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汇率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1.doc_第1页
浅析汇率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1.doc_第2页
浅析汇率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1.doc_第3页
浅析汇率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1.doc_第4页
浅析汇率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财经大学院系:理工学院数学系班级:数学0901学生姓名:肖君指导教师:李自立完成时间:2019年2月17日浅析汇率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变化,而且还会引起投资、消费、物价、货币供给、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从而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理论基础,归纳了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总结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原因,并对影响汇率变动的各个因素通过计量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以及详细的分析了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通过探讨提出相应的应对政策。关键词:汇率理论;趋势;原因及计量分析;影响;应对政策Abstract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long with our country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degree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pen economy, exchange rate changes will not only cause the change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but will also lead to investment, consumption, prices, changes in the money supply, employment and other macro economic variables, thus inevitably has major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s, summarizes the change trend of RMB exchange rate in recent years, sums up the causes changes in the RMB exchange rate, a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exchange rate changes by measuring method has carried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n Chinas economy,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response by discussing.Key words: Exchange rate theory; Trend; Reason and econometric analysis; Influence; Policy response目 录一、汇率变动的理论基础1(一)汇率的定义1(二)汇率的标价方法2(三)汇率变动的定义及形式2(四)汇率变动的相关理论4二、汇率变动的趋势5(一)1980年以前:严格管制固定不变币值高估6(二)19811993:两个市场双重汇率不断贬值6(三)19942005:单一市场盯紧美元稳中有升6(四)2005年至今:市场调节管理浮动不断升值7三、影响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8(一)通货膨胀率的差异8(二)国际收支状况8(三)利率差异8(四)经济增长率的差异9(五)外汇储备的高低9四、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综合计量分析10(一)准备部分10(二)多重共线性检验11(三)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13(四)自相关检验13(五)对结果的进一步解释13五、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4(一)汇率变动的积极影响14(二)汇率变动的消极影响15六、汇率变动的对策16一、汇率变动的理论基础(一)汇率的定义 汇率亦称为“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另一种货币表示的某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而人民币汇率就是人民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2年10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2485元,也就是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6.2485。 在目前大部分的高等院校中使用的初级以及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中,一般将汇率分为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1.名义汇率 名义汇率是指两种不同货币的折算比价,我们平时在外汇市场看到的本国货币对各种外币的比价就是名义汇率。如果你去银行兑换美元,假如汇率是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那么如果你给银行80元钱,银行就会兑换10美元给你。名义汇率是指外汇市场上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牌价,采用直接标价法的国家,其名义汇率的上升表示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则表示本币升值,外币贬值。2.实际汇率实际汇率是指两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比价。在国际贸易中,人们用一国的物品和劳务与另一个国家的物品和劳务进行交易,其比率就是实际汇率。若实际汇率下降,则表示外国商品和劳务的本币价格相对下降,本币在外国的购买力相对上升,本币实际升值,外币实际贬值;若实际汇率上升,则表示外国商品和劳务的本币价格相对上涨,本币在外国的购买力相对下降,本币实际贬值,外币实际升值。实际汇率有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名义利率,一个是本国货币衡量的物品的价格。 一般来说,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于是便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方法。