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二章藏象王雅静.ppt_第1页
课件:第二章藏象王雅静.ppt_第2页
课件:第二章藏象王雅静.ppt_第3页
课件:第二章藏象王雅静.ppt_第4页
课件:第二章藏象王雅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脏腑 九江市中医院 王雅静,中医护理学,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一 五 脏 二 六 腑(奇恒之腑) 三 脏腑之间的关系,“藏象”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张介宾类经指出:“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藏即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征象、现象。藏象,即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学说的形成,源于四个方面: 古代的解剖学知识;(黄帝内经灵枢.经水) 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将人体外在现象作为认识内脏功能的依据,从外象识内脏,形成藏象学说的独特认识; 长期、反复的医疗实践;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与影响,形成了中医学的辩证观和方法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脏腑的整体联系,如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之间功能上的密切配合以及脏与腑的表里关系 ;,2、人体的整体联系,如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分别与六腑、五官九窍、皮肉筋骨以及五华、五液、五志等相联系,构成五脏功能结构的五大系统;,3、天人合一,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五脏虚实与四时气候变化关系密切等,都是人与自然界相联系的具体体现。,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与现代医学脏器的区别,中医藏象学说是采用“以表知里”的整体观察研究方法,因此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名称虽然与现代医学的脏器相同,但在生理和病理的含义上不尽相同。 中医藏象学说中某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西医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西医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也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中。故而,中医学所说的脏腑具有多功能的特点。,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特点,一 五 脏 一、心 心的解剖位置(血肉之心),位于胸腔内, 膈膜之上, 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蕊, 外有心包卫护。,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通于夏季。,(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血脉 2、主神志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相表里。,主-主持、管理、主宰,脉脉 管,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 养和滋润作用。,1、心 主 血 脉 心主血脉的含义,两大方面,主 血,主 脉,血血 液,心、血、脉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相对独立的密闭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着主导作用。,血的运行如同河中之水,要借助一定的风力、河水 要充足且清纯、河道要通畅,这样水才能畅流不息。同理, 心主血脉也必须赖心气的充沛、血液的充盈和脉道的通 畅,所以 脉道通畅 血液充盈 心气充沛 ( 其中心气起主导 作用) 三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都可能产生病变。,是保持血液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生理表现 面色-红润有光泽 舌-舌体红活荣润,其色淡红光泽 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齐 胸部感觉-舒畅 病理表现 心火旺盛-面色红赤,舌尖发红或起芒刺,或胸部疼痛,脉数,心中烦热,难以入睡。 心血虚-面色淡白无华,舌淡,脉细无力,心悸、怔忡,虚烦少寐。 心脉瘀阻-面色和舌色晦黯甚或青紫,舌上可能出现瘀斑,脉坚涩不利或结、代,胸前区闷痛,轻者少顷即止,重者可胸前刺痛而面青唇舌俱紫,全身大汗,救治不及可迅速致死。,2、心 主 神 志,亦称心主神明、心藏神 心主神志是指心具有产生和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从面色、眼神、语言、精神状态、肢体活动等反映出来;,(1)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藏神”与“心主血脉”的关系,血是神的物质基础, 神是血的功能体现。 心神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如情绪的变化可以影响心脏的搏动; 心神得到心血的濡养才能发挥正常功能。,心主神志的生理表现,心血充盈人体精神振奋,意识清楚,思维敏捷,反应灵活; 病理现象 心血不足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健忘多梦; 病邪扰心神志昏迷,谵语狂妄。,(二)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其华在面,健康:面色红润有光泽。 提示:心气充沛, 血液充盈, 脉道通利, 心功能良好。,心气虚: 面色淡白无华,心血不足: 面色苍白无华,心血瘀阻: 面色晦暗或青紫,(二)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在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与夏气相通应,淡白舌(心气血不足),心血瘀阻:舌紫暗有瘀斑,二、肺,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上与气管、 喉相接,与鼻相通。肺在人体脏腑中的位置最高,故称“华盖”;,由于肺叶娇嫩,不耐寒热,容易被外邪侵犯, 又称“娇脏”。,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通于秋季。,(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2、主宣发与肃降; 3、通调水道; 4、朝百脉、主治节。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喉为门户,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与大肠相表里。