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ppt_第1页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ppt_第2页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ppt_第3页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ppt_第4页
丙肝不可怕丙肝的抗病毒治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治疗对象,只要确证为血清HCV RNA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就需要抗病毒治疗。 最近研究显示,对于ALT正常或轻度升高患者,只要HCV RNA阳性也应治疗。,中国丙肝防治指南,治疗策略,主要目标 = “治愈” 无病毒1 阻止疾病进展 (坏死 / 纤维化) 无症状,次要目标 = 延缓 / 预防 减少肝脏纤维化的进展1 减少延缓肝硬化的发生2 防止失代偿的发生 防止肝细胞癌的发生2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1. Worman HJ. Hepatitis C: current treatment. 2. Peters MG et al. Medscape HIV/AIDS eJournal. 2002;8(1). 3. Nishiguchi S et al. Lancet. 1995;346:1051-1055.,目前治疗丙肝的临床药物,干扰素类 普通干扰素(IFN)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IFN,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2b(12KD),第二代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40KD),IFN: 1992 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2001 第二代聚乙二醇干扰素:2002 IFN和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局限性,开发聚乙二醇干扰素经历了2代技术,第二代大分子支链 PEG干扰素纯度更高,派罗欣PEG分子主要与赖氨酸-氨基和-氨基结合, 异构体少,纯度更高。,Luxon BA, et al. Clin Ther 2002;24:1363-83.,PEG分子大小不同:在一定范围内,PEG分子越大,干扰素体内活性越高 PEG分子形状:分枝状分子较线形PEG分子更稳定 PEG分子结合健:酰胺键较氨基甲酸乙酯键更稳定 第一代PEG干扰素 : 小分子线性PEG干扰素 第二代PEG干扰素: 大分子支链 PEG干扰素(40KD),第一代PEG技术和第二代PEG技术的发展,Roche data on file,三类干扰素的血药浓度,0,25,50,75,100,125,150,0,0.2,0.4,0.6,0.8,1,1.2,1.4,1.6,1.8,第一代聚乙二醇干扰素-2b(12KD),时间(小时),0,25,50,75,100,125,150,0,5,10,15,20,25,派罗欣 第二代聚乙二醇干扰素-2a (40KD),0,25,50,75,100,125,150,0,2,6,8,12,14,标准干扰素,时间(小时),10,4,Nieforth et al., Clin Pharmacol Ther. 1996. Xu et al., Hepatology. 1998.,时间(小时),168,注射,?,普通干扰素和两代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药物动力学特征,*根据患者体重而改变 不随患者体重改变,Perry CM, Jarvis B. Drugs. 2001;61:2263-2288. 2. Glue P et al. Clin Pharmacol Ther. 2000;68:556-567. 3. PEG-Intron. PDR . 56th ed. 2002. 4. ROFERON-A. PDR . 56th ed. 2002. 5. Reddy KR Ann Pharmacother. 2000;34:915-923. 6. Hoffmann-La Roche. PEGASYS Monograph. 7. INTRON A. PDR . 56th ed. 2002.,联合治疗优于单药治疗 PEG-IFN优于普通IFN 利巴韦林禁忌者,单用PEG-IFN或 IFN 治疗,药物选择,PEG-IFN-2a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是 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的最有效的方案,中国丙肝防治指南,慢性丙肝的治疗,100%,0%,首 剂,1428 天,HCV RNA,维持期,检测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 病毒学应答反应过程,对病毒复制的抑制,免疫系统清除受感染的细胞,?,诱导期,Ferenci P. Viral Hep Rev. 1999;5:229-245.,淋巴细胞,利巴韦林的治疗机理,利巴韦林治疗丙肝的机理是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既有抗病毒作用,又可免疫调控,Jordan J et al.2005;436:967-972,各种治疗应答的定义,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 在治疗末期检测不出 HCV RNA (HCV 基因型 2 / 3 型,治疗 24 周;HCV 基因型 1 型,治疗 48 周) 持续性病毒学应答 在随访期结束时检测不出 HCV RNA (治疗结束后 24 周) 生化应答 血清ALT恢复正常 组织学应答 在随访期(治疗结束后 24 周)结束时整个组织学活性指数(HAI)评分(Knodell评分系统2)改善 2 分,1. Perry CM, Jarvis B. Drugs. 2001;61:2263-2288. 2. Heathcote EJ et al. N Engl J Med. 2000;343:1673-1680.,无应答 在治疗结束时仍能检测出 HCV RNA 反跳 在治疗期间检测不出 HCV RNA ,但是后来又检测出 HCV RNA 复发 在治疗结束时 HCV RNA 阴性,但是在随访期 HCV RNA 阳性,各种治疗应答的定义,1. Perry CM, Jarvis B. Drugs. 