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面试资料.doc_第1页
志愿者面试资料.doc_第2页
志愿者面试资料.doc_第3页
志愿者面试资料.doc_第4页
志愿者面试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外汉语志愿者面试资料来源:互联网划词:关闭划词收藏编辑点评:本文系对外汉语面试资料,包括语法的两种偏误、把字句、被字句、能愿动词、简单趋向不语等。1 上2中3下语法项目两大类,一类是词语的使用,也包括各种词类的使用,尤其是副词、连词、助词等虚词的使用,也包括各种短语(如介宾短语)、结构等的使用。另一类是句法项目,包括各种句子形式(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则主要表现为句型的教学)。这两大类语法项目都会有遗漏、误加、误代、错序的偏误,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与词语的意义、用法有关的偏误;后者是又词语充当句子成分使用上的偏误。(一)遗漏偏误如:宁可,也 无论都 除了以外,都 除了以外,也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意义比较“虚”。同是关联词语,出于句首的那些,地位突出,说话人要说这些话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一般不会漏掉的。与学生的母语相比,这些词语一般是不会出现的。就复句结构说,虽然也有对应的成对词语,但是在英语的复合句中只能出现其中之一,两个都用是典型的偏误。“besides、except”对应“除了以外,也”在使用那些英语时是没有与“也”相对应的成分。这些都构成了对外国人使用这些结构的干扰,而造成遗漏偏误。2.同类词语种用法特殊者容易被遗漏。如“天、星期、月、年”是一个表示时段的时间名词系列,其中“天、星期、年”被认为具有量词性,直接跟数词“一天、一(个)星期、一年”;“月”是这个系列中的特殊者,在与数词连用时,中间一定要像普通名词一样用量词,说“一个月、两个月”,量词“个”不能省略。但是外国学生不知道“月”在这个系列中的特殊性,说出“我在南京师范大学学中文两 月”这样带有遗漏偏误的句子。3.需要重复的成分容易被遗漏。1)我看书 了一整天。2)他有书,也 报。3)李老师教文学,也 历史。第一句话在结构上需要重复动词;后两句因为“也”是副词,只能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这里应该重复“有”和“教”。造成此类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负迁移。前两例是因为英语中没有汉语这样的形式而造成遗漏。第三例的偏误是学生把英语的“also”的用法套用在“也”上造成的。4.附加成分,如词尾、结构助词等,容易被遗漏。1)他们打得很好。2)他们看的木偶戏非常有意思。3)上星期日下午玛丽看了三个钟头小说。造成这种遗漏偏误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这些附加成分都是学生母语中没有的。在他们还没有掌握的时候,往往采取初学外语的人经常采取的策略简单化。再者,就例(1)来说,也有母语影响的问题。英语中,一般用状语表达汉语的状态补语(对外汉语教材中通常称作“程度补语”)的意思。学生实际上是把想好了的一个英语句子(They played wonderfully.)逐词翻译成汉语。(二)误加偏误比起遗漏偏误,误加偏误的情况比较单纯,多发生在这样一些语法形式上:在这些语法形式中: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某个成分,但当这些形式发生了某种变化时,又一定不能使用这个成分。这时,初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常常由于不了解这种条件的变化仍然使用这个成分,因而出现偏误。很1)她非常很高兴。2)你很非常好。3)啊,你的房间多么很干净啊!关于形容词谓语句有一条规则:在肯定形式中,谓语形容词前要用一个意义弱化的“很”,如果不用“很”,则句子有比较的意味。这一条规则也适用于形容词作状态补语的情况。但是,如果作谓语或状语的形容词前边受其他表示程度的状语修饰,就不能再用“很”;形容词谓语句后边带状态补语时,它前边的“很”也不能再出现。这些是由于目的语负迁移造成的。了1)从前我每星期都看了一个电影。2)50年代每到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都举行了游行。3)我是一个星期以前来了的北京。4)我们是在广场上看见了他的。例(1)(2)都是表示过去发生的经常性行为。例(3)(4)是用“是的”结构强调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的句子,动词后边都一定不能用“了”,学生在这里用“了”,一是不了解“了”的性质和用法,过度泛化了“了”的使用规则;二是把英语一般过去时态的用法套用在“了”上,造成了偏误。8、去年暑假我没回国了。偏误分析。“没”副词,表示没完成。“了”表示完成了。矛盾。编辑点评:本文系对外汉语面试资料,包括语法的两种偏误、把字句、被字句、能愿动词、简单趋向不语等。1上2 中3下“把” 字句1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例如:我们一定要把海河治好。 = 治理海河+海河好了孩子吃糖把牙吃坏了。 = 吃糖+压坏了2“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表示由于某种动作或原因的影响而产生某种结果或状态。例如:你把房间收拾一下吧 ! = 收拾房间 +房间状态 他把盘子端着。 = 端盘子+端着状态特点:1谓语不能是简单形式: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1)带补语:把事情搞得一团糟。(2)带宾语:把老虎打断了一条腿。(3)带状语:把毛衣王包里塞 。(4)带动态助词:把茶喝了。(5)动词重叠:把情况说说。(6)动补型双音节词:不要把直线延长。/把战线扩大。2“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会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1)可以说:把那支铅笔给我。(2)不能说:把一支铅笔给我。如果用无定的、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3)不能把真理看成谬误。(4)把一天当做两天用。3.构成“把”字句的动词一般应该有较强的动作性,能够带表示结果的补语或宾语。没有处置义的动词比较少见。 