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对未成年人品德缺失的关注.doc_第1页
试论社会对未成年人品德缺失的关注.doc_第2页
试论社会对未成年人品德缺失的关注.doc_第3页
试论社会对未成年人品德缺失的关注.doc_第4页
试论社会对未成年人品德缺失的关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社会对未成年人品德缺失的关注缺乏理想追求,自我为中心严重,是非观与羞耻感模糊,道德滑坡,诚信受损,知行脱节,从而导致了:第一、小学生考试作弊之风呈逐年加剧之势。统计显示,在一般小学有作弊想法的学生不少于二成,而有作弊行为的学生与日俱增,且手法不断翻新,尽管学校采取了相当严厉的管理措施,但作弊的冲动与欲望仍在暗中蔓延,用不真实的成绩应付家长和学校行为败坏了诚实守信的道德原则。这些学生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后,必然对社会公德带来不良影响。第二、“问题学生”呈逐年增加之势。这部分学生日常行为失控、心理扭曲,表现为:功课极差,自由散漫,随意扰乱课堂秩序,难以管理;或昼夜迷恋于游戏机,上网,无法自控;或动不动离家出走;或抽烟喝酒上舞厅,满口脏话;或有暴力倾向,蛮横无理,甚至敲诈勒索同学,打骂教师和家长;或迷惘于黄色下流“文化”;或小偷小摸,屡教不改。检察机关反馈的信息表明,由于小学生是非观与羞耻感模糊,部分“问题学生”的失控行为不仅未受到唾弃谴责,反而成为一些学生模仿、追求的东西。第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势头未见有效的遏制。据公检部门统计显示,在全省犯罪总人数下降的情况下,13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却有上升的趋势,并呈现出低龄化和作案手段成人化、智能化的特点。上述分析见诸报刊,是否语气偏重了?这些问题不是一代人的通病这是相当优秀的一代人,虽然他们有一定的缺点。我们可以列举出未成年人群体中出现的问题,并随时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例子作为佐证;但问题在于,个体的问题是否可以代表群体的形象?要说明一个群体的形象,我们不能依靠负面例子的堆积,而是需要严肃的科学结论。个案成因之学校视角第一、学校育人的目标落实不到位:学校、社会、家庭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加上育人的艰巨性、长期性,短时期看不出实际成果,因此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校长、教师在实际操作上都重智轻德,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第二、社会不良影响的冲击使学校德育教育遭遇尴尬。改革开放难免泥沙俱下,良莠混杂,各种不良社会现象,有悖社会公德的种种丑恶行为,媒体上各种暴力、色情内容的画面,给青少年以负面影响,严重地冲击着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近一两年来迅猛发展的各种网吧,更使学校德育工作雪上加霜。少数学生还利用互联网,讥讽辱骂老师,诋毁学校管理。第三、家庭教育令人堪忧,学校家庭配合松散。目前在校小学生几乎全是独生子女,不同家庭背景使他们在人生的第一课堂中所受的启蒙教育大相径庭。调查发现:不良家庭、破碎家庭、困难家庭给孩子心灵带来的创伤较深。有些家长或终日沉湎于酒色,或打麻将、下舞场,没有时间过问儿女的行为和学习,这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目前,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弱化,给青少年误入歧途或逐渐失控提供了便利,令人担忧。第四、现行的道德教育缺乏实效。调研问卷统计显示,管理威慑对人们公德行为的影响呈:场所公德大于环境公德大于交往公德,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对这三种公德行为的管理力度存在递减性的差异,例如:对于遵守交通规则,有着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执法力度也较大。对交往公德行为却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更没有专门的执法人员来管理人们的交往行为。我们对“在什么情况下给老弱者让座”的调查中发现,人们是否让座主要考虑有三:一、是否有人先让;二、“我”是否马上下车;三、车上是否拥挤,是否能很快占到一个座位。这一调查结果使我们找到了现行道德教育缺乏实效的原因。我们现行的道德教育基本上是利他而不谈利己的,甚至有时完全脱离个人利益而抽象地谈“大公无私”,将道德教育简单化,脱离了人类行为的心理规律。而学校德育工作仍存在教育观念滞后,方法陈旧单一,说教偏多,互动不够,脱离学生的需求,不为广大小学生所喜闻乐做,大大降低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第五、教师对德育的研究意识与能力不足。不少教师忙于抓业务,缺乏对新时期儿童心理特点、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德育规律的研究,往往把一些心理失调、行为失调的学生当成思想道德品质差的学生对待,个别的甚至污辱学生的人格,体罚学生。学会培养儿童尊重别人?行为准则:1、对待别人要将心比心。2、要谦恭有礼。3、别人讲话要仔细聆听。4、不要辱骂或嘲笑别人。5、不要欺负或找别人麻烦。6、在了解一个人之前,不要下断语。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的问题:1、在学校有些什么大家互相对待的方式你不喜欢?你知道有哪些有失尊重的行为?