1.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标准是给定数额的外币,其汇率以折算过来的本币数额来表示。这种情况下,外币的数额是给定的,从而是以对应的本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汇率的升降。当给定单位外币可以兑换的本币减少时,说明本币汇率已经上涨,即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市场上,我国和大部分国家都实行直接标价法。2.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的标准是给定数额的本币,其汇率以折算过来的外币数额来表示。这种情况下,本币的数额是给定的,从而是以对应的外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汇率的升降。当给定单位本币可以兑换的外币减少时,说明外币汇率已经上涨,即外币升值或本币贬值。 反之,当可兑换的外币增加时,说明外币汇率下跌,即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在当前国际经济市场上,英国一向使用间接标价法。3.美元标价法美元标价法的标准是给定单位的美元,其汇率以折算过来的其他货币来表示。又称为纽约标价法,是指在纽约国际金融市场上,除对英镑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他外国货币用间接标价法的标价方法。在国际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为了便于国际间进行交易,美元标价法已经被各大国际金融中心普遍采纳。(三)汇率变动的定义及形式 汇率变动是指货币对外价值的上下波动,包括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货币贬值是指一国货币对外价值的下降,或称该国货币汇率下跌,汇率下跌的程度用货币贬值幅度来表示。货币升值是指一国货币对外价值的上升,或称该国货币汇率上涨。汇率上涨的程度用货币升值幅度来表示。1. 升值(revaluation)与贬值(devaluation) 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的两种形式,在该制度下,货币的价值由法定的含金量来规定,称作法定平价。当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被政府以颁布法令的形式提高了,就称为本币增值,亦称为法定升值。升值的结果是使1单位本币能换到更多的外国通货。反之,当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被政府以颁布法令的形式降低了,就称为本币贬值,亦称为法定贬值。贬值的结果是使1单位本币能换到的外国通货变少了。 对人民币汇率而言,为了形象的表明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人们经常使用“坚挺”(升值)或“疲软”(贬值)这两个词语。2. 上浮(appreciation)与下浮(depreciation)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的两种形式,在该制度下货币汇率随时常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当外汇求过于供时,其汇率会由下往上升高,称为上浮,意味着该国货币升值。 当外汇供过于求时,其汇率会由上往下降低,称为下浮,意味着该国货币贬值。 3. 高估(overvaluation)与低估(undervaluation)指货币的汇率高于或低于其均衡汇率。 高估:假定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交易按官方汇率保持在Eo水平上(Eo以直接标价法表示)。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其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就会发生变化,(见上图)外汇供给曲线左移至S(外汇供给相对减少),或外汇需求曲线D右移至D(外汇需求相对增加),外汇供小于求部分为OG,供求均衡点从O升到O,新的均衡汇率是E1。如果官方汇率仍保持不变,便是本国货币高估,或本国货币价值应下调而没有下调。 低估: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其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见上图,外汇需求曲线D向左移到D(外汇需求相对减少),或外汇供给曲线S向右移到S(外汇供给相对增加),外汇供大于求部分为OG,供求均衡点从O降至O,新的均衡点是E1。如果官方汇率仍然固定在Eo,则表明本国货币低估,或本国货币应上升而没有上升。 (四)汇率变动的相关理论1.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历史悠久且影响力最大的汇率决定理论。经济学家为了解释汇率的变动构建了许多模型,每一种模型都侧重于强调某些因素的决定作用,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其中最简单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描述了长期中决定汇率的因素,强调任何一种通货都应该能在任何经济体买到等量的物品。比如说在美国的波士顿一个汉堡包售价为3美元,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是7,也就是说3美元能兑换21元人民币,那么在中国的上海一个汉堡包的价格定然是在21元左右。这个简单的例子体现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强调的开放经济中存在的单一价格规律:一种物品在任何地方都应以同样价格出售,否则就存在没有被利用的利润。单一价格规律既作用于国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市场,也作用于国际开放经济市场。从而使世界各国物品的价格趋于一致。换句话说,在理想的情况下,不管是一美元,还是一人民币或一日元,它们在任何国家能够购买到的东西必然等量,其实际价格也必然相等。当然,在实际的经济市场中,这种理想化的状态是不存在的。2.国际借贷说 国际借贷说也称为国际收支说,是在金本位制度盛行时期流行的一种阐释外汇供求与汇率形成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外汇汇率变动是由外汇的供给和需求所引起的,而外汇供求是由包括贸易往来和资本输入输出在内的国际借贷关系所产生的。在国际借贷关系中,主要是一定时期之内需要及时支付的流动债权债务才影响该时期的外汇供求状况。当一国的流动负债少于流动债权时,外汇的需求小于供给,从而导致外汇汇率下跌;当一国流动债权少于流动负债时,外汇的供给小于需求,从而导致外汇汇率上升。就目前来看,国际收支的变动依然能对汇率产生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但从其他的角度来看,国际收支有其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没能与时俱进。很显然的,它并没有把决定汇率的基本因素和其他相关的重要影响因素考虑在内。 3. 汇兑心理说 汇兑心理说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即它们都是通过人的主观心理这个独特的视角来对经济现象作出分析解释。汇兑心理说在经济混乱的情况下对解释汇率变动处于毋庸置疑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心理判断和预测成为决定汇率最重要的因素,这就导致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国际借贷说的失效。