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种植实施方案.doc_第1页
草莓种植实施方案.doc_第2页
草莓种植实施方案.doc_第3页
草莓种植实施方案.doc_第4页
草莓种植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马家营村大棚草莓种植推广方案一.项目背景和意义2(一)项目背景2(二)项目意义31.草莓果营养价值高32.草莓医疗价值大33.草莓果可制各种加工品44.草莓结果早、见效快、适应性广、繁殖易45.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的草莓业将有积极的影响4二.项目已有的基础4(一)已有基础4(二)优点5(三)缺点5三.市场分析5四.项目实施的内容与进度安排51.项目建设支持单位52.项目技术支持单位53.项目建设进度安排6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措施与方法进度安排61.前期推广技术61.选优品种,提纯复壮62.培育壮苗,假植蹲苗63.适时定植,合理密植84.平衡施肥,均衡供应85.植株整理,放蜂调控96.大棚温湿度调控107.草莓园中的杂草防治措施118.草莓采收技术要点122.后期推广技术131.综合防治病虫害132.草莓主要病虫害的防治173.合理搭配,立体种植19五.经费预算20六.预期效益21经济效益21社会效益21生态效益21七.风险分析21“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计划,对于继续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大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的影响,马家营村的稻田一年只种一季中稻,秋收后到次年三、四月闲置,村里的劳动力到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为促进农业增产,实现农民增收,我认为可以不断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引进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效益高的草莓种植,来取得经济及社会效益。一. 项目背景和意义(一) 项目背景马家营村隶属于西庄镇马家营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西庄镇西南边,距离村委会1 公里,距离镇2 公里,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有 1.78 平方公里,海拔1320米,年平均气温18.6,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145.10亩,其中人均耕1.12亩;有林地127.83 亩。全村辖 2 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85户,有乡村人口1087人,其中农业人口 1036人,劳动力63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91人。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145.1亩(其中:田919.36 亩,地225.74亩),人均耕地1.12亩,主要种植水稻、莲藕、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27.8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亩,主要种植酸甜石榴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64.44亩,其中养殖面积15.6亩;荒山荒地965.3 亩,其他面积266.7亩。有沙土等资源。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7年,建水县供销社在组织实施四进村实现五个有推进乡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中,把马家营村委会作为8个试点村之一,投资2万多元在村委会建立了红河农产品信息网(简称红农网)基层信息站点,配备了微机、打印机、传真机和数码像机等设备,开通了互联网,并确定村委会唐副主任作为兼职信息员。 2002年村里几位村民相约从石屏坝心镇引入少量草莓试种,当年获得成功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几年的努力,草莓种植发展较快,产量和产值得到较大提高。2006年,马家营村的草莓发展到17.6亩,总产值达到7.92万元,平均亩产值4500元,高的达6000元;2007年种植草莓107亩,总产量140吨,总产值70万元,平均亩产值5000元;2008年种植草莓210亩,实现总产值140吨,平均亩产值6000元以上,高的亩产值可达8000元。2009年种植草莓360亩,总产400吨,总产值200万元。 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作经济栽培的为凤梨草莓种。在园艺学分类中,属浆果类水果,其产量在浆果类水果中仅次于葡萄,为世界性的水果之一。其营养丰富,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等物质。