2001;61:2263-2288. 2. Heathcote EJ et al. N Engl J Med. 2000;343:1673-1680.,慢性丙肝治疗的研究进展,1. McHutchison JG et al. N Engl J Med. 1998;339:1485-1492. 2. Poynard T et al. Lancet. 1998;352:1426-1432. 3. Zeuzem S et al. N Engl J Med. 2000;343:1666-1672. 4. Lindsay KL et al. Hepatology. 2001;34:395-403. 5. Manns MP et al. Lancet. 2001;358:958-965. 6. 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SVR (%),6,13,41,39,61,0,10,20,30,40,50,60,70,干扰素 24 周 1998 年1,干扰素 48 周 1998 年1,干扰素 + 利巴韦林 1998 年1,2,Pegasys 2000 年3,4,Pegasys + 利巴韦林 2002 年5,6,*ITT 分析,75,Pegasys +利巴韦林 2002年,取得EVR并 坚持全量 的病人,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 po qd, 48 周,C:,研究设计,Fried MW et al. N Engl J Med.,29,56,44,0,20,40,60,IFN -2b + 利巴韦林,派罗欣 + 安慰剂,派罗欣 + 利巴韦林,*ITT 分析 与 IFN a-2b + 利巴韦林 比较 P 0.001,总的SVR*,n = 224,n = 444,n = 453,SVR (%),Fried MW et al. N Engl J Med.,不同基因型的SVR,* 与 IFN -2b + 利巴韦林 比较 P =0.016 与 IFN -2b + 利巴韦林 比较 P =0.008,21,45,61,46*,76,36,0,10,20,30,40,50,60,70,80,派罗欣 + 安慰剂 IFN -2b + 利巴韦林 派罗欣 + 利巴韦林,基因1型,基因 2/3 型,n = 285,n = 298,n = 145,n = 145,n = 140,n = 69,SVR (%),Fried MW et al. N Engl J Med.,结 论,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的疗效优于单用派罗欣的疗效 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的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疗效,Fried MW et al. N Engl J Med.,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的最优化治疗 (942研究),最优化治疗实验的目的,派罗欣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如何确定疗程 给药24周? 给药48周? 如何确定利巴韦林剂量 给予低剂量 利巴韦林 800 mg/日? 给予“标准”剂量利巴韦林 1000 或 1200 mg/日?,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800 mg qd, 24 周,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 qd, 24 周,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 qd, 48 周,派罗欣 180 mg sc qw + 利巴韦林 800 mg qd, 48 周,A:,B:,D:,C:,全部 1284 位患者随机分组治疗,最优化治疗实验设计,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HCV 基因型 1 型与SVR,0,10,20,30,40,50,60,24 周,48 周,29,41,40,51,n = 101,n = 118,n = 250,n = 271,利巴韦林 800 mg/日,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利巴韦林 800 mg/日,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派罗欣 180 mg qw,SVR (%),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HCV 基因型非 1 型与SVR,0,10,20,30,40,50,60,70,80,90,78,78,73,77,n = 106,n = 162,n = 111,n = 165,SVR (%),24 周,48 周,利巴韦林 800 mg/日,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利巴韦林 800 mg/日,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派罗欣 180 mg qw,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对肝硬化 / 桥状纤维化患者的疗效,61,65,50,n = 436,n = 321,n = 115,所有患者,无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患者(F3/F4),聚乙二醇 a-2a (40KD) 180 mg qw +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治疗 48 周,SVR (%),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942研究:疗效小结,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治疗 48 周,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61%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1000/1200 mg/日治疗 48 周,HCV 基因型 1 型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51% 派罗欣 联合 利巴韦林 800 mg/日治疗 24 周,HCV 基因型非 1 型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率 78%,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所有基因型 1 型患者需要派罗欣 联合利巴韦林标准剂量(1000/1200 mg/日)治疗方案治疗48周 HCV 基因型非 1 型患者仅需 派罗欣 联合利巴韦林低剂量 (800 mg/日)治疗方案治疗24周 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个体化治疗以 HCV 基因分型为依据,942研究:疗效结论,Hadziyannis SJ. EASL Annual Meeting. 