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宁强县鸡头山-小燕子沟矿区金矿详 查 报 告核工业二八大队二一一年八月75陕西省宁强县鸡头山-小燕子沟矿区金矿详查报告报告提交单位:陕西盛安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小诚报告编写单位:核工业二八大队法定代表人:刘正林总工程师:彭云彪报告编写人:袁晓华报告提交时间:二一一年八月正文目录第一章 绪 论1第一节目的任务1第二节 工作区位置及交通3第三节 工作区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6第四节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6第五节 本次工作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9第二章 区域地质11第三章 矿区地质16第一节 地层16第二节 构造21第三节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22第四节 矿区围岩蚀变特征22第五节 变质作用及围岩蚀变23第四章 矿体地质特征24第一节 矿体特征24第二节 矿石特征26第三节 矿石类型26第四节 矿体围岩27第五节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27第五章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29第一节 采样种类、方法及其代表性29第二节 实验种类、方法及结果29第三节 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32第六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4第一节 水文地质34第二节 工程地质35第三节 环境地质36第七章 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37第一节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37第二节 探矿工程及质量评述38第三节 测量工作及质量评述42第四节 地质填图工作及质量评述45第五节 采样、化验工作及质量评述47第八章 资源量估算51第九章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62第一节 国内外黄金资源状况,市场供求、市场价格62第二节 矿山建设的内部条件63第三节 矿山建设的外部条件64第四节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65第十章 结 论69第一节 矿床勘查控制程度与地质资料的完备程度69第二节 成矿规律和远景条件69第三节 存在问题与建议70附图目录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1陕西省宁强县鸡头山-小燕子沟矿区金矿区域地质图1:50000221:5000033宁强县鸡头山-小燕子沟矿区金矿地形地质图1:2000455小燕子沟矿段金矿号矿体垂直纵投影图1:100066小燕子沟矿段金矿号矿体垂直纵投影图1:100077小燕子沟矿段金矿号矿体垂直纵投影图1:100088小燕子沟矿段金矿15线地质剖面图1:100099小燕子沟矿段金矿16线地质剖面图1:10001010小燕子沟矿段号矿体31线地质剖面图1:10001111小燕子沟矿段号矿体63线地质剖面图1:1000第一章绪 论陕西省宁强县鸡头山-小燕子沟一带金矿详查的探矿权人为陕西盛安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勘查许可证证号为T61120080202001804,有效期2010年3月26日至2012年3月26日,面积6.29km2。陕西盛安矿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底委托核工业二八大队自2009年11月在鸡头山-小燕子沟一带金矿详查探矿权范围内结合汉中地质大队普查阶段工作成果,选择重点地段进行金矿地质详查工作。核工业二八大队于2009年11月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设备保障对详查探矿权范围进行了勘查,通过槽探、硐探、钻探等浅深部工程揭露,落实金矿体4条,金矿化体4条,并对主矿体Au、Au、Au、AuC2进行了资源量估算,于2011年8月编写陕西省宁强县鸡头山-小燕子沟矿区金矿详查报告。第一节目的任务目的:基本查明矿区内资源储量,为尽快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任务:在对以往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基础上,通过地质填图和地表槽、井探揭露,深部钻探工程控制等多种地质手段,基本查明矿区地层层序及分布特征,基本查明矿区内断裂和破碎带的分布、规模、产状以及对金矿体的影响;基本查明矿区内侵入体的种类、数量、形态、分布以及对金矿体的破坏程度,基本查明金矿体的赋存部位、形态、规模、数量、厚度、产状及其变化规律;对矿石的质量进行了研究,对矿体内夹石的分布情况进行了了解,并进行矿石加工选冶性能试验,对矿床进行预可行性经济技术评价;基本查明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环境地质条件。根据矿区内矿体地质特征,确定地质勘查类型,依据取得的资料进行资源储量估算。