,1、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 主一身之气,含义:肺是呼吸器官,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 所。 呼出体内的浊气,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吐故纳新,完成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气道通畅,呼吸调匀 病理表现:胸闷、咳嗽、喘促、呼吸不畅。,机理,生理表现,主呼吸之气,含义: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 用。 机理:取决于肺司呼吸功能。,1、肺吸入的清气,是人体气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宗气的生成。 2、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病理表现:呼吸无力,少气懒言、声低气怯、肢倦乏力 等气虚之征。,意义,表现,主一身之气,生理作用,全身之气生成充足 。 气的升降出入正常 。,肺主宣发与肃降作用之比较 肺气的宣发作用 肺气的肃降作用 呼出体内浊气 吸进自然界清气 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 将脾转输来的津液和部 之精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 分水谷之精向下输布 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到其它脏腑以濡养之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调节腠 肃清呼吸道的异物, 理开合,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 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2、主宣发 与 肃降,3、通调水道,含义:指肺具有疏通和调节水液运行的作用,从而推动水 液的输布和排泄 。 津液输布于体表皮毛和周身 濡润体表皮毛和周身 代谢后的水液,通过呼吸、汗孔排出体外 水液向下输布,充养滋润人体 代谢后的水液下降于肾和膀胱, 经气化排出为尿 意义:参与体内津液代谢,维持其动态平衡 主要病变: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痰饮等。治则,宣发,肃降,机理,生理,向上向外 布散津液,向下向内 布散津液,宣肺利水 降气利水,故 称: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4、肺朝百脉、主治节,(1)、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吸进自然界的清气,呼出浊气,进行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布到全身。肺朝百脉就是肺助心行血功能的体现。 (2)、主治节:是指肺通过治理调节气血津液而起到治理调节全身的作用,其中以治理调节气机为其关键。,(二)、肺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开窍于鼻 在志为悲(忧) 在液为涕 与秋气相通,含义 肺与皮毛有密切关系,皮毛的功能由肺所主,皮毛 又能“宣肺气”。 肺气宣发,充足皮肤致密、毫毛荣润光泽、 抵抗力强。,生理意义,病理意义,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合皮毛,外邪侵袭,肺气不宣毛窍闭塞不通,则喘而 无汗。,肺气虚,宣发无力卫表不固,多汗易感。,2、开窍于鼻,含义:鼻与喉相通,连与肺,是呼吸的门户,肺 气通于鼻,故“称鼻为肺之窍”,“喉为 肺之门户”。 生理意义 肺功能正常-鼻的功能正常-嗅觉灵敏 外邪犯肺,肺失宣降,鼻窍不利 病理意义 鼻塞流涕,不闻香臭,鼻痒喷嚏 邪热壅肺,肺失宣肃发热、口渴、 咳嗽、痰黄稠、气喘鼻翼扇动,开窍于鼻,3、在志为悲(忧),悲和忧都是肺之志。 悲易伤肺,悲则气消; 悲忧过度,则耗伤肺气,导致精神委靡,意志消沉,少气音低。,4、在液为涕,涕为肺之液。肺宣发津液至鼻腔泌出为涕,正常情况下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肺气和则鼻窍通畅而干润适中。 肺寒鼻流清涕;肺热鼻流浊涕; 肺燥鼻干燥无涕。,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主统血。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肌肉四肢,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脾在五行属土,喜燥而恶湿,为阴中之至阴, 通于长夏。,三、脾,(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运化; 2、主升; 3、主统血。,1、主运化,含义:指脾具有把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生理上同时进行,不可分割,病理上同时出现,相互影响,运化水谷,含义:指脾能将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转运输送至全身的功能。,机制,消 化,吸 收,转运输布,在脾气主持下,于胃肠中进行,上输心肺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生理表现:脾气健运消化功能正常 精微物质充足,病理变化:脾失健运,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含义:指脾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 体内停滞的作用。,将人体所需要的水液肺作 用 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滋润濡养; 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多余水液 肺的宣降与肾的气化汗和尿排出体外- 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运化水液,机制,脾气健运-水液代谢正常,机体得到滋养,无水液停聚,生理:,脾失健运-水液潴留体内,发生痰饮、 水肿等证,病理:,2、主 升,含义:指脾气的功能是以向上升散为其特性 。包 括升清和升提内脏。,脾主升清,含义: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在脾的作用下, 上输心肺头目以营养濡润全身。,脾主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就能正常上升布散, 脏腑组织器官就能有充足的营养以发挥正常功能,脾气虚弱,升清功能减退,生理,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纳呆、泄泻腹胀,脾 的 生 理 特 性,病理,脾气升提,含义:指能维持人体脏腑的正常位置, 人体内的脏腑能相对固定位置而不下陷, 主要依赖于脾气的升提作用。,生理:脾气升提气机和调,内脏得提,病理:脾气虚, 升提功能减退,中气下陷 导致内脏下垂 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久泄脱肛,3、主统血,(1)、含义:指脾气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 功能 。,(2)、机理:主要是气的固摄作用的具体体现。,脾气健旺 气血充盈 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 气旺则能摄血 而不逸出脉外。 