2002.,慢性丙肝的治疗预测,为什么要预测?,应答: 治疗中 治疗结束时 随访结束时 无应答: 治疗的早期终止 今后研究中对患者的选择,86% (n = 390),75% (n = 184),SVR,“完全剂量” (n = 245),65% (n = 253),所有患者,14% (n = 63),3% (n = 3),12周预测,所有患者* (n = 453),阴性预测值 = 97%,* PCR 检测 HCV RNA 阴性或下降大等于2 log,早期病毒学应答*,Fried et al. NEJM, 2002,347: 975-982,Yes,No,治疗 12 周时的预测结论,慢性丙肝的SVR可以根据12周时的早期病毒学应答预测 如果取得12周的早期病毒学应答,并保持全量治疗,预期的SVR 75% 基因1型病人如果未取得早期病毒学应答,可考虑中断治疗,慢性丙肝标准治疗方案 基因型1型或HCV RNA2106拷贝/ml,首选PEG IFN-2a利巴韦林联合治疗,PEG IFN 2a 180ug +利巴韦林1000mg/d 48周,12周早期病毒学反应,=2log HCV RNA,2log HCV RNA,考虑停药,治疗到24周 HCV RNA检测,丙肝病毒定性试验(-),丙肝病毒定性试验(+),继续治疗至48周,停药观察,HCV RNA定性检测(-)或定量(-),继续治疗至48周,中国丙肝防治指南,慢性丙肝标准治疗方案 基因非1型或(和)HCV RNA 2 106 拷贝/ml,首选PEG IFN-2a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治疗方案: PEG- IFN -2a 180g,每周1次,联合应用利巴韦林 800 mg/d,治疗24周。,也可普通IFN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注:不能耐受利巴韦林者:可单用PEG-IFN 或普通IFN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的单药治疗,单一治疗的总SVR*,0,10,20,30,40,19,Zeuzem S et al. N Engl J Med. 2000;343:1666-1672.,SVR (%),诱导治疗方案,*ITT 分析 P = 0.001,39,n=267,n=264,干扰素 a-2a 6/3 MIU tiw,派罗欣 180 mg qw,0,10,20,30,40,50,60,70,80,90,基因型 1 型,基因型非 1 型,28,7,57,37,Zeuzem S et al. N Engl J Med. 2000;343:1666-1672.,SVR (%),HCV 基因型与SVR*,*ITT 分析 62% 患者,派罗欣 180 mg qw,干扰素 a-2a 6/3 MIU tiw,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中国注册临床研究,中国注册临床研究,该实验严格遵守GCP原则设计, 分析遵守ITT原则 中心实验室是美国FDA和SFDA论证的MDS定量和病原检测 实验数据统计由独立的新加坡鹰阁医学统计负责,徐道振 等,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 22(4):221,研究目标,比较 PEG-IFN a-2a (40KD) 180 mg qw 和 IFN a-2a 3 MIU tiw 对慢性丙型肝炎治疗 24 周的疗效与安全性 对 PEG-IFN a-2a (40KD) 治疗应答预测的预示因素的研究,徐道振 等,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 22(4):221,两组基因分型的结果,基因分型采用Simmonds方法,徐道振 等,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 22(4):221,研究设计,48 周,随访 24 周,随访结束,时间(周),48,225 丙肝病人 随机分组,180 g PEG-IFN a-2a (40KD) qw,24 周,治疗结束,0,6,12,18,24,3 MIU IFN -2a tiw,徐道振 等,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 22(4):221,总体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的比较,0,20,40,60,31.37%,ETR (%),ITT 分析 P 0.0001,77.36%,n=106,n=102,干扰素 a-2a 3 MIU tiw,PEG-干扰素 a-2a (40KD) 180 mg qw,80,徐道振 等,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 22(4):221,总体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的比较,0,10,20,30,40,16.67%,SVR (%),ITT 分析 P 0.0001,41.51%,n=106,n=102,干扰素 a-2a 3 MIU tiw,PEG-干扰素 a-2a (40KD) 180 mg qw,徐道振 等,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 22(4):221,基因1型丙肝SVR的比较,0,10,20,30,40,14.47%,SVR (%),ITT 分析 P = 0.003,35.37%,n=82,n=76,干扰素 a-2a 3 MIU tiw,PEG-干扰素 a-2a (40KD) 180 mg qw,徐道振 等,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 2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