1、Au号矿体地表通过地质剖面测量、大比例尺1:2000地质测量、探槽加密控制;浅深部通过硐探、钻探控制及系统采样分析,基本查明地层层序、岩性特征、构造特征及与矿体的关系;基本查明矿体的赋存层位、空间形态及空间分布、产状、规模,基本查明矿体的连续性及变化情况;基本查明围岩岩性特征,顶、底板岩石的稳定性。2、对玉泉坝金矿西沿矿体(Au)及土壤痕金异常地段,通过大比例尺1:2000地质测量探槽揭露验证、加密及适当的深部硐探控制验证和系统采样,基本查明其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及其与矿体关系;矿体规模还未完全控制,基本确定矿(化)体的地表出露形态、产状、矿石质量;基本查明围岩岩性特征,顶底板岩的稳固性,并以期发现新的金矿体。3、通过对矿体顶、底板围岩的挤压,抗剪力学测试;水文观察、水文填图、水样分析及环境地质调查等工作,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床水文条件。对可能影响矿区开发建设的环境地质和开采技术做出评价。4、对矿石的选冶加工性能进行实验室试验,并与同类矿山进行类比,初步评价矿体开发的经济意义,并进行概略性研究。5、通过详查阶段工作,探求可开发利用的(332+333)金资源量并提交详查地质报告。第二节 工作区位置及交通工作区位于陕西省宁强县西部,西接四川,北邻甘肃,隶属宁强县青木川镇管辖,工作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900-1054152,北纬325200-325300。陕西省宁强县鸡头山小燕子沟一带金矿探矿权人为陕西盛安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勘查许可证,编号T61120080202001804,1:5万图幅号I48E016017,面积6.29km2。勘查项目名称:陕西省宁强县鸡头山-小燕子沟矿区金矿详查,有效期2010年3月26日至2012年3月26日。探矿许可证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其拐点坐标见表1-1。表1 -1 勘查区各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地理坐标直角坐标(3度带)经度纬度XY110539003253003640061.24535560825.9704210540353253003640076.76535563295.4474310540353252413639491.42035563299.199410541523252413639504.45135565300.8978510541523252153638703.45235565306.193610540453252153638692.09235563564.3137710540453252003638229.97835563567.2867810539003252003638212.79335560837.3536本次详查择优选择了4.99km2的详查范围,详查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面积1.2km2 ,拐点坐标见表13。勘查区、详查区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关系详见图1-1 图1-1 勘查区范围、详查区范围、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平面图表12 详查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3度带坐标6度带坐标XYXY13640061.24535560825.97043640061.24518560825.970423640076.76535563295.44743640076.76518563295.447433639491.42035563299.1993639491.42018563299.19943639504.45135565300.89783639504.45118565300.897853638703.45235565306.1933638703.45218565306.19363638692.09235563564.31373638692.09218563564.313773638692.09235560837.35363638692.09218560837.3536表13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3度带坐标6度带坐标XYXY1363940035562500363940018562500236394003556450036394001856450033638800355645003638800185645004363880035562500363880018563500详查区向东经宁强县广坪镇至宝(鸡)成(都)铁路燕子砭火车站和阳平关火车站分别为50公里、70公里,为县乡三级公路,向东到宁强县城50公里,汉中110公里为二级公路,镇村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便利(插图1-2)。第三节 工作区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详查区属中低山区,海拔高程一般为7001400米,相对高差700米,地势北高南低,水系主要有广坪河、青溪河,由北向南注入嘉陵江。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840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12月次年2月为霜冻期,年平均气温1015,最高气温3940,最低零下23。