例如:只把目录看了一遍。什么是“被”字句:1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2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 特点1、谓语不能是简单形式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1带补语:苹果被大风吹掉了。 2带宾语:西瓜被切成四块。 2“被”字句的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因此前面会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 -可以说:那支铅笔被我弄断了。-不能说:一支铅笔被我弄断了3能愿动词、否定词、时间词作状语,只能置于“被”字前。 -一切丑恶的现象应该被消-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这件事已经被人传出去了。-他大概让朋友留下吃午饭了。“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区别:1.从概念上,如果我们用“甲”代表施事,用“乙”代表受事,“把”字句的格式是“甲把乙怎么样”;而“被”字句的格式是“乙被甲怎么样”。“把”字句的主语是施事,而“被”字句的主语是受事,当然表义相同也可以互换。2.从表达意思上,“把”有处置的意味,即动词所表达的动作行为对“把”所带词语施加影响,使其发生某种变化或产生某种结果或处于某种状态。“被”往往说明主语有什么遭遇,也就是说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对主语不利或有所害,或主语不愿、不乐意、不愉快。常用能愿动词的区别1.表示某人的一种主观意愿,用“会”。如:你放心,明天我会准时来。2.表示估计的时候,一般用“会”。明天会下雪?这不可能吧!3.表示某人有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但技能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宾语前有一数量),用“能”。她一次能喝十瓶啤酒!4.表示某种原有的能力得到恢复,也用“能”。我的腿伤好了,又能踢足球了!5.在某种客观条件下,有条件做某事,一般用“能”。6.表示某事物有某种用途,用“能”。如:鸡蛋清能美容。7.可能补语的肯定形式前面可以用“能”,构成“能+动+得+补语”的格式。如:这些馒头我一个人能吃得完。8.“不会游泳”和“不能游泳”都可以说。但是,“不会”可以理解为某人没有这个能力,“不能”可以理解为客观条件不允许。如:最近他出车祸摔断了胳膊,不能游泳了。简单趋向补语简单趋向补语引申用法例子上接近立足点警察一会儿就追上了小偷。由开而合出去的时候请把门关上。达到很不容易达到的目的他终于考上了研究生。达到一定的数量你比他要好上几百倍。动作开始并继续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了你。下使某人某物固定在某处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某物脱离离开你总是一回家就脱下外衣。某处容纳某物我的书包能装下这本大词典。出从无到有她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从隐蔽到显露你终于说出你的心里话了。过事物从一处到另一处战士们接过枪,继续前进。物体改变方向你向前走,转过前面那个弯就到了。超过合适的一点今天早上我睡过了头,10点才醒。起出现某事物会场上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动作涉及某事物她想起从前的美好时光,忍不离合词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指一种集词法与句法于一体的,其内部语素可离可合的,中间可插入某些成分进行扩展的特殊语言现象。“我头发长了,请您帮我理发吧。”(愿意理发)“我头发又不长,理什么发啊。”(不愿意理发)1.汉语动词重叠表示的意思我想看看你的照片。的“看看”根据说话人的意志,“看”的时间也许长,也许短。时间的长短主要由“我”来定。2汉语的动词重叠表示“少量、轻微、婉转”等意思请等一下(一会儿)少量请等10分钟等量请等等不定量3祈使句里为什么常用动词重叠麻烦你帮我开开窗户。对外汉语志愿者选拔流程来源:互联网划词:关闭划词收藏编辑点评:本文系对外汉语志愿者的选拔流程介绍,内容比较简洁,仅供参考。一、报到: 前往汉办指定地点,不一定抽签,可能是事先分好了组。可以先考口语,也可以先考试讲,一般是一个组去试讲,另外一个组的人就先考口语。 二、心理测试: 等待考试时,先做,非常简单,大约不到100道题吧,基本就是测试你的心理健康及与人相处的能力。三、抽签、准备: 先到候考室抽签决,决定讲什么题目。一般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不长。语法点已经给出,选讲其中的一个,准备大约半小时后进场。 四、试讲: 1.很简单的自我介绍,说自己的学校及准备前往的地方。 2.介绍整体的讲课思路。 3.讲语法点。其实这只是一个例子,他们想看的是你的讲课能力及素质,重要的是怎么讲,而不是讲什么。讲完大约只要三分钟4.答考官问。就你讲的文章提问,基本不难,但把字句、被字句、离合词是要准备的。再就是问些文化历史常识。五、口语。注:面试内容1)外语。能用外语独立生活、解释教学内容、进行工作交流等,主要考察听说能力,当然读写能力也非常重要。2)中文试讲。每位面试者有10至15分钟时间进行试讲,主要为对话体课文,理清教学目的与教学思路,讲授语法、生词等,并给学生出适当的练习。注意语言简练,不需要过于专业,学生能听懂即可。3)基础知识。包括汉语拼音标注、较难的中文字及现代汉语的相关知识。4)跨文化交际能力。考察面试者是否能恰当地处理课堂上的案例及突发事件。5)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考察基本常识。1、建安风骨2、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3、走丝绸之路去印度取经,经海路回来的和尚名称。4、听说法的理论基础5、任务型教学法6、中介语7、字体发展8、成绩测试、学能测试、诊断测试9、志愿者精神10、对志愿活动的理解11、第一个将儒家思想传至西方的传教士12、指事、会意、形声、象形字的区分13、史记体例14、四大发明传至海外朝代15、张骞是哪朝人16、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皇家园林17、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