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周度报告(122126).doc_第1页
燃料油周度报告(122126).doc_第2页
燃料油周度报告(122126).doc_第3页
燃料油周度报告(122126).doc_第4页
燃料油周度报告(12212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料油周度报告(1.221.26)要点提示:l 上周支撑原油的因素来自于,美东北部地区降温,以及美国政府宣布今年春季将增加1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及布什总统在06年国情咨文中宣称应在未来20年内将现有战略石油储备翻倍,达到15亿桶。其实,目前真实的需求增加仅1100万桶而已,仅略高于美国一天的原油进口量。l 从CFTC目前的持仓看,非商业净空大幅减少,总持仓继续增加,说明非商业头寸已基本实现空翻多的转变,而且能量巨大。因此,原油在短暂跌破50美元之后显然获得了支撑,短期原油不具备下跌的动力。l 我们认为始于2003年的本轮牛市已明显进入调整阶段,2007年国际原油的总体走势可能呈现震荡调整性质,原油价格的初期调整目标已触及50美元,是否还有下跌空间要视反弹状况而定。从季节性走势规律看,2007年一季度原油走势大致形成震荡探底的特征,进入二季度可能止跌反弹,因为夏季需求增长预期将出现。l 06年国内燃料油总体需求量基本与上年持平。06年国内燃料油表观需求量粗略估计达到4800万吨,较上年略低0.79%。可见燃料油价格上涨、电力供应紧张状况缓解以及替代能源增加,还未使燃料油消费量明显受到影响。l 沪燃料油主力合约跌势受原油影响而中止。技术上仍处于下跌趋势的短期调整之中。下周有可能延续震荡调整的走势。揭开调整序幕上周沪燃料油受国际原油上涨激励。沪燃料油主力合约FU0704报收于2760元/吨,较上周涨132点。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仍存在供应增加的预期,而黄埔燃料油现货市场需求增加支持了价格。上周NYMEX原油自50美元重要关口反弹。近月合约因存在换月因素,周收于54美元左右。美东北部地区降温,美国政府宣布今年春季将增加1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及布什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宣称应在未来20年内将现有战略石油储备翻倍,达到15亿桶等利多因素出现。本文试图分析沪燃料油期货近期走势的成因及后市变化。一、影响国际原油的主要因素1、宏观经济环境:美元还能走强吗 上周美元指数震荡冲击85阻力位。自新年初始,美元指数大幅反弹,美元指数已自12月份所探之低点82.25,冲击至85。美元走强无疑加剧了国际原油乃至其它商品的弱势。美国经济数据良好,美房地产衰退最困难阶段已过去等言论,使美联储降息可能性减小,短期利好美元。美联储已经第四次决定维持联邦基准利率于5.25%。美国第三季度GDP环比年率增长修正为2.2%,预计年增3%左右。中国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央行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背景是外汇储备继续攀升,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市场认为此举仍属温和收缩货币流动性。预计07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速度,经济成长中通货膨胀压力值得关注。从深层次看,长达四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正受到质疑。同时随着中国出口价格上升,中国对全球通胀的压制作用减弱。控制通胀和经济成长的矛盾日益明显,金融市场也将持续笼罩在加息的阴影之中。2、世界原油供应与需求状况:美国宣称增加战略石油储备 上周支撑原油的因素来自于,美国政府宣布今年春季将增加1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及布什总统在06年国情咨文中宣称应在未来20年内将现有战略石油储备翻倍,达到15亿桶。其实,目前真实的需求增加仅1100万桶而已,仅略高于美国一天的原油进口量。07年一季度全球原油需求调降,利空油价。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一月能源月度报告将07年第一季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下调至每日8,620万桶,美国石油需求下调至2078万桶;国际能源组织也调降了07年全求石油需求增幅至139万桶或1.6%,全球石油日平均需求为8604万桶。07年全球原油需求将保持增长,增幅大于去年。根据国际能源组织(IEA)和美国能源协会的估算, 2007年世界原油日平均需求量增长将达到1.8%左右,增幅大于上年;2007年中国原油需求将增长5.5%左右,与上年持平,高于世界平均增幅。