当地以农业为主,主产玉米、小麦、水稻及豆类,经济作物有核桃、木耳、香菇等,除少量采矿业,无其它工业。区内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水电资源充足。第四节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该区从1958年1974年,先后有秦岭铁矿调查队,冶金406队、711队,部属航测队901队,陕西省地矿局第二、第四地质队等地勘单位开展过不同内容、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与金矿有关的地质找矿及原生金普查工作始于七十年代末期。19651966年陕西省区测队完成了碧口幅1:20万地质测量,圈定了7个重砂异常,对区域地层单位、构造格架、岩浆期次等基础地质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和建立,为以后的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1979年1985年,汉中地质大队在该区完成了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提交了玉泉坝、燕子砭,青木川、阳平关、两河口等图幅测量成果,圈定了35个金异常,43个铜异常,经部分异常检查,发现了旧房梁金矿,金厂沟金矿及金矿(化)点多处。1991年1994年,汉中地质大队完成了1:5万青木川北半幅,玉泉坝南半幅、燕子砭幅区调工作,为进一步在该区开展矿产普查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1994年1999年,汉中地质大队在以往的工作基础上,开展了青木川苍社一带金铜矿普查,并发现了一批金、铜矿(化)点。1999年2001年,汉中地质大队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国家资源大调查项目“陕西省青木川苍社铜金矿资源富集区评价”工作,划分出了中部以金为主,南北以铜为主的三个成矿带,但工作重点放在了南成矿带大茅坪阳平关铜矿带上,对中部金矿带未做系统工作。2004年,汉中地质大队对小燕子沟以西地区进行了查证,在小燕子沟金矿化区,以地表槽探揭露为主要手段,圈出金矿体7个,估算333资源量大于12吨,其中主矿体Au1长1500米,厚3.3米,平均品位4.4710-6,估算3341资源量7吨,为此后的勘查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地质资料。2006年,汉中地质大队对金硐子沟李家湾一带进行金矿普查,在小燕子沟圈出了9个金矿体,并划分南北两个成矿带,南成矿带五个金矿体Au-1-Au-5,北成矿带四个金矿体为Au-1Au-4。共求得资源量:矿石量(333+3341) 110.86万吨;金属量(333+3341)3594公斤,于2007年7月提交了“陕西省宁强县金硐子沟李家湾一带金矿普查报告”。该报告未经评审。 2007年因探矿权分离,将北成矿带四个金矿体划出本次详查探矿证范围内,本次详查探矿证内的五个矿体Au-1、Au-2、Au-3、Au-4、Au-5的332资源量:矿石量39247吨,金属量127公斤。333资源量:矿石量519732吨,金属量1655公斤。3341资源量:矿石量191308吨,金属量649公斤。详见表1-4、1-5。 2006年普查阶段南成矿带5个矿体资源量一览表 表1-4矿体编号矿石量资源储量(吨)金属量(kg)矿体长度3323333341332333 3341 Au-11290392474883071562551271517495Au-22903142535053138154Au-3140Au-4102Au-596合计3924751973219130812716556492006年普查阶段主要工作量一览表 表1-5工作项目单位完成工作量属本次详查范围内工作量备注探槽m334122632钻探m737.93737.93硐探m2612611:2千地质草测km220.78化学样件562不祥综上所述,以往地质工作对区内地层、岩石、构造、地球化学、矿产资源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区内众多金矿点在成因、时间关系、成矿、控矿、赋矿条件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2、区内圈出的多数物化探异常未得到应有的工程验证,资源前景不明。第五节 本次工作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一、本次工作概况本次详查野外工作起2009年11月,止于2011年8月,历时19个月。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2千地形测量,1:1千地质剖面测量,1:2千地质测量、1:1万地质测量以及槽探、硐探、钻探、1:500勘探线剖面测量,系统采取化学基本分析等样品、水文常规观测、水文填图、工程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等工作(见表1-6)。二、主要地质成果通过上述地质工作的实施,对矿区内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将矿区内出露的中上元古界碧口群二亚群二岩组三岩段上部岩性层划分为三个小岩性层: Pt2-3bK22-3c1、Pt2-3bK22-3c2、Pt2-3bK22-3c3;三岩组Pt2-3bK23划分为四个小岩性层Pt2-3bK23a、Pt2-3bK23b、Pt2-3bK23c、Pt2-3bK23d。矿体主要赋存Pt2-3bK22-3c1、Pt2-3bK22-3c2岩性层内。