此外草莓果实属高档营养水果,每百克草莓果肉内含有蛋白质1克、果胶11.7克、有机酸0.61.6克、脂肪0.6克、粗纤维1.4克、无机盐0.6克、糖512克、维生素C50120毫克,其维生素C含量居诸水果之首。草莓还含有丰富的钙、铁、磷、锌等人体必不可少的矿物质营养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抗衰老作用,草莓有益心健脑的独特功效,特别是对于防治冠心病、脑溢血及动脉硬化等病症有很大的作用。草莓的食用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的口味做成草莓酱、草莓粥、草莓蜜茶等风味各异的小食品。我国是世界上草莓野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很早就开始利用野生草莓,并且一直沿袭至今,在东北主要采摘东方草莓、森林草莓,在西北主要利用绿色草莓、纤细草莓,在西南主要利用黄毛草莓、西藏草莓。我国草莓生产真正迅速发展始于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各级政府及科研单位对革莓生产开始重视,使草莓生产发展非常迅速,并通过各种渠道从欧美和日本引进一大批优良品种,从中筛选出的全明星(Allstar)、戈雷拉(Gerella)、宝交早生等迅速成为主栽品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甚至成倍增加,栽培形式也由原来的单一露地栽培转变为露地与多种保护地形式并存,使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草莓以其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适于保护地栽培的特殊优势而成为我国果树业中发展最快的一项新兴产业,通过保护地促成栽培和植株冷藏延迟以及异地早熟栽培,基本上可以达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市场。依据市场需求,调节上市期,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是“两高一优”农业的成功典范,在我国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草莓县(市)、草莓乡(镇)、草莓村及草莓种植大户,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由于露地草莓上市集中,易受灾害性天气影响,草莓产量和效益难以提高,而且年度间差异很大。就大棚草莓种植技术在该村进行推广,提高草莓种植效益。(二) 项目意义1. 草莓果营养价值高露地生产的水果中,草莓是上市最早的水果,素有“早春第一果”的美称。草莓浆果柔软多汁,色泽艳丽,酸甜适口,芳香浓郁,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青睐,被人们誉称为“水果皇后”。测定表明,草莓鲜果中,含糖6%12%,包括果糖、蔗糖、葡萄糖等,含有机酸1%1.5%,包括柠檬酸、苹果酸、氨基酸等,含蛋白质0.4%0.8%,无机盐0.6%,果胶1%1.7%,粗纤维1.4%,每百克果肉中含钙31.2毫克,磷40.2毫克,铁1.08毫克,含维生素C50120克,维生素B1 0.02毫克,维生素B2 0.02毫克。其中维生素C含量比柑橘高3倍,比苹果、葡萄高10倍以上,日本称草莓是“活的维生素丸”。这些养分都是人体所需要的,又很容易被人体所吸收,草莓营养价值很高,属高档水果。2. 草莓医疗价值大草莓果味甘甜、性凉、无毒,具润肺、生津、化痰、健脾、补血、化脂之功效,对肠胃病和心血管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浆果中所含维生素、纤维素和果胶物质,对缓解便秘和治疗痔疮、高血压和结肠癌等均有疗效。常服草莓汁可治咽喉肿痛,草莓汁还有滋润营养皮肤的作用,草莓美肤霜对减缓皮肤出现皱纹有显著效果。研究发现,草莓中含有一种“草莓胺”的物质,对治疗白血病、障碍性贫血有较好的疗效。此外,草莓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脑溢血也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草莓中含有鞣花酸,它是一种防癌物质,能保护人体组织不受致癌物质的伤害。研究表明,在各种果品中,草莓中的鞣花酸含量较高。因此,近些年国际上正在加紧对其开发利用。3. 草莓果可制各种加工品草莓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各种产品。如草莓汁、草莓酱、草莓酒、草莓糖果、草莓糕点、草莓冰淇淋等。草莓还可以速冻保存,速冻草莓可以保持草莓特有的色香味和原有的形状,延长市场供应和加工期。近几年来,我国生产的草莓酱和速冻草莓已大量出口日本,仅河北省每年出口额就达数千吨。2006年我国速冻草莓出口总量达到70210吨,创汇6040万美元。为我国开创了“外汇农业”,换回了大量外汇。4. 草莓结果早、见效快、适应性广、繁殖易在目前栽培的果树中,草莓是结果最早,见效最快的果树,在我国北方,草莓一般89月份定植,露地条件下,第二年的56月份即可成熟上市,保护地条件下,草莓会更早上市,草莓从定植到采收只有68个月的生产周期。在南方地区,一般要求北方育苗,尤其是广州、深圳等地区,因气温较高,草莓成花较难,需要在北方地区育苗,每年的10月份以后把花芽已经分化好的草莓苗运至南方定植,第二年的1月份草莓果既能上市,生产周期只有3个月的时间。由于草莓见效快,使得投资很快收回,加快了资金周转,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5.