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血 液 Blood,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呈淡黄色的液体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 正常值: 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一)血浆,血浆:是一种含有多种溶质的水溶液。 电解质:阳离子主要为Na+,阴离子主要为Cl-.血浆中的 电解质是产生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 白蛋白:在形成胶体渗透压及其转运某些小分子物质。 球蛋白:与免疫有关。 纤维蛋白原:是参与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质。,(二)血细胞,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人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8。,(三)血量,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 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0,血液的比重与红细胞数量成正比。血浆的比重1.025-1.030, (二)血液的粘度 以水作为参考,水的粘度为1时,全血的相对粘度为4-5,血浆的粘度是1.6-2.4。全血的粘度与血细胞比容有关,血浆的粘度都与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三、血浆的渗透压,渗透压: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 量。其高低主要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 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 小无关。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小分子晶体物质主要 是无机盐所产生的渗透压,80%由NaCl 产生。 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 体积。 血浆胶体渗透压:来自血浆中的蛋白质,尤其白蛋白。 主要是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三、血液的功能 (一)维持内环境稳态 运输作用:运输O2、CO2、及营养物质。 缓冲和调节作用: 传递信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微小变化可以通过血 液直接传递给各种感受器。 (二)免疫功能 血液具有处理侵入人体内的异物或病原体的功能,称 为免疫功能 (三)防御功能,(四)血浆的pH值,(1).正常值:pH为7.357.45 (2).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 血浆中的缓冲物质: 主: NaHCO3/H2CO3缓冲系(比值为201); 次:Na2HPO4/NaH2PO4和血浆蛋白钠/血浆蛋白等。 通过肺和肾的调节:,血浆的理化性质,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Blood Cell,成人的各种血细胞均发源于骨髓,各类血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造血(hemopoiesis)过程也就是各类造血细胞发育和成熟的过程。一般把造血过程分为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和形态可辨认的前体细胞三个阶段,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二、红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男性:4.5.51012/L; Hb:120160g/L 女性:3.84.61012/L; Hb:110150g/L 新生儿:6.01012/L; Hb:5天内达200g/L 正常的成熟红细胞无核,呈双凹的椭圆形。 红细胞的功能 :运输O2和CO2,(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1.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2.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现象,脆性抵抗力弱,脆性小抵抗力强衰老脆性增加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血沉:通常以RBC在第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来表示。 数值:男子为015mm,女子为020mm 意义: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血沉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小。 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 特征: 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与血浆的成分变化有关。,(三)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红细胞的生成,红细胞的代谢,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二、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数量及分类 总数:4.010.0109/L(400010000/mm3) 中性粒细胞 5070 淋巴细胞 2030 分类 单核细胞 28 嗜酸性粒细胞 07 嗜碱性粒细胞 01 变异: 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波动范围较大,如:一天之内,下午较早晨多;新生儿最高,出生后3天3月10109/L;进食、疼痛、运动、情绪激动、月经期、妊娠、分娩WBC数。,(二)白细胞的功能 中性粒细胞: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 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嗜碱性粒细胞: 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 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不能杀菌,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 其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所以,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 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对“异己” 构型物,特别是对生物性致病因素及其毒素具有防御、杀灭和消除的能力。 T 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 B 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四)白细胞的破坏,(三)白细胞的生成及其调节,三、血小板 (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数值: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1030万/mm3)。 变异: 可有6%10%的变化: 通常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 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 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 质;正常成人100-300 109 /L;50109/L 易出现瘀点、瘀斑。寿命7-14天,衰老破坏或发挥作用而消耗 功能:参与生理性止血,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稳定性。