根据岩性出露范围,岩性结构、构造特征,矿化蚀变特征,圈出了韧性剪切构造带及矿化蚀变带。带宽1200米,长度大于3000米;圈定了四个主要矿体Au、 Au、Au和AuC2。其特征分别为:Au号矿体赋矿岩石为石英脉,厚度、品位较稳定,平均品位较低。地质详查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6项 目 名 称单 位设计工作量实际完成工作量1:2000地形测量Km26.296.291:2000地质测量Km26.296.291:2000专项水文地质测量Km26.296.291:2000专项工程地质测量Km26.296.291:1000勘探线剖面Km88槽探m360005400硐探m80008500钻探m3000033351.66化学基本样个1000013476组合样个33全分析样个54光谱半定量全分析个3026岩矿鉴定样个6068小体重样个5056大体重样个1选矿试验样个11Au、Au、AuC2号矿体赋矿岩石为中酸性凝灰岩,为一向东倾伏的似层状矿体,厚度、品位稳定。Au和Au赋矿岩石为磁铁石英岩,由走向、倾向上断续出露的透镜体组成,厚度、品位变化较大。划分矿区的构造期次,为成矿前的韧性剪切构造和成矿后张性脆性断层。所有矿体均受韧性剪切构造和地层控制,其延伸方向与构造及地层方向一致。韧性剪切构造为矿体提供了容矿空间和成矿热液通道,地层为成矿物质来源。矿石自然类型划分为石英脉型、火山蚀变岩型和磁铁石英岩型。通过基本样分析结果,三种矿石类型品位变化均较稳定,矿石物质成分简单,属易选矿石类型。工业类型为低硫易选原岩金矿石。通过对上述二个矿体的资源储量估算,共求得控制的和推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333)矿石量8332087吨,金属量19669.69公斤。见表1-7。基本查明了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工程地质特征、环境地质特征。 主要矿体资源/储量估算结果表 表1-7矿石类型矿体编号矿石量(吨)金属量(公斤)矿体平均品位10-6332333332333石英脉型Au114911624380582932.056201.552.55火山蚀变岩型Au789961434.333.98火山蚀变岩型Au109625729757171999.535908.531.94火山蚀变岩型AuC2593431193.702.01磁铁石英岩型AuAu合 计833208719669.692.36三、经费来源本次详查地质工作勘查费用约6000万元。第二章 区域地质区域上横跨两个构造单元,以金山寺阳平关区域大断裂为界,南为杨子准地台北缘,北为松潘甘孜褶皱系摩天岭褶皱带东段。工作区主要位于该褶皱带的东南缘。一、地层出露的地层有侏罗系(J1+2)、志留系黄坪组,变质砂岩。主要分布在金山寺阳平关大断裂带内及大断裂以南;中上元古界碧口群二亚群二岩组和三岩组为一套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建造,广泛分布在摩天岭褶皱带内,是本区重要的金、铜赋存层位,岩性从老到新简述如下(见附图1):Pt2-3bK22-2 :中上元古界碧口群二亚群二岩组二岩段。在青木川西北部有少量出露,岩性以酸性凝灰岩,中基性凝灰岩为主,夹中基性和中酸性熔岩及石英岩透镜体或条带。Pt2-3bK22-3 :中上元古界碧口群二亚群二岩组三岩段,三岩段又分为a、b、c三个岩性层,分别为Pt2-3bK22-3a 、Pt2-3bK22-3b 、Pt2-3bK22-3c 。Pt2-3bK22-3a:分布于玉泉坝向斜南北两翼。南翼Pt2-3bK22-3a与玉泉坝向斜核部地层Pt2-3bK23为断层接触。上部为凝灰岩及凝灰质粉砂岩;中部为基性熔岩夹凝灰岩;底部为块状基性熔岩。Pt2-3bK22-3b:主要分布在玉泉坝向斜的北翼,旧房梁以东与Pt2-3bK23为断层接触。岩性为基性熔岩,中基性熔岩,中酸性凝灰岩夹深灰色硅质岩。Pt2-3bK22-3c:主要分布在玉泉坝向斜的北翼,何家山根里以西地段。以中基性中酸性凝灰岩为主,局部含磁铁石英岩,是区内主要的含金层位。Pt2-3bK23:中上元古界碧口群二亚群三岩组,构成玉泉坝向斜的核部。南北两侧与Pt2-3bK22-3c 呈断层接触。岩性以中酸性含晶岩屑凝灰岩为主,局部夹凝灰质板岩和石英砂岩和少量中酸性凝灰岩。二、构造区域构造总体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展布。褶皱构造有玉泉坝向斜;断裂构造发育,按性质不同,由南至北可分三个构造带:南带以脆性断裂为主,中带以逆冲型剪切断裂为主,北带以平推型韧性断裂为主。构造特征简述如下:1、玉泉坝向斜:位于青木川玉泉坝八海一带,核部由Pt2-3bK23地层组成,轴面北西倾,两翼次级褶皱及膝折发育。2、断裂(1)广坪阳平关脆韧性复合构造带(南带):由广坪阳平关大断裂和大茅坪茅咀上潘家坝韧性剪切带及之间的数条次级断裂和构造岩块组成。呈北走向展布于广坪阳平关大断裂北侧。总体产状350-560-80,长度大于50公里,宽度达2-5公里,宏观上表现为巨大的糜棱岩化和片理化带。(2)青木川关口垭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中带):西起四川姚渡、经青木川、玉泉坝到关口垭,呈北走向延伸达30余公里,宽数百米。总体片理状产315-35352-80。带内岩石具剪切褶曲、塑性流动、糜棱面理、变质分异条及碳酸盐化发育。(3)阳坝苍社平推型韧性剪切带(北带):少量分布于区域北部,宽度数十米,以紧闭平推挤压变形、糜棱岩化为特征。三、岩浆岩区内主要有关口垭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体(o4)。关口垭石英闪长岩体呈东西拉长的纺锤状,岩体内部岩相分异明显,自中心向两侧可分为平行对称的三个岩相:(1)角闪辉长岩相;(2)辉石闪长岩相;(3)石英闪长岩相。