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的草莓业将有积极的影响为了解决草莓采果费工的问题,日本学者试制了机器人采摘草莓,但只是试验阶段,尚未在生产上应用,目前草莓采果还需靠人工。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极度缺乏,使得草莓这个手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草莓面积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时增大了进口草莓的数量。对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草莓业,在我国将会有大的发展,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草莓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实行集约化经营,实现产、供、销、加工一条龙,扩大外贸出口,把草莓生产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二. 项目已有的基础(一) 已有基础2007年,全村委会的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20多亩,草莓总产量达到180多吨,农民销售草莓的总收入达到70多万元,每亩平均收入6000多元。2008年,全村委会的草莓种植面积又扩大到250多亩,草莓总产量达到370多吨,农民销售草莓的总收入达到180多万元。2009年,由于在红农网上的草莓生产及供求信息发布及时,加之马家营草莓由于果大、色艳、口感好而深受外地客商青睐,11月初草莓刚刚成熟,外地收购商就纷纷进村收购,到11月10日,每天的草莓收购量就达到了1100多公斤,草莓收购价格也由开秤收购时的9元公斤,迅速攀升到现在的12元公斤。若按照平均价12元公斤计算,马家营村委会今年种植的360草莓,可以为草莓种植农户增加收入600多万元。(二) 优点1、产量高,商品率高。草莓设施栽培是在人工创造较好的生态和设施条件下,植株生长发育好,花序抽生多,可持续结果,并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据我们大面积调查,设施栽培草莓一般亩产1602.9公斤,也出现了亩产2000公斤以上的种植户和田块。2、上市早,采果期长,经济效益高。大棚草莓栽培,一般于11月下旬开始上市,陆续采收到5月底6月初,采收期长达7个月。而露地栽培一般4月底5月初上市,采收期只有25天左右。由于上市早,采收期长,产量高,果实商品性、储藏性好,市场需求量大,因此经济效益显著。据典型农户调查,平均亩产值达10206.40元,亩效益达5179.10元。(三) 缺点 一次性投资大,花工多。草莓设施栽培需一套配套设施,一次性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又由于生长期、采收期长,栽培管理要求高,因此花工也多。三. 市场分析由于草莓成熟早,生长周期短,通过保护地促成栽培和植株冷藏延迟以及异地早熟栽培,基本上可以达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市场。依据市场需求,调节上市期,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该村委会种植的草莓除在本地销售外,已销往开远、蒙自、河口等地。草莓收购价格也由开秤收购时的9元公斤,迅速攀升到现在的12元公斤。由此可见,草莓是一种市场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四. 项目实施的内容与进度安排1.项目建设支持单位红河州建水县农业局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马家营村委会红河州建水县人民政府2.项目技术支持单位红河州建水县农业局3.项目建设进度安排时间:2012年春季地点:建水县西庄镇马家营村委会马家营村实施推广单位:建水县农业局推广人:刘林鑫协作单位:建水县农技站,建水县西庄镇马家营村委会协作人员:建水县西庄镇马家营村委会马家营村村民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措施与方法进度安排1.前期推广技术1. 选优品种,提纯复壮 大棚草莓宜选择冬季休眠期短、丰产优质的优良品种。经观察比较,我地以丰香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幸香、章姬、红颜等新品种。丰香草莓,1987年从日本引进,为早中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大而厚,叶色浓绿,叶片较多,根系粗壮;丰产,优质,果肉致密,硬度较大,较耐储运;浆果较大,平均单果重15克以上;短圆锥形,鲜红色,亮丽,风味甜香;休眠浅,需5以下时间仅30小时左右;自身抗逆性强,较抗黄萎病,但不抗白粉病。幸香草莓,品质好,硬度优于丰香,结果期较丰香推迟7-10天,耐寒性较差(其花是向上开放的),易遭受冻害,较抗白粉病,易感灰霉病。实践证明,重视丰香等品种的提纯复壮和组培脱毒苗的推广应用,是夺取草莓高产优质的先决条件。2. 培育壮苗,假植蹲苗 壮苗是草莓高产优质的栽培基础。壮苗体内营养积累充足,根系发达,定植后很快成活并生长,形成健壮植株,花芽分化早,结果多,果型大,产量高。根据大面积生产调查,壮苗比弱苗有较明显的增产、增效作用。 草莓壮苗的标准是,植株健壮,无病虫害,苗体大小均一;有4张以上展开的健壮叶,叶色正常,叶柄粗;根茎粗度在1厘米以上;苗重35克以上,地下部分重量大于地上部;根系发达并伸展良好,须根多。 