脾气虚弱 脾不统血 血离脉道 崩漏、便血、 固摄功能减退 尿血、皮下出血,(二)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运化水谷精微营养肌肉和四肢。 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其华在唇:是指口唇能反映脾气的盛衰。 在志为思: 思即思虑、思考 在液为涎:涎为脾之液。口内津液较清稀的部分称为涎,乃 脾所生化。涎为口津,有润泽口腔,帮助消化的作用。,位于人体的腹部,膈之下, 右胁之内。 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 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四、肝,(一)肝的生理功能,1、主疏泄,含义:指肝具有疏通、宣泄、条达、升发的特性 和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气的运动疏散通畅, 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也畅通无阻。,气机调畅,肝气疏泄,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胸胁、少腹等胀痛不适,气机郁滞,血瘀-胸胁刺痛,或为癥积,气行郁滞,1.聚而为痰-交阻于咽喉-“梅核气” 2.停而为水-臌胀,调 畅 气 机,(2)、调畅情志,生理:肝气疏泄,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舒畅 精神愉快,病理: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阳上亢:口苦、目赤肿痛,急躁易怒, 失眠多梦,头痛头胀,太过,不及,精神抑郁,孤独寡欢, 多愁善感,叹息嗳气, 甚则沉默痴呆、表情淡漠、 悲伤欲哭等 。,(3)、促进消化,脾升胃降,保证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生理:肝气疏泄,气机调畅,分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病理:疏泄失常,肝脾不和:腹胀、纳呆、泄泻,消化功能异常,肝气犯胃:嗳气、呃逆、呕吐、 脘腹胀痛 等,胆汁上逆 :口苦、咽干、目眩、 纳呆、寒热往来,黄疸,(4)、调节生殖机能,生理:肝气疏泄,促进男子排精,促进女子排卵行经,病理:疏泄失常,排精行经障碍,女子:经行紊乱,痛经, 闭经等,男子:阳痿早泄,遗精, 精瘀等,2、主藏血,含义: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肝藏血功能失常的常见病证:,藏血不足 血液亏虚,视物模糊, 肢体麻木, 月经量少,甚至闭经,吐血、衄血、 月经过多、崩漏等。,藏血失职 血液妄行,(二)肝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即筋膜,包括肌腱和韧带,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筋膜有赖肝血的滋养。爪即指甲。爪甲是筋的延续,故说“爪为筋之余”。 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连目系,肝血上输濡养目窍,目才能视。 在志为怒:怒与肝的疏泄升发功能关系密切。 在液为泪:泪为肝之液。泪有濡养、滋润和保护目窍的功能 。,五、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 主要生理功能是: 1、藏精 2、主水 3、主纳气 肾主骨、生髓、充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二)肾的主要生理功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含义:,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肾藏精是指肾具有摄纳、贮藏、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先天之精: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 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关系: 先天促后天:后天之精的化生有赖于先天之精的资助促进。 后天滋先天: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 先后天相互化生、相互为用,相辅相成,主藏于肾。,肾主藏精的生理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的生理意义:,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促进人体的生殖繁衍 促进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1)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取决于肾精及 肾气的盛衰,肾藏精 精化气,生、长、壮、老、已 生殖能力,生理:,病理:,肾精亏损 肾气不充,生长发育障碍:先天疾病,小儿发育 迟缓,成年人早衰,生殖机能障碍:男子不育,女子不孕,(2)主管一身阴阳 (促进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生理:通过肾气促进全身脏腑功能,通过肾阴肾阳调节 脏腑功能。,病理:,肾阳虚阳虚内寒、温化失职,表现为形寒肢冷、 腰膝冷痛,阳痿早泄,宫寒不孕,小便清长等。,肾阴虚阴虚内热、阴不制阳: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头晕目眩,或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肾阴虚可累及肾阳虚;肾阳虚可累及肾阴虚。,肾虚常伴心、脾阳虚或心肝肺阴虚。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致肾阴或肾阳不足。,2、主 水,含义:指肾脏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 调节全身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故称“肾为水脏”。,病理:肾阳不足 气化失常,直接作用:,胃的受纳 脾的运化和转输 肺的宣发和肃降 肾的蒸腾气化,清者上升三焦,布散周身,浊者化为汗液、尿液, 适时排出,机制,(肾阳的蒸腾气化),膀胱开合失度,开多合少:小便清长,遗尿, 尿失禁,开少合多:尿少,小便不利, 水肿,3、主纳气,含义:指肾具有摄纳肺气保持吸气深度, 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肺主出气, 肾主纳气, 阴阳相交, 呼吸乃和。,生理表现:呼吸均匀和调,平衡有深度。,病理:肾不纳气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气喘汗出。,在体为骨,生髓充脑:肾藏精,精生髓,髓藏于骨腔之中,髓充养骨,并能促其生长发育。 其华在发:指肾中精气盛衰,可以通过头发显现出来, 即发为肾之外侯。 开窍于耳及二阴:耳是听觉器官,肾的精气通于耳。 在志为恐:恐即惊恐、害怕、畏惧的情志。 在液为唾:唾即口津,为唾液中较为稠厚的部分。,(二)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心:主血脉,主神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2.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 3.