心理预期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汇率,这是由汇兑心理说演变过来的心理预期说的主要观点。 对政府收支、外汇管制措施、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多方面的预测评价,都会影响人的主观评价。汇兑心理说突破了汇率由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国际借贷说决定的陈旧观点,首次阐明了人们主观心理因素对汇率产生的影响。 在资金逃避、外债累积、外汇投机及国际储备下降的情况下,汇兑心理说和心理预期说对解释汇率变动尤为重要。二、汇率变动的趋势从改革开放后我国汇率政策的演变历中史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当时的汇率政策选择。(一)1980年以前:严格管制固定不变币值高估出于对世界物价上涨和石油危机的考虑,西方各个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导致了世界汇率的频繁波动。根据为国际贸易所接受、便于贸易、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原则,同时为了适应世界汇率的变动与国际汇率制度的转变带来的不利影响,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了调整。在这个阶段,人民币坚挺的稳定局面是汇率政策的主要目标。具体操作方法是,以国内外物价对比关系及美元等西方主要货币的走势为依据,中央人民银行定期公布人民币的官方牌价,外汇的供给严格计划并限制用途。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走势是逐步升值。1980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1.498,相比1971年贬值39.2%,人民币汇率明显高估。(二)19811993:两个市场双重汇率不断贬值这一阶段,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代,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进口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原材料和消费品。为了保证国家的外汇支出需要,达到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同时兼顾非贸易外汇收支活动的目的,我国对汇率做了较大的调整。从1981年开始,是实行人民币双重汇率的时期。即进出口外汇结算按贸易内部结算价进行,非贸易外汇收支仍然沿用官方公布的外汇牌价进行结算。这一阶段,汇率政策的目标是扶持出口。具体做法是,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在国家计划供给外汇以外,又设立了外汇调剂市场,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走势是持续大幅贬值,1993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5.762,相比1980年升值285%,人民币汇率高估的情况得到大幅度缓解。(三)19942005:单一市场盯紧美元稳中有升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前一天的外汇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参照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的变动情况,公布人民币汇率。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货币政策、利率政策调节外汇供求,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事实上,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状况可以说是管理有余而浮动不足。尤其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我国收窄了汇率浮动的区间直到2005年的小幅升值,拉开了新一轮汇率改革的序幕。这一阶段,汇率政策的目标是维持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比价关系基本稳定。具体做法是,建立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在国家公布的外汇指导价基础上,人民币汇率根据市场交易情况上下浮动。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走势是稳中有升。1994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49.5%,在此之后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不变。2005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8.0702,人民币11年间仅升值6.4%,升值压力不断累积。(四)2005年至今:市场调节管理浮动不断升值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放低单盯美元、改盯一篮子货币是这一次人民币汇率安排改革的核心,从而建起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自主、调节自如的、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此次人民币短期升值来看,这将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巨大压力的缓解产生有利的影响,同时使人民币潜在的升值压力得到释放,并对人民币兑美元的国际矛盾进行淡化。从更远的角度来看,建立起人民币汇率新机制,将对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产生有利的影响,最终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基础上保持基本稳定是这一阶段汇率政策的主要目标。而实际上,人民币汇率是在不断的升值。2011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6.4588,自2005年以来累积升值20%,基本释放了人民币升值产生的压力。三、影响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一)通货膨胀率的差异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变动具有长期的持续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决定两国流通货币之间的汇率的根本是两者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差异.所以,如果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该国的货币的价值量就会降随之低,因此其对外的比较价值也会下跌.有一种情况两国货币间的名义汇率可以不受影响。