选地整地。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土壤疏松、地力较高、交通便利的地方作为专用繁苗田。施足基肥,耕翻整地,畦宽2米,呈龟背形,畦沟宽35厘米、深30厘米。 适时移栽。选择健壮种苗栽入育苗圃,3月下旬至4月初,单向定植于畦中间,株距50-80厘米,亩栽400-600株。 加强管理。适时喷施赤霉素溶液,喷施100毫克/公斤浓度的九二0溶液,促进抽生匍匐茎;及早防治病虫害;人工除草2-3次,开沟降湿,及时定向匍匐茎,确保分布均匀。 假植蹲苗。7月15-25日进行,假植田一般不施基肥,假植规格1215厘米,及时用遮阳网覆盖,定期摘除花蕾,促进苗体老化。移栽活棵后结合浇水施薄水肥2-3次,8月中旬后注意控制氮肥的使用,并适当控水,促进花芽提早分化。 施好送嫁肥。于草莓移栽前,在苗床亩施复合肥5公斤,促进“一栽就活、一活就发”,这是提高草莓移栽成活率、实现早果的关键技术。3. 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草莓设施栽培的定植期,在草莓假植苗刚进入花芽分化之后,以50%植株达到花芽分化期为指标,我地一般在8月底至9月上旬定植为宜,最迟不过9月15日。种植规格,畦底宽90厘米左右,畦高20厘米,畦面宽50-60厘米,双行交错定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15-18厘米,密度7500-8000株左右。为增加春节前的顶果产量和春节期间产量,使之达到全年总产量的1/2,利用好此时价格高的有利条件,提高经济效益,经过比较,适当增加移栽密度,并兼顾后期产量,以亩栽8000株为好。栽植时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并注意将草莓苗根茎凸起的一面朝沟面,有利果实着色和采收,提高果品质量。4. 平衡施肥,均衡供应科学平衡施肥是草莓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又一项关键技术。据112块田调查和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基、追肥比例为3:2,氮、磷、钾比例为1:0.8:0.9为宜,一般亩产1500公斤以上产量,需纯氮30公斤、五氧化二磷24.5公斤、氧化钾26.5公斤,严重缺磷、钾田块,需适当增加用量。设施栽培的草莓施肥要坚持基肥为主、追肥调控,有机肥充足、化肥适量、基肥腐熟早施、追肥少量多次的原则。基肥在定植前15-20天亩施充分腐熟的鸡鸭粪肥2000-2500公斤,腐熟饼肥15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50公斤,深施30厘米以上,与土壤充分拌匀,以防烧苗。面施硫酸钾复合肥10-15公斤,使栽后易活棵。追肥在顶花序顶果膨大、采收盛期进行,以后每隔20-30天进行一次,每次亩用硫酸钾复合肥6-8公斤,配成0.2-0.3%浓度的肥液滴灌,也可亩用磷酸二氢钾5公斤进行滴灌,果实颜色好,品质更佳。定期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绿威18叶面肥250倍液或草莓宝丰灵营养液100倍液等进行根外追肥,其中草莓宝丰灵只能单独使用。定期使用二氧化碳气肥,选择晴天,用硫酸与水比例为1:3混合后,放入碳铵200克,棚内每67平米放1处,可放4-5天,促进光合作用。5. 植株整理,放蜂调控植株整理。植株整理包括摘除侧芽、老叶、病叶和匍匐茎及疏花疏果。一般在顶花序开花时在主茎两侧保留1-2个健壮侧芽,其余弱小侧芽和匍匐茎及早摘除。同时根据留芽数,在结果期每个芽留4-5张绿叶,每株保留10-15张绿叶,经常摘除衰老叶片。开花初期摘除高位弱势花蕾,顶花序保留10-12个果,侧花序保留6-8个果,其余花蕾和病果、小果、畸形果,及早分批摘除。适时放蜂。在顶花开放时,进行放蜂,一般亩放中蜂或意蜂1-2箱,促进传粉,提高果实整齐度和结实率,减少畸形果。喷赤霉素。在草莓顶花苞花蕾60%可看到时,用浓度为10毫克/公斤的赤霉素溶液(10毫克九二0兑水1公斤),7-10天后喷5毫克/公斤的赤霉素溶液(5毫克九二0兑水1公斤),每次每株喷5毫升药液,促进拉长花序,使果实更易着色。6. 大棚温湿度调控大棚草莓的保温适期是在第一侧花序进入花芽分化,而植株尚未进入休眠之前,其天膜扣棚时间在60-70%有花蕾、日平均气温16-18时进行,大约在10月下旬。地面用黑地膜覆盖,根据气候特别是气温情况,采用大、中、小棚膜三层覆盖保温。保温初期,白天温度不超过28-30,夜间10-12;现蕾期白天温度26-28,夜间8-10;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24-26,夜间6-8;采收期白天20-24,夜间5为宜。保温后湿度调节主要根据各阶段湿度要求通过放风来调节,依据通风口大小灵活掌握,阴雨天气则不宜通风或中午前后进行短时间放风。一般保温初期7-8天,高温高湿催醒,相对湿度80%左右;开花结果期,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70%左右为宜。降低棚内湿度,可采取选择无滴农膜、滴灌、畦面地膜覆盖及通风散湿等措施来实现,一般以中午前后加大通风散湿为最佳时间,其它时间降湿必须遵循首先服从保温的原则。7.草莓园中的杂草防治措施草莓园中的杂草种类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二年生杂草、一年生杂草和越冬性杂草。由于各地条件不同,除草要因地制宜,应选择省工、省力、成本低、效果好的除草办法,采取综合防治措施。