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中国产量增幅下降,进口呈现快速增长,当国际油价下跌时中国增加了石油进口量。根据06年前12个月的数据测算,2006年中国原油产量1.837亿吨,较上年增幅在1.7%之间,低于去年的3.9%。进口1.45亿吨,较上年增14.5%,超过去年的2.6%,表观消费量约3.3亿吨左右。油价下跌以及美圆贬值增加了OPEC减产的动力。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已作出两次减产决议。一是自11月1日起在实际产量的基础上每日减产120万桶或4.3%,把日产量削减至2630万桶(不含伊拉克)。二是自07年2月1日起,将其平均日产量削减50万桶。这是OPEC两年多来首次连续减产,旨在遏制油价急挫之势,降低西方高原油库存。OPEC希望其一蓝子原油平均价能维持在每桶60美元上方。尽管OPEC此次减产决定放在冬季需求旺季之后实行,对当前油价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OPEC减产对油价的影响取决于:成员国执行减产的力度,非OPEC产油国如俄罗斯是否减产,来自美国的压力等。根据美国能源协会的统计,去年11月份OPEC成员国已减产协议中的2/3或80万桶,12月份则下降到60万桶。说明OPEC成员国执行减产协议先紧后松。图一:中国原油供应量构成(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及统计局)3、地缘政治格局: 美国是否会军事打击伊朗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美国航母进入波斯湾,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伊朗核危机是2006年上半年原油上涨的重要因素。随着伊朗宣布成功实现纯度为3.5%的铀浓缩,伊朗与西方就核问题的矛盾冲突愈加突出。伊朗核问题悬而未决,仍是潜在利多。伊朗的态度始终强硬,不愿放弃和平使用核能的权利。面对国际社会的日趋严厉的经济制裁,要看伊朗是否能坚持到底。一是伊朗的政局已在发生改变。伊朗总统内贾德领导的强硬保守派在地方选举中惨败;二是伊朗的石油经济日趋萎缩,国民经济较困难。伊朗目前原油产量约400万桶/日,因缺乏外国资本的介入,原油生产设施逐渐老化,原油产量呈下降趋势。因此,削弱了伊朗将原油作为政治砝码的分量。这样在美国军事、外交、经济的三重压力下,伊朗国内有可能出现明显分化。美国国家利益以及民主党赢得中选,利空油价。美国政府具有最大的调控原油市场能力和动机。因高油价令美国经济增长减缓,俄罗斯从高油价中获益,威胁美国国家战略,而且高油价不利伊朗核问题解决。美国中期选举已在11月7日举行,投票结果民主党在时隔12年之后重新获得参众两院的控制权。而使共和党败北的主要问题出在伊拉克战争。预示着未来美国伊拉克政策将出现重大调整。同时有统计报告显示,若2008年民主党执政,石油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很大。4、季节性因素:暖冬迹象明显目前美炼厂的加工率受暖冬影响不断下降。本周数字显示,炼厂原油日加工量1490万桶,装置运转率仅为87.4%以上。冬季取暖油需求高峰期将出“旺季不旺“的特点。今年冬季气候,特别是元旦期间,美东北部地区温暖如春。暖冬迹象明显。据气象机构预报,近两周美国东北部地区偏高的气温随后将开始下降,但也不会过低。暖冬趋势降低了原油需求。06年末的冬季,美国出现明显的暖冬天气,令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估计暖冬将使07年一季度的原油需求低于往年平均水平。而且有可能影响到全年的原油需求量。5、原油库存:截止07年1月19日,原油库存为3.222亿桶,较上周增70万桶,较去年同期降160万桶。馏分油库存达到1.426亿桶,较上周增70万桶,较去年同期增500万桶。汽油库存为2.208亿桶,较上周增400万桶。 图二:美国原油、馏分油每周库存 (数据来源:EIA)本周库存数据继续体现了暖冬导致需求下降的结果。自07年初冬季开始,美国东北部地区出现明显的暖冬天气,令炼厂加工量下降,原油库存大幅上升,市场需求萎缩,馏分油库存持续上升。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尽管本周气温下降,估计冬季气温偏高已成定局,将使07年一季度的原油需求低于往年平均水平。今年原油库存水平低于去年同期,原油高库存似正在走下坡路。原油库存可能受近期港口运输中断,OPEC减产以及炼厂需求增加影响。美国以及整个OECD国家原油库存下降已引起了市场关注,普遍预期未来将出现供应紧张,原油市场将出现逆价差结构。6、持仓结构 :非商业净空大减图三:美国原油持仓结构 (数据来源:CFTC)椐美CFTC原油最新持仓,截止1月16日,基金持有净空2032手,较上期减2万手;总持仓131.7万手,较上周增3.7万手。原油期权非商业净多49512手。当期持仓分析: 在冬季需求旺季来临前,非商业头寸积累了部分的净多头寸,但在暖冬出现明显征兆时,基金大举做空打压。目前的状况是,非商业净空大幅减少,总持仓继续增加,说明非商业头寸已基本实现空翻多的转变,而且能量巨大。因此,原油在短暂跌破50美元之后显然获得了支撑,短期原油不具备下跌的动力。