即如果另一个国家也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膨胀率和前者一样,则两国货币间的名义汇率可以不受影响,但是这种情况很少见,一般情况下,两国通货膨胀率不会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货币汇率上升,而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货币汇率会下降,.但是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不是立马显现的,它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来,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一般都要经过一些经济的机制表现出来。(二)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对货币汇率的变动具有直接的影响.我们知道,国际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是外汇交易的基础,所以这两者也决定了汇率的大致走向.比如近三十年来,美元不断贬值,而日元不断升值,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而日本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当一国进口大于出口而产生贸易逆差时,该国会对外币产生大量的需求,这样在外汇市场就会产生外汇升值,本币贬值的现象.相反,如果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出现顺差时,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从而本币汇率上升.(三)利率差异利率水平对外汇汇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率是影响汇率最重要的因素。在完善市场情况下,利率与汇率主要根据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市场之间的关联性决定了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机制。 一国利率的下降,该国的金融资产对本国和外国的投资者的吸引力相对来说就减少了,从而导致国际和国内资本流出本国,其汇率也就相应贬值。当然这里也同样要考虑两国之间利率的差异,如果一国利率下降,别国也同幅度下降,汇率就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一国利率下降,但别国利率下降或上升的幅度较小,其汇率也会随之下降。(四)经济增长率的差异 国内需求水平低,将减少该国的进口,从而导致经常项目顺差,这样,会使本国货币汇率升高在其他条件,如两国利率差、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率等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若某国的实际增长率要增长较慢,则该国对外国劳务和商品的需求会减少,其结果是导致该国能得到的外汇供给较之于其需求来说要多,因此该国货币升值。事实上,两国经济增长率之间差异对汇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有:(1)一国经济增长率低,意味着收入减少。(2)若一国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用来出口的,经济增长是为了生产更多的产品来出口,则因低经济增长率导致的出口减少会补偿部分的进口减少,从而缓解本币汇率上升的压力。(3)一国经济增长率低,意味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进度较慢,较之于增长率高的国家,其出口产品的竞争地位下降,导致出口困难,进口简单,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地位也会下降。因此该国货币贬值。(五)外汇储备的高低 外汇储备状况是外汇交易基本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稳定的能力主要是由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来体现,该国货币的稳定与外汇储备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一国的货币稳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市场条件下其外汇储备所能保证的外汇流动性。过少的外汇储备通过影响外汇市场对该国货币稳定的信心来使得货币贬值;当然,充足的外汇储备保证了其货币的坚挺。外汇交易基本分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外债的结构和水平。如果一个国家有外债,定然会影响外汇市场;如果外债的管理不合理,其外汇储备的抵御力将会被削弱,对外币的稳定性会带来冲击。 四、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综合计量分析(一)准备部分对于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各项因素,我们已经在第三部分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接下来我们将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我们收集以上所提到的因素的相关数据(见表4.1)。 表4.1 相关准备数据年份E(元/100美元)货币供应量(亿元)X1GDP(亿元)X2国际收支(亿美元)X3通货膨胀率 (%)X4经济增长率 (%)X5净出口(亿美元)X61996831.4276094.971176.6728.39.6122.21997828.9890995.378973.03702.88.8404.21998827.91104498.584402.3315-0.87.8434.71999827.83119897.989677.1211-1.47.1292.32000827.84134610.399214.62050.48241.12001827.70158301.9109655.21740.77.5225.52002827.70185007.0120332.7354-0.88.3304.32003827.70221222.8135822.84591.29.5254.72004827.68254107.0159878.36873.910.1320.92005819.17298755.7184937.413411.810.41020.02006797.18345603.6216314.423271.510.71775.22007760.40403442.2265810.335404.811.42643.4 续表4.1年份E(元/100美元)货币供应量(亿元)X1GDP(亿元)X2国际收支(亿美元)X3通货膨胀率 (%)X4经济增长率 (%)X5净出口(亿美元)X62008694.51475166.6314045.441245.99.02981.22009683.10606225.0340902.82611-0.78.71956.92010676.95725851.8401512.830543.310.31815.1从表中的数据中可以大概看出,这些变量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为了防止这些相关性对后面所要建立的计量模型的影响,我们先对它们进行相关分析以检验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进而确定下一步要采取的方法。