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应用》全套PPT电子课件教案-第十章 SLIP-PPP协议 (1).ppt_第1页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PPT电子课件教案-第十章 SLIP-PPP协议 (1).ppt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4月9日,朱信诚,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后一页,返回目录,播放结束,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对以太网的认识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以太网帧格式 常见以太网的规范,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数据连路层的功能归纳:,前一页,后一页,1、连路管理:对数据连路的建立、维持、释放等功能 2、帧同步:对接收到的帧确定位置情况 3、流量管理:指控制数据发送方的发送速率 4、差错控制:指对数据差错重发的控制功能 5、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指能对数据帧头、数据的区分功能 6、透明传送:是指所传送的信息对接收方是透明的,是可以区分清晰的 7、寻址:是指数据帧在传送时,按mac地址接受和反馈信息,以太网主要工作在数据连路层,而具体数据连路层的功能如p47-48详述,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对以太网的认识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以太网帧格式 常见以太网的规范,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发展情况,以太网它最初是由美国(施乐)xerox公司和stanford( 斯坦福德美国康涅狄格州西南部城市 )大学联合开发的,并于1975年推出,当时数据率只有2.94mb/s,后来由xerox、intel和dec (美国数字设备公司)公司合作,于1980年9月第一次公布了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详细技术规范,成为世界上一个局域网工业标准。(ieee802.3国际标准是在ethernet标准的基础上指定的),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的种类,10mb/s ethernet (以太网) 100mb/s ethernet (快速以太网) 1000mb/s(1gb/s) ethernet(千兆以太网) 10000mb/s ethernet (tb级位的以太网),前一页,后一页,1000m简称为:“京”,英文:giga 简称 “g” 10000m简称为:“埃或千京”,英文:tera 简称 “t”,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和ieee技术标准对照,以太网和ieee802.3 快速以太网和ieee802.3 u 千兆以太网和ieee802.3 z(光纤) 千兆位铜线以太网和ieee802. 3 ab 10g级位以太网ieee802. 3 ae,前一页,后一页,ieee802.3ae小组研究制定了10g以太网标准; ieee802.17正在研究电讯级10g以太网标准; 还由其他单位也在研究10g以太网标准如ieee802.3ah等 。,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的通讯访问规范,每一种以太网又根据不同的物理介质,形成多种物理子标准,形成一个ieee802.3标准系列;但无论那一种ethernet,其mac层均采用“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即: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的定义,以太网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局域网,也是目前最畅销的一种局域网;它是计算机网络的一种组建规范标准,符合这种网络组建规范,即所建的网络为以太网。 以太网的核心思想是:1、使用共享的公共传输通道;2、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前一页,后一页,有关信道共享技术详见p80详述,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对以太网的认识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以太网帧格式 常见以太网的规范,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的通讯范例,细缆最大段长为185米,可延接五段。,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的csma控制规范,一个站要发送,先需要监听总线,如果介质空闲,则可以向双向整个系统发送,到终点被终端器吸收。,总线空闲,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的csma控制规范,一个站要发送,先需要监听总线,如果介质忙,则等待一定间隔后重试,再监听。,总线忙,前一页,后一页,动画演示,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csma等待时间算法:有三种(坚持退避算法),不坚持csma:如果介质空闲则发送,如果介质忙,则等一段随机时间重复第一步。 1-坚持csma:如果介质空闲则发送,如果介质忙,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立即发送;如果发生冲突,则等一段随机时间重复第一步。,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csma等待时间算法:有三种(坚持退避算法),p-坚持csma:如果介质空闲,则以p的概率发送,而以(1-p)的概率延迟一个时间单位,时间单位等于最大的传播延迟时间;如果介质忙,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重复第一步;如果被延迟一个时间单位,则重复第一步。