岩体受构造挤压作用破碎较为明显,断层角砾岩、糜棱岩及片理化发育,尤其岩体部构造热动力变质普遍强烈,伴随有硅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轻微黄铁矿化。四、区域变质作用区域内各类岩石普遍发生区域变质与构造热液蚀变作用,北部以低温高压环境下的低绿片岩相为主,岩石类型为千枚岩、板岩组合;中部为低温中压环境下的绿片岩相,属绿泥石、绿帘石、黑硬绿泥石、钠长石、石英组合;南部为低温高压环境下的兰闪石绿片岩相,属闪石,黑硬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组合。五、地球化学特征通过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Au、Cu、Zn异常若干,这些异常面积一般在2-3平方公里,各类异常间重合度较高。各元素丰度值均高于地壳及褶皱区平均值,显示了较高的区域背景。从异常元素与岩性的关系看,基性、中基性火山岩中Cu含量高,与区内铜矿主要赋存在该内岩性中相吻合;中基性及中酸性凝灰岩中Au的含量高,与区内金矿(化)床、点产于此类岩石中相一致。异常主要沿韧性剪切带附近呈带分布,展布方向与构造及地层方向一致。按异常元素的不同可划分为两带一区:南带以铜异常为主,局部有金、铅、锌异常;中带以金异常为主;北区以铜、金异常为主。六、矿产地特征区域上有金、铜矿床(点)多处,根据其分布特征看,均受地层和构造及蚀变带的控制,形成一个以金为主的成矿带和两个以铜为主的成矿带。由南往北为:大茅坪阳平关铜(金、铅、锌)成矿带;青木川关口垭金(铜)成矿带及阳坝苍社铜(金)成矿带(见附图1中的矿产分布图)。矿产分布与构造带变质岩相异常分布关系一览表构造带特征岩相特征1:5万水系沉积物1:5万金、铜元素异常分布矿产特征北区阳坝苍社平推型韧性剪切带宽数百米,紧闭平推挤压变形,糜棱岩化低温高压环境下低绿片岩相主为,主要岩性为千枚岩、板岩组合2个铜异常,2个金异常(该区与甘肃交界面积较小)熊家岭铜矿点中带:青木川关口垭逆冲型韧性剪切带长30余公里,宽数2米片理产状,315-35352-80,剪切扭曲塑性流动,糜棱面理变质分异,碳酸盐化低温中压环境下绿片岩相,绿泥石、绿帘石、黑硬绿泥石、钠长石、石英圈出12个金异常,3个铜异常, 号异常发现旧房梁金矿, 号异常发现丁家山、庄房里金矿, 号异常发现鸡头山金矿点, 号异常发现李青湾金矿点等李青湾金矿点、旧房梁金矿、金厂沟金独龙族 、金硐子沟金矿点及本次丁家山金矿南带:广坪阳平关脆韧性剪构造复合带由韧性剪切带及其间的条带次级断裂和岩块组成,总体产状350-560-80,长50公里,宽2-5公里低温高压环境下兰绿片岩相、兰闪石、黑硬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组合圈出7个铜异常,其中在 异常中发现有大茅坪铜矿, 号异常发现黑窝子铜矿, 异常呈带状分布,多在韧性剪切构造两侧,展布方向与构造及地层走向一致第三章 矿区地质矿区位于玉泉坝同斜的北翼及核部,同时位于青木川关口垭逆冲型韧性剪切带内和金(铜)成矿带内,出露地层为中上元古界碧口群二亚群二岩组三岩段中部岩性层Pt2-3bK22-3b、上部岩性层Pt2-3bK22-3c及三岩组Pt2-3bK23,为一套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南倾的单斜地层。青木川关口垭区域大断层F1呈北东向从李家湾矿段穿过,具明显的负地形特征。第一节 地层据矿区内岩性特征、出露范围,结合区域地层层序划分,将Pt2-3bK22-3c划分为三个小岩性层: Pt2-3bK22-3c1、Pt2-3bK22-3c2、Pt2-3bK22-3c3;将Pt2-3bK23岩性组划分为四个岩性层: Pt2-3bK22-3a、Pt2-3bK22-3b、Pt2-3bK22-3c、Pt2-3bK22-3d,各岩性层特征描述如下(见附图2):Pt2-3bK22-3b:少量出露于小燕子沟矿段西北角,主要岩性为中酸性凝灰岩,局部夹中基性凝灰岩和中基性凝灰熔岩。该层厚度1120米,地层产状35078,与上覆地层为整合接触。中酸性凝灰岩:浅绿色,片状构造,微粒变晶结构,片理厚1-2mm,局部达0.5cm。Pt2-3bK22-3c1:出露矿区北部,南北宽200米,东西贯穿整个矿区,主要岩性为中酸性凝灰岩,中基性凝灰岩、中基性凝灰熔岩,磁铁石英岩,是金的赋矿层位和矿化蚀变带。厚度一般从1米至数米。1、中酸性凝灰岩,新鲜面呈浅绿、浅灰绿,阳光下泛银白色,风化后呈褐黄,成松散的细粒状;鳞片状构造,细粒、微粒变晶结构。片理厚度多为0.5cm,个别达2-3cm,长8-15cm,呈透镜状。在走向及倾角上参差相接。片理面间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十分发育。绢云母呈纤片状,具定向排列。Au-4号矿体赋存其中。中酸性凝灰岩:主要矿物石英含量63-83%,粒状,粒径0.01-0.2mm间,呈条带富集,分布不均。斜长石3-6%,粒状,粒径0.1-0.4mm,呈碎斑状,分布不均,绿泥石2-25%,片状,0.01-0.1mm,绿帘石10-66%,粒状,粒径0.01-0.2mm间,呈条带状分布;绢云母3-20,纤状,长径0.01-0.1mm间,定向分布。少量矿物有尘状钛铁矿,方解石,粒状和黑云母微量,含少量钾长石碎斑。钠长石少量。矿物总体特征颗粒0.01-0.1mm间,并定向或条带状分布,含量不均。中基性凝灰岩:颜色呈浅绿、风化后呈褐黄、浅黄色,并成松散的土状。块状构造,细粒微粒变晶结构,可见纹理,纹理0.5-1mm,局部0.5-1cm,Au号矿体的赋存其中。中基性凝灰岩:主要组成矿物石英13-74%,粒状,粒径0.01-0.1mm间,绿泥石15-31%,片状0.01-0.1mm,石英3-20%,粒状0.01-0.2mm间,钛铁矿6%,尖状,呈条带状富集次生石英脉2%,粒状0.05-0.4mm间,沿裂隙产出,分布不均。