(1)、耕翻土壤:在移栽草莓前,进行土壤深耕翻地,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翻耕后1-2周内不下雨,就可以利用太阳将露在外面的杂草晒死,使翻入土中的不见光烂掉。(2)、轮作换茬:这是防治杂草的有效措施,可以改变杂草群落,控制难以防治的杂草产生。(3)、翻盖压草:地面用黑色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无杂草。灌水时掀起地膜的一面,通过旁渗湿润土壤。透明薄膜覆盖只要四周盖严实,也有一定的仰草效果,但透明膜易导致草莓植株早衰。(4)、人工除草:草莓生产中,经常进行人工除草必不可少,以保持草莓园的清洁,除草与中耕松土保墒同时进行。(5)、化学除草:化学除草就是利用除草剂防治杂草。化学除草具有高效迅速、省工、成本低等特点。除草剂有40%氟乐灵乳油、西玛津、百草枯等。8.草莓采收技术要点(1) 采收前准备采收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市场销路的安排,加工厂家的联系,采收及包装用品的准备,采收人员的组织与培训,采收成熟度及果实分级标准的制定等。采收草莓的容器一定要浅,低要平,内壁光滑。如果容器较深,采收时不能装的过满,若容器底不平,可事先垫上些旧报纸、旧布等。 (2) 采收时分级为便于采收后分级和避免过多倒箱,采收时可分人定级进行,前面的人采收大果,中间的人采收小果,后面的人把等外果全部采完。也可每人带2-3个容器,把不同级别的果实分开。 (3) 采收方法大棚草莓在80-90%成熟时采收为好。采摘时戴上一次性医用手套,采收容器最好用塑料箱或小筐,里面垫一层干净柔软的材料。采收时用大拇指指甲和食指指甲把果柄掐断,把果取下,采一个放一个,采下的浆果应带有部分果柄,又不损伤花粤,否则浆果易腐烂。草莓浆果的果皮细胞壁薄,果肉柔嫩,稍有不慎易产生人为损伤,采摘过程中必须轻拿、轻采、轻放,避免过多倒箱。每次采摘时必须将适度成熟果全部采净,以免延至采收时由于过熟造成腐烂。采收以上午8点至9点半或傍晚转凉后进行为好,同时剔除畸形果、腐烂果,进行大小和成熟度分级。包装用无污染的纸箱或塑料箱,内衬新鲜草莓叶,规则地摆放草莓。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草莓受到挤压和损伤,造成腐烂,影响质量。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震动或减少震动,最好使用冷藏车运输,运输中温度保持在1-2,湿度保持在90-95%。2.后期推广技术1. 综合防治病虫害草莓常见的病虫害有病毒病、芽枯病、灰霉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地下害虫等,危害果实质量,造成产量下降,影响经济效益。 (1) 病毒病 病毒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常导致植株矮化、长势衰弱、叶片失绿变黄无光泽或皱缩扭曲、坐果少、果实小、产量低。草莓病毒病的传播,主要通过匍匐茎苗、蚜虫和土壤传播。对病毒治疗是很困难的,最好是通过防治措施达到治的目的。该病可能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常见的有草莓斑驳病毒、轻型黄边病毒、镶脉病毒和皱缩病毒,一种病毒侵染症状多不明显,发病多是两种或几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的。因其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受害植株不能很快表现症状,生产上常被忽视。对草莓病毒病,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1)使用草莓脱毒苗。这是防治草莓病毒病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办法。(2)进行无土栽培,或在草莓定植前对土壤消毒。(3)及时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防治蚜虫等传毒媒介。发病初期可用复硝酚钠加宁南霉素或病毒A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防治。(4)定期更新草莓品种,采用抗病品种。(5)避免与易感病毒病的茄科作物连作或间套种。 (6)发病初期用20%的病毒A400倍液或1.5%的植病灵乳油400倍液喷雾。芽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害,造成原因是栽植过深、密度大、高温高湿等。防治每亩用5%的百菌清粉尘剂110180克,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每7天1次,连熏23次。 灰霉病 由于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原因,大棚草莓最容易得的病害是灰霉病,灰霉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是在草莓开花后发生的病害。发病条件,气温在1828,高温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病。病状:果实和果柄、萼片、叶片出现灰色绒毛。侵染初期,果实或萼片上部变褐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高温条件下叶背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传播:病株、病叶、菌核等残留于土壤中传播。防治方法:不要过量施氮肥,并控制温度。