表4.2是通过SPSS19.0计算出的结果,观察表4.2,可以看到其中的数据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如:X1、X2及X6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超过了0.9。为了消除相关性给计量模型带来的影响,我们先对它们进行因子分析。表4.2X1X2X3X4X5X6X11.00000.9930.8550.1330.4780.795X20.9931.00000.9060.1910.4970.855X30.8550.9061.00000.3430.560 0.990X40.1330.1910.3431.00000.5760.312X50.4780.4970.5600.5761.00000.515X60.7950.8550.9900.3120.5151.0000(二)多重共线性检验 采用逐步回归法,来检验并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运行spss19.0,对所有应变量和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分析:表4.3 被引入与被剔除的变量输入移去的变量(a)模型输入的变量移去的变量方法1GDP(亿元)X2.步进(准则: F-to-enter 的概率 = .100)。2经济增长率 (%)X5.步进(准则: F-to-enter 的概率 = .100)。3通货膨胀率 (%)X4.步进(准则: F-to-enter 的概率 = .100)。a. 因变量: E(元/100美元) 由表4.3可知,在spss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中,将X1、X3和X6这三个变量剔除了,这是因为在我国近15年中,货币供应量、国际收支以及净出口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没有GDP、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对汇率变动的影响那么显著,并且在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宽松的汇率制度与上述剔除的三个变量之间的联系相对而言变得更微弱。表4.4 常用统计量模型汇总(d)模型RR 方调整 R 方标准 估计的误差Durbin-Watson1.950a0.9020.89419.103371.522.974b0.9480.93914.459593.987c0.9740.96710.651a. 预测变量: (常量), GDP(亿元)X2。b. 预测变量: (常量), GDP(亿元)X2, 经济增长率 (%)X5。c. 预测变量: (常量), GDP(亿元)X2, 经济增长率 (%)X5, 通货膨胀率 (%)X4。d. 因变量: E(元/100美元) 由表4.4知道复相关系数R=0.987,说明该影响模型高度显著,可用于我国汇率变动的短期预测。表4.5 方差分析表Anova(d)模型平方和df均方FSig.1回归43492.764143492.764119.178.000a残差4744.20513364.939总计48236.969142回归45728.012222864.006109.355.000b残差2508.95812209.08总计48236.969143回归46989.087315663.029138.069.000c残差1247.88211113.444总计48236.96914a. 预测变量: (常量), GDP(亿元)X2。b. 预测变量: (常量), GDP(亿元)X2, 经济增长率 (%)X5。c. 预测变量: (常量), GDP(亿元)X2, 经济增长率 (%)X5, 通货膨胀率 (%)X4。d. 因变量: E(元/100美元)表4.6 回归系数分析系数(a)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模型B标准 误差试用版tSig.1(常量)885.7939.87589.7040GDP(亿元)X2-0.0010-0.95-10.91702(常量)793.34629.24527.1270GDP(亿元)X2-0.0010-1.073-14.1380经济增长率 (%)X511.4343.4970.2483.270.0073(常量)750.68825.05529.9610GDP(亿元)X2-0.0010-1.098-19.4680经济增长率 (%)X517.323.1230.3765.5460通货膨胀率 (%)X4-4.2141.264-0.2-3.3340.007a. 因变量: E(元/100美元) 由表4.6知回归方程为:Y=750.688-0.001X2-4.214X4+17.32X5(三)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四)自相关检验(五)对结果的进一步解释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1)从模型的拟合度及系数的检验上看,模型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各变量对模型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但由于数据存在一定序列相关,这是的模型的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影响;(2)在模型中,与E变化方向相反的影响因素有: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这说明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增加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将使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这好象有些与前面的分析说不过去,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前提在一个经济系统中,任何一个指标的变动都将引起其他指标的变动,所以说前面的理解是可以成立的;五、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汇率变动的积极影响1.汇率变动可以节约投资成本在没有特殊条件的情况下,货币走强对于一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有着相当有利的影响,其原因在于资本化率的高低差异,即持有弱势货币的国家比强势货币的国家资本化率要更低。人民币升值后,企业对外投资的初始成本得到下降,利润空间得到提升,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得到增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能源和原料进口成本得到降低,通货膨胀压力得到有效缓解。2.减轻外债负担人民币汇率上升,本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清偿外国债务及支付其利息所需本币的数量,减轻了外债负担。3.降低消费成本人民币升值后,人们手中的钱更值钱了。相对升值以前而言,人们出国旅游消费或学习的花费更少了,购买进口商品价格更便宜了。在凯恩斯三大心里规律中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中,人们由于交易、谨慎和投机动机,会在手中持有一定量的货币。这里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增加我国百姓的财富效应,在强大的经常项目账户平衡作用之下,中国家庭的平均相对收入会有所增加,因而国人的购买力会得到提高,可以提高国人出国留学机会。人民币升值,通过汇率换算的国内外收入差距会缩小,定会有更多的人才回国。