绿帘石10-45%,粒状0.01-0.1mm。中基性凝灰熔岩:新鲜面呈中绿色,块状构造。纤状、粒状变晶结构。可见层理,层理面与地层产状一致,层理厚0.5-1毫米左右,纹理较平直,颜色深浅相间。主要矿物绿帘石10-40%,绿泥石10-30%,石英5-20%。地表风化后呈褐黄,深褐色,风化厚度4-8米,且破碎为45cm的棱角分明的小块,是划分Pt2-3bK22-3c1与Pt2-3bK22-3c2的标志层。中基性凝灰熔岩:主要矿物石英含量30-60%,粒状,粒径0.01-0.2mm间,绿泥石6-20%,片状、针状,长径0.01-0.3mm,绿帘石15%,粒状,粒径0.01-0.05mm,少量0.1-0.3mm,钛铁矿1-3%,尘状,大小在0.01mm以下,局部实集,另含有少量粒状斜长石,含少量蛭石。磁铁石英岩:出露在小燕子沟矿段中部,被中基性凝灰岩、凝灰熔岩包裹,呈青灰色,风化后呈浅黄色;块状构造、细粒微粒变晶结构。主要矿物为石英,含量70-85%,粒径0.1mm,呈自形、他形、半自形粒状,重结晶程度较高,分布较均匀;次要矿物绿泥石,含量3%,纤片状,长0.01-0.1mm之间,分布不均,含微量铁尘。岩石内石英脉较发育,石英脉宽2-10mm,呈网状分布,块状构造,主要矿物石英含量96-90%,粒状,粒径0.02-0.2mm间,重结晶程度高,分布不均。绿泥石3%左右,纤状,小于0.01mm,分布不均。少量磁铁矿重结晶,0.3-0.6mm,含微量黄铜矿化1%,它形,粒径0.1-0.3mm,重结晶后粒度变细,分布后期裂隙中。黄铁矿1-2%,0.05-0.4mm间,沿裂隙产出,分布不均。0.5-10mm,全部重结晶,立方体。在走向及倾向上断续出露,呈透镜状,局部成壤状(见照片)。最大厚度10.5米,一般为1米宽左右,是金的主要赋矿岩性。Pt2-3bK22-3c2:少量出露于小燕子沟矿段南部,主要出露于李家湾矿段中部,主要岩性为中酸性凝灰岩,局部夹中基性凝灰熔岩和中基性凝灰岩。地层南倾,走向80-85,倾角76-85,出露宽度15-20米,厚度大于600米。与上覆岩性层为韧性剪切构造接触,下伏的岩性层为构造接触。 中酸性凝灰岩:新鲜面呈浅绿色,风化后呈浅黄色,具沙感,似扳状构造、片状构造,轻击之沿片理面裂开,片理厚0.5-1.5cm,局部2-5cm,呈条带或透镜;细粒微粒变晶结构。主要矿物为石英、绿帘石、绿泥石、少量绢云母。绢云母主要分布在片理面上,纤片状,具定向性。 中基性凝灰熔岩:呈条带状或透镜状分布在中酸性凝灰岩中,浅绿色中深色,块状构造,细粒微粒变晶结构。主要矿内为石英、绿帘石、绿泥石;次要矿内黄铁矿,碳酸块较深色的绿帘石蚀变分异成颜色较浅的绿泥石。由于分异不彻底形成颜色深浅相间的条纹,野外一般将其认定为层纹,其层纹的产状与围岩(中酸性凝灰岩)片理产状相一致。磁铁石英岩:呈透镜状,其长轴延伸方向与围岩走向一致,浅青灰色泛浅褐红,块状,细粒、微粒变晶结构。主要矿物为石英85%;次要矿物黄铁矿、磁铁矿。黄铁矿多风化成褐色。该岩性是Au的赋矿岩性,围岩北为中酸性凝灰岩,南为中基性凝灰岩。通常有石英脉穿插其中。说明曾经发生过张过构造。Pt2-3bK22-3c3:主要岩性为中酸性含晶屑凝灰岩。在李家湾矿段的西南角有少量出露,与上覆岩性层为断层接触。厚度大于79米,浅绿色泛白,风化后土黄色,似板状(2-5cm)或薄片状,基质矿物为石英、绿帘石。晶屑为长石,呈长条状,长轴基本平行片理方向。Pt2-3bK23a:以中酸性含晶屑凝灰岩为主,局部有中酸性凝灰岩透镜体和中基性熔岩,与下伏地层为断层接触,产状200-20668-77,厚度大于300米。中酸性含晶屑凝灰岩,黄绿色,板状构造,层理厚2-5cm为主,局部层理厚10-15cm,可见到石英脉沿层理分布。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绿泥石、绿帘石,晶屑为石英,长石,呈扁豆体状,长轴3mm左右,宽1-1.5mm。中酸性含晶屑凝灰岩:基质矿物主要为石英,粒状,小于0.05mm,含量70-75%,绢云母15%左右,纤状,长径0.01-0.1mm,定向分布,绿帘石24%,粒状,小于0.01mm,并降合体,另含有微量针状钛铁矿和少量次生石英脉。晶屑矿物石英和斜长石,长石含量6-8%,0.1-0.6mm,具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石英0.1-0.3mm,重结晶程度较高。Pt2-3bK23b:主要为中酸性凝灰岩,偶夹中基性熔岩,透镜体,是Au6、Au7矿体及金矿化体的赋存层位。与上覆、下伏岩性层均为整合接触,厚度240米。产状176-19356-78。中酸性凝灰岩:灰绿色,风化后成浅黄,成松散粒状、片状构造,片理厚0.5-1cm,局部片理厚5cm,主要矿物成石英、长石、绢云母,绢云母以多分布在片理岩上。Pt2-3bK23c:主要岩性为中本性含晶屑凝灰岩,板状、层状构造,细粒变晶结构,层理厚5-10cm,部分大20-80cm。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绢云母,晶屑成分为石英、长石、碎屑、细长条状,长3-5mm,厚1mm左右,颜色较基质浅。厚度130米。与上覆、下伏岩性层为整合接触。Pt2-3bK23d:零星出露在李家湾矿段的南部,岩性为中酸性凝灰岩,浅绿色,片状构造,细粒变晶结构,片理厚0.5cm左右。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较发育。厚度大于216米。与下伏岩性层为整合接触。第二节 构造矿区总体构造特征与区域构造特征相似,以成矿前挤压性剪切构造为主,成矿后的张性破碎为辅。根据野外观察,结合室内光、薄片鉴定,可初步将本矿区构造划分为三种构造特征一、构造:位于玉泉坝向斜的北翼,为一套南倾单斜地层,矿段内的主要构造为韧性剪切挤压构造和张性断裂构造,其次有一些小的构造特征,如片理、劈理、肠状构造,是上述构造特征的补充。