同测度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理解离散程度各测度值的计算方法、掌握离散程度不同测度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理解偏态与峰度测度方法、掌握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并进行分析。5、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事件的关系、理解概率的定义,掌握概率的性质;了解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抽样和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理解抽样分布与总体分布的关系;理解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6、了解常用的抽样方法;了解点估计的概念和估计量的优良标准;熟练掌握一个、两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样本容量的确定。7、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掌握假设检验的步骤、 会对一个总体参数、两个总体参数检验、利用置信区间进行假设检验、掌握利用P - 值进行假设检验。8、理解相关与回归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多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非线性相关与非线性回归分析,会用 Excel 进行回归分析。9、理解指数的概念与分类,掌握总指数的编制方法;熟练利用指数体系对实际问题进行因素分析;了解实际中常用的几种经济指数。10、掌握时间序列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时间序列及其构成因素;掌握长期趋势变动分析的方法、季节变动分析的原理与方法。三、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 统计学,袁卫、庞皓、曾五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8月第2版次参考书:统计学原理,主编黄良文,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1月第15版次 管理统计学,徐国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应用统计学,卫海英,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2版统计学,贾俊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统计学,宋光辉,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统计学,美David Freedman、Robert Pisani、Roger Purves、Ani Adhikaris 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基础统计美罗伯特.约翰逊、帕特里夏.库贝著 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统计学的世界美戴维.S.穆尔 中信出版设2003年11月第1版统计学原理 谢启南 韩兆洲,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21版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韩兆洲、王斌会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修 订 人:杨菁 吴德琪 黄莉芳 审 定 人:梁士伦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205740 学时:64 学分:4先修课程:法学基础理论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经济法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在我国,经济法学是一门出现不久的年轻的法律科学。它的出现是我国法学上的一个新分类和新发展。学习经济法,旨在通过对经济法律规范的学习和研究,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理论,提高对经济法的本质、作用原理和经济法实务的认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系统掌握我国经济法理论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的原理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了解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渊源和体系,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的本质,地位和基本原则。了解经济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种类和特征,掌握经济法的主体、内容和客体,熟悉经济法律关系的运行管理和保护。 理解公司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熟练掌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法律规定,掌握股票发行、债券发行的主要内容,了解公司财务、会计的法律规定及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公司的具体法律问题。了解有关合伙企业的立法概况,熟练掌握合伙企业的概念、设立、财产、与第三人的关系、入伙、退伙以及解散与清算的有关法律规定,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合伙企业的各种具体法律问题。了解个人独资企业法的立法概况,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法律特征、设立、事务管理、权利和义务,并能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了解新旧企业破产法的主要区别,掌握企业破产界限、破产案件的申请与受理、债权人会议、和解和整顿、破产宣告与破产清算,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企业破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合同法的概念、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概念、合同的法律特征、合同的订立。熟练掌握合同的履行、担保、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撤销的主要内容,明确违约责任的法律规定。掌握合同法其他规定的主要内容。并能在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合同法律知识。 了解我国工业产权立法的一般原理与基本制度,掌握商标权、专利权取得的条件、申请程序、权利内容与权利保护的有关规定,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践中有关问题。了解证券法的立法概况、证券活动和证券管理的原则,掌握证券的种类、发行条件、程序、交易的一般规则。了解金融法律关系和金融法体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外汇管理及票据的立法概况,掌握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组织形式、监管及法律责任,外汇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熟练汇票、本票、支票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相关的金融问题。熟练掌握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特征。掌握违反商业道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内容。了解反不正当竞争立法的必要性和对不正当竞争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