试着描述一下。对这样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2、在学校里你最喜欢大家如何互相对待?这跟尊重有什么关系?3、欺负同学是不是有失尊重的行为?为什么?4、如何能避免打架,以礼待人?5、和同学在一起时,他们说什么或做什么会让你觉得很舒服或觉得不舒服?作业练习:1、写下你曾有的校园暴力经历。你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或者你只是在旁观?事情的经过为何?你觉得如何?2、有没有同学喜欢找你麻烦或捉弄你?他们这么做是针对你的什么(身高体重、外表,口音、能力、肤色或其它)?你认为他们的想法是什么?你自己的看法呢?3、想象一个欺负同学的人,并写封信给他。告诉他你不喜欢他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不喜欢?并且告诉他该如何改变行为?学会培养儿童成为负责任的人?行为准则:1、要可靠,答应做的事就要做到。2、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别人帮你收拾烂摊子。3、要对自己的作为负责,不要找借口或怪罪别人。4、三思而后行,要想到行为的后果。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的问题:1、做事不负责任会如何伤害友谊?做事负责如何让你变为一个更好的朋友?2、当一个人被认为有责任感,这表示什么?3、你认为自己是个负责任的人吗?为什么?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4、你在不在乎别人认为你是负责或不负责的人?为什么?5、当别人不负责任,你感觉如何?对于有责任感的人,你感觉如何?6、做一个负责的人,有什么好?作业练习:1、根据上面的行为准则自我评估,每一项以一到五分给自己打分数。对每项行为准则不论有没有做到都举个亲身实例,并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2、想出自己曾经非常不负责任的作为,并仔细描述。它为何发生?你当时的感觉如何?它是否影响到其它人?给你带来什么麻烦?你现在怎么看这件事?从中学到什么?3、描写一个你认为非常有责任感的人,写下你喜欢他的地方。学会培养学生成为公正的人?行为准则:对待别人要将心比心。让别人也有机会。说实话。遵守游戏规则。要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别人。以开放的心胸聆听别人。自己的错误不要怪别人。不要占别人便宜。不要搞小圈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的问题:你有没有说过那不公平?你怎么知道那件事是不公平的?有没有可能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很公平?为什么?公平的对待别人是什么意思?公平是不是表示每个人都得到相同的等份?或是表示即使会输掉比赛,也要强迫每个人都遵守一样的规则?如果别人对你很不公平,你要怎么对他?公平如何影响你跟别人或朋友的关系?举例说明。作业练习:描述一个你占人家便宜或被别人占便宜的状况。不公平的地方在哪里?你的感觉如何?从这次经验中你学到什么?公平和尊重别人、诚实、可靠这些美德有什么关联?想想什么是你认为很不公平的现象,仔细描述,并写下你认为应该做些什么事来改变这个现象,而其中你能做的又是什么?你知不知道几乎你做的每个决定都会影响到别人?想想几个你曾做过的决定,并写下这些决定如何影响到别人?如何使学生成为值得信赖的人?行为准则:要诚实:不要撒谎、作弊或偷窃。要可靠:说到做到,有始有终。要有勇气:认为对的事就去做,即使它很困难。要当好朋友;不要背叛朋友对你的信任。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的问题:如果有人对你说谎,你会有什么感觉?撒谎会不会破坏友谊?你有没有碰过这种事?如果有人撒谎、作弊或偷东西。你还会信任他吗?你怎么知道你可以信任那个人?你认为自己是个诚实的人吗?为什么?值得信赖的人是个怎么样的人?你认为自己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吗?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爸妈信任你吗?你做哪些事会让爸妈对你失去信任?当你发现朋友送你的礼物是偷来的,你会怎么办?作业练习:根据上面的四项行为准则做自我评估,每一项以一到五分给自己打分数。对每项行为准则不论有没有做到都举个亲身实例,并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写一篇作文,描述有关自己曾经不诚实的行为,例如说谎、作弊、或偷东西。为什么会发生?你怎么看这件事?当时你的感觉如何?这件事有没有影响到你跟别人的关系?它有没有给你带来麻烦?现在你的感觉如何?从这件事你学到什么?描写一个你信任的人,并写出你为何信任他。22如何使学生成为有爱心的人?行为准则:待人宽大厚道。帮助有需要的人。对别人的感受敏锐。绝不刻薄或伤害别人。想到自己的作为将会如何影响别人。永远记住:我们从做好事中变成好人。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的问题:如果人家说你是个很有爱心的人,那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有爱心的人?你会做什么事,或曾经做了什么事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当有人显示出真的关心你,你感觉如何?你认为自己是个有爱心的人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业练习:描述一件别人好心对你做过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