矿区内主要构造为韧性剪切构造和区域大断层F1,为F0常见小构造有裂隙性小断层、膝折劈理等。构造的总体特征是区域构造的缩影或补充。1、韧性剪切构带:位于矿区中部以北,南北宽 460 米,东西长贯穿整个矿区。宏观特征为较刚性的岩性,斜形排列在相对柔性的岩性中。即中基性凝灰熔岩呈斜形排列的透镜体,在走向和倾向方向断续赋存在中酸性凝灰岩内,或磁铁石英岩以相同的特征分布在中基性凝灰岩或中酸性凝灰岩中。走向上基性凝灰熔岩透镜体最大间距360米,一般间距100米,磁铁石英岩透镜体最大间距230米。片理、劈理:在Pt2-3bK22-3c1岩性层的北部的中酸性凝灰岩。该套岩性片理发育,原生的层理完全被片理替代。片理面间为绢云母、绿泥石蚀变矿物,愈往南部,片理相对发育较弱,蚀变矿物绢云母和绿泥石相对减少,劈理渐逐出现并趋多。劈理特征较硬的矿物集合体层间弯曲,周围被劈理彻底的相对塑性片理间隔。第三节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实践证明1:5万水系沉积物金元素异常,是寻找金矿缩小找矿范围的有效手段,区域上已知金矿床和金矿点均在该类异常范围内。该类异常主要分布在中上元古界碧口群二亚君二岩组上部岩性层和三岩组。同时与韧性剪切带重合程度高。1:1万土壤痕金异常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成群出现,带状分布,形态呈透镜状,长轴方向与地层及构造方向一致。寻找金矿体(矿化体)的有效手段。第四节 矿区围岩蚀变特征矿区岩石变质程度较低,属绿片岩相,以低温热液变质为主,蚀变强烈,期次多,主要蚀变矿物为绿帘石化、钠长石化、绿泥石化。曾发高温热变质作用,黑云母交代绿泥石、绿帘石为特征,黑云母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磁铁矿化等,其中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多发育在中基性凝灰岩、凝灰熔岩中,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多发育在中酸性凝灰岩中,钠长石化、碳酸盐化在两种岩石中均较发育。磁铁矿化主要发育在磁铁石英岩中。黄铁矿化多发育在含金矿化内及矿体内的石英脉中。是金矿化的主要标志。第五节 变质作用及围岩蚀变一、变质作用矿区变质程度较低,属绿片岩相。以蚀变为主,且多期次,蚀变矿物主要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硅化、绢云母化。变质程度与岩性有关,中酸性凝灰岩、中基性凝灰岩和中基性凝灰熔岩蚀变程度较高,中酸性含晶屑凝灰岩和磁铁石英岩蚀变较低,以硅化、弱绿泥、弱绢云母化为主。蚀变程度与构造有关,在韧性剪切构造及其带内蚀变程度普遍较高。矿区北部Pt2-3bk22-3c1和Pt2-3bk22-3c的变质程度普遍稍高于南中南部Pt2-3bk22-3c3和Pt2-3bk23地层。二、围岩蚀变及特征蚀变火山岩类矿体的围岩岩性与矿体岩性相同,蚀变程度较高,其蚀变特征相同。主要为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和硅化。第四章 矿体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体特征一、矿体分布本次详查目前为止重点共圈定四个具有开采前景的矿体: Au、Au、Au、AuC2。分别分布小燕子沟一带、鸡头山一带。赋存在Pt2-3bk22-3c岩性层内。圈定的矿体,在空间相对独立。但共同特点矿体均受构造和地层控制,其延伸方向与地层一致,黄铁矿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蚀变矿物发育,矿石的物质成分简单。矿体分布一览表矿段矿体编号赋存层位分布范围小燕子沟矿段、Pt2-3bk22-3c1小燕子沟鸡头山C2Pt2-3bk22-3c1鸡头山同时还根据平硐2施工情况,还发现有部分矿化体,局部品位达工业品位,但矿体规模、形态难把握。目前还未有效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磁铁石英岩和蚀变火山岩型。二、矿体形态、规模及品位1、Au号矿体: 为矿区一条最主要矿体,出露在李家湾沟,鲁家沟一带,矿体形态呈大脉状,近东西向延伸,矿体在平面和剖面上均呈疏缓波状,北北西倾,走向80左右,倾角5673,矿体长1740米,厚度1.505.26米,平均厚度2.32米,厚度变化系数68.349%,矿石主要为石英脉,石英脉上下盘中酸性凝灰岩中有时也含矿,金品位一般在1.24.1610-6之间,最高品位10.0810-6,平均品位2.5510-6。沿走向矿体厚度、品位变化较大,品位变化系数82.72%,在地表有TC75-1、LTC2等37个槽探工程控制,工程间距在4080米之间,浅深部由PD1、PD3、PD6硐探工程和103、95、87、79、63、47、31、23、15、7、0、8、16、32、48、64号勘探线42个钻孔控制,钻孔工程间距80-160米。矿体出露标高575米1050米。Au号矿体:地表探槽按40米间距控制,主要矿体形态呈脉状,近东西向延伸,矿体在平面和剖面上均呈疏缓波状,北北西倾,走向80左右,倾角85左右,矿体长416米,东沿伸入邻近矿山。矿石主要为熔结凝灰岩,最高品位9.4810-6。沿走向矿体厚度、品位变化较大,浅部主要为PD1和PD2控制,ZK39-52。矿体标高控制在880-1040米。深部还未控制。Au号矿体:矿体品位较低,宽度相对稳定且较宽,为矿区最有前景突破矿体,出露在矿区北部一带,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近东西向延伸,东沿入邻近矿山,并且邻近矿山品位和厚度均比本区好数倍。