同时,相应的同等数量的人民币购买力的变大,对于“引进来”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影响,并有利于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水平和高科技产品。4.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分工的地位。人民币升值后,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的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面临有利发展机遇,其所需资源和能源也可通过扩大进口而实现。这样利于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利于贯彻以内需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和能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分工的地位。这样将推动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档次。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来对冲升值后的利润损失,必然会由发达地区转移至这些地区,从而有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二)汇率变动的消极影响 1.出口压力增大在宏观经济学中,影响一国净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汇率。人民币汇率升高,使得国内产品相对于国外产品的更贵,外国人将减少该国产品的使用,而国内居民则想购买较多的价格相对便宜的外国商品,因此,该国的出口将会减少。与此同时,出口企业的成本会相应的提高,在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空间的缩减会挫伤出口企业者的积极性;若是提高产品价格,则会影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持续扩大出口及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也不利于“走出去”。2.外汇储备缩水我国积攒了大量外汇储备,其中有一大部分为美国国债,外汇调整能力有限,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会加剧外汇储备无形中的损失。比如我国的外汇储备为10000美元,之前的汇率为一美元兑换1000元人民币,现在汇率提高,一美元只兑换500元人民币,那么等于现在我们的外汇储备贬值的一半。假定升值前1美元等于8元人民币,升值一倍后1美元兑换4元人民币,如果升值前先用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升值后再用这8元人民币可换回2美元,即人民币升值一倍,意味着美国获利一倍,其利润就是汇率升值利差导致的中国无形中损失的部分。3.导致金融市场动荡人民币升值后,大量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资本市场,其投机逐利短期内会使国内的股票证券市场涨高,从而刺激相关行业和产业经济虚拟攀升,当人民币升值到一定界限,这些流动外资达到套利目标后撤资走人,人走茶凉,虚拟的泡沫终究会捅破,这时国内金融市场很可能会出现动荡。4.诱发通货紧缩汇率变动不仅影响出口商品的价格,还会影响国内整体物价水平。外汇汇率下跌,对应的是本币汇率上升,进口的原材料及产成品的价格相对较低,考虑到国内供求不变,其商品成本下跌,价格下跌;若外汇汇率上涨,则本币汇率下跌,就会出现产品及原料成本上涨,价格上涨。由此可看出人民币汇率上升会相应的出现物价下跌,进而有可能引发通货紧缩 。5.造成失业增加人民币升值后,一些外贸型企业及中小企业负担加重,出口受阻,相反地,升值后相对廉价的进口使得国内产业雪上加霜,因此,会有企业为了降低营运成本而不得不缩小规模、精兵简政、大量裁员、压缩工作岗位,其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大量失业。六、汇率变动的对策根据分析结果得知,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时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另一种因素起次要作用,有时各个因素同时起主要作用,有时各经济因素起着相互抵消的作用。因此,结合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扩大内需。中国人口多,资源匮乏,国内产业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若果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的,国内多数产业就会因为国际市场一点风吹草动而受到冲击,对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非常的恶劣影响。所以我国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战略,加快由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转变步伐,将扩大内需作为今后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向。要使我国汇率保持稳定,一是从供给方面,尽力消除过剩的生产能力。二是从需求方面,要扩大内需来消化掉过剩的生产力,使供需恢复平衡。 第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近几年,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吸引了国际资本,同时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大量游资进入中国,导致货币供应大幅增长。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央行必须大量收购外汇,同时投放基础货币,这就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所以必须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防止通货膨胀的产生。 第三,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如果利率受到束缚不能完全放开,随着外资流入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的上升和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大,利率的变动就不能对其进行缓解。当然,利率上升也没有足够的能力阻止大量资本的向外逃窜。所以,汇率改革的前提是利率的市场化,利率制度的灵活性必须在市场化的配合下才能充分发挥利率与汇率的相互协调作用。 第四,国际收支的监管逐步加强,外汇的管制逐步放松。我国资本流出入和居民的外汇需求由于金融开放的因素而增大,从而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国际收支方面的监管应该加强,对非法外汇的流入进行打击,对升值预期的投机进行消除。同时应采取实际性举措,将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的限制放松,并适当的增加进口,从而缩小双顺差、减缓外汇储备增长速度。 第五,人民币汇率变动要考虑经济发展和民众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