脾:主运化,主升,主统血;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4.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5.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体为骨,生髓充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小 结,二 六 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生理特点:“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一)、胆,生理功能:,(一)贮藏和排泄胆汁(“中精之腑”、“清净之腑”),胆汁泄入肠中以助消化,(二)主决断,疏泄胆汁不利,胆汁分泌与排泄受阻:胸胁胀满,食欲不振、腹泻便溏。,湿热蕴结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发为黄疸。 胆气上逆:口苦、呕吐苦水。,胆气虚弱:,易惊善恐、失眠多梦、遇事不决等。,不降:口臭、纳呆、脘腹胀满疼痛,便秘 上逆:嗳气、反酸、呕吐,呃逆,(二)、胃,生理功能:,1、主受纳、腐熟水谷 2、主通降,以降为和,“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病理变化:,纳腐失常,受纳、下降失度:脘腹胀痛、纳呆,1、胃的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必须在脾的运化作用下才能完成,2、胃主通降:是指胃气的运动以下降趋势为主。饮食物-胃-食糜-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食物残渣大肠粪便排出。此过程与胃主通降的功能密不可分。胃的通降能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和脏腑的功能。,通降失常,(三)小 肠(四)大 肠(五)膀 胱,六、三焦,脏腑三焦,部位三焦,“大府”、“孤府”,上焦: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等 中焦:横膈以下至脐的部位,包括脾胃、胆等 下焦: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大肠、小肠等,上、中、下焦的合称,脏腑三焦,部位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元气通过三焦输布全身。,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宣发布散精微之气,以滋润灌溉于周身。,腐熟水谷、运化精微、化生气血津液。,排泄糟粕和尿液,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 形态似腑,功能似脏,故曰“奇恒”。 髓、骨、脉、胆已在相关章节介绍。,一、脑,脑居于颅腔内,由髓汇集而成,为人体内髓最集中处,故称“脑为髓之海”。肾精化生髓,髓汇集成脑,所以肾通脑,,(一)生理功能,1、主宰生命和精神活动 本草纲目:“脑为元神之府” 2、主感觉运动 本草备要:“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二 、女子胞 又称“胞宫”,即子宫。位于小腹部,居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与阴道相连,呈倒置的梨状。是女性内生殖器官。,(一)主要功能 1、主持月经 2、孕育胎儿,三 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 腑与腑的关系,心与肺 肺气助心行血 心血布散肺气 心与脾 血液生成 血液运行,心与肝 血液 精神情志 心与肾 水火既济 精血互化 精神互用,(一)、五脏之间的关系,(一)、五脏之间的关系,肺与脾 气的生成 水液代谢 肺与肝 气机升降 气血运行 肺与肾 水液代谢 呼吸运动,肝与脾 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 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 肝与肾 精血互化 精血藏泄互用 脾与肾 先后天相互促进 水液代谢,从生理功能方面总结 1.与血液的生成运行有关的脏腑 心主行血;脾主统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藏血。 2.水液的运行、输布和代谢方面 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液。,1、心与小肠 经络相互络属 病理方面相互影响 心热可下移小肠,引起尿热赤痛 小肠有热,可循经上炎于心,导致心烦、口舌生疮,(二)、六腑之间的关系(表里关系),2、肺与大肠 经络相互络属 生理方面:肺的肃降功能与大肠传导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 病理方面: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导致肺失宣降,出现胸闷、咳喘。 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致肠燥便秘,3、脾与胃 生理方面:纳运协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消化、吸收和转输。 升降相因-脾主升,水谷精微得以上输;胃主降,水谷糟粕得以下行。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燥湿相济-脾喜燥恶湿,胃喜湿恶燥。燥湿相济,阴阳相合,完成水谷的转化。,病理方面: 脾虚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通降,可出现纳呆、脘腹胀痛或呕吐、恶心等症。 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运化升清,出现腹胀满、便溏等。,4、肝与胆 经络相互络属 生理方面:肝气化生胆汁贮存于胆;胆汁排泄依赖肝气的疏泄功能。 病理方面:肝失疏泄,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异常胁肋胀痛、纳呆呕吐或见黄疸;胆汁排泄不畅,影响肝之疏泄。 肝主谋略,胆主决断,二者密切相关。,5、肾与膀胱 经络络属相为表里 生理方面: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肾气充足,则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从而维持水液代谢的正常。 病理方面: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利,可见尿少尿闭;肾气不固,膀胱失约,出现尿频、尿失禁,遗尿。,(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方面,运化输布周身,消化、吸收、排泄,五脏生理功能,通调水道,五脏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六腑生理功能,谢谢大家,每天进步一点点!,中医护理学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刘完素 B.李东桓 C.张从正 D 朱丹溪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5.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6.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7.