而且,目前原油期货上的总持仓达到132万手,为历史之最。作为重要的资源性商品,庞大的资金在原油期货市场的角力与以前相比,并未有丝毫改变。图四:美国原油价格与基金持仓对比 图五:基金在原油期货及期权上持仓 (数据来源:CFTC) 7、原油后市综合分析:把握后市应注意以下几点:l 上周支撑原油的因素来自于,美东北部地区降温,以及美国政府宣布今年春季将增加1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及布什总统在06年国情咨文中宣称应在未来20年内将现有战略石油储备翻倍,达到15亿桶。其实,目前真实的需求增加仅1100万桶而已,仅略高于美国一天的原油进口量。l 从CFTC目前的持仓看,非商业净空大幅减少,总持仓继续增加,说明非商业头寸已基本实现空翻多的转变,而且能量巨大。因此,原油在短暂跌破50美元之后显然获得了支撑,短期原油不具备下跌的动力。l 我们认为始于2003年的本轮牛市已明显进入调整阶段,2007年国际原油的总体走势可能呈现震荡调整性质,原油价格的初期调整目标已触及50美元,是否还有下跌空间要视反弹状况而定。从季节性走势规律看,2007年一季度原油走势大致形成震荡探底的特征,进入二季度可能止跌反弹,因为夏季需求增长预期将出现。二、燃料油市场分析1、新加坡燃料油: 图六:新加坡180CST价格走势本周新加坡燃料油自低位略有反弹。周四新加坡基准180CST混调燃料油现货报价在276美元/吨。在7月17日创出历史高点365.45美圆/吨之后,11月20日跌至261.85圆/吨,是近16月低点。目前因国际原油大跌,东西方套利窗口再度打开,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供应量又增多起来,现货价格。不过中国新年来临之际需求有所上升。近期库存降至低水平。截至1月24日新加坡渣油库存达到1163.7万桶左右。受库存压力,燃料油实货较中东迪拜原油的裂解价差近期再度扩大,处于-10美元/桶附近,近期最大贴水达到-20.2美元,新加坡燃料油仍处于弱势调整之中。亚洲燃料油实货较中东迪拜原油的裂解价差较前期大幅缩小,导致西方套利窗口再度打开,西方套利船货将增加, 07年1月估计在220万吨左右,2月则达到250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因此,预计库存会上升,并对燃料油价格构成压力。图七:新加坡燃料油库存2、黄埔燃料油图八:黄埔进口180CST价格走势黄埔现货维持弱势。周四黄埔进口180CST混调燃料油即期库提报价2820元/吨,较上周略高。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7.9及新加坡进口关税5%计,新加坡MOPS价以268美圆/吨计,进口完税价大致在28002850元/吨。目前进口 处在“倒挂”边缘,不过若新加坡价格进一步下滑,短期进口状态会有所改善。现货市场,1月份以来,需求出现好转。主要是枯水期水电减少,广东燃油电厂的发电负荷增加,使得燃料油需求明显增强;其次,春节将近,电厂有增加库存的需求,购买兴趣也明显增加。07年1月黄埔进口量大致在100万吨左右。06年国内燃料油总体需求量基本与上年持平。据海关统计,06年燃料油进口量为279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7.7%;而国内燃料油产量下降6.3%至2264万吨。06年表观需求量粗略估计达到4800万吨,较上年略低0.79%。可见燃料油价格上涨、电力供应紧张状况缓解以及替代能源增加,还未使燃料油消费量明显受到影响。图九:黄埔市场倒挂状态3、沪燃料油图十:期货与现货价格走势对比上周沪燃料油受国际原油上涨激励。沪燃料油主力合约FU0704较上周涨132点。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仍存在供应增加的预期,而黄埔燃料油现货市场需求增加支持了价格。截止1月26日燃料油可交割货物量达71867吨,仓单31400吨。近期市场特点:国内燃料油期货三月合约价格平稳,接近现货价格。后续沪燃料油合约略有贴水,且价格波幅扩大。目前主力合约已提前后移至5月合约,市场合约间升贴水似不太稳定。沪燃料油连续合约期货价格较现货价格油由明显升水快速转为贴水之后,上周略有缩小,因期货连续合约跌速较慢。周四FU0703低于黄埔现货价格约56点。原油上涨,沪燃料油稍弱。从沪燃油与原油的比价线看,比价线值上升至51附近。主要是近月合约滞涨,远期略强。对沪燃料油后市的看法:沪燃料油主力合约跌势受原油影响而中止。技术上仍处于下跌趋势的短期调整之中。下周有可能延续震荡调整的走势。图十一:沪燃料油货物量及仓单(数据来源:SHFE)三、后市展望1、NYMEX原油的统计预期对NYMEX原油十五年的历史统计结果显示, 1月国际原油的上涨概率是68.75%。但今年原油因暖冬因素可能出现例外。2、中期重要影响因素的前瞻分析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国家能源局官员表示,06年底暂时不会放开国内成品油定价。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幅度超过8%,若保持三个月,将触发国内成品油降价机制。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