摘除病叶、病果并深埋。保证行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生态防治方法 :一是棚内使用滴灌,减少水分蒸发并加强通风,降低设施内湿度,使设施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创造一个不利于灰霉病侵染、不利于分生孢子发生的生态环境。二是悬挂硫磺发生器,定时进行熏蒸,既可避免灰霉病的发生,又可使叶片鲜艳光亮。药剂防治:一是经常喷洒云大-120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的抗病性。二是每亩用20%的速克灵烟剂80100克分散燃放,或选用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25%的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三是可以喷洒寡雄腐霉等生物制剂预防灰霉病的发生,间隔10天一次,可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一旦发病用50%扑海因10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液等高效低毒药剂喷洒植株进行防治,间隔7-10天一遍,连喷2-3遍。(1) 白粉病 发病条件,气温1525。相对湿度40%80%易发病。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叶柄、花、花梗及果实。症状:叶片,萼片和果柄上有白粉,叶片有黑色小斑点,叶面卷曲。传播:病株、病叶、菌核等残留于土壤中传播。防治方法:摘除病叶、病果并深埋;保证行间通风透风,降低湿度。用10%的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每亩50克兑水30kg喷雾,或用20%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2) 红蜘蛛 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20%的哒螨灵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蚜虫每亩用22%的DDV烟剂500克分68处傍晚点燃熏一夜,或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用3%的腚虫脒10002000倍液,或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地下害虫在地里挖长宽深30cm30cm20cm的坑,内装马粪,可诱杀蝼蛄。把酒、水、糖、醋按1:2:3:4的比例,加入少量DDV,放入盆中,可诱杀甘蓝夜蛾、地老虎成虫等2.草莓主要病虫害的防治主要病虫有蚜虫、叶螨、灰霉病、白粉病及芽枯病等。对蚜虫、红蜘蛛可喷10%吡虫啉4000-6000倍、2000-2500倍螨死净。灰霉病在高温高湿以及草莓生长旺盛期最易发生,可用50%速克灵800倍防治,效果很好。对芽枯病,摘老叶、通风透光,每隔一周喷一次1000倍多氧霉素或600倍敌菌丹水溶液。 大棚草莓上市早,收益非常可观,因此,加强大棚草莓的管理技术,实现早丰收、早受益。 草莓的病虫害要立足预防,虫害要立足于早治。一是重视轮作换茬和土壤消毒。一般种植草莓两年后要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进行水旱轮作。不能轮作的要进行土壤消毒。二是加强栽培管理。采取合理密植、高畦种植、地膜覆盖、滴灌栽培、合理调控棚内温湿度等措施,提高草莓的综合抗性。三是适时化学防治。加强病虫情调查,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乐果、克百威等,有限度地使用部分有机合成农药,大力选择使用无公害农药,严格掌握安全采收期。棚内优先采用烟熏法、粉尘法;采果期先采果后喷药,同时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草莓白粉病,可用灭菌强乳液3000-5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发生正值果实大量成熟期 ,可采取控制棚内湿度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策略,阴雨天可不揭中棚膜等控制棚内湿度,并用速克灵烟剂烟熏,也可用50%速克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新型无公害农药灭霉清乳液对灰霉病有特效,可大力推广使用;螨类可用20%双甲脒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敌敌畏烟剂烟熏、50%抗蚜威2000倍液或10%吡虫啉3000倍液喷雾防治。地下害虫可用80%敌敌畏200-250克兑水500-750公斤灌根或浇灌防治,使用乐斯本和好年冬等,也有良好的效果。3.合理搭配,立体种植葡萄与草莓间作,高矮结合,上下利用,阴阳互补,可使两者获得双高产。近几年看来,进行葡萄和草莓间作栽培,可获得高产高效,亩收入均在万元以上,产量和效益是过去纯作的2倍多,葡萄与草霉高效间作的具体技术如下:整地施肥。葡萄、草莓都喜欢肥沃、疏松的土。因此,用于葡萄与草莓间作的田块,应具备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等条件,在前茬收获后,应施足有机肥,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