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8.五行中的所胜是指( ) A.生我者 B.我生者 C.我克者 D.克我者 E.我侮者,8.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候论 9.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 )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10.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11.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12.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 13.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水与土 D.水与金 E.火与水 14.“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15.胆属于( ) A.脏附 B.腑 C.奇恒之腑 D.既是腑,又是奇恒之腑 E.既是脏,又是奇恒之腑 16.唾与何脏关系密切( )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 17.“水火既济”是指( ) A.心肾关系 B.心脾关系 C.肝肾关系 D.脾肾关系 E.肺肾关系,18.心在液为( ) A.汗 B.泪 C.涕 D.唾 E.涎 19.脾主升清的内涵是( ) A.脾之阳气上升心肺 B.脾气以升为健 C.脾气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 D.脾气输布水液于全身 E.脾气上升防止下出血 20.心藏神,其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 A.精 B.血 C.津液 D.营气 E.心气,21.肾在志为( ) A.喜 B.悲 C.思 D.恐 E.惊 22.下列哪项体现了肝脾两脏的密切联系( ) A.气血互用 B.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 C.津液的生成与输布 D.气机的调节 E.情志活动的调节 23.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 ) A.呼吸运动 B.调节气机 C.生成宗气 D.宣发肃降,二、多选题 1.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 ) A.辛 B.甘 C.酸 D.苦 E.咸 2.五脏分阴阳,以其功能特点而言,属阳的有(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3.以下在五行中属木的是( ) A.筋 B.脉 C.肉 D.目 E.胆,4.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包括( ) A.阴阳偏盛 B.阴阳偏衰 C.阴阳互损 D.阴阳格拒 E.阴阳亡失 5.宗气的生成与下列何脏的关系密切(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6.以下何脏腑与水液代谢有关( ) A.肺 B.脾 C.肾 D.三焦 E.膀胱 7.五脏之中,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关系密切的有(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8.小肠的生理功能有( ) A.受盛化物 B.泌别清浊 C.传化糟柏 D.吸收水液 E.吸收水谷精微 9.下列属于阴阳转化的有( ) A.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B.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C.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D.水极似火,火极似水 E.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10.以下五脏与情志的关系中,正确的有( ) A.心在志为喜 B.肺在志为怒 C.肝在志为悲 D.肾在志为恐 E.脾在志为思 11.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表现为( ) A.面色 B.舌苔 C.脉象 D.精神意识状态 E.心胸部感觉,三、填空 1.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是( )、( )。 2.按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疗原则是( )与( )。 3.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与( )两个方面。 4.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与( )两个方面。 5.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 )、( )三个方面。 6.六腑的共同的生理功能是( )和( )。,7.五脏的生理功能是( )和( )。 8.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 )。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 )、( )。 10.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 11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 12.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是( ),他的主要学术观点是( )。,12.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 1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 15.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 16.中精之府是指( ),孤腑是指( 17.金元四大家中,提出火热论的是( ),后世称其为( )派。 18.( )为骨之余; ( )为筋之余。 19.脾之华在( );肺之门户是( )。,四、名词术语解释 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藏象: 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问答: 何谓五行的相生相克?其规律如何?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系;相生的规律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相生。,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间相克制、制约关系,即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或制约。其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试述肺与肾的关系。,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