,最大传播延迟:指从发送一个信息开始,到确认此信息已正确接受所需时间的最大值。,前一页,后一页,有关csma/cd介绍详见p75-81,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是csma的改进方案,它被称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即每个工作站在发送帧期间,同时有检测冲突的能力;一旦检测到冲突,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向总线发一“串阻塞信号”,通知总线上各站冲突已发生,这样可大大提高帧的传送效率,提高总线的传送速率。,前一页,后一页,有关csma和csma/cd技术详见p93详述,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csma/cd的帧传送模式:,检测介质,介质空闲?,发送数据帧,发送冲突,发送完成?,停止发送数据帧,发送阻塞脉冲序列,冲突次数加1,冲突超限?,随机延时 t=2n x r x a n:冲突次数 r:为随机数 a:时间片(2a),y,n,n,n,n,y,y,发送完成,前一页,后一页,(有关arq自动请求重发协议详见p54-55),系统提示,y,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的csma控制规范,一个发送主机a把信息发送给接受机b,如果传播的时间为a,则发送机a接到接受机b的确认信息(或总线的冲突信息),最大可能为2a。,发送机a,接受机b或冲突位置,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对以太网的认识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以太网帧格式 常见以太网的规范,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的帧格式,7 1 26 26 2 46-1500 4 (byte),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csma/cd的帧格式:,pa(前导码):在定界符之前发送,以使信号电路达到稳定同步状态;pa发持续发7个byte的“10101010”的比特信号。 sfd(帧定界符):它表示有效的帧开始,其代码为“10101011”只有一个byte。 da(目的地址):可以选择16或48个bits,但它要和源地址的长度要保持一致,da可以是单地址,也可以是多站地址或广播地址。 sa(源地址):可以选择16或48个bits,但它要和目的地址的长度要保持一致,sa只有单地址。,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csma/cd的帧格式:,fl(帧长度):它用2byte来表示llc子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ad的长度。(有关最佳帧长度与信道利用律的关系详见p59公式3-18) pdu(协议数据):它表示要传送的llc数据,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byte,最小数据长度为46byte。 pad(填充):为了满足最小帧的长度46byte的要求,对短字节的帧需要填充若干字节,否则接收点会把超短帧作为“帧碎片”滤掉。 fcs(帧效验):它采用了32位的crc效验,用规定的生成多项式去除数据信息,获得的余数作为效验序列,来设置fcs字段。,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csma/cd的帧格式说明:,da、sa(目的地址、源地址)一般采用长度为2个byte;在选用6个byte 48个bits地址时,可以使用特征位来表明该地址是局部地址还是全局地址。 csma/cd的帧头一般情况下为18个byte长度,在选用6个byte (48个bits)为地址的情况下为26个byte长度。 pdu(协议数据单元)为llc层数据,该数据为一个8位(bits)组序列。,llc(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处理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帧形成和mac子层寻址,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对以太网的认识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以太网帧格式 常见以太网的规范,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的10mb/s的种类,细同轴电缆 粗同轴电缆 utp双绞线 光缆 宽带同轴电缆,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10base 5的规范参数,时间片大小(slot time) 512时间单位(相当于51.2微妙s) 帧间间隔(inter frame gap) 9.6 s)(得到确认到发下一个时间) 最大重传次数(attempt limit) 16 退避极限数(back off limit) 10 (10次系统开始报错) 阻塞信号大小(jam size) 4byte / 32bits 最大帧长(max frame size) 1518byte 最小帧长(min frame size) 64byte / 512bits (含帧头在内) 地址字段长度(address size) 16-48 bits,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ethernet 10base的规范:常称:“54321”,“5” 是可接5段电缆,如:最长为500 x 5 =2500米。 “4” 可连接4个中继器(repeater)。 “3” 3个线段可连接计算机终端。 “2” 2个线段要空闲。 “1” 以上处在1个冲突区。,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ethernet 10base的介质电缆规范:,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ethernet 10base的介质电缆规范说明:,上表的规范数据为ethernet所规定。 