走向、倾向上均未封闭,南南东倾,走向80左右,倾角为83,矿体长640米,矿岩石主要为蚀变火山岩型,最高品位8.8910-6。沿走向矿体厚度、品位变化较大,在地表槽探工程控制按40米,浅部由PD2硐探工程深部由95、87、79、71、63、55、39、31、28号勘探线钻孔控制,钻孔工程间距80米。矿体出露标高620米1040米。第二节 矿石特征一、矿石矿物成分矿石的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型、蚀变火山岩型和磁铁石英岩型,不同的矿石类型其结构、构造、矿物成分、金的赋存状态、大小及化学成分等有所不同,但其共性为在相同的地质环境下经历了相同的地质作用,都经历构造挤压多期次蚀变作用,以低温热液蚀变作用为主,高温热液蚀变作用为辅,伴随有韧性变形和挤压破碎作用。又因其原岩成分、结构、构造存在差异,在后其构造作用和蚀变作用过程中表现出一定差异性,形成的岩石、矿石,在矿物组成、含量、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石英脉型: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少量黄铁矿、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以石英为主,少量钠长石、方解石等类。蚀变火山岩型: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少量磁铁矿,贵金属自然金,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钠长石、黑云母、蛭石和碳酸矿物。磁铁石英岩型: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和少量毒砂,贵金属为自然金;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绿泥石、绿帘石。第三节 矿石类型一、自然类型所有岩矿石主要经历低温热液蚀变及构造挤压糜棱岩作用,热液蚀变矿物绿帘石、绿泥石及黑云母等,挤压破碎使蚀变矿物发生糜棱化。黄铁矿是金形成时期矿化,成矿后期主要为碳酸盐化。故矿石类为蚀变糜棱岩型矿石。按照赋矿岩石的组成矿物特征及成因,又分为:石英脉型、蚀变火山岩型和磁铁石英岩型。二、工业类型通过化学组合分析,两种矿石类型中主要有用元素为Au,有害元素S0.27%,As0.0008%,有用元素Ag、Cu、Pb、Zn等元素含量甚微,无综合回收价值。矿石工业类型为低硫易选原岩金矿石,工业类型为热液蚀变岩型。第四节 矿体围岩本次详查所圈定的3个矿体分为两种矿石类型,蚀变火山岩型矿体及顶底板岩性均为中酸性凝灰岩,岩石的结构构造为鳞片状。矿物组成以蚀变特征及化学成分相同,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发育,矿石与围岩区别在于矿石黄铁矿化发育,而围岩内只偶见黄铁矿。两者无界线,只能用化学分析结果区分。第五节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一、 矿床成因详查区南邻杨子地台北缘,北依勉略板块俯冲带,位于金山寺阳平关勉县区域大断裂与勉县略阳俯冲带所挟持的勉略宁三角地带。其次级构造单元为活动陆缘岛弧环境。出露的地层为中上元古界碧口群二亚群二岩组中岩段,岩石组合为海相的基性酸性凝灰岩夹中基性基性熔岩、硅质岩,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低绿片岩相变质岩。区内含金的火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伤基本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灌区节水灌溉技术高级培训班模拟试题集
-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课件
- 田忌赛马课件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情评估(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演讲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小结
- 生猪行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医学一等奖《白血病》课件
- 2-第二章-各向异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 发现普洱茶的第一个医学实验报告
-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参数
- (完整版)过去完成时ppt
- 1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线路工程)
- 养老护理员(技师、高级技师)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学校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总结”工作制度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5吨压片机设计
- 2023年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PPT担负青年使命弘扬五四精神PPT课件(带内容)
- 2023年义务教育音乐2022版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