,(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粘附: 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 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松软血栓。 2.聚集: 血小板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 3.释放: 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维蛋白形成网 络血细胞扩大血栓。 4.收缩: 在Ca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 5.吸附:,(三)血小板的生成与调节 造血中心的迁移 胚胎早期卵黄囊造血; 胚胎第2月肝、脾造血 胚胎第4月开始,骨髓造血,出生时以骨髓为主,但肝、脾可代偿;18岁后,仅脊椎骨、胸骨、肋骨、颅骨、髂骨和长骨骺端中有红骨髓可以造血 (四)血小板的破坏,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概念:生理止血正常时小血管损伤后,血液流出,在几 分钟内自行停止,即生理止血 一、局部血管收缩 二、血小板栓子的形成 三、血液凝固: 启动血液凝固过程,形成坚实血凝块 1-2h后,血块收缩,析出血清 血浆血清区别淡黄色半透明 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但增加了一些凝血中血小板和内皮释放的物质。,生理性止血的过程,生理止血过程示意图,二、 血液凝固 Blood Coagulation,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溶胶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 过程。 (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特点: 除因子外,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 除因子和外,都是血浆中含量很少的球蛋白; 除因子外,正常情况下都不具有活性; , 凝血因子一旦被某些物质激活,将引起一系列连锁酶促反应,按一定顺序使所有凝血因子先后被激活,而发生瀑布式的凝血反应; 在维生素参与下,因子、由肝脏合成,缺乏维生素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 因子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二、凝血过程: 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大体是: 凝血酶原激活物 a(+Ca2+) 凝血酶原凝血酶 a (Ca2+)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a,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 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 ,(形成凝血块),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凝血因子-复合物,激活因子,因子X,激活因子 结合因子,两种凝血途径的区别,三、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 (一) 血液的抗凝机制 血管内皮表面因子 抗凝血酶活性纤维及抗凝血酶 肝素 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能增强抗凝 血酶的抗凝活性 (二)血栓溶解 概念:纤维蛋白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溶解的过程。 意义:使血液经常保持液态,血流通畅,防血栓形成。,(二)纤维蛋白溶解 过程: ,血管激活物 组织激活物 依赖于因子的激活物 纤溶酶原 纤溶酶 抑制物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 Blood Groups and Blood Transfusion 一、血型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凝集原)的类型。,(一) ABO血型系统 分型原则 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 凝集原: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链)。 凝集素:指能与凝集原结合的特异抗体(由-球蛋白构成IgM)。,注:四种血型都有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其抗原性较弱,故血清中一般不含抗H抗体。 A1型RBC可与A2型血中的抗A1发生凝集反应。 A2型和A2B型的抗原性比A1型和AB型的弱,血型鉴定时易使A2型和A2B型误判定为O型或B型。,发生与分布 决定ABO血型系统的各种表现型是显性基因,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隐性基因。 根据显性的遗传规律,可推断子女的血型。但只能,基因型 表现型 OO O AA,AO A BB,BO B AB AB,作否定的参考依据,不能作 出肯定的判断。 血型的抗原、抗体非同时产生。在胚胎上的RBC可检测到抗原A和抗原B,但抗体却在出生后28个月开始产生,810岁时达高峰。,血型的鉴定,(二) Rh血型系统 Rh血型抗原:人类RBC膜上有C c、D d、E e六种抗原, 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分型:Rh+:有D抗原为Rh阳性(汉族99) Rh-:无D抗原为Rh阴性 (苗族12,塔塔尔族16) Rh血型抗体: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 故可通过胎盘。 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 当Rh+的RBC进入Rh-的人体内,通过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的抗体。,直接配血(主侧) RBC + 血清 - - + + 间接配血(次侧) 血清 + RBC - + - + 输血原则,可 慎少 不 不,供血者 受血者 结 果,二、输血及交叉配血,临床意义: 1.输血: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 第二次输血需考虑Rh 血型是否相同 2.妊娠:Rh- 的母亲 若输过Rh+血,怀孕后其孕儿为Rh+ 者,孕妇的抗Rh+ 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 第一次孕儿为Rh+ ,胎儿的RBC因某种原因(如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胎盘剥离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Rh+的抗体。 第二次妊娠时,孕妇体内的抗Rh+的抗体,通过胎盘 导致胎儿溶血。,三、组织和器官移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海南省临高县波莲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26届高三上化学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虚拟场景体验评价-洞察及研究
- 量子光学模拟器-洞察及研究
- 脑机接口实时反馈-洞察及研究
- 供应链收益优化策略-洞察及研究
- 直播运营与管理专业面试题库
- 针对技工学校生的面试题库:职业技能与面试技巧
- 面试官必 备人品面试题库
- 汉字与书法教学
- 2025年林木种苗工考试林木种苗工(高级)试卷与答案
- 2024年湖南省桑植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 打字员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行政后勤管理培训课件
- 产科DIC诊断及处理
- 2025-2030中国语言训练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医院治安培训课件
- 配网培训课件
- 中国体育彩票政策变迁:历程、动因与影响的深度剖析
- 2025年基于初中课堂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
- 学校教师会议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