对于10base 2的最大干线电缆长度和一段缆上站点数目,与所连接的网卡有关,如果采用3com网卡,最大干线电缆长度为300米,一段缆上站点数目为100个 对于10base 5的最大干线电缆长度,与所连接的收发器有关,如果采用3com收发器,最大干线电缆长度为1000米。,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ethernet 10base -t的规范说明:,对于10base t是采用无屏蔽双绞线来实现10mb/s的ethernet传输速率的,其标准为:ieee802.3i; ieee 802.3i 是ieee802.3标准的直接扩展。 允许四个hub连接,即5个电缆段,采用utp的最大网络电缆长度为500米。,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 100mb/s:,100mb/s 的ethernet 也称为快速以太网或100base t网络;它在mac层仍然采用了csma/cd协议,而在物理层则提供100mb/s的传输速率;它的标准规范为ieee802.3u标准。 100vg anylan技术,它在mac层采用的一种新的需求优先访问协议,它仍然支持802.3帧格式(还可支持802.5帧格式),在物理层也提供了100mb/s的传输速率,所以它也看作是一种变形的快速以太网;它的标准规范为ieee803.12标准。,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 100base t的介绍:,100base t 的标准是ieee802.3标准家族的一个较新的成员,其标准规范为ieee802.3 u; 100base t 的mac层仍采用与802.3的mac层协议相同的csma/cd协议,但在物理层则开发了新的信号接收技术;因此 , 100base t 技术规范主要是它的物理层规范。 100base t 它定义了三种物理层标准:1、 100baset 4 ; 2、100base t x;3、 100base fx ;它们分别支持不同的传输介质;但它不支持同轴电缆。,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 100base t4的介绍:,100base t4 是4对无屏蔽双绞线(utp)电缆系统,它支持3类、4类、5类utp电缆;它是一项新的信号发送技术,采用8b6t编码技术( 即把8位二进制码组编成6位三进制码组,再经过不归零( nrz )编码后输出到3对数据线上;每对线的传输速率为33.3mb/s,三对的总线的传输速率为100mb/s ); 在音频级的3类utp电缆上实现了100mb/s的的传输速率;在4对线中,3对用于数据传输,1对线用于冲突检测。这样使得原来的3类utp线,由10base t 升级到100 base t 。,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 100base tx的介绍:,100base tx 是2对utp电缆系统,支持5类utp和1类屏蔽双绞线(stp)电缆;它采用的是ansi x3t9.5、fddi 的物理层标准,使用统一的4b5b编码器和收发器;即100base tx 把已标准的802.3mac子层和fddi的pmd子层结合了起来,形成其标准的信号收发标准。,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ethernet 100base fx的介绍:,100base fx 是多模光纤系统,使用2芯62.5/125 微米的光纤;它是采用fddi的物理层标准,使用4b5b统一的编码器、收发器和mic、st、sc、fc的连接器。 100base fx 规定节点之间的距离为400米。 100base fx 和100base tx可以在一个中继器或集线器上混合连接通讯,集成到同一个网段中。,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100base -t 10mb/s100mb/s 自动协商:,10mb/s100mb/s自动协商,即适应10mb/s和100mb/s两种速率;它的检测是在有效频带之外进行的,它通过“紧密分隔的连接完整测试脉冲序列(快速连接脉冲序列flp)”来实现的;flp在网络启动时产生或由网络管理软件产生;系统根据flp抽取出来的数据,便可知道发送站的速率;自动协商算法系统便能决定采用一种最高操作模式,然后接收站与发送站统一在一种最高操作模式上进行通讯。,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100base -t 对采用中继器(hub)的规范:,100base t标准规定了两级中继器,即1级中继器(class i)和2级中继器(class ),一个网段1级中继器只允许有一个,2级中继器只允许有两个。 1、集线器与工作站的最大utp电缆长度为100米;2、采用半双工光纤连接时,光缆长度可达到400米;3、两个中继器连接(级连)时,电缆可用最大长度为5米;4、双中继器组成的网段,两工作站间的最大utp电缆距离为:100+5+100=205米。5、采用单中继器网络结构时,可接185米的光纤,则网络最大线缆长度为:185+100=285米;6、采用全双工进行远距离连接时,两个工作站的距离可达到2000米。,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1000mb/s ethernet 介绍:,千兆位以太网(1000mb/s ethernet) 它是以ieee802 .3z和ieee802 .3ab为标准的,它是ieee802.3标准家族的又一个新成员,它重新指定了物理层标准,使之能提供1000mb/s 的原始带宽,但它对介质的存取控制方法仍采用csma/cd协议。1998年初出台了关于光纤和同轴电缆的全双工链路标准- 802.3z;1999年初出台了关于utp电缆的半双工链路标准- 802.3ab 。总之1000mb/s ethernet它是 ieee802.3标准的扩展,它支持全双工、半双工的操作模式。,前一页,后一页,2019年4月9日,以太网技术探讨,以太网技术探讨,1000mb/s ethernet 对三种介质的规范:,光纤系统:支持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系统,多模光纤的工作距离为500米;单模光纤的工作距离为2000米,它为全双工链路。 宽带同轴电缆系统:支持进程同轴电缆,其工作距离